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好妈妈是件很难的事,无数女人事业有成却教子无方;管教孩子是很庞杂的事,小到吃饭睡觉大到人生抉择……《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用简明的模块呈现教育孩子的方法,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用娓娓道来的故事启迪人的心灵,使如何做父母变得容易而简单。
作者陶志琼总结其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指出,成就智慧父母的关键在于:父母要让孩子的理想始于足下并学会追求成功;要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要解放孩子的眼睛、嘴巴、双手、双脚、头脑,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创造、学会走自己的人生路、学会思考与想象;要讲究爱孩子的艺术,为孩子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
《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通过大量的实例,从11个方面剖析了如何做智慧的父母、培育幸福的孩子。
作者陶志琼总结其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指出,成就智慧父母的关键在于:父母要让孩子的理想始于足下并学会追求成功;要懂得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要解放孩子的眼睛、嘴巴、双手、双脚、头脑,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创造、学会走自己的人生路、学会思考与想象;要讲究爱孩子的艺术,为孩子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
《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案例鲜活、方法实用,是广大青少年的家长的好参谋和好助手!
人苟且地活一辈子不容易,要好好地活一辈子就更不容易。但不用想那么多,就一天一天认真地活、好好活,不知不觉就活一辈子了。人要做好很多事情也不容易,但一件一件地去做,不知不觉就做好了许多事情了。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比尔·盖茨如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但有些时候由于不自信和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不敢做什么事情。有个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对父母说:“我不可能做好这件事的。”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说:“只要你坚持,一定会做好这件事的。”“我就是做不好,就是做不好。”孩子有些耍赖也有些无奈。孩子的妈妈没有责怪孩子,因为她知道,“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所以她温柔地给孩子讲了个“三只钟的故事”: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小钟,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惊讶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我办不到,我办不到呀。”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小钟半信半疑,“如果是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孩子听了小钟的故事,很受启发:“我不就像这只小钟吗?我可不要被人给吓坏了。我只要一点一点地去做,像小钟一下一下地摆动一样,就会把事情做好的。”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说“不用怕,只要一点一点地做,就会做完的”。
在这里我想起了美国一位94岁的老太太徒步走完100公里,创造了一项耄耋老人徒步百里的世界纪录,一位记者问她:“当你打算徒步走这么远的路程时,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呢?”老太太说:“小伙子,打算一下子跑100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只要你走一步,然后一步再一步,100公里也就走完了。”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你的能力有多大,而在于你能坚持多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创造奇迹。歌德写作《浮世德》花了60年,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花了40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到的。”这些伟人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就会成功、就会创造非凡人生的道理。
上面这些是已成功的伟大人物,现实中也不乏由于坚持而小有成绩的孩子的例子。我的儿子于淼,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坚持每天晚上写作500字,学期结束时他写出了一本儿童校园小说《10班的小伙伴》,小学毕业后的暑假期间每天坚持写800~1000字,一个暑假他写出了一本校园小说《小毛币赶考》。初三临近毕业的三个月里,在枯燥的题海战术之余,他每天晚上写1000字,写出了童话小说《胆小鬼训练营》。上高中时利用每个周末的空余时间,他写出了上百个童话故事。于淼对写作的坚持不但让自己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也让我这个做妈妈的感到特别自豪。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缺的是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没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坚持不懈毅力的人往往会做生活和人生的逃兵。
好好练习,天天向上。天天练习,成功在即。“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如果你不能坚持的时候,就不妨看一看“假如钢琴家一天不练琴”会有什么后果吧:
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有一次接受杂志采访,谈及他的成功之道。
他说:“我认为不断练习,才能够精益求精,熟能生巧。”
记者说:“以你大师级的水平,按道理未必要每天练习吧!”
钢琴家说:“假如我一天不练琴,自己会发觉差别所在;假如我两天不练琴,乐评人便会发觉差别所在;假如我三天不练琴,连听众都会发觉差别所在,到那时才亡羊补牢,为时就太晚了。所以,我坚持每天都练习。”
发明大王、“发明家之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如果只有1%的灵感,没有99%的辛勤汗水的浇灌,那么成功的花朵也依然不会开放的。一个孩子学会走路,学了多少次,没有人记得。一个孩子学会喊爸爸妈妈,学了多少次,没有人数得清。人们在乎的不是次数,在乎的是通过坚持终于学会了。对于学走路而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能走稳路了!卡尔·威特说:“一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之所以能够在蒙昧之中渐渐走向成熟,完全都是成就感给他们的力量。不难想象,假如一个孩子拼命地用功读书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也没有感受到这种进步带给他的荣誉和自豪,那么他根本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也没有下决心完成一件事的动力。”P19-22
《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的问世并非偶然。
就做母亲而言,我已有17年半的实战经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麻的滋味,在本书的例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儿子于淼从小就是一个我行我素且颇有见地的人。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听故事和看动画片非常积极主动外,与课业学习有关的事情,可从未让我省心过,他读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时,或多或少,我都会被老师“请”去受教或增援。他在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起始阶段,都会发誓重新做学生,一定要做个好学生,往往第一学期的前半期成效显著,后半期略有后退。第二学期开始节节败退,临近毕业时,又不甘落后,想要有个好结果,想法却多于行动。最后的结果不是太理想,但也不会太坏。就生活哲理而言,大多数人的状态不都如此吗?人生的浮沉录就这样一点点记载着,伸延着。儿子的学习生活不是高铁般快速前行型的,而是豆腐渣工程路上跌宕起伏型的。我的心和行也在一路跟着颠簸:失望中还掺杂着希望,希望中免不了失望。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最终还是会怀着一线希望。这就是做母亲的宿命。
在穿着打扮方面,一周岁多时他说话还不清楚,一次被抱着经过服装一条街时,他突然手指一套童装,嘴里叽哩哇啦地叫个不停。我明白他喜欢那套童装,他用自己的方式磨得我没办法,直到把它买下来。后来到了个子长得实在穿不下时,他才恋恋不舍地放弃了平生第一次自作主张买下的衣服。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每次给他买衣服、鞋子,只有是他愿意买的,他才会穿。从初中开始,他的衣服、鞋子都由自己搞定。在生活的独立性方面,于淼的吃穿住行基本上自己能够打理。在做人方面,于淼为人友好善良。
……
养育儿子,让我有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如何成为合格父母、如何成为聪明父母、如何成为智慧父母的行动。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儿子于淼为此书的完成所起的助力作用!
就社会现象而言,做父母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对儿童成长感兴趣的教育学者,我无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而不写。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做好父母这项工作所需要的素养更能体现复杂性、变化性和综合性的了。
要做好妈妈并非易事,要成为智慧妈妈更非易事,特别是过度保护型妈妈,心思太重,为孩子包办代替太多,成天过着忧心忡忡的生活。一周前,一个三周半孩子的妈妈向我咨询:女儿周末在沙坑玩耍时,被幼儿园里同班的一个男孩推倒两次,妈妈生气地指责男孩的妈妈居然没有来管教儿子。由此,女孩的妈妈担心:自己在场女儿都被小男孩“欺侮”两次,平常在幼儿园不知孩子怎样被“欺侮”啊!她越想越后怕。后来,我从多方了解到,这位妈妈平时过度保护女儿,在家里女儿的事情都由妈妈代替做决定,女儿与小伙伴之间的事妈妈也总爱插手,导致女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偏弱。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越弱,这位妈妈就越保护、越担心,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就越得不到提升,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妈妈要做到对孩子的成长导而不包、管理而不管制、伴而不拌,真的是一生受用的智慧。
要做好爸爸也并非易事,要成为智慧爸爸更非易事。如果懂得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履行职责却并非难事。昨天从上海乘大巴回宁波,旁边坐的刚好是一位带着九个月大儿子的爸爸。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位爸爸真勇敢,竟然敢一个人带着这么小的婴儿旅行。”近3个小时的乘车时间,孩子一刻也没闲着,爸爸乐意抱着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孩子却不断地挣脱爸爸的手往上窜,乐意站在爸爸的腿上去攀抓前排座椅的顶端,每成功攀抓一次,孩子就会发出胜利喜悦的“咯咯咯”的笑声,与此同时,孩子尽力伸长脖子去探察坐在前排位置上的旅客。爸爸一次次把孩子拉下来坐在自己腿上,孩子一次次挣脱出来努力向上去攀抓前排的座椅。这个小婴儿一次次努力向上攀抓座椅的行为让我亲眼见证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人生道理。爸爸早已“投降”,呼应着孩子端坐一伸爬的动作,父子俩就像是在玩着一个快乐的坐爬游戏。孩子攀抓座椅的动作越来越熟练,父亲的呼应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可在玩到40分钟左右时,孩子突然把注意力转向了前排座位兜里放着的奶瓶盖外套着的一个软塑料杯。孩子先是用右手使劲拽那个软塑料杯,爸爸不让(因为它是用来保护奶嘴不受污染的),就拍打孩子的小手,孩子对爸爸的拍打“嗷嗷”地表达着不满,身体前倾着用双手把那个软塑料杯拽了出来。爸爸抢过去盖上、孩子拽出来的动作巡演了几轮之后,爸爸无可奈何地再次“投降”,孩子兴奋地抓捏着软塑料杯,最后把杯子捏成了扁平状,并用嘴去咬杯子的边沿,他大概是想让杯子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爸爸明白了孩子的心思,帮他把杯子恢复了原状,孩子拿着杯子想去套在奶嘴上,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尝试,失败、尝试……10分钟后,孩子终于把杯子套在奶嘴上,没有手舞足蹈的开心,小脸上的表情却是平静如水。“屡败屡战”、“败不馁,胜不骄”的精神在九个月的孩子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喜欢观察芸芸众生的父母们如何做父母,让我有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如何成为合格父母、如何成为聪明父母、如何成为智慧父母的策略。在此,我要感谢千千万万的父母给予我生动万千的观察与研究机会,从而为此书的完成所起的助力作用!
2006年,宁波市开始实施“母亲素养工程”,宁波市母亲素养工程是由市妇联牵头,与市教育局联手,与宁波大学合作,以各级各类女子学院为阵地共同打造的五年行动工程,计划培训子女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母亲至少100万人次。该工程通过六个“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经费、有队伍、有阵地、有制度)来落实,在全国处于率先地位。2010年,宁波市妇联和宁波大学合作,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社会视野下母亲素养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DEA100342)。由此,宁波市母亲素养工程由实践阶段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素养的高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高素养的母亲懂得为孩子的人生播种希望与幸福的种子,低素养的母亲可能无意之中把低俗传递给了孩子。孩子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未来,国家、政府和社会对母亲素养的关注就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心,就是对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关心。
作为宁波市母亲素养工程讲师团成员及母亲素养教育模式实证研究的课题主研人员,我有责任、有压力和动力去研究如何成为合格父母、如何成为聪明父母、如何成为智慧父母。与此同时,我也满怀着功利目的(把《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一书作为母亲素养教育模式实证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去撰写书稿,争取书稿的正式出版。在此,我要感谢母亲素养工程发起者们为此书的面世提供的契机!
《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的部分内容成稿于2007年,2011年扩充修改后与原稿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2012年1月,我利用在医院住院的空档,开始对书稿进行第二次整理和修订。2012年5月整整一个月时间,我开始第三次修改:调整书稿的写作格式、修改书稿的部分内容。这个书稿内容的一步步改变,首先与母亲教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孟英武有关,由于发行量的原因,我们的合作未能走到最后,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他曾为审阅我的书稿而付出的辛勤劳动。此书的顺利出版,与“万千教育”编辑部的吴红主任有关。由于万千教育的领导考虑到我曾经与他们合作过多次,这次在吴红主任的争取下,万千教育再一次给我提供了支持与帮助。我要感谢吴红主任在审读完书稿后从出书人角度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也要感谢他为此书的最终出版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在此,我还要感谢那些喜爱读我的家庭教育著作的家长们,你们喜欢阅读《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就是对我最大的激励!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丈夫于志远,他总是默默地支持着我所从事的家庭教育研究事业!
陶志琼
2012年7月7日
于宁波大学博观楼
儿童当下与未来的幸福,是每一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辛勤劳作的共同与最高的目的。本书将儿童的幸福生活与家长的教育智慧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操作系统,立意高远、特色鲜明,在境界上区别于一般的家庭教育著作。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德育专家)
卓越人物的家庭教育史昭示着一个真理:要保持家族基业的长青不衰和后代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就必须把知识与智慧留给后代,把财富留给自己和社会。智慧成就后人,遗财祸及子孙。陶志琼教授的这本著作,是培养孩子智慧的智慧书,颇值一读。因为只有善于学习、增进智慧的父母才会成就有智慧的孩子。
——赵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杂志副主编)
当个好妈妈是件很难的事,无数女人事业有成却教子无方;管教孩子是很庞杂的事,小到吃饭睡觉大到人生抉择……《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用简明的模块呈现教育孩子的方法,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用娓娓道来的故事启迪人的心灵,使如何做父母变得容易而简单。
——杨静雅(《宁波日报》资深记者)
你想知道如何既爱孩子又爱自己吗?我的体会是:阅读并实践。《成就智慧父母的11个绝招》事例真实生动、简单易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为书中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所感动,更为其中切实可行的育子方法所鼓舞,眼睛湿润多次,信心一直持续,即刻带回了5本送给先生和好朋友共读。最和美的家庭是书香家庭,最神圣的事业是做父母。成为好父母,从阅读这本书开始。感谢作者为天下父母送上了一份珍贵而精美的礼物!
——李小英(一位“80后”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