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16-17世纪的西班牙巨舰全收录。国防军事专家李杰老师亲历推荐!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通过详细全面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展示出西班牙在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统治时期建造的众多典型战舰,既有早期建造过的1000吨级别的巨型盖伦船,也有后期建造的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主力风帆战列舰,还有西班牙最著名的四层甲板巨舰“圣三位一体”号等。可以说,该书是以叱咤风云的单舰史为重点,娓娓道出当时鲜为人知的海军及重要战役情况。本书由张恩东等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精) |
分类 | |
作者 | 张恩东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16-17世纪的西班牙巨舰全收录。国防军事专家李杰老师亲历推荐!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通过详细全面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展示出西班牙在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统治时期建造的众多典型战舰,既有早期建造过的1000吨级别的巨型盖伦船,也有后期建造的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主力风帆战列舰,还有西班牙最著名的四层甲板巨舰“圣三位一体”号等。可以说,该书是以叱咤风云的单舰史为重点,娓娓道出当时鲜为人知的海军及重要战役情况。本书由张恩东等编著。 内容推荐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是市面上第一本详细描述西班牙海军的图书。 最近一些年,国内青年掀起了了解西洋帆船史的热潮,喜爱自己制作木质帆船的模型爱好者同样也不在少数。由于在风帆时代英国是绝对霸主,因此国内对这一时期舰船的了解基本停留在对英国“胜利”号等杰出战舰上,但在风帆时代除了英国还有很多国家也曾经拥有过较强的海军力量。《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介绍的是该时期西班牙皇家海军的著名舰艇,试图通过详细全面地介绍西班牙在风帆时代建造过的大型舰只,并考证其参数和详细经历,从而为军事和模型爱好者提供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本书由张恩东等编著。 目录 作者简介 序一 序二 上篇 引子 探险家筑起的金银帝国 哥伦布的航海壮举 麦哲伦的冒险 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 西班牙造船业的发展 费利佩二世早期统治时期的西班牙战舰 盖伦式战舰在西班牙的兴起 16世纪西班牙的划桨战舰 划桨时代的终曲——勒班陀之战 战役背景 双方战力对比 战役历程 战役的结局及影响 无敌战舰&无敌舰队&无敌的帝国 继续扩张 葡萄牙人的“厚礼” ——“圣-马丁”号大型盖伦式战舰 蓬塔-德尔加达之战 无敌舰队的诞生 天堂至地狱的通道——格拉弗林之战 战事的起因 英国人对战争的准备 无敌舰队起航 战役正式开始 最后的决战 惨淡收场 夕阳余晖——费利佩二世末年的西班牙帝国及舰队 英国版无敌舰队的入侵 费利佩二世最后的巨舰 弗洛雷斯之战 最后的努力 国王的功与过 费利佩三世至费利佩四世前期的西班牙巨舰 费利佩三世时期的船舶建造 直布罗陀湾之战 费利佩四世时期的船舶建造 坠入深渊——唐斯之战与西班牙海军的覆灭 马坦萨斯湾之战 斯拉克之战 “新无敌舰队”的起航 遭遇战 决战时刻 西班牙人的损失 在深渊中挣扎——17世纪中叶的西班牙海军与英西战争 急转直下的国力 最后的盖伦式巨舰 再次与英国开战 圣-克鲁斯之战 盖伦船的后继者——“战列舰”在西班牙的诞生 “战列舰”的含义 “Navío”等于“战列舰”? 西班牙第一艘战列舰“圣母康塞普西翁”号 战列舰在西班牙的兴起 西班牙的“紧凑型”三层甲板战舰 “圣-费利佩”级三层甲板战列舰——哈布斯堡西班牙最后的荣光 “圣-费利佩”级的来源 “圣母康塞普西翁-安尼玛斯”号 “圣三位一体”号 “圣-弗朗西斯科”号 综合性能评价 “圣-费利佩”号模型套材原型之谜 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末日 卡洛斯二世继位 由继承权问题导致的崩溃 尾声 下篇 引子 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西班牙战列舰与王位继承战争 维戈湾之战 西班牙在王位继承战争期间建造的战列舰 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束 费利佩五世统治下西班牙海军的复苏 加斯塔涅塔对西班牙海军的贡献 帕萨罗角之战 休养生息 “皇家费利佩”——西班牙第一艘火炮过百的三层甲板战列舰 建造背景 光荣入役 土伦的血色洗礼 综合性能评价 西班牙战列舰与詹金斯耳朵战争时期的海战 一出闹剧导致的战争 布拉斯·德·雷佐与伟大的西印度的卡塔赫纳保卫战 英国在其他地域的攻势 巨舰的由来——十八世纪西班牙造船体系及造船厂概述 西班牙海军的第一个造船体系:加斯塔涅塔体系 西班牙海军的“英式”造船体系:豪尔赫-胡安体系 法国设计西班牙造:弗朗西斯科-戈蒂埃体系 回归传统:何塞-罗梅洛体系 十八世纪西班牙的造船基地 升级而来的三层甲板战列舰 翻新舰的“鼻祖”——“圣-卡洛斯”号 “圣-费尔南多”号 “圣-路易斯”号 “闪电”号与临时改装三层甲板战舰的出现 可能存在的其他改装三层甲板战舰一览 空前绝后的四层甲板巨舰 ——“圣三位一体” 令人费解的历史空缺与巨舰的造舰计划 巨舰“浮出水面”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圣三位一体”号 无奈的杰作——添加第四层甲板 法西再度结盟与圣文森特角之战 陨落在特拉法尔加 综合性能评价 西班牙人的“法式快马”——“圣母无原罪”级高速战列舰 “圣母无原罪”级的由来及命名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小试牛刀 从土伦围攻战到鏖战圣文森特角 被封锁的余生 综合性能评价 改良型法式战舰“圣-何赛”号 英雄纳尔逊的“绿叶”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西班牙舰队征战小记 1780年8月9日的巨大胜利 斯帕塔尔角之战 走向巅峰——西班牙海军的黄金时期与“圣-安娜”八姐妹 西班牙造舰史上的奇迹 “圣-安娜”号 “墨西哥”、“雷格拉伯爵”与“萨尔瓦多-德-蒙多”号 “皇家卡洛斯”与“圣-埃梅内希尔多”号 “玛利亚-路易莎王后”号 “阿斯图里亚亲王”号凋零 一溃千里——从圣文森特角到特拉法尔加角的惨败 圣文森特角的惨败 离奇的阿尔赫斯拉斯之战 在特拉法尔加的终结 走向终点 卡洛斯四世退位与拿破仑的入侵 随风消逝 尾声 试读章节 10月7日上午10时,经过了3个星期的航行后,神圣同盟舰队终于与奥斯曼帝国舰队在希腊勒班陀附近海域相遇,战役正式拉开序幕。战斗首先在神圣同盟的左翼舰队和奥斯曼帝国的右翼舰队间展开。10时30分,巴尔巴里戈手下的两艘加利亚斯式战舰首先鸣炮向敌人发起攻击——竟然直接贯穿了敌方一艘较大加莱式战舰的水线下部船体,导致其迅速沉没——这被认为是对神圣同盟有利的征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艘加利亚斯式战舰由一对威尼斯兄弟——安布罗乔·布拉加迪诺(Ambrogio Bragadino)与安东尼奥·布拉加迪诺(Antonio Bragadino)指挥。他俩均为在法马古斯塔要塞牺牲的马可·安东尼奥-布拉加迪诺的家族成员——胸中燃烧已久的怒火所融成的战斗力铸就了开战时这令人瞠目的一刻。 参加勒班陀之战的6艘加利亚斯式战舰可以被认为是划桨战舰中的“一级战舰”。这6艘船各自装备了30~40门火炮,船体轻载排水量也是普通加莱式战舰的2倍之多。在舰与舰格斗时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也难怪神圣同盟对于这6艘船寄予厚望。不过,庞大的加利亚斯式战舰在机动性上却是一块短板——尽管配备了3根桅杆和更多的划桨手,但由于船体本身太重,机动性仍远逊于灵活的加莱式战舰。这也导致了在勒班陀之战进行中这些巨舰因不能及时补位而给予敌人更多的伤害。 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土耳其人长期占领希腊海域,对这一带地形显然比同盟要熟悉得多),慕斯纳德·阿里·帕夏用2/3的兵力从正面牵制住神圣同盟舰队,而派出剩下1/3的兵力从北面浅水区实行侧翼包抄。然而这并不是个周全的计划——因为北面能用于迂回的海域实在是太窄了。这样做反而削弱了帝国主力舰队的战斗力。 10时40分,神圣同盟(左翼舰队)与奥斯曼帝国(右翼舰队)的舰队终于猛烈碰撞在一起——血腥的接舷战开始了。这是自古以来最传统的海战模式——双方士兵在甲板上厮打在一起——枪炮声,金属撞击声与惨叫声连绵不断。一位目击者事后描述说:“漫天的飞箭和炮弹使得天空变得模糊不清。此时已是中午,但烟雾遮天蔽日。许多被投射过来的燃烧物即使落在海里也不会熄灭,反而把海面点燃了。” 当战斗开始时,神圣同盟左翼舰队司令阿格斯迪诺·巴尔巴里戈站在旗舰主桅下指挥战斗。将近中午时分,这位两鬓花白的老将试图下达一道命令,但周围的嘈杂声使部下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于是他顺手掀开头盔的面甲,打算重复一遍刚才的命令,就在此时,一支土耳其人射来的利箭正中巴尔巴里戈的右眼,他当即倒在甲板上——这是一处致命伤。巧合的是这位英勇的老将一直撑到海战胜利之后才去世——就像200多年后的纳尔逊一样,他在临终时嘴里喃喃自语着:“感谢主所赐予的胜利”,令身边的同僚感动不已…… 战至下午1时,奥斯曼帝国的右翼舰队终于被歼灭——舰队司令梅米特·苏力克一帕夏被生擒。这位身负重伤的土耳其人害怕遭到与先前在法马古斯塔要塞的威尼斯统帅布拉加迪诺一样的命运——被活生生剥皮,于是恳求速死。“仁慈”的威尼斯人满足了他的请求——在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干净利落地处死了他。 就在北面(神圣同盟的左翼舰队与奥斯曼帝国的右翼舰队)开战后不久,双方的中央舰队也相遇了。在相互鸣炮表明旗舰身份(这是一种古老的海战传统,算得上是海上“骑士精神”)后,一场规模宏大的混战开始了。为了避开唐·胡安手中的两艘威力强大的加利亚斯式战舰,土耳其人本来排列整齐的舰队分成3个分队——在队列中空出两个缺口,好让两艘“喷火的魔鬼”(土耳其人这样称呼威尼斯的加利亚斯式战舰)通过。但即便如此,在通过奥斯曼舰队时,两艘加利亚斯式战舰仍然给予两边敌船以致命打击。上午11时40分,就像先前北面的战斗一样,双方的中央舰队也撞在了一起——接舷战一触即发。 正如战前所预料的那样,中央舰队的战斗以双方旗舰为核心展开。前文已经提到过,神圣同盟的旗舰是“皇家”号,而奥斯曼帝国的旗舰则是“皇妃”号。当这两艘船撞在一起时,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西班牙火绳枪手和奥斯曼弓箭手朝着挤满士兵的对方甲板全力发射,双方的步兵则手持各种冷兵器互相砍杀。此时的战斗再也不是什么需要精妙部署和机动的海战,而完全变成了一场凭借士兵勇气、意志、体力和格斗技巧取胜的惨烈陆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奥斯曼帝国舰队总司令的慕斯纳德·阿里·帕夏亲临一线参加战斗——他可能是欧洲或者地中海地区各国陆海军中最后一位在战斗中还使用弓箭的司令官,并且箭术超高,几乎箭无虚发,不仅给对手造成伤亡,也极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气。在他的带动下,奥斯曼士兵占领了“皇家”号的艏楼火炮平台,并试图向唐·胡安所在的艉楼进攻,但在船上西班牙步兵的拼死抵抗下,他们却没能再向前一步。 见久攻不下,慕斯纳德·阿里-帕夏身旁的其余土耳其战舰也靠近“皇家”号试图提供帮助。唐·胡安的两名副手——费尼尔和科罗纳自然不会放纵敌人如此肆意妄为,纷纷前来支援旗舰。与此同时,后备舰队司令巴赞也带着他的船只加入了战斗。其中由吉奥瓦尼·巴蒂斯塔·康塔里尼(Giovanni Battista Contarini)所指挥的“信仰”号在增援旗舰时对敌舰实施了冲撞,导致这艘敌舰船体断裂而沉没。接着,“信仰”号又与另一艘威尼斯战舰“希望”号一起穿插到奥斯曼后备舰队与旗舰之间,成功阻止了土耳其人将增援部队送上“皇妃”号的行动。与此同时,由于源源不断地获得己方后备船只上步兵的支援,唐·胡安的部下们逐渐把冲上“皇家”号的土耳其人赶了回去。 到中午12时20分,战斗的重心从“皇家”号转移至“皇妃”号上,在接下来30分钟,基督教士兵向奥斯曼旗舰发起了三次冲击,但都被击退。可是,缺乏援助的土耳其人却在逐渐陷入劣势。大约在1点左右,科罗纳的旗舰也撞上了“皇妃”号—基督教士兵如潮水般涌向这艘已奄奄一息的战舰,扫荡着船上的残敌。当悬挂着奥斯曼帝国旗帜的旗杆被砍倒时,全体基督教士兵发出如雷般的欢呼。 现在已经没有人确切知道慕斯纳德·阿里·帕夏在自己旗舰的最后时刻是如何死去的。其中的一个说法是:他在战斗的最后阶段受了重伤,然后被一名西班牙士兵杀死。据相关文献记载,这名士兵割下慕斯纳德·阿里-帕夏的头颅后作为礼物献给了唐-胡安,而神圣同盟总司令的回应却是:“我要它有什么用?”奥斯曼帝国方面对这位悲壮将军的结局却有另一种说法:看到大势已去,慕斯纳德·阿里·帕夏向自己的腹部猛刺一刀,然后跳进大海。不过这种说法有悖于这位将军的性格——他更有可能去选择英勇地战死而不是用自杀来逃避作为一名战士的职责。P36-38 序言 虽与张恩东只谋过一面,且仅交谈寥寥数语,但我却认准了这位忘年交。此前,未满30岁的他据说曾发表过多篇有关风帆战舰性能与作战的文章,而且对风帆时代的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海军舰船史也颇有研究。当然,最使我为之激动的是不久前张恩东给我发来的,即将付梓出版的新书稿《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翻着翻着,书中那些跌宕起伏的史实、惊心动魄的场景、精美绝伦的战舰、栩栩如生的肖像……使我始终爱不释手!近年来,有不少人感慨: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部分行业,也包括图书出版行业存在着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状况,但是你如果有机会翻阅本书,将会释然放怀,无复蒂芥。 本书通过详细全面的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展示出西班牙在哈布斯堡和波旁两大王朝统治时期建造的众多典型战舰,既有早期建造过的1000吨级别的巨型盖伦船,也有后期建造的拥有三层火炮甲板的主力风帆战列舰,还有西班牙最著名的四层甲板巨舰“圣三位一体”号等。可以说,该书是以叱咤风云的单舰史为重点,娓娓道出当时鲜为人知的海军及重要战役情况。文中考证严谨的舰船参数和详尽仔细的海上经历,为帆船模型爱好者和对风帆时代感兴趣的军迷朋友们提供了极佳的参考资料;即便是初次接触风帆战舰的朋友,也会为色彩艳丽的彩绘图片留下美好深刻的理性认识,并随之不由自主进入到那个遥远的航海年代,仿佛亲历那硝烟弥漫、规模宏大的海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相信读者在打开这本新书时,必将和我一样,在充分了解风帆战舰史和海权人物的同时,会有多方面的感悟与借鉴。 是为序。 李杰 国防军事专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