第一章 改革以来中国外贸概况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前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改革概述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
第四节 特区与外商投资管理制度
第五节 WTO对中国的影响
第六节 中国对外产品贸易
第七节 总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第二节 制造业生产率的发展
第三节 理论综述
第四节 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动力
第五节 小结和政策建议
第三章 企业贸易异质性模型
第一节 Melitz(2003)的企业贸易异质性模型
第二节 Eaton-Korturn(2002)的企业异质性理论研究
第三节 Bernard-Redding-Schott(2007)的企业生产率异质性模型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企业异质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异质性厂商国际贸易雏形
第二节 出口的深度边际与广度边际
第三节 企业内部多产品出口
第四节 其他主要研究方向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第三节 计量经济方法
第四节 实证结果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描述
第三节 估计出口的生产率效应
第四节 出口前研发对出口的生产率效应的影响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讨论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
第三节 加工贸易企业的典型事实
第四节 加工贸易企业低生产率的可能解释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计量回归方法
第三节 数据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和衡量
第三节 影响企业进入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对外投资决策
第五节 企业生产率对对外投资额的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十章 中印外贸比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两国的贸易模式
第三节 中印两国出口增长的渠道
第四节 中印两国政策层面的比较
第五节 小结
第十一章 生产率、要素禀赋和贸易模式
——基于中、印、东盟地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贸易模式和行业生产率
第三节 生产率和要素禀赋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二章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关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第三节 含汇率的引力模型
第四节 实证方法
第五节 数据、计量与回归结果
第六节 小结
第十三章 中国企业层面的加工贸易
——趋势、特征和生产率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
第三节 加工贸易的特征
第四节 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合并方法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第五章 修正的Olley-Pakes(1996)估计
第八章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