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清帝国风云(祸起东南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关河五十州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晚清帝国风云(祸起东南上)》是一部关于晚清历史最具有可读性、最具有现场感的书。它是继《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后,关河五十州耗时五年最新力作。

晚清一直被定位为一段屈辱史。一谈到它,很多人会本能地对之唾弃,我总结了一下,唾弃的理由,一是清代为满人皇帝当政的王朝,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这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中国近代国运之不彰,也正是从这一段开始。只要翻开历史课本,到晚清或者是近代时,几乎令人不忍卒看。

在阅读大量的晚清第一手史料之后,作者发现这段历史中有很多我们并不了解的真相,而道光、琦善也绝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种人,换句话说,他们是被人为地戴上了假面,被迫沦为了戏曲故事里脸上涂着白粉的一类角色。

那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被戴上了假面呢,这是作者竭力想寻求的答案。

内容推荐

《晚清帝国风云(祸起东南上)》的作者是关河五十州。

《晚清帝国风云(祸起东南上)》可谓是晚清历史的一次全新书写。作者从道光皇帝登基开始写起,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娓娓道来,平定张格尔叛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时期,一一复原呈现。相关的历史人物纷纷登场,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人物的相互牵涉,各自特点,在历史风云巨变中的挣扎无奈,在轻松读来之余,又可悲可叹。晚清这一段内忧外患的困境史,清末一些不被真正了解的人物以及事件,得到极为生动而真实的体现。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对立给中国近代历史带来的悲剧性命运。

目录

第一章 连珠射

第二章 理想是胳膊,现实是大腿

第三章 能要人命的符咒

第四章 命运的傀儡

第五章 偷头记

第六章 极品家丁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舞台

第八章 夜深沉

第九章 星斗南

第十章 江天忽报大星沉

第十一章 当亡不当亡

第十二章 华丽转身

试读章节

第一章连珠射

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旻宁,是为嘉庆帝的第二个儿子,即二阿哥。旻宁有一个长兄,但出生三个月就病死了,所以他实际上可以算作是大阿哥。1813年9月15日,这一天嘉庆帝不在京城,阿哥们则聚集于上书房读书,谁也没想到,一场震撼宫廷的大事变就在眼前。当天,一群老百姓竟然持刀弄枪,闯进了戒备深严的皇城!

这不是在演戏,更不是在穿越,参与者当然也不会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是天理教徒,或者说,是一群造反者,首领唤作林清,所以史书又把这次突发事件称为“林清之变”。

金庸《鹿鼎记》中韦小宝进宫的情节并非空穴来风,林清施展“无间道”,把地下工作做到了大内深宫,好多太监都是安插进来的教徒,他们里应外合,使得造反者轻易就混进了紫禁城。

林清原计划调集数百人攻打皇宫,“韦小宝”们说这又不是赶集,里面地方小,容不下那么多人,想想也对,由内应太监做向导,轻车熟路,人多反而眼杂,于是林清就临时挑了两百人作为敢死队。

组织这样的惊天大行动,意外总是少不了,结果真正闯进深宫的只有五十多人,但这五十多人已经足以把宫内搅得天翻地覆。

枪壮怂人胆

当天负责在上书房值班的官员是礼部侍郎宝兴。他熬了一个通宵,正打着呵欠准备回家,路上正巧就撞见这一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一群人舞着刀冲过来,个个犹如从地狱放出的罗刹,而那一把把刀都泛着白光,冷森森的,令人胆寒。

宝兴是个文官,也没有经历过如此情境下的紧急演练,那颗心哪,真是吓得怦怦跳。好在他的临场表现还能算得上是个半拉老爷们儿,脚下虽然已经打晃儿,但还能挣扎着踉踉跄跄地往回跑。

附近的一名护军统领闻讯而至。护军是宫内警卫,这位警卫首领倒也不含糊,立即带人上前摆了一个防御造型,但大内高手勇则勇矣,却无智,因为跟在统领后面的没几个人,你武功精湛,人家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敢死队员,一阵舞舞扎扎之后,天理教的人固然倒了一些,几个护军同样也都挂了彩。

眼见得护军已经抵挡不住,一旁的宝侍郎赶紧让人关门。

不行了,得向上汇报。

惊闻大变,紫禁城内早就乱了套,人们一个赛一个地狼狈。亲王贝勒爷们儿固然心虚胆怯,争着要驾车逃命,有的护军统领竟然也想跟在后面溜之乎也。最倒霉的就是如宝兴那样的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不说,跑还跑不快,某位翰林院编修就差点吃了刀子,这时多亏他的仆人挺身救主,替他挨了几刀,这才得以虎口脱险。三天后,当搜索队在一个柜子里发现他时,已经饿得不像样子了。  怕吗?谁不怕,可是有人不怕。这个勇敢的人就是二阿哥旻宁。他大叫一声:“快把我的武器拿出来!”

阿哥们的武器其实是用来围猎的家伙,比如火药罐、鸟枪(又称火绳枪)、腰刀。以往打鸟兽,现在要用来打人。

上书房太监奉命爬上墙垣,登高警戒。不一会儿,就听到他尖着嗓子喊起来:“不好不好,爬墙过来了。”循声望去,果然看到有人上了墙,手里还举着白旗——不是投降的标志,而是进攻的号令。

武器已经取出,旻宁端着鸟枪立于殿下。那一刻,是磨刀霍霍者与一位王子的对垒。墙上墙下,双方的距离如此近,彼此间的眼睛鼻子眉毛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鸟枪号称现代步枪的鼻祖,但使用起来却极其烦琐,几个步骤做下来得让你出一身汗,所以一般都要几个人轮流装填弹药和发射。若是一个人单挑,脆弱一点的心灵绝对经受不起。

事实证明,旻宁是个汉子。他的动作很快,而且枪法极准,第一枪就撂倒一个,再一枪又打死一个。就这两枪,把进攻者全镇住了,乃至“错愕不敢前”,没人再敢随随便便攀上墙头。

枪壮怂人胆,鸟枪一响,大家伙的胆量和爆发力全都被超水平激发出来,其他皇子也跟着乒乒乓乓放起了枪。

危急关头,旻宁担当起了领导者的角色。他一边下令将紫禁城的四门紧闭,实行严防死守,一边派人发出警报,召集京城禁军入内护卫。

还有一件事不能忘,那就是得派人向他的父皇奏报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嘉庆帝接到奏报,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此时他正在丫髻山行宫,距北京城近两百里路程。1813年9月19日,嘉庆急忙起驾回宫,但刚到达京郊,就听说有天理教人马正浩浩荡荡直奔他们而来,据传有三千之众。

随同嘉庆的御林军并不多,从扈从大臣到普通兵丁都被吓得面如土色,看这情形,对方杀进皇宫的过程,倒像是在围点打援,三千精锐,我们怎么干得过人家?

嘉庆到底是扳倒过和坤的皇帝,不是吃干饭的,虽然也免不了心慌意乱,但表面还能强作镇定:“不要怕,等他们真的来了,你们在前面抵御,我一定会督后观战”。潜台词是:我这个皇帝绝不会扔下你们,一个人跑掉。

上上下下紧张了半天,最终才发现是虚惊一场,“有贼三千”纯属谣言。

擦完汗,嘉庆一行回到北京,得知“林清之变”已被平定,而在过往惊心动魄的三天里,二阿哥旻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第一天,在宫内护卫和京城禁军的内外夹攻下,基本遏制了天理教的正面攻击,但警报并没解除,因为还有很多教徒潜藏于紫禁城内,皇宫不是更安全,而是更危险了。

从第二天起,旻宁宣布戒严,并下令禁军进行大搜索。到了半夜,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雨。

禁军所用武器也是鸟枪,火药受了潮,便无法射击。官兵们全都抱怨,说雷雨早不来晚不来,这时候来,真是招人骂。后来才知道,教徒们聚集一处,已经准备在紫禁城里纵火,听到雷声后大部分人惊溃而去,余下的再想点火,雨一来又把火种给浇灭了。

没有这场雷雨,紫禁城可能会被焚之一炬,所以该出口大骂的不是京城禁军,而该是天理教徒。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