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官场谴责小说之一,是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上乘 “文化小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是集精神、文化、文学和艺术境界于一体的代表之作,是中国古代首部以个人游历见闻所著成的小说。
《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独具艺术价值和感染力,敢于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是一本瑕瑜互见的奇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刘鹗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鹗的《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官场谴责小说之一,是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上乘 “文化小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是集精神、文化、文学和艺术境界于一体的代表之作,是中国古代首部以个人游历见闻所著成的小说。 《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独具艺术价值和感染力,敢于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是一本瑕瑜互见的奇书。 内容推荐 《老残游记》是小说家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后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度开掘,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本书是《老残游记》的精装典藏本。 目录 第 一 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 二 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 三 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 四 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 五 回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第 六 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 七 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 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 八 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 九 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 十 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 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 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 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 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 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 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 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老残游记续集 自 序 第 一 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 二 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 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 三 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 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 四 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 七年返本归家坐 第 五 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 德慧生救人救澈 第 六 回 斗姥宫中逸云说法 观音庵里环翠离尘 第 七 回 银汉浮槎仰瞻月姊 森罗宝殿伏见阎王 第 八 回 血肉飞腥油锅炼骨 语言积恶石磨研魂 第 九 回 德业积成阴世富 善缘发动化身香 残 稿 老残游记外编卷一 试读章节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说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已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杯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人本是老残的至友,一齐说道:“这么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老残连忙起身让座,说:“我因为这两天困于酒食,觉得怪腻的。”二人道:“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车子已替你雇了,你赶紧收拾行李,就此动身罢。”老残行李本不甚多,不过古书数卷,仪器几件,收检也极容易,顷刻之间便上了车。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 次日,老残向文、德二公说道:“人人都说日出好看,我们今夜何妨不睡,看一看日出何如?”二人说道:“老兄有此清兴,弟等一定奉陪。”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三人开了两瓶酒,取出携来的肴馔,一面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那东方已渐渐发大光明了。其实离日出尚远,这就是蒙气传光的道理。三人又略谈片刻,德慧生道:“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文章伯说:“耳边风声甚急,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里暖和,须多穿两件衣服上去。”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到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 慧生道:“残兄,看此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的了。”老残道:“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是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章伯正在用远镜凝视,说道:“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定是一只轮船由此经过。”于是大家皆拿出远镜,对着观看。看了一刻,说道:“是的,是的。你看,有极细一丝黑线,在那天水交界的地方,那不就是船身吗?”大家看了一会,那轮船也就过去,看不见了。 慧生还拿远镜左右观视。正在凝神,忽然大叫:“嗳呀,嗳呀!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两人道:“在什么地方?”慧生道:“你望正东北瞧,那一片雪白浪花,不是长山岛吗?在长山岛的这边,渐渐来得近了。”两人用远镜一看,都道:“嗳呀,嗳呀!实在危险得极!幸而是向这边来,不过二三十里就可泊岸了。” P2-4 书评(媒体评论) 其书即借铁英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鲁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