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读名家(彩绘本)》包括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林海音的《那只长六趾儿的猫》、汤素兰的中短篇童话选集《长颈鹿的长脖子》、管家琪的中短篇童话选集《兔子先生失聪记》4册,主要适合7-11岁的小学生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学生必读名家(彩绘本共4册)/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学生必读名家(彩绘本)》包括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林海音的《那只长六趾儿的猫》、汤素兰的中短篇童话选集《长颈鹿的长脖子》、管家琪的中短篇童话选集《兔子先生失聪记》4册,主要适合7-11岁的小学生阅读。 内容推荐 《小学生必读名家(彩绘本)》共4册,分别如下: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一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学生王葆,一个是神奇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宝葫芦,一个偶然,一次奇遇,让他成了宝葫芦的主人。他们一起腾云驾雾,危境中共同逃生;一次又一次冒险,一场又一场误会,是大大幸运,还是小小劫难?要问什么是成功的秘诀,什么是幸福的真谛?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嘘——这可是个秘密! 林海音的童话集《那只长六趾儿的猫》,分“动物篇”和“故事篇”。小朋友可以从《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鸟——企鹅》等故事里读到乌龟、鸡、青蛙、蝴蝶、猫、兔、企鹅等的不同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可以从《小快乐回家》《六趾儿》等故事里了解到如何和动物们和谐相处,如何爱护小动物;还可以从《请到我的家乡来》里知道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汤素兰的中短篇童话选集《长颈鹿的长脖子》,收录了《狩猎奇遇》、《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搬来搬去的房子》、《女孩和栀子花》、《大嘴巴小鬼》等多篇获奖作品,及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幼儿园教材和“新语文”“快乐语文”等极具影响力的课外语文读本的优秀篇目。 中短篇童话选集《兔子先生失聪记》收录了管家琪最知名、最幽默、最逗趣的童话故事,包括《兔子先生失聪记》、《思念测试仪》、《魔王克星》、《坏心的海盗》、《奇奇镇的怪兽之谜》、《老师不是人》等优秀作品,描绘了一个个夸张而又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人捧腹大笑,是小朋友在成长中不可多得的好书。 《小学生必读名家(彩绘本)》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宝葫芦的秘密》 《那只长六趾儿的猫》 动物篇 我们都长大了 小快乐回家 六趾儿 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 故事篇 请到我的家乡来 迟到 三盏灯 哈哈哈 爸爸的花椒糖 金桥 骆驼队来了 蔡家老屋 童年乐事 《长颈鹿的长脖子》 狩猎奇遇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 搬来搬去的房子 长颈鹿的长脖子 女孩和栀子花 金色小蘑菇 两条小溪流 奶奶和小鬼 桥那边 守岁 小老鼠的魔法书 小鸟的家 小兔子的蝴蝶结 小兔子和他的朋友们 黑猫几凡的鱼果 扑满猪 云朵棉花糖 失踪的马 小白兔出走记 大嘴巴小鬼 手工课 吓了一大跳 晚安,晚安 虎子弟弟 从前有棵树 伤心的事 出发 树妈妈 巧克力树 回家 《兔子先生失聪记》 脑袋上的鸟巢 时光警察 黎明播报员 其实我不凶 兔子先生失聪记 误会之恋 福神和楣神 沉睡的小仙子 思念测试仪 机器人大赛 七个蝙蝠侠 魔王克星 英雄外传 坏心的海盗 从现在开始 奇奇镇的怪兽之谜 猴子兄弟过新年 超级萝卜 谁是蝙蝠侠 超人妈妈 老师不是人 超完美的老师 小毛的惊人大发现 神秘的刘海 峰回路转 大搜索 五花八门的“电池” 重新启动 到户外上课 再试一下 强迫关机 恐怖的蓝色 真相大白 试读章节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得先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 “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凉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凉。非洗不可。 这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 “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趾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 “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 “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 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嗯,还是从头说起吧。 那天是星期日。我九点钟一吃了饭,就往学校奔,因为我们科学小组要做一个电磁起重机,十点钟开始。 可是那天真憋气:同学们净跟我吵嘴。例如我跟姚俊下的那盘象棋吧,那明明是我的占优势,我把姚俊的一个“车”都吃掉了。可忽然——不知道怎么一来,姚俊的“马”拐了过来,“叭!”将我一军。我的老“帅”正想要坐出来避一避锋芒,这才发现对面有一只“炮”,隔着一个“炮架子”蹲在那里。我问姚俊: “你那个‘炮’怎么摆在这儿?” “早就在这儿了。” “什么?早就在这儿了?怎么我不知道?” “谁叫你不知道的!”——哼,他倒说得好! 我们就吵了起来。看棋的同学还帮他不帮我,倒说我不对!我就把棋盘一推: “不下了,不下了!” 后来我们动手做电磁起重机的时候,又有苏鸣凤来跟我吵嘴。 你们都不知道苏鸣凤吧?苏鸣凤是我们的小组长。其实他这个人并不怎么样,他打乒乓还打不过我呢。可是他老爱挑眼。他一面干着他自己的那份工作,一面还得瞧瞧这个,瞧瞧那个。 “王葆,这么绕不行,不整齐。” 一会儿又是—— “王葆,你绕得太松了。”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做的这个零件,是我们全部工程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上叫做电磁铁,起重机要吸起铁东西来,就全靠它。 同志们,你们要知道,我做的这一份工作可实在不简单。 我得把二十八号的漆包线绕到一个木轴儿上面去,又要绕得紧,又要绕得齐。假如让女孩儿来做这样的工作,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而我呢,恰巧不是个女孩儿。问题就在这里。 可是苏鸣凤简直看不到这个问题。你瞧,人家做得非常费劲,闹得汗珠儿都打鼻尖上冒出来了,可苏鸣凤还一个劲儿提意见,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我动了火: “这么做也不行,那么做也不行——你做!” 苏鸣凤说: “好,我来绕。你去做绞盘上的摇柄吧。”这个绞盘上的摇柄——可再重要不过了。只有等我把摇柄做好安上去之后,你才能转动绞盘,使起重臂举起来。要不然,就不能算是一个起重机。所以我也很乐意做。我很愿意对这整个工程有这么重要的贡献。 P1-5 序言 听我讲,张天翼的故事 在读这本书之前,先听我讲一个有关张天翼的故事。 张天翼,生于1906年9月,逝于1985年4月。 张天翼祖籍在湖南,他的父亲在清朝末年中了举人。在当时那个年代,读书作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要当官的,偏偏张天翼的父亲不喜欢当官,却先后当过教员、职员,特别擅长书法,这些都成了他养家的方式。为了谋生,父亲带着一家人,辗转于南京、上海、杭州,张天翼就是在南京出生的。 张天翼的父亲是个很开明的知识分子,是个“诙谐的老人,爱说讽刺话”(张天翼:《我的幼年生活》)。喜欢看进步的书报杂志,思想很前卫,对子女的要求不那么苛刻,任凭子女的爱好去发展,给了儿女很大的影响。张天翼从小生活在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里,淘气得很。上学时,功课居然很少有及格的,还经常和同学打架,最喜欢搞恶作剧,看见老师被他惹得生气,就开心得不得了。尽管这么不守学校纪律,学校却没有处分他,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写得一手好字,每当有人到学校参观,张天翼就被叫来当众挥笔写泥金对子——为学校争光,校长老师都高兴,张天翼闯下的祸,就被赦免了。 张天翼虽然有时会跟同学打架,其实和同学们还是很要好的,常常给他们讲故事。有些故事是家里的老保姆、门房讲给他听,第二天上学时,他再讲给同学听的。同学们都爱听,就缠着他问:“后来呢?”,“再后来呢?”可是老保姆和门房给张天翼讲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后来”,张天翼就只好编这些“后来”的故事,一来二去,成了编故事的能手。上中学时,张天翼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大都是看些林语堂翻译的作品,也喜欢看当时杂志上刊登的侦探小说,于是就试着自己写小说,投到杂志社去。 张天翼真正开始写作,是1928年,那时他已经是22岁的年轻人了。他写了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在《奔流》杂志上发表后,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几十年间,有很多长、中、短篇小说问世,他也因此成了作家。 但他这个作家有点儿与别的作家不一样,除了写给成人看的小说外,他还给孩子们写小说,本书就是写给孩子们看的。 这也和他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分不开。 我说过,张天翼小时候很淘气,他的父母对他的淘气并不太在意,所以直到长大成人,他身上还有着孩子气——当然,长成大人以后的孩子气就不能像小孩子那样爬树上房逮蛐蛐打架了,这时候的孩子气叫做“童心”。他给孩子写作,要像一个孩子那样看世界,描写孩子眼里的世界。但是,既然是小说,是文学作品,是创作,它就不能和我们平常的生活一模一样,吃饭,就讲怎么用筷子,吃了什么菜,怎样用勺子,喝了什么汤;或者睡觉,就讲怎样铺开被子,怎样躺到床上……这样的故事太没有意思了,太没有想象力了。 于是,张天翼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写小说时,就得用上自己的童心,比如《奇怪的地方》,就以小民子的眼光打量他没见过的都市生活;《大林和小林》中,大林和小林的经历,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同时,他还要在故事里告诉小读者,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学习和认识世界,比如《不动脑筋的故事》,这里面就含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至于是什么道理,小读者们自己去琢磨好啦! 张天翼还是个很风趣、幽默的人,这一点与他的父亲性格很相像。平时,他爱给人讲笑话,讲完了,会随着人一起哈哈大笑。他也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喜欢为孩子写故事。后来,他岁数渐渐大了,身体慢慢衰弱了,患了脑血管病,半边身子不能动,不能写作,连说话也不能了。可是,他很有毅力,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写字,而且,即使他不能说话,他依然开朗、乐观,人们常能听见他爽朗的笑声……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我小时候经常听张天翼给我讲故事,那是在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他和我出去散步时。他领着我,边走边讲,有时候是讲孙悟空的故事,有时候是即时编出来的,比如“小铁的故事”——小铁是个女孩儿,往往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小铁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张天翼讲小铁怎样改正错误,其实说的就是我。现在我长大了,回想起来,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孩子,真是个好方法。 告诉你们,张天翼是我的父亲。 张章 2007年初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