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吴明等编的《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分为七章,以我们日常生活要面对的事情为线索,引入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讨论。本书内容分别讲解了:“我是谁”是人类史和个人生命史永远的问题,认识自我是人一生的任务;讲述工作场所中的心理世界有什么样的多样性;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人群中,人们又有什么心理特点;交易是行为过程,更是一种心理较量的过程;不懂TA的心,如何恋爱和婚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邹国静//何吴明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吴明等编的《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分为七章,以我们日常生活要面对的事情为线索,引入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讨论。本书内容分别讲解了:“我是谁”是人类史和个人生命史永远的问题,认识自我是人一生的任务;讲述工作场所中的心理世界有什么样的多样性;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人群中,人们又有什么心理特点;交易是行为过程,更是一种心理较量的过程;不懂TA的心,如何恋爱和婚姻。 内容推荐 何吴明等编的《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来解释生活,指导生活。这给年轻人的生活提供一个心理学的视角。 《寻找未知的自己--心理学让你一辈子受益》内容涉及人的自我、工作、婚恋、购物、生活方式、幸福感等。以年轻人在这些领域常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介绍经典心理学理论和核心的概念,并注意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让你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目录 第1章 认识自己,你是什么人 第1节 自尊,你的面子 第2节 你是个独立的人吗 第3节 内外向之辨与辩 第4节 运用自己的性格优势 第5节 掌控自己,看自制力 第6节 事出有因,你会推理吗 第7节 搞清楚自己相信什么:价值观细析 第2章 “心”工作 第1节 用心理学来写一份简历 第2节 找份好工作,要靠心理学 第3节 不扯淡!用心理学要求加薪 第4节 信不信由你,工作满足感100分 第5节 什么?心理学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6节 忙里偷闲,你会吗 第7节 绩效提高,只需要动一动 第8节 怎么办?电子邮件有心理问题了 第9节 高奖金=高绩效?心理学说不 第10节 周一综合征?这都不叫事儿 第3章 大千世界——社会 第1节 “人间”冷暖你自知 第2节 回忆,可以抵抗孤独 第3节 一个自我肯定的训练 第4节 你有社交恐惧吗 第5节 与陌生人谈话的乐趣 第6节 越熟悉越喜欢or越熟悉越讨厌 第7节 通过自我暴露,赢得朋友 第8节 礼物与人际关系的秘密 第9节 男与女:谁更合作 第10节 应该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吗 第11节 人群和偶像对个人的影响 第4章 商场博弈 第1节 菜单里的秘密 第2节 “商品售罄”是怎样的一种技巧 第3节 讨价还价的乐趣 第4节 博弈游戏 第5节 声音影响你的购买决定 第6节 顺序偏好效应 第7节 网购是如何黏住你的 第8节 货比三家的危险 第9节 积体验>囤物品 第5章 你的恋爱与婚姻,还好吗? 第1节 你的男女关系是什么sty1e 第2节 是啥让男女轻易坠入爱河 第3节 男女“笑”果不同 第4节 网上约会的2个虚无 第5节 关于爱情,年轻人必须知道的3件事 第6节 分手后,还能成为朋友么 第7节 择偶:其实不在于你选择了什么 第8节 别让你的伴侣太支持你 第9节 小别胜新婚?这可不一定 第10节 完好婚姻要避免的3件事 第11节 新婚,从4点来看婚姻持久度 第12节 爱情结晶的烦恼:小孩影响了婚姻 第6章 你想要什么sty1e的生活? 第1节 过简单生活,学会清理 第2节 你无聊吗,3招来应对 第3节 别让占有成为累赘 第4节 儒家式快乐生活的3个理念 第5节 乐观、挖掘潜能,让生活更有趣 第6节 “律”化生活 第7节 给你的心晒晒太阳 第8节 感恩让人更幸福 第9节 运动,会甩开你一切的烦恼 第10节 简单的冥想,不简单的效果 第7章 你幸福了吗? 第1节 怎么“给”出你的幸福 第2节 快乐是种传染病 第3节 郁闷了?心理学支招让你变快乐 第4节 有时候放弃希望,就能幸福 第5节 拥有的,和想要的幸福 第6节 喜欢与想要大不同 第7节 把不愉快的关起来 第8节 奠抱怨,快乐地工作你会更快乐 第9节 小欢乐胜于大幸福 第10节 越幸福,越孤独 试读章节 刚“出道”的年轻人容易犯的错误是将自己所有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例如,在简历上写上所有自己曾经获得过的成就,写上所有曾经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写上所有经历过的实习,然而,那些与你所应聘职位不相干的经历或能力也许不能够帮助你多少。心理学发现了一个“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与所应聘职位不相关的优势,能够帮助那些本身已经十分符合这个职位要求的人变得更加令招聘者喜爱,却使那些本身只能勉强符合这个职位要求的人显得更加窘迫。所以说,与该职位所代表的领域不相干的能力上的凭证会使强者更强,而对弱者却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你没有认定你一定要干某个特定的职位,那么你就应该准备好几份不同的简历,以便投往不同的雇主。例如,一个心理系毕业生的潜在工作领域是学校、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交互设计、心理咨询机构等,那么根据这些不同领域的要求,应该设计出分别突出自己这几方面能力的几份简历。根据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相关调查,准备好三份不同的简历是最有效的。 颜白字宋,坚守传统 HR面前常常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简历。每个简历的投递者都希望自己的简历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能够抓住HR的注意力的简历,当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在阅读了很多的简历后,工作人员未免会“审美疲劳”。根据这样的情况,有些简历别出心裁地进行另类包装,以增加自己被留意的机会。在总结这些包装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学结论:这些策略无非是通过视觉上的不同寻常的呈现信息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无意注意,然后再勾起别人对所呈现信息(简历)的有意注意。例如,假如你在大街上突然被一只像小香猪一样大小的大象所吸引:难以置信会有这么小的大象。因为大象在你印象中都是大只的(不同寻常的事物引起你的无意注意),那么你可能会停下来仔细地观察这只小“大象”(转向有意注意)。这就是一个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过程。假如一份简历能够有新颖的视觉表现,它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呢? 在高校,有专门的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就业指导的其中一项关键课程就是简历的撰写。学生们需要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份自己的简历。在提交的简历中,老师们有时会发现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写的创新型简历。创新的形式百花齐放,这本是件好事,但在这里却要提醒的是两个不建议创新的地方:一个是字体,一个是颜色。 说到简历,人们心中浮现的一般是一叠白色的纸张。有脑筋灵活的年轻人会想,如果简历的纸是其他颜色,岂不是能够从中一眼识别出来?这个问题在就业指导中被问过多次,而且也有人实践过。我们发现,有些简历使用淡绿色、土黄色,还有一些是浅蓝色。这是否真的可以给一份简历加分?心理学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一项由招聘经理参与的,使用了白色纸张简历和有色纸张简历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用有色纸张做成的简历并不被招聘经理所认同。对于在纸张颜色上的视觉创意,招聘经理的最终答案是否决的。 诚然,有颜色的纸张的确是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但是,他们却不偏爱(甚至厌恶)这种简历,也就不会继续有意地去注意简历的内容了。标新立异既是褒义词,也是贬义词。创意得到认可时,它是褒义的。当别人认为你是在故意做出与众不同时,创意不被认可,它是贬义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简历的颜色上就是如此。标新立异是把双刃剑。在简历的颜色上,如果你进行标新立异,那么它就是一把对你不利的剑。所以,简历最好还是坚守传统的白色纸张。招聘人士不喜欢花哨的“颜色革命”。至少,在商务领域是这样的。P27-28 序言 许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入。例如,有人认为心理学=心理咨询,有人认为学心理学是为了看穿别人内心,有人认为心理学不是科学。 心理学应该从实验室里走出来,到大众生活中去。年轻人也应该正确理解心理学,并把心理学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用“心”地生活。 本书旨在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来解释生活,指导生活。给年轻人的生活提供一个心理学的视角。内容涉及人的自我、工作、婚恋、购物、生活方式、幸福感等。以年轻人在这些领域常遇到的问题为导向,介绍经典心理学理论和核心的概念,并注意最新的研究动向和成果。 本书比较重视的一点是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心理规律和相关理论、概念。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了解其内在的规律才能理解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希望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引导读者用心理学知识思考的入门,以便读者能够解释和应对本书所没有谈及的“新”事物。 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心理测量,例如自尊、依恋风格、心理年龄等等,我建议您到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测验,不可轻信网络上或杂志上用于娱乐的测验。在依赖心理测量的结果进行一些重大决定时,请先确认 其可信性和权威性。 本书分为七章,开篇就以认识自己为题,进行讨论;然后转入工作这一话题,教大家如何用心理学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效率,更快乐地工作;人在社会中,总会有各种问题,如孤独、不自信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和解决;在商场中,玩的是博弈游戏,心理学为你揭秘所谓的博弈真面目;男女交流、恋爱、婚姻,亘古不变的话题,心理学有着不一样的阐述;每个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心理学告诉你;最后一章讨论是否感受到幸福,及实现幸福的一些条件。 本书适合想了解心理学,但又不想看枯燥教科书的初级心理学爱好者、想看专业一点但又不要太严肃的读者、想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加点“心”元素的心理学应用者,和广大其他的心理学爱好者。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直支持我自由做决策,甚少干预我。我的女朋友邹国静参与到了一些文段的写作,帮我设计插图(虽然插图最终没有用在书中),她总是充满了创意的想法,给了我很大帮助。感谢他们! 感谢心理学,它是双性恋,也欢迎黄昏恋、早恋、暗恋,我是它的恋人之一。读到这里的人,我们该有共鸣吧?我们都爱心理学,也感谢你们读这本书,这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