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历史负责、顺应时代潮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展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本书组织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中央企业的20多位知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举措、实施路径、科技创新三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余红辉,男,汉族,1968年2月生,江西上饶人,研究生学历,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并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中央党校“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第4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4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长期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2018年出任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现任中国林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学习时报》等主流报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在《管理评论》《科技促进发展》《国资报告》等国内经济管理和国资央企管理领域重要期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目录 第一篇 战略意义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余红辉 从《巴黎协定》到碳中和:中国的挑战/段宏波、汪寿阳 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李俊峰 碳中和,新全球博弈刚刚开始/王文 中国将如何迈向碳中和/林伯强 国际碳中和的进展、趋势及启示/田慧芳 第二篇 实现路径 中国碳中和的时间进程与战略路径分析/潘家华 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实现路径/庄贵阳 深刻认识“3060”战略目标要求,可按四阶段部署实施/李继峰、郭焦锋、高世楫 碳中和目标引导下的能源转型/杜祥琬 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路径与政策/范英、衣博文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马涛 高质量超低排放开启中国钢铁低碳发展之路/李新创 碳中和、能源转型与“十四五”煤电政策走向/袁家海 第三篇 创新实践 碳达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刘中民 碳中和目标下对全国碳市场的几点思考/庞军 如何从100亿吨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中国碳市场需要九个转向/梅德文、李建涛、金子盛 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刘长松 从“节能减排”到“生态设计”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余红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