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只是一个高中生
杨澜:你看葡萄酒,它有一个酿制的过程,从青涩的葡萄,然后慢慢变得甘甜,慢慢酝酿变成了一杯酒。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而让我们最为怀念的青春时光,其实就是十七八岁的时候,生命充满了可能,也有莫名其妙的惆怅。我们今天的这位嘉宾正值花季,现在有请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周冬雨。掌声有请。你好,冬雨,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
喻舟:你是不是很少穿高跟鞋?
周冬雨:对。
喻舟:一看就看得出来。
杨澜:这个鞋跟还是比较稳的,比较粗。来,冬雨入座。莫艳琳唱的《十七岁的雨季》,你听过吗?反正我听着还挺耳熟的,但是不会唱。冬雨十七八岁的时候听什么歌?
周冬雨:我比较喜欢听慢的,柔柔的,轻音乐也好,钢琴曲也好,情歌也好,开心的也好。只要它慢就可以了,我受不了重金属。
杨澜:能说出几个你喜欢的曲子吗?
周冬雨:我喜欢听久石让的歌,他的《天空之城》之类的钢琴曲,那些配乐觉得还挺抒情的。
杨澜:对于十七八岁,随着那些音乐的响起,每个人都有很多记忆被唤醒。不过对于冬雨来说,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是打开了一扇门,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点像《天空之城》的感觉。
周冬雨:怎么说,有时候就看着挺感动的,有时候觉得还挺傻的。
杨澜:看着自己挺感动的,是吧?
周冬雨:对。看一个镜头,就想起来我去年(2010年)有多傻。
杨澜:第一次见张艺谋导演,你还觉得他是骗子,是吗?
周冬雨:是。
杨澜:真的呀?
周冬雨:说实话,我那时候就很单一,天天三点一线,不会去注意什么明星或者什么歌星。我记得,特别小的时候,哼哼啥嘿的《双截棍》,他们都喜欢听那些东西。但是我那时候特别忙,不是跳舞就是游泳或者怎么样,挺繁重的。而且我妈每天看着表,在家门口等着我。
杨澜:真的吗?
周冬雨:每天我就在想着这些事,那些事就没注意过。
杨澜:你妈就是把你从这个班送到那个班,特别勤劳、特别尽职尽责的妈妈,是吧?我没当成那种妈妈,我老觉得特内疚。
周冬雨:没有,我妈有时候挺恐怖的。
杨澜:真的吗?
周冬雨:对。
喻舟:安慰你呢。
杨澜:你觉得什么样的妈好呀?
周冬雨:自由的。
杨澜:就让你自由的?
周冬雨:对,会用一些让孩子比较喜欢的方式。
杨澜:比如跟你一块儿打游戏。
周冬雨:对懂事的孩子,应该是那种妈妈。对我这样的,我可能就……
杨澜:我在征询你的意见,因为我最近有困惑了,我儿子15岁了,开始长青春痘的年龄。现在他就特别不爱搭理我,做事特酷,那门老关着。你要一跟他打招呼,嘿,儿子。(嗯,妈。)干什么了(没干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没什么有趣的事。)你说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
周冬雨:你也不理他。
杨澜:我也不理他?好,他还不理我呢?
周冬雨:有时候人就这样,你越不理他,他就越来理你。
杨澜:真的,太好了。但是我属于特别开放的妈妈,我也不逼着他去上这个班、上那个班什么的,将来他会感谢我吗?
周冬雨:有时候就不感谢了,有时候还得逼着。反正这得掌握一个度吧。
杨澜:掌握一个度。这么高深,我得回家好好琢磨琢磨。
周冬雨:我以前是校田径队的,会有高年级的男生给我写情书。
莫艳琳:真的?你会告诉你妈妈吗?
周冬雨:那时候是那样的,比如我小时候人家给我写情书……
莫艳琳:多小的时候,10岁吗?
周冬雨:就是初中、高中时候。写好了之后,我等一个好时机,全都拿给她看,还特别得意。 莫艳琳:是吗?就说,妈,你看这个。
杨澜:你看有这么多男孩子喜欢我。
周冬雨:我就说你看看吧。
杨澜:你有回过信吗?
周冬雨:有的时候看他长得好看就回。
杨澜:真的?
莫艳琳:果然是外貌协会的,跟我一样。
喻舟:那你妈妈知道你给他们回情书了吗?
周冬雨:没有。我一般都跟我妈说,我都不理他们,没兴趣。
杨澜: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留意一点。你一般回情书的时候,会怎么写呢?
周冬雨:就是写一些挺无聊的话,比如昨天晚上几点睡的呀,或者我的作业老师让我写多少遍,能不能替我写几遍啊,就是这样子。
杨澜:属于互助组的。如果没有真正恋爱的经历,演这个戏会不会还有点压力?那个时候妈妈怎么说的?
周冬雨:我妈没怎么说,因为我们家没有懂这方面的人。P3-5
我们对“解放”这个词有点隔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得到完全的自由。其实,自由也是相对的,它在眼前停了一会儿,又跃身向前去了。所以,“解放”也只好一路紧追。
“解放”对于我的外婆来说,很简单,就是不再裹脚。她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钱是不多的,但读书人有的规矩一样也不少,其中当然就包括给女孩子裹脚。下手的是她的母亲,一个温柔贤惠、不识字的小脚女人。孩子自然是要哭的,夜以继日地哭。那稚嫩的脚骨在无情的裹脚布里扭曲变形,如何能不哭呢?为了惩戒孩子“不懂事”在夜里悄悄剪开裹布的行为,做娘的只有狠了心把布缝到皮肉里去!娘也哭了,一边缝一边说:“谁叫你是姑娘呢!大脚的女人嫁不出去的!忍着吧,娘也是这样过来的。”这已是辛亥革命之后了。外婆的父亲见闻广些,听说大城市里男人剪辫子,女人也开始放脚了;或许更是因为实在不忍心听见心爱的女儿如此惨烈地号啕,他对妻子说:“算了吧,世道在变呢,等她长大了,兴许大脚也能找到婆家了。”
就这样,外婆裹到一半的脚被解放了,尽管当娘的还满心怀疑:“女人长那么大一双脚,多丑啊!”其实外婆的脚并不大,鞋码只有五号,后半生常在儿童鞋店买鞋。但就是这一双五号的脚足以让她登上去黄浦江的渡船,来到上海滩。在那里,她从缝制手帕开始,后来与丈夫一起开办了一家小小的夫妻店,生了八个孩子,活下来五个。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每年农历新年时,烫了头发,略施粉黛,给一家老小穿上自己亲手做的新棉袄,然后一起坐着黄包车到西式照相馆去拍一张全家福。那份富足和安乐让她容光焕发。
“解放”对于我的母亲来说,是有机会读书。她是长女,从小功课就好,学校里的老师没有不喜欢她的。等她上完初中的时候,家境不佳,外婆有意让她去念个职业学校,早些毕业养家。但她的班主任不放弃,一次次上门找家长谈心,说:“女孩子读书,读得这么好不容易,要让她上大学,女子也可以有出息的。”外公外婆踌躇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他们翻出了压箱底的一点黄金拿去卖了。几年后,妈妈成了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上海保送到了北京。再后来,她嫁给了我父亲,一个同样从上海到北京读书的年轻人。结婚前,他送给她一件粉红色的的确良衬衫,这便成了她的结婚礼服。结婚照上她腼腆地笑着,憨厚、纯净。
我呢,带给我“解放”的是什么?
当然,首先想到的,是不再像母亲那辈人一样受穷了。当年让她欣喜的几斤不要粮票的豆腐,排了几个月的队才能买上的自行车、缝纫机,请木匠到家里来打制的土沙发,还有仿木纹的塑料地板革……今天的我虽然回味起来饶有兴趣,但在自己的家居生活中已经看不见了。
还有,就是不再有那么大的恐惧。因为外婆那只有一名雇工的店铺,母亲落下了“小资产阶级”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不能入党对母亲一定是一种打击;“文革”中,红卫兵半夜来砸门查户口,强令正在陪她坐月子的外婆“回原籍接受批判改造”,让她至今心有余悸。恐慌中,她烧掉所有的日记,并把外婆在她结婚时送她的一枚戒指扔到了厕所里。我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问妈妈:“老师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那毛主席的错误是什么呀?”她惊恐地一把捂住我的嘴,赶紧去查看走廊里有没有人经过,然后回转身来用最严厉的口吻训斥我说:“这样的话永远永远不许再说了!”
再有,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时,国家第一次不包分配了。我们不用诚惶诚恐地等待指令,也不必在一个单位里终老此生。如果没有中央电视台不拘一格地选拔主持人,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没有资讯和媒体的进一步开放,没有独立创业的条件,今天的我,生活一定没有这样充满刺激、挑战和创造的乐趣。这是时代带给我们的解放,但同时也带给我们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困惑、迷茫?事业的成功一定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吗?女性在显著地推迟了婚姻和生育年龄之后,如何看待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当我们把昂贵的化妆品涂抹在脸上时,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关注身心的健康?为什么一方面中国女性就业率名列世界前茅,同时还有近一半的女人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们该如何获得婚姻的安全感,我们是掌握男人的胃口、钱袋还是他们的心?我们该怎样养育我们的孩子,告诉他(她)男孩子“不许哭”、女孩子怎样才是“真漂亮”?又该怎样向他们解释妈妈又要出差了?
《天下女人》希望成为这样一间会客厅,听大家来说说这些事,是女人的事,又不只是女人的事。有人说,成功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应付复杂环境的能力。我觉得这话用在所有女人身上都合适,因为我们天生需要应付比男人更复杂的环境,我们的平衡技巧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压力的时代尤显可贵。如何做,那就是各显神通了。一起来聊一聊可以相互有所启发。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描述《天下女人》的节目内涵,那就是“女人,要对自己负责”,无论在身体上、情感上、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我们的幸与不幸都不能盲目地归属于其他人,无论是父母、丈夫,还是孩子。我们自己首先应当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这让我们有爱的能力。
记得大学毕业时,父母亲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咱们家没有什么门路可以走。你已经完成了应受的教育,往后的路,自己去闯吧。记住,女孩子要学点真本事。”我当时的心情紧张而无助。终于不可避免地长大了,我不知自己将要面对什么。今天回头一想,那正是父母给我的最好礼物,我的解放从那一刻开始。
《天下女人之绽放的力量》是由杨澜领衔的女性主持群所主持的大型强档谈话节目《天下女人》精选,汇集了她们对俞渝、周冬雨、小宋佳、苏芒、李谷一、陈晓楠等十四位杰出女性的精彩访谈。在充满智慧、幽默的对话中,我们似乎能看到她们独特的生活哲学、成功密码和迷人魅力。
《天下女人之绽放的力量》由译林出版社编著。
女人就是一本书,需要你用心去阅读
杨澜与您细品王宛平、李谷一、吕薇、俞渝、莫艳琳、周冬雨等众多杰出女性的智慧人生。
侧重于精彩的人物故事,探讨女性普遍关心的社会话题。
以特写式手法,将嘉宾的个人经历与女性意识结合起来。
主持人杨澜以其睿智、独特的视角和采访方式,在分享经历和故事的同时,与嘉宾探讨事业、家庭以及情感中的困惑。翻开《天下女人之绽放的力量》一起来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