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永义、刘洪云、卢祥之、刘永国、张乔珍等编著的《义》以中华伦理主题的重要部分“义”为主要内容,采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等形式,选取体现各道德精神的典范人物和文学形象,阐释和解读核心道德观——“义”,让人领悟传统美德的精髓,借以滋养今天社会的道德精神,培育今天社会的道德人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冀永义、刘洪云、卢祥之、刘永国、张乔珍等编著的《义》以中华伦理主题的重要部分“义”为主要内容,采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等形式,选取体现各道德精神的典范人物和文学形象,阐释和解读核心道德观——“义”,让人领悟传统美德的精髓,借以滋养今天社会的道德精神,培育今天社会的道德人格。 内容推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义、礼、智”,汉朝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古人称之为“五常”。常者,恒也,其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时代而永恒。“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 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弘扬的提法,2005年7月22日,得到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编辑、组织出版这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丛书”丛书,对“仁、义、礼、智、信”逐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将其作为建构公民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参照,以期对公民道德教育作出一定贡献。 冀永义、刘洪云、卢祥之、刘永国、张乔珍等编著的《义》采用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等形式,阐释和解读了有关“义”的知识。 目录 第一部分 名言篇 第二部分 成语篇 大义凛然 微言大义 开宗明义 不义之财 见利忘义 从容就义 仗义执言 仗义疏财 礼义廉耻 成仁取义 忘恩负义 背信弃义 轻财重义 急公好义 恩深义重 仁至义尽 仁浆义粟 假仁假义 舍生取义 义愤填膺 义无反顾 义形于色 义正词严 第三部分 典故篇 大义灭亲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天经地义 秉笔直书 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 李离伏剑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 曹沫劫齐桓公 浇瓜之惠 伸张正义于天下 破家容张俭 荀巨伯轻生重义 救人需救彻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庾公不售的卢马 桓南郡罪不及亲 郭淮智救妻 诸葛靓义不仕晋 第四部分 历史故事篇 鲁仲连义不帝秦 荆轲刺秦 赵氏孤儿 豫让吞炭漆身 管鲍之交 信陵君窃符救赵 苏武牧羊 赵苞义不顾私 忠义之臣刘陶 中流击楫 颜真卿——艺术家的政治人生 杨家将的故事 岳飞抗金 慷慨词人辛弃疾 正气歌 戚继光抗击倭寇 刚直不阿的海瑞 周顺昌斥阉党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天下奇冤袁崇焕 林则徐虎门销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五部分 文学故事篇 鲁智深桃花庄义解姻缘 大闹野猪林 义释晁盖 林冲火并王伦 醉打蒋门神 朱仝义释雷横 桃园三结义 陶公祖三让徐州 孙策义释太史慈 击鼓骂曹 吉太医为国捐躯 义薄云天关云长 张翼德义释严颜 忠义宦官穆顺 王冕的故事 试读章节 苏武牧羊 出处:汉·班固《汉书·苏武传》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他生于公元前140年,卒于公元前60年,是西汉武帝、昭帝时的大臣。苏武出身将门,他的父亲苏建曾任校尉,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平陵侯,是西汉名将之一。他的哥哥苏嘉为汉奉车都尉,弟弟苏贤为骑都尉。苏武排行第二,原来是御厩监,替皇帝掌管马厩。 西汉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的首领且鞮侯单于继位,派使者主动送还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臣路充国等多人,表示愿意修好。于是汉武帝决定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送还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同副使张胜、属吏常惠以及随员百余人,带着许多礼物离开长安,到了匈奴,送上礼物,交还使者,等待单于复信返回。 不料就在这时,发生了意外事件:以前汉朝出使匈奴的使者卫律投降于匈奴,其副手虞常却不肯投降。苏武一行到来后,虞常暗地联络苏武的副使张胜,密谋刺杀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归汉朝。但他们的计划被泄漏,卫律逮捕了虞常,虞常又供出张胜。单于听说大怒,借此下令扣留苏武一行,并派卫律审讯苏武。 这时候苏武心里感觉很不安,他想,自己身为汉使,若在匈奴受审讯,这不是有辱国家的尊严和使命吗?思来想去没有办法,最后他决定拔刀自刎,却被身边的人拦住。单于听说了苏武的忠义行为,他也对苏武表示敬佩,于是想劝苏武投降,替自己卖命。他就派卫律充当说客,说服苏武。卫律听说过苏武不为利益所动的名声,心想劝说不如威胁,于是他见了苏武等人,没有说几句话,就拔出刀来,当着苏武、张胜的面,把虞常杀了。他又要威吓张胜,张胜害怕,连忙表示愿降。卫律心里很高兴,又执刀要杀苏武。谁知道苏武神色不变,泰然自若,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反而把卫律吓了一跳,赶紧缩手。卫律见威吓的方法对苏武难以奏效,就劝苏武投降,说如果他投降,马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苏武丝毫不为所动,反而义正词严,痛斥卫律卖国叛汉的可耻行为。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人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意思,就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可是又不想让他返回汉朝,因此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当时的北海人迹罕至,苏武靠掘野鼠洞中的草籽和草根维持生命。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杖和一小群羊。严寒的冬夜里,苏武手握节杖,遥望南方的天空,思念长安城中的亲人。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过了几年时间,单于派原来汉朝的将军,当时投降匈奴的李陵到北海劝降,谎称苏武的两兄弟获罪被杀,母亲患病而死,妻子被迫改嫁,所遗二妹和三个子女生活无着,想以此来动摇苏武的意志。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一定要逼我屈节投降,我就立刻自杀!”面对威武不屈的苏武,李陵深感愧疚,不禁仰天长叹:“唉!真是义士呀!与您相比较,我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比天还要大呀!”于是一边哭泣,一边辞别苏武走了。 公元前85年,汉昭帝始元二年,匈奴单于死了。新继位的单于派使者来到长安,表示要与汉朝和好。汉朝提出要单于放苏武等汉朝使者返回。匈奴人欺骗说苏武已经死了,汉朝文武都觉得很惋惜。 后来,汉朝派使者去匈奴。当初和苏武一起到匈奴的常惠获得消息,就千方百计买通了看守,乘夜去见汉使,报告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汉使听说后大为震惊,于是去见单于说,汉皇帝在上林苑射猎,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信,说他还在北海。并威胁单于说,大雁捎书,此乃天意,如果有违抗,恐怕就会带来不好的命运了。单于无奈,只好命令把苏武从北海调回,连同常惠等人一同交汉使带回国。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苏武一行人终于回到长安。此时苏武须发皆白,手持早已经秃了顶的节杖,在长安父老夹道欢迎中,昂然回到阔别长达18年的故乡。他上了朝,拜见了汉昭帝,纳还了18年日夜握在手里的节杖,老泪纵横。从朝廷重臣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汉昭帝为了表彰这位英雄,封他为典属国之职,并赏赐他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后来宣帝即位,又封苏武关内侯,秩中二千石。 公元前60年即汉神爵二年,苏武病故,享年80有余。苏武死后,宣帝命人绘苏武像于未央宫之麒麟阁,以表彰其高尚的节操和精神。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在这里讲述苏武牧羊这个很早就已经流传广泛的故事,因为他忠于职守、不畏强权的崇高气节,早已经内化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内化为民族文化中节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P91-94 序言 200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为方针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是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扬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仁、义、礼、智”,汉朝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古人称之为“五常”。常者,恒也,其精神可以超越地域和时代而永恒。“五常”作为中华伦理主体的重要部分,贯穿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它们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形成一种道德意识和理念,两千多年来,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构成元素,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的根系所在,牵动、影响和辐射着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也提升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五个字,代表五个核心道德观,对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方向,锤炼民族性格,培育中华精神,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正是由于中华精神的力量支撑,中华民族才能长存不亡,衰而复兴,在多灾多难中始终奋进不止。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人为本,以情为重,倡导仁爱、道义、明礼、诚信及事关个人修身和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言行规范。我们的祖辈、父辈和历代的社会精英,都受到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培育。如今,中华民族文化中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仍然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精神资源。因此,正确认识“仁、义、礼、智、信”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弘扬的提法,2005年7月22日,得到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的重视。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决定编辑、组织出版这套丛书,对“仁、义、礼、智、信”逐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将其作为建构公民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参照,以期对公民道德教育作出一定贡献。 以“五常”为传统美德的代表,并不是说其电没有旧时代的烙印和封建性糟粕,也不是说它已把传统美德囊括无遗,希望读者朋友理性阅读,倘若书中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希望批评指正。 另外,这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其他者的著述,对一些精辟论述进行了转引和摘编,在此谨向这些原著作者深表敬意并衷心谢忱。 卢祥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