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光 近两年巴金研究述略
张民权 巴金创作与上海城市文化精神
李 怡 城与人:上海之于巴金的意义
——兼与“成都之于李劫人”比较
杨剑龙 论巴金在上海“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黄永玉 巴先生
李 辉 “跑好人生最后一圈”
——巴金对萧乾晚年写作的影响
[日]山口守 巴金与爱玛·高德曼
曹树钧 巴金对曹禺经典的发现与独特评价
梦之仪 巴金和丰子恺
秋 石 巴金与萧红
李树德 苏阿芒南下上海访巴金
陈漱渝 读巴金《随想录》的随想
——为巴金故居对外开放而作
胡景敏 巴金与新时期的思想“解冻”
周立民 “欠债”与“还账”
——《随想录》中的道德伦理
田悦芳 文化心理变迁与巴金的创作转向
陈思广 定位与拓进
——1979—2009年《寒夜》接受研究
[日]坂井洋史 “心”的寓言/理想的悖论
——围绕林憾庐《无“心”的悲哀》、王鲁彦《灯》和巴金《我的心》的感想
刘慧英 论巴金的《俄罗斯十女杰》及相关的女性英雄
[日]新谷秀明 浅谈《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的创作过程及其意义
[德]大春 《田惠世》跋
刘宗武 时代的最强音
——“讲真话”与“要真诚”
张竞文 加泰罗尼亚语的《家》
刘福泉 巴金教育思想浅议
张 莉 巴金的现代文人品格
蒋德均 巴金的编辑思想对当下出版业改革的启示
汪应果 巴金研究的随想
——为第十次上海巴金学术研讨会而写
黄长华 论巴金小说研究的两种可能
龚明德 巴金文本变迁的普查工程试说
吴跃军 巴金小说《房东太太》文本变迁研究
张 娟 巴金小说《亡命》文本变迁研究
张 珏 巴金小说《谢了的丁香花》文本变迁研究
冯 娣 巴金小说《狗》文本变迁研究
李佩航 巴金小说《杨嫂》文本变迁研究
林 倩 巴金小说《煤坑》文本变迁研究
马 瑜 巴金小说《一个女人》文本变迁研究
胡阳君 巴金小说《沉落》文本变迁研究
吴姗姗 巴金小说《鬼》文本变迁研究
荥 昕 巴金小说《发的故事》文本变迁研究
雷莱荣 巴金小说《奴隶的心》文本变迁研究
祝均宙 巴金早期史料钩沉
李存光 巴金与上海《学生杂志》“学生世界语栏”
——巴金佚文寻探
周立民 究竟是谁发表了《灭亡》
吴念圣 巴金和民钟社、自由书店、平明书店
褚若千 巴金与《寒夜》剧组谈话录音整理小记
施 畅 风景是怎样生成的?
——兼论巴金叙述中的都市想象
[日]近藤光雄 试论巴金如何关注萨凡事件
郭志云 论巴金的报告文学创作
李 哲 “五四”场域的拼接与社会悲剧的生成
——论巴金的《家》
刘 杨 论巴金的法国革命历史小说
谢君兰 汪文宣的生活困境
——从经济因素的角度解读《寒夜》
虞 玺 真善美 教之心
——巴金的真善美涵养教学之随想
王小玲 人生只在追求
——巴金作品精神与青少年教育
孙丽萍 巴金故居开放,为文化留存最美丽地标
——探访首次向公众开放的上海巴金故居
姜小玲 粱建刚 在巴金家中,寻岁月故事
刘福泉 第十届巴金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