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阳编著的《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1990)》以语言视角为方法论,力图会通文、史、哲的隔阂,从比较思想、比较文化的角度切入日本近世近代思想史、学术史,诚然是一本日本研究的著述,但作者是带着中国的问题走入这一研究对象的,采取了比较中日学术史的叙述方式,并论及与西方学术史思想史的关系,相当多的部分涉及清代学术史(尤其考据学止和苟学史),因此,本书不仅对我们理解清代学术史有所启示,也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诸多文化和学术史问题颇有助益,同时,本书的近现代部分也处处显示出与西方思想的对话关系。
前言
本书体例
绪章:“文”、话语与历史
第一节 “文”与汉字圈学术:本书的问题意识以及几个重要概念
第二节 关于本书的内容
第三节 西方学术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论视角:一个参照
第一部分 江户日本之“文”:日本学术史的中国视角或相反
第一章 引子:“文”的江户时代——江户汉学的思想史、学术史位置
第二章 清朝学术史视角中的江户硕儒荻生徂徕
第三章 汉学共同体——荻生徂徕的荀子解读与清儒的比较以及清儒对其学术的评价
第四章 日本的戴震?——荻生徂徕于日本思想史的位置
第五章 荻生徂徕的“修辞”与“古文辞”概念
第二部分 由江户向明治、昭和的“国语”之“文”的转变——近代日本文学批评史、学术史上的汉字圈及西学视角
第六章 “文”与现代性——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第七章 另类《文史通义》的夏目漱石《文学论》
第八章 新感觉派与横光利一的语言唯物论
第九章 西胁顺三郎的诗学与康德-
第三部分 当代日本思想学术与新西学——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话语之间
第十章 日本后现代思潮的社会语境及理论语境
第十一章 柄谷行人的书写语言批判之思想性——后现代语境中的“思想性话语历史的固有秩序”
第十二章 江户儒学近现代解读话语本身的思想史——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