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大夏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寅年//曾国华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书快速了解当代名家名师的教育思想及深远影响!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精心选择了20位当代杰出的教育界名家,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能够让人们看到中国教育的一丝希望。这20位名家中,有许多备受教师关注的中小学语文名师,他们分别是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李吉林、魏书生、吴非、李镇西。还有一些知名校长。如杨福家,他是执掌过外国名校的中国学者;如杨瑞清,他是中国少有的陶行知式的乡村校长;还有一些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名家。如刘道玉,被称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本书由朱寅年,曾国华编著。

内容推荐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汇集了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李吉林、魏书生、吴非、李镇西、孙维刚、杨福家、杨瑞清、俞敏洪、刘道玉、吕型伟、李希贵、叶澜、朱永新、顾明远、钱理群、杨东平等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其中,既有备受教关注的中小学名师,又有知名校长,还有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名家,以及深入教育前沿,为中国教育奔走呐喊的知名专家。他们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优秀读物,也可作为教师、校长的培训用书。本书由朱寅年,曾国华编著。

目录

序言

斯霞:“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乐当孩子王

 “童心母爱”

 小学教改先锋

 “救救孩子”

 斯霞小故事:孩子的自我教育

 斯霞文选:我的识字教学观

 斯霞语录

 斯霞简介

吕型伟:“教育活化石”曾是改革家

 真正的教育“改革家”

 17岁做校长

 吕型伟眼中的好学校、好校长

 “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吕型伟小故事:一顿饭钱

 吕型伟文选:什么叫好学校

 吕型伟语录

 吕型伟简介

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从教60年从未丢下一个孩子

 “霍式教学法”

 首倡“智力”支边

 霍懋征小故事:下棋

 霍懋征文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霍懋征语录

 霍懋征简介

于漪:曾是中国教师的偶像

 公开课《海燕》被电视直播

 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家

 心中有“两把尺子”

 于漪小故事:写作文

 于漪文选: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

 于漪语录

 于漪简介

钱梦龙:提出“三主四式”教学观的特级名师

 钱梦龙小故事:“差生”

 钱梦龙文选:为语文教学招“魂”

 钱梦龙语录

 钱梦龙简介

李吉林:“情境教育之母”

 “移植”的启发

 汗水催开的花

 “蹚出一条小路”

 李吉林小故事:看日出踩点

 李吉林文选:搬掉语文园地的“两座山”

 李吉林语录

 李吉林简介

孙维刚:充满传奇色彩的数学老师

 普通中学里的普通教师感动世人

 教会学生怎样掌握数学

 “规矩”与“爱心”

 孙维刚小故事:毕业后的十条要求

 孙维刚文选:全班55%怎样考上清华、北大

 孙维刚语录

 孙维刚简介

魏书生:传奇教师

 传奇的教师之路

 魏氏班级管理法

 民主治班享受学习

 魏书生的影响

 魏书生小故事:抱怨的学生

 魏书生文选:漫谈边教学边研究

 魏书生语录

 魏书生简介

吴非:“不跪着教书”的老师

 吴非小故事:听课第二

 吴非文选: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

 吴非语录

 吴非简介

李镇西:“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教师”

 文学青年的教师梦

 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民主

 “招聘教育局”

 给总理写信

 有独立见解的爱“惹事”教师

 李镇西小故事:“招聘教育局启事”

 李镇西文选:做最好的教师

 李镇西语录

 李镇西简介

李希贵:“让教育自由呼吸”的改革家

 天生爱改革

 摘掉校长头上的“官帽”

 教育管理改革、中考改革“试水”

 进行没有压力的改革

 倡导“教师第一”的教育管理专家

 把学校文化“股份制”

 让学校文化“上市”

 为学校文化“创造市场”

 李希贵小故事:学生的批判

 李希贵文选:经营学校文化

 李希贵语录

 李希贵简介

顾明远:当代教育界的“大哥大”

 “比较教育研究之父”

 关心教师问题的学者

 拍案而起的教育学者

 顾明远小故事:摆摊

 顾明远文选: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公平的教育

 顾明远语录

 顾明远简介

叶澜:“新基础教育”让教育直面生命

 “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肇始

 “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

 “一把手”必须参与共同体活动

 叶澜小故事:“十二问”教师

 叶澜文选:“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

 研究理论纲要

 叶澜语录

 叶澜简介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让教育回归幸福

 在学者与官员之间游走

 倡导“新教育实验”的教育改革家

 具有生命力的民间实验

 积极参政关注教育民生

 朱永新小故事:“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

 朱永新文选:新教育精神

 朱永新语录

 朱永新简介

杨东平: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学者

 在“画家梦”“作家梦”中坎坷成长

 为教育改革谏言呼喊

 《城市季风》与《实话实说》

 走进新的社会空间

 杨东平小故事:“幸灾乐祸”

 杨东平文选: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杨东平语录

 杨东平简介

钱理群:“好为人师”的大学名教授

 理想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北大讲鲁迅

 参与语文教育大讨论

 一个人的教育“突围”

 钱理群小故事:改错字

 钱理群文选:从我的“屡败屡战”看当今教育

 钱理群语录

 钱理群简介

刘道玉:“武汉大学的蔡元培”

 武大变革

 整顿高教十意见

 刘道玉小故事:一封信的遭遇

 刘道玉文选:中国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改革

 刘道玉语录

 刘道玉简介

杨福家:执掌英国名校的中国学者

 复旦情结

 入主诺丁汉大学

 直言高教之弊

 建言基础教育

 杨福家小故事:做洋校长的效应

 杨福家文选:一流大学靠什么

 杨福家语录

 杨福家简介

俞敏洪:中国的“留学教父”

 成就

 励志

 责任

 俞敏洪小故事:电线杆

 俞敏洪文选: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俞敏洪语录

 俞敏洪简介

杨瑞清:“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

 “唯有傻瓜,救得中华”

 赏识孩子

 创办“村级大教育”

 “让城市孩子羡慕我们乡村孩子”

 杨瑞清小故事:放鹅

 杨瑞清文选: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

 杨瑞清语录

 杨瑞清简介

试读章节

斯霞,曾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她常说:“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而自豪。”这是对她一生的真实写照,最终也成了她的墓志铭。

乐当孩子王

1927年,17岁的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国语、算术、常识。

那时,学生们只会说绍兴土话,斯霞对此很不习惯。于是,她便试着用在杭州学到的“官话”来教学。看到绍兴的孩子普遍挂项圈、戴手镯,男孩头上还留有胎发编的小辫儿,她便从安全和卫生的角度,耐心向家长说明杭州孩子不戴项圈手镯、不留小辫儿的好处,家长们对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心悦诚服。低年级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她便让每个学生在胸前挂一块手帕,用来擦鼻涕。在很短的时间里,孩子们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便得到很大的改观。斯霞因此获得了同事们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她开始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

在当时,小学教师的地位是很低的,“家有二斗粮,莫当孩儿王”。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也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纷纷改行。

有一次,斯霞从绍兴回诸暨,雇了一辆人力车。车夫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中年人,当听说斯霞是小学教员时,叹了口气,说:“好端端的一个姑娘,怎么去当一个小学教员呢!”语气中带有无限的惋惜。

听了这句话,斯霞心里很不舒服,当时就想和他辩论一番:“当小学教师怎么啦?有什么不光彩的吗?”可她转念一想,这是世俗的偏见,怎么能责怪他呢?

偏见并没有改变斯霞的想法,她觉得自己读了师范,就应该当老师,而且和孩子们在一起很有意思,她愿意教他们。当时,斯霞对教育教学工作并没有更多更高的理性认识,但就凭着这个朴素的想法,安心地在学校工作,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孩子王”。没想到,她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后来,斯霞回忆起这些,动情地说:“与孩子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幸福。所有那些瞧不起小学教师、瞧不起‘孩子王’的世俗观念,我都可以像抹去一缕蛛丝一般把它们丢在一边。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而自豪!”

“童心母爱”

斯霞说过,对自己学生时代影响最深的书,是意大利诗人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的著作《爱的教育》。而她的一生,都是在践行爱的教育。她认为,教师要有“童心母爱”,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与孩子打成一片;有母爱,就会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在斯霞看来,敬业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成长为好教师的关键。斯霞常说:“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战士爱武器,那么教师就应该爱学生。”在她看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进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地备课,认真地上课,细致地批改作业,耐心地辅导,努力地改进教法,忘却疲劳并乐在其中;只有爱学生,才能去细心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早上,学生们走进教室,斯霞总要去巡视一下,看有没有学生精神委靡、脸色不正常;天气一有变化,她就提醒学生增减衣服;大雨过后,校门口积水,她就把学生背过去;有些家长出差或生病了,她就帮着照顾孩子;学生病了,她总要去看望……她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

1964年,《人民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到学校蹲点一个月,采访斯霞的教学事迹,写了《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等三篇文章,登在《人民日报》上,文章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斯霞也因此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谁料,同年,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大批判,斯霞的“童心”和“母爱”被当做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典型,受到质疑与责难。“文革”中,斯霞被戴上“修正主义黑样板”“反动学术权威”等政治帽子,被拉去揪斗,就连上讲台教学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她仍将自己的母爱播撒到了孩子们身上——为家庭贫困的近视儿童配眼镜,送摔伤了的孩子去医院治疗……

1979年4月13日,笼罩在斯霞头上长达十五年的“阴云”终于被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在全国第一届教育科学规划会议的最后一天,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承先代表教育部正式为“母爱教育”平反,指出“教师爱护学生是完全应当的、正确的”。

年近70岁的斯霞又回到了学校,她说:“我也知道小学工作很辛苦,但我不愿离开课堂,不愿离开学生。”她只想“尽最大的努力,担负最大的责任”。组织上让她担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她推辞不就,一再向组织上表示:“我做惯了教师,不会当领导,也当不好领导。”虽然局里给她安排了办公桌,但她依旧在附小上班、上课,只是个挂名副局长。两年以后,她打报告辞去了这一职务。P1-3

序言

在今天的名利场上,各“家”泛滥,人们互相恭维,脸不红心不跳。而在教育界,“教育家”的帽子往往让人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今日教育家寥寥无几,曾经却灿若星河?

如果寻找原因,免不了要检讨一番中国教育,无非与教育制度、管理体制、应试背景、教师素质等有关。

谁料最近两三年,社会上悄然升起一股“教育家”冠名之风。一些媒体与机构发起所谓“教育家大会”,只要交钱即可参加年度评选,获得“教育家”称号,坐上主席台发言。这种情况让人齿冷,也让人更加质疑当下“教育家”存在的必要性。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弥漫,大学多见大楼难见大师的现实下,人们愿意给最优秀的老师的称号仅到“名师”为止。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名师之中,更有一批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的教育名家。他们的努力给当下教育以力量。

本书精心选择了20位当代杰出的教育界名家,希望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能够让人们看到中国教育的一丝希望。

这20位名家中,有许多备受教师关注的中小学语文名师,他们分别是斯霞、霍懋征、于漪、钱梦龙、李吉林、魏书生、吴非、李镇西。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特级教师出身,而且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中产生的影响几乎不分学科。但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为什么语文教师更容易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教师?一个普遍的说法是语文教师的阅读视野和思想积淀更为突出。但北京的数学教师孙维刚也以其突出的敬业精神及教育成绩广受赞誉。

这20位名家中,还有一些知名校长。如杨福家,他是执掌过外国名校的中国学者;如杨瑞清,他是中国少有的陶行知式的乡村校长;更特殊的一位校长是被称为中国“留学教父”的俞敏洪,他是民办学校新东方外语培训学校的掌门人,擅长演讲的他,被许多大学生粉丝当成了人生导师。

这20位名家中,还有一些勇于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教育名家。如刘道玉,被称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如吕型伟,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如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而在当校长和教育局长时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如叶澜,为了让教育能够直面生命而跑到中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如朱永新,作为教育研究者和官员,为了让学生和老师“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而竖起“新教育实验”的大旗,影响深远。

当然,还有一些极有影响的知名专家,深入教育前沿,为中国教育奔走呐喊。如自称“好为人师”而被青年学生当做精神导师的钱理群教授,退休后深入中小学教育第一线;如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为了捍卫公共利益而呼喊教育改革……

也许,若干年后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就是这些人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教育。

编者

2012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

——斯霞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吕型伟

教育孩子要学会四个对待,即正确对待自己,要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对待他人,要尊重他人价值观;正确对待社会,要对社会有责任心;正确对待自然,要善待自然。

——顾明远

老师的重要职责,就是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带领他们走得更远。

——杨福家

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们也爱我。每个孩子,我都认真去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我教了一辈子小学生,还没教够。

——霍懋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