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皮亚杰文集”收录了皮亚杰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著作、研究报告、演讲和回忆录,以及有关皮亚杰学术活动的采访记录。部分卷次在其附录中收录了少量其他学者对皮亚杰理论所做的述评。 本册为第六卷,具体收录了“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平衡化过程”、“为什么概念形成不能仅仅用知觉来解释”等内容。 作者简介 曾守锤,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社会工作教育、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SCI论文4篇,CSSCI论文25篇。专著《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实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于2015年获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等纵向课题6项。 目录 上卷 导读 逻辑与平衡 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平衡化过程 平衡(化)概念在心理学解释中的作用 认知结构的平衡化:智慧发展中的中心问题 反省抽象研究 关于“矛盾”的研究 下卷 概括化研究 为什么概念形成不能仅仅用知觉来解释 关于“对应”的研究 对应与转换 论对应与态射 态射与范畴:比较与转换 推理 附录 让·皮亚杰(1918)平衡化的第一理论 建构的过程:抽象、概括化和辩证法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范畴论模型:一个被忽略的贡献 皮亚杰论平衡化 儿童在双序列任务中“对应关系”的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