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清凉(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晏礼中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朝什么样的山?朝什么样的寺?朝什么样的师?最终都是朝了自己的内心。内心的那座庙呀,请脱下你五蕴的外衣,赤裸裸的来祭祀吧!推荐晏礼中专著的

《大地清凉(精)》这本小书,文字素,访谈的人有趣,仿似八万四干法门里沉浮的罗汉,闪烁着菩萨暖暖的笑意。

内容推荐

《生活》杂志资深记者晏礼中先生,历时一年不断探访隐匿在世间的佛教修行者,其中既有身处高位的活佛,也有目不识丁的普通信徒,他以旁观者的视角,如实记录下他们的修行经历、日常生活、面临的人生问题,以及对世界的看法等,《大地清凉(精)》所记录内容没有高深的义理,而是平时的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副现代中国修行者的心灵画卷。

《大地清凉(精)》作者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片清凉的大地,尤其之于当今热闹的世界来说,这片清凉,将益荫读者,给心灵以宁静、温柔和脱俗的慰藉。

目录

是名无为

缘起

无为之地,无为即可

种兰花

禅就是心

一切皆空

一日将尽

照心镜

闻兰品茶

全无交涉

稀饭馒头

心意

看破

究竟

画僧本有

画苏曼殊

星湖

母亲

留学日本

一切有情

远离喧嚣

让心定下来

自然

水月光

虚公塔院

海会塔

真如禅寺

世缘将尽

随缘说法

红尘

抄经

头陀下山

因缘已起

各自生息

只怕觉迟

上下都好

惟我独尊

木香坪的蝴蝶

刹那而已

非法居留

一场梦,一场梦

一个人的寺院

渡轮笛鸣

了生死

居士的家

骗子的把戏

一个徒弟

晨光

The Way Of Liffe

那年,她四十岁

同一个梦境

天堂风景

理解生命与死亡

活佛的烦恼

缘来如此

卦象如火

腰间的藏刀

灵魂的五彩路

为众生活

我会等你还俗

诵经的味道

格萨尔的子孙

再见。活佛

我在这里,你怕什么

如此的忧伤

三世因果

一切都是无常

最后的微笑

天葬

出家记

城的北门

一周的和尚

生命的另一扇门

不吃晚饭,会想晚饭

快乐是一种修行

南郭和尚

通向未来世界

一如从前

试读章节

让心定下来

他去了福建太姥山的白云寺,在那住了一阵子,后来又来去了云南大理。他在大理古城里租了个小院。他想清楚了。只要町以画漫画,有互联网,在哪里都一样。对画画的人来说,他是僧人,不是什么艺术家,不需要混圈子,也不需要跟策展人一起搞各种“小动作”。对僧人来讲,他是画家,不需要混佛教界,也不需要跟高僧大德们搞好关系好挂单。他最崇拜的人是手冢治虫,在他眼里,这个画了《佛陀传》的日本漫画大师更像是真正的“出家人”。

大理古城里,他依旧穿着僧衣,并没有因为离开寺院就脱掉它们。他不喜欢穿僧衣,不喜欢那种把身体裹起来的感觉。但他不能脱。古城是灯红酒绿的旅游区,僧衣能管束自己不上酒吧,不进发廊,不做放纵自己的事。

守戒不是守给别人看,有的事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他知道,庄严的僧衣虽可遮盖和管束自己,但僧袜下的脚是臭的,涌动的内心也是被欲望引诱着的。他清楚自己的修行还谈不上什么境界,他还有太多的执著。他喜欢玩偶、冻咖啡、珍珍薯片,喜欢各种时尚杂志,有时他甚至会忍不住想抽支香烟。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月能成为禅师或是某位高僧,也不想成为他们。他讨厌那些自恋的和尚.他宁愿自己只是一个穿着僧衣认真画佛教故事的傻瓜。

尽管穿的是汉传佛教僧衣,但他更喜欢东南亚的南传佛教。他曾到老挝、柬埔寨等国游历,他发现那里出家人把佛法活泼地融入到了自己日常的生活。他们的笑容自然灿烂,很少把戒律挂在嘴边,也很少教训别人。他觉得佛法就该这样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活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而不是摆在寺院受人朝拜。心中有佛,每条街都是寻院,处处都有佛法。

他不跟大理的出家人来往,也不喜欢在那些自称学佛的游客面前说套话,扮高僧。他不需要别人认同自己的身份,也懒得跟人分享有关修行的看法。你念你的佛,我画我的佛,互不相十。

他也不跟那些伟在大理的画家们打交道。在他眼里,今天的很多画家都只是急功近利的艺术投机者,缺乏基本的绘画基础,只依靠各种噱头来为自己博名换利。他只欣赏1980年代初那批不出名,也不被重视的连环嘶家。他们是写实派的高手,所画的连环画连日本和法国的漫画家都拿来参考。

他从不要别人供养自己,也不依赖任何寺院或组织。被人供养.受人钱财便会心起贪念。他时常提醒自己,今世今生要过简单的生活,自己就是自己的寺,自己就是自己的僧。他不会拿自己的画去讨好高僧或是居士,也不在乎有没有人购买。对他来说,穿得如何法相庄严,说得如何止观禅定都是没出的.每天面对纸笔,在书桌前认真地嘶佛教漫画才是最充实的修行。

他既不画传统的观音罗汉,也不回所谓空灵的作品。他喜欢画南传佛教的小沙弥,喜欢他们身上那种充满力量和自然的肢体动作,喜欢买些糖果、薯片跟小沙弥们坐在一起交换着吃。

他画画靠的是直觉,并不在乎所画的内容是否“如法”。一次,他在寺院看到有僧人戴金表,觉得金表会唤醒沉睡的木乃伊,便画了一幅木乃伊袭击出家人的画。

通过画佛教漫画,他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发现画画能化掉自己的欲望和贪心,让心定下来。画画时,他不听佛教音乐,也不听流行音乐。他喜欢打开收音机听电台里的淡话节目,喜欢听激愤的听众打进电话,指责无良的商家、变心的丈夫和其他一些下年不变的话题。他觉得透过事物的表面……

P63-35

序言

心清凉,大地清凉

我很喜欢“大地清凉”这个书的题目。

我在夏威夷住过八年,每到夏天,我便体会到大地清凉。夏威夷到处都是树荫,尽管太阳如火,只须一走入树荫,立时便成为清凉境界。不只人感觉到这种境界,连雀鸟都感觉到,所以在树荫下站立,随时可以听见鸟声。我住的房子,旁边有一大块属于政府的土地,上便长着两株凤凰木,树荫无比之大,旁支伸人我的后园,可以覆盖后园一半,所以当我在后园坐立时,一早一晚,都可以听到十多种鸟声,鸟声在赞美清凉。

渐渐我发觉,令人感觉到清凉并非全凼树荫,有很大部份原因是因人的心(也因鸟的心),人在树荫下,自然会抛开一切俗务,这时,心已进入清凉的境界。没有闲情逸致的人泱不会依恋树荫终日,一如雀鸟觅食亦必须离开树荫。

《大地清凉》我只读过六篇,认识了六位清凉人,他们的大地清凉亦只因为心清凉。

书中人物,我最喜欢那位西藏活佛,他热心公益,同时知足,所以他生活在一遍清凉的大地。或者会问:热心怎会清凉?提这问题的人,一定不知道甚磨是清凉。清凉的根源只是持着一个自我,自我的范围很窄,而他们的欲望却很广,于是自我扩张便成热恼,人于是便在这热恼世界中打滚一生。若能忘我,像那位活佛一样,面对四川、甘肃两地藏民孚地,他只吃一点糌粑,便热心地去调解,他从没想过这会给他带来甚麽名利,因此他实在清凉。这清凉的心,一定不会产生三聚氰氨奶粉、一定不会翻炼地沟油、一定不会用十多种抗生素来养大闸蟹。

这位活佛是一个悲剧人物,年纪不大便死于偶然发牛的车祸,人或会为他不值,然而他的一生既然清凉,于他死时亦当无热恼。我们祝愿他自在往生,当他再来人世时,又是一位活佛,依然住在清凉大地,由热心公益而心得清凉。

无为寺的净空法师也生活在清凉世界。他白手重建无为寺,又传授武功,但亦从不为名为利,如若不然,他大可以向来学武功的外国人收高学费,还可以要求他们回国之后宣传“无为功”,再训练一些儿童到处表演,是必名利双收而毫不费力。然而亦正因为他心地清凉,所以他才能优优悠悠住在无为寺内.种兰花、喝普洱茶。对他来说,种花是禅、喝茶是禅。

如果将西藏巴西活佛跟浮空法师比较,也许浮空法师有学问得多,他可以跟据禅宗公案,一味请来问法的人喝茶,还可以随口便引经据典来说法,不过,这恐怕还是他心中残馀的热。倘如一个公案都不学、一句经典都不记,大地便更加清凉,清凉所荫的大地更广,我不是批评凈空法师,如果是批评.我的心便亦不清凉;浮空法师亦不会将我所说当为批评,因为他已经心地清凉。

书中人物,我还喜欢那位德国姑娘汉娜。她傻头傻脑住在尼泊尔,“她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处于一种完全宁静和放松的状态,学会了如何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隔离,让心意释放如鸟一般飞翔,然后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如同云般飘过眼前。”这位姑娘已经开始进入清凉大地。她令我想起一位德国姑娘,她曾经在笔者家中住了一段短时期,读汉文经,有时向我问法,我没有叫她喝茶,只依经论来作诠释。这位姑娘亦从德国来到尼泊尔,住了七八年,然后经印度到西藏,又住了几年,再到北京学汉文汉语,她的道师是名教授王尧,王尧翻译她的名字为梅开梦,现在这位姑娘再不是姑娘了,因为已经成为德国佛学界的名人,而且是名教授。

汉娜应该不是梅开梦,然二人何其相似,我埋怨作者没有交代汉娜的现况,因为我有兴趣知道,一位西方姑娘如何从东方哲理中找到自己的清凉世界,找到之后又复如何。不须要人人都是佛学教授,当佛学教授也无非是公益,只须将自己的清凉投射给别人,一如巴西活佛、净空法师,那便是大地清凉

感谢本书作者替我们开展了一些清凉的大地,尤其是于当今的热恼世界中,这片清凉,应能益荫读者。作者的文笔可读性很高,不经意,自然将读者道入书中人物的生活当中。Ommanipadmehung。

谈锡永

加拿大多伦多

2013年7月12日

书评(媒体评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5: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