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国的故事(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杨益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国,先秦的“奇葩”,傻帽儿的代名词,穷折腾的诸侯国。嬉笑怒骂皆文章,发昏犯傻真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就让我们翻开由杨益编写的这本《宋国的故事》,来看看里面的真实宋国吧!

本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推荐

《宋国的故事》的内容提要如下:

宋国是周朝地位最尊贵的诸侯(公爵)之一,又位于中原腹心地带。而宋国在历史课本中给现代人的印象,就是蠢猪似的宋襄公,以及“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愚蠢行为。这个国家政治僵化、文化保守,在剧烈变革的春秋时期,成为诸侯中的一朵“奇葩”,闹出了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但同时。在这些笑话的背后,却又蕴含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延续过程中的许多传统精神元素,对这些元素的“保存”与“摈弃”,始终是痛苦的抉择过程。从宋国看似滑稽可笑的这些折腾中,也能品读出先辈在“进化”过程中的无奈与惨烈,窥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与文化变化的脉络。

《宋国的故事》由杨益编写。

目录

楔子:惨遭“地域歧视”的先秦“傻瓜”

第一章 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封宋

 纣王兄弟

 不幸与万幸

 尊贵的诸侯

第二章 贵族与兄弟:宋国的政治

 苍蝇般的阔亲戚

 兄弟情深

 手足相残

 危机重重

第三章 掺和大王宋殇公

 宋国的国际环境

 州吁的阴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戴国之战

第四章 商丘暴动:孔子祖先的悲剧

 大色狼华督

 小规模国人暴动

第五章 闵公伐郑:

 打不过老子,也打不过儿子

 风水轮流转

 七国大战

第六章 南宫万大闹宋国

 齐国崛起

 宋鲁之战

 南宫万造反

第七章 临淄功劳:宋襄公之上升曲线

 光辉的榜样

 宋襄公出场

 “联合国军”的功绩

 第一次会盟闹剧

第八章 泓水之战:宋襄公之下降曲线

 楚成王的游戏

 “仁义”的悲剧绝唱

第九章 盖棺宋襄公

 “仁义蠢猪”的辩解

 正确的宋国称霸之路

第十章 襄公夫人余威在

 泥人也有土性

 祖母对孙儿的单恋

 从容赴死的昏君

第十一章 各自为政:为羊肉输掉的战争

 司机的愤怒

 春秋最搞笑的战争

 宰相和民工的情歌对唱

第十二章 商丘围城:横的真怕了愣的

 “郑昭宋聋”

 惨烈围城

 “尔虞我诈”的盟约

第十三章 可贵的尝试:第一次弭兵之会

 天下局势的转机

 西门之盟

 战火重燃

第十四章 大好人子罕同志二三事

 各打五十大板

 救火与献玉

 瞎子的羞辱

 言论的管制

第十五章 造福天下:第二次弭兵大会

 向戌的努力

 一波三折

 功德无量

第十六章 大功臣向戌同志二三事

 子罕骂赏

 疯狗主持的正义

 太子之死

 功过赫然

第十七章 火灾中的美与丑

 奇女子

 臭男人

 惩恶扶弱

第十八章 震撼天下的向、华之乱

 多情反被无情恼

 逼上粱山

 厨师立功

 彬彬有礼的血战

 停火休战

第十九章 愤青乐大心同志二三事

 粮食就是命根子

 修城墙的祸害

第二十章 长寿君主宋景公

 宋景公灭曹

 善念感动灾星

第二十一章 回光返照宋康王

 五百年不动摇的二流地位

 宋康王的霸业

 巅峰的坠落

附章 他们都是宋国人

试读章节

苍蝇般的阔亲戚

周代是中国分封制度的高峰。所谓分封,就是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给诸侯,建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再把自己国家的土地,分给国内的贵族和大夫;每个贵族大夫,还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分给手下的家臣,这样层层分封。每一个受封的人,在他的那块封地上都可以作威作福。这种结构,把整个天下层层分割为千百个小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力,中央朝廷很难直接对每个小单元实施控制。

这种制度一方面比较省事,同时也造成了整体的效率低下和呆板。比如周天子如果要反击来自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入侵,他通常只能调动自己直属的部队;如果要动员天下的力量,就必须向各诸侯国发出警讯,然后等待各诸侯国自行整顿部队前来。这样动员效率和部队指挥都会大打折扣。某种意义上说,西周也是因此灭亡的。

在这种分封制度下要进行全社会有效的改革,就更是困难了。因为只要有一些小单元的封建主出于自己利益阻挠,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

与分封制度并存的是门阀贵族政治。人是分等级的,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到国人(城市平民)、野人(郊外农民)以及奴隶。一般来说,国家官员总是把持在卿大夫这一等级手中。士人中的出类拔萃者,可以通过诸侯或卿大夫的赏识参与政治,但并没有一定的渠道。而国家的最高权力,始终还是把持在少数门阀手中。显然,这样的体制有助于稳定,却不利于发展。长久下来,难免在门阀贵族中形成一些无能而居于高位的人,并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

宋国作为“前朝余孽”,属于“祖上阔过的”。大凡“祖上阔过的”,往往更为保守和固执。因此宋国的政治体制,也就比其他诸侯国还要僵化。

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对待国君的同族上。

任何一个诸侯国,多数情况下,每代国君都会生下若干个儿子,每个儿子又会有若干个孙子……最终形成庞大的族群。在这个族群中,又必然只有极少数能够有机会继承君位。

这样,就出现了一大堆国君的同族兄弟、叔侄、爷孙。这些,统称为“同姓公族”。

问题出来了:拿他们怎么办?

他们的血统高贵,他们的教育良好,他们还都有钱有势。

对周朝多数诸侯国而言,这帮子富贵亲人,首先肯定是好吃好喝的养起来,还要给他们分封土地。但多数情况下,国家大权不能给他们——为了争权夺位,手足相残的情况太多了。

相反,周朝的诸侯们喜欢任命一些外姓的贵族来担任大臣。

然而宋国的国君们不太一样。他们对公族更好,不但要给钱给封地,还要让他们当大官。

这也可以理解,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大商王朝已经被周人给灭了,一个血统的亲人们再不互相帮衬着,难道让外姓的人掌权,再上演一次社稷易位的悲剧?  所以宋国的政治,历来是“同姓公族”掌权。宋国的右师、左师、司马、司城这些一品大员,几乎都是由国君的族兄弟、族叔侄、族祖孙担任。一个国君继位,他的兄弟们以及嗣子之外的儿子们,也都会担任朝廷要职。

如果你是先秦时候的一个宋国贵族,如果你不是姓“子”而又很有才能抱负,那么千万不要待在宋国——在这里你多半得不到施展才华抱负的机会,姓子的公室们已经把这垄断了。

这样一种“内部消化”的政治体制,比之其他诸侯国,当然是更加阻塞用贤选材之路,更加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因此宋国的内政外交,比起其他诸侯国,僵化保守的味道也就更加浓烈。

大量同姓公族的掌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国君的地位无形中受到更大的挑战。因为这帮同族的势力都是很大的,又有和君主一样的血统,自然形成了对国内权力的一种分割。在周朝早期,宋君没有传承几代,公族的人数并不多,这种情况还不严重。可是那会儿又不讲计划生育,随着时间推移,历代宋君的后裔数量越来越多,权势也越来越大。宋国公族分为多个族群,几个大的族群瓜分把持着最高的朝政大权,国君也要让他们三分。有时候当两者产生矛盾,公族甚至可能发生政变,乃至杀死国君。这对国君的权力是一种制约,而这种制约多数时候同样是不利于国家和民众的。

P13-16

序言

惨遭“地域歧视”的先秦“傻瓜"

说到地域歧视,称得上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大痼疾。尤其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更是愈演愈烈。这类地域攻击当然是很无聊的东西,凡热衷于踩别人的多半自己心中是没底气的,然而这又确实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坏习惯。别说现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同属周天子麾下的诸侯国之间,就带上了浓厚的地域歧视色彩。

在春秋战国时候的笑话中,被讽刺得最多的,就是宋国人了。大家似乎都乐意把宋国人描写成为行事笨拙、愚蠢可笑的形象。

其中最著名的,是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一个“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说某宋国人为了庄稼快速生长,采取手工拔高的方式,结果全枯死了。一个“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说某宋国人偶然捡到一只在树桩上碰死的兔子,从此荒废了庄稼,天天守在树桩边等兔子撞死。

这两个成语故事都是进了小学课本的。当初我们语文老师讲到时,还特意提了一句“大约因为是宋国人特别笨吧”。而此后再看百家作品,发现这个规律颇有应验之处。

除了前面这俩之外,有宋国人在冬天里晒太阳,觉得很舒服,便想把这个“享受秘方”献给国君领取重赏,是为“野人献曝”(出自《列子·杨朱》);有宋国人善于做衣帽,就去越国经营,企图发财,结果越国人“断发文身”根本用不着衣帽,因此反而惨遭赔本(出自《庄子·逍遥游》);有宋国人在路上捡到一个别人掉落的借据,就自以为从此是个财主,趾高气扬(出自《列子·说符》);又有个宋国人,因为羡慕齐国富翁“盗取天地”(就是利用天地间的产出来经营财产),竟然去盗窃邻舍,结果被逮捕法办(出自《列子·天瑞篇》)。还有宋国人不听邻居劝告,及时修补下雨天被浸坏的围墙,结果家中被盗,他反而怀疑盗贼就是好心给他提建议的邻居,是为“智子疑邻”(出自《韩非子·说难》)……

总之,在先秦诸子的笔下,宋国人似乎天生就是脑残的代名词(据统计,遭到嘲笑的频率,仅次于宋国人的是郑国人,代表事迹“买椟还珠”;此外还有“燔间乞食”的齐国人、“刻舟求剑”的楚国人等)。

那么,为何偏偏是宋国人受伤最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往今来,因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营养医疗等因素,造成各地民众在知识水平(或者通俗说智力)上的差距。但宋国当时属于中原国家,在文明发展上并不逊色。春秋战国时期对宋国这种显著的地域歧视,最初来说,多半不是民风民俗的真实反馈,而是包含有政治恶意的攻击。

因为,那些诸侯们,在名义上都是属于周朝天子的臣下,其中大多数,都是周朝的王室宗亲,或者是周朝灭商的功臣。

而宋国,则是被周武王所消灭的商朝后裔。换言之,属于“被打倒的黑五类”。

偏偏这个黑五类的地位不低,居然是公爵,仅次于周天子。这叫忠臣孝子们如何能气平啊。

这样,大多数为周天子所封的这些诸侯,自然而然带上了对宋国人的某种歧视。

这种歧视从朝堂蔓延到民间,从官府渗透入学府,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后,早已消除了政治上的敌对,却转而变成毫无道理的人身攻击。大量关于宋国人的笑话,应该就是这种潜移默化下的产物。

当然,宋人愚蠢的观念,也不仅仅是政治歧视下的凭空污蔑。事实上,作为前朝王室的后裔,宋人确实存在着“遗老遗少’’的保守、固执特点。宋国的政治和外交乃至军事,也常常显出抱残守缺、拘泥不化的缺陷。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那位宋襄公,因为恪守“仁义,,的一场败仗,落下千古笑骂,甚至被毛泽东主席讥讽为“蠢猪式的仁义”,从而得以进入《毛泽东选集》。这下子宋人“愚蠢”这顶帽子,就更摘不掉了。

然而,宋国毕竟是周朝的一镇诸侯。从政治地位上,宋荣为公爵,比齐国晋国都要高。从战略地位上,它一直是一个二等强国。虽然地处中原,难免遭受四面挤压,但宋国依然秉持着它自己的方针,从而对于天下的局势,也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从周初受封,到战国灭亡,宋国传承数百年。在举国因循固执的风气中,也出过许多位有个性的君主和将相,在历史上演出一幕幕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原的山水中,还孕育出文化思想界的许多名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先秦诸子百家中,宋国能占去四分之一强的股份呢。

那么,就让我们随意聊聊这个小国在数百年间的兴衰,并借此探寻一下中原大地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在那段多彩岁月的面貌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