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历史(第4卷法理学中1996年-2003年)(精)/华东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法学创刊五十六周年文丛》编著者李秀清。
华东政法大学成立于1952年。虽历经“两落三起”,但华政人奋发有为,将单一的法科院校建设成以法学为主,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0多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成教生近10000人,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法学》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刊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两种法学期刊之一,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风格见证了中国法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发展过程,可谓辛苦遭逢,矢志不渝。
60年一甲子。艰难困苦,玉汝以成。站在新的起点,学校正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科研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华东政法大学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谨以此文集纪念建校60周年!
谨以此文集纪念《法学》创刊56周年!
1996年
法是“理”与“力”的结合/孙国华黄金华3
论立法中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郭道晖9
法律经济决定论评析/周永坤1 7
当前我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孙国华26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应当重视法学学问题的研究——兼论法学学科的功能/刘作翔32
依法治国的十大建议/郝铁川38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确立新的价值坐标/戴志祥43
我国法制现代化特色的理论探析/王申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曹建明 李然
1997年
论法律功能与依法治国——法治秩序中的法律功能状况及其实现障碍/赵震江付子堂
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错案追究制”的误区/王晨光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法学和法制——兼与季卫东先生商榷/朱苏力
现代法的精神论纲/李步云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公丕祥夏锦文
中国法治的过去与未来/卓泽渊
依法治国评述/蔡定剑
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周永坤
也谈法律经济决定论——兼与周永坤同志商榷/周世中
1998年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精神与我国法治与法学的现代化/郭道晖
权威推进与权威转化——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谢晖
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朱景文
权力结构与监督/崔扬
作为方法论意义的法律文化——关于“法律文化”的一个释义/刘作翔
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正当性/周永坤
法律的可诉性: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王晨光
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林
浅论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戚渊
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贺卫方
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舒国滢
法治之法与法治之制/徐显明谢晖
法的本质是一种实在还是一种虚无——法的本质研究之一/童之伟
用什么方法确定法的本质——法的本质研究之二/童之伟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法本质观——法的本质研究之三/童之伟
1999年
“双百”方针与言论自由/胡旭晟
改善党在法治国家中的领导方略与执政方式/郭道晖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人权观念/陈弘毅
论法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童之伟
法治的悖论/杨解君
科学批判与法哲学的发展/姚建宗石东风
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贺日开
“法学”的层次分析——知识、智慧与精神/胡旭晟
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周永坤
知识经济社会与法理学的更新/温晓莉
司法如何公正——一种尊重常识的论述/戚渊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陈金钊
2000年
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一个疑问和重述/刘 星
关于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一点看法/朱景文
理论创新与结构重组——法理学的青春危机及其消解/周永坤
执政党模范守法是实现法治之关键/童之伟
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姚建宗·
“以权利制约权力”辨/胡玉鸿
法理学的能与不能/谢晖
2001年
法治与艺术:论职业法律家显贵的理由/李学尧
论法官与政治家思维的区别/孙笑侠应永宏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断想/付子堂
我们为什么需要法治/胡旭晟
法官如何表达对法律的忠诚/陈金钊
2002年
法治是人类最理想的选择吗——强势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於兴中
治党:固守陈规还是与时俱进——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党的历史转变/郭道晖
论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的效力/刘爱龙周晓阳
司法如何介入政治/庞凌
知识在法律中的力量/苏力
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辨析/黄文艺
2003年
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蒋立山
价值判断之于法官/黎丽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