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玻璃顶,高墙仍然向上升去,乌黑的墙壁敷着粗劣的灰土,仿佛布满了麻风病的症状,到处都是难看的疤痕。
新桥巷不是游人散步的地方。人们只是为避免多走路,节省几分钟时间,才走这条狭道的。只有忙忙碌碌的人,一心想走得快些,不愿多转弯,才乐意经过这里。在这里,时常看到的是,腰间系着围裙的学徒,携着工具的工人,以及许多夹着包裹的男男女女,还有在玻璃顶投下的暮色里拖着步子行走的老头子。成群的孩子们从学校出来后,很快地拥到这里,木鞋跟踏在石板上,汇成一片烦扰不堪的噪音。整日都有杂乱的脚步踏过石板,任何人都不停留,不说话,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快地走了过去,不向店铺投射一瞬目光,只有急促的脚步和石板颤动的声音。开店的人们总是以不安的神态注视着这些行人,最难得的是有时居然奇迹般地,会有几个闲人在他们的货摊前停留下来。
入夜之后,弄堂由三盏装在笨重的方形灯架上的煤气灯照着。那吊在玻璃罩下的煤气嘴,向玻璃罩里吐着紫黄色的光斑,并将惨白的微弱光圈散向四周。它们闪闪烁烁地颤动着,好像一霎间就要熄灭似的。弄堂充满了偏僻凶险之地的凄惨景象,极大的阴影伸展在石板上,潮湿的气息从街道上吹来,真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地下墓道,摇曳着三盏昏昏的丧灯。商人们在夜间对光明的需求,就以这煤气灯映入橱窗玻璃上的微弱光线为满足。在店铺内,他们只点上一盏盖有灯罩的油灯,平时总把这盏灯放在账台的一角,使过路的人们得以分辨出,在这白天也被黑暗侵占着的洞窟深处,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在纸板商漆黑的店门旁,两盏矿石灯从玻璃窗内发出刺眼的光亮,两道黄光穿透了黑暗。另一边,插在高架玻璃罩中的一支蜡烛,使假珠宝商的木售货亭内散满斑斑光点。女商人两手拉着她的披肩,坐在里面打盹。
数年以前,在这女商人对面,开着一间店铺,它那暗绿色铺门板的各条裂缝里都透出潮湿的霉气。一块木招牌上,刻着“女子杂货店”几个黑字。店门玻璃上写着一个女人姓名:戴蕾斯.拉甘——字体是红色的。从店门进去,左右两旁是几件衬贴了蓝纸的玻璃橱柜。
在白天,行人的眼睛也只能勉强分辨出那些陈列在昏暗光线中的商品。
一边摆有少量的缝制货物,如:两三法郎一顶的网布熨折女帽、轻纱衫袖、手织毛衣,以及领头、长短袜子和吊带。每一件货物都已变皱发黄,悲惨地挂在一个玻璃钩上。玻璃橱柜自上而下,满是淡白色的布块,在半明半暗中显得景象凄凉。新的女帽有着比较鲜明的白色,衬托着橱板的蓝纸映成了醒目的白点。吊在铁丝上的有色短袜,在灰白色的轻纱和模糊的棉布中,透出阴郁的色调。
另一边较狭窄的玻璃橱柜里,陈列着绿色的毛线团。缀在白色卡片上的黑纽扣,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匣子、摆在淡蓝图纸上的钢珠罩发网、一把把长长的毛衣针、刺绣的模型、丝带卷,以及整堆整堆的褪色无光的物品,它们睡在这里大约已有五六年了。一切色调,在这弥漫了腐朽霉气和灰尘的橱柜内,都化为肮脏的暗灰色。
夏日的午问,强烈的阳光炙烤着街道和广场。这时能够看到……
P2-3
您这部作品(《戴蕾丝?拉甘》)是出色的,认真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它可以在当代小说的发展中开辟一个时代。
——(法国)圣勃夫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直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了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迥然不同于一般出版商的小家子气而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
《戴蕾斯·拉甘(全译本左拉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是埃米尔·左拉的长篇小说。《戴蕾斯·拉甘(全译本左拉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描述了女子泰蕾丝在嫁给姑母的儿子卡米耶后,与年轻男子洛朗相遇并产生了激情的碰撞。泰蕾丝和情夫一次次偷情,因无法结合而谋杀了身体孱弱、愚钝木讷的丈夫卡米耶。这对男女为了逃避杀人后产生的可怖幻觉,最终双双选择服毒自杀。
埃米尔·左拉编著的《戴蕾斯·拉甘(全译本左拉集)/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写的是一个通奸犯罪的故事。女主人公戴蕾斯·拉甘从满足生理需要出发走向犯罪,最后导致个人毁灭。左拉在小说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都突出了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成因时,不强调社会因素,仅强调生理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