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和凌濛初编撰的“三言二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小说、文学发展乃至人文思想,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为了能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三言二拍”,特精选其中作品,集结成《三言二拍选粹》。
当今的人文思潮是我们甄选作品的重要指标,所以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经典国学的入门之作,也可让读者借以观今,体验一番新的人情风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言二拍粹选(中华经典必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冯梦龙//凌濛初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梦龙和凌濛初编撰的“三言二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小说、文学发展乃至人文思想,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古至今,都备受推崇。为了能让更多人接触、了解“三言二拍”,特精选其中作品,集结成《三言二拍选粹》。 当今的人文思潮是我们甄选作品的重要指标,所以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经典国学的入门之作,也可让读者借以观今,体验一番新的人情风貌。 内容推荐 “三言二拍”,是明代刊行的五部话本和拟话本选集的合称,即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这五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深刻地折射出17世纪的中国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普遍要求与思想情感,展现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明代市井生活画卷。《三言二拍粹选》这本书精选的就是上述几部作品。 这本《三言二拍粹选》是中华经典必读之书。 目录 喻世明言 卷一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卷二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卷三 新桥市韩武卖春情 卷四 赵伯升茶肆遇仁宗 卷五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卷六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卷七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卷八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卷九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卷十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警世通言 卷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卷二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卷三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卷四 崔待诏生死蒙冤 卷五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卷六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卷七 唐解元一笑姻缘 卷八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卷九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卷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醒世恒言 卷一 卖油郎独占花魁 卷二 灌园叟晚逢仙女 卷三 钱秀才占凤凰俦 卷四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卷五 苏小妹三难新郎 卷六 佛印师四调琴娘 卷七 隋炀帝逸游召谴 卷八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卷九 李淠公穷邸遇侠客 卷十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初刻拍案惊奇 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卷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 卷三 刘东山夸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踪村酒肆 卷四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卷五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 武惠妃崇禅斗异法 卷六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卷七 陶家翁大雨留宾 蒋震卿片言得妇 卷八 卫朝奉狠心盘贵产 陈秀才巧计赚原房 卷九 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卷十 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卷二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卷三 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 卷四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卷五 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掾居郎署 卷六 同窗友认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卷七 甄监生浪吞秘药 春花婢误泄风情 卷八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卷九 徐茶酒乘闹劫新人 郑蕊珠鸣冤完旧案 卷十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试读章节 三巧儿心上爱了这几件东西,专等婆子到来酬价,一连五日不至。到第六日午后,忽然下一场大雨。雨声未绝,闸闸的敲门声响。三巧儿唤丫鬟开看,只见薛婆衣衫半湿,提个破伞进来,口儿道:“晴干不肯走,直待雨淋头。”把伞儿放在楼梯边,走上楼来万福道:“大娘,前晚失信了。”三巧儿慌忙答礼道:“这几日在那里去了?”婆子道:“小女托赖新添了个外孙,老身去看看,留住了几日,今早方回。半路上下起雨来,在一个相识人家借得把伞,又是破的,却不是晦气!”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几个儿女?”婆子道:“只一个儿子,完婚过了。女儿到有四个,这是我第四个了,嫁与徽州朱八朝奉傲偏房,就在这北门外开盐店的。”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婆子道:“大娘不知,到是异乡人有情怀。虽则偏房,他大娘子只在家里,小女自在店中,呼奴使婢,一般受用。老身每遍去时,他当个尊长看待,更不怠慢。如今养了个儿子,愈加好了。”三巧儿道:“也是你老人家造化,嫁得着。”说罢,恰好晴云讨茶上来,两个吃了。 婆子道:“今日雨天没事,老身大胆,敢求大娘的首饰一看,看些巧样儿在肚里也好。”三巧儿道:“也只是平常生活,你老人家莫笑话。”就取一把钥匙,开了箱笼,陆续搬出许多钗、钿、缨络之类。薛婆看了,夸美不尽,道: “大娘有恁般珍异,把老身这几件东西,看不在眼了。”三巧儿道: “好说,我正要与你老人家请个实价。”婆子道:“娘子是识货的,何消老身费嘴?“三巧儿把东西检过,取出薛婆的篾丝箱儿来,放在卓上,将钥匙递与婆子道:“你老人家开了,检看个明白。”婆子道:“大娘忒精细了。”当下开了箱儿,把东西逐件搬出。三巧儿品评价钱,都不甚远。婆子并不争论,欢欢喜喜的道:“恁地,便不枉了人。老身就少赚几贯钱,也是快活的。”三巧儿道:“只是一件,目下凑不起价钱,只好现奉一半。等待我家官人回来,一并清楚。他也只在这几日回了。”婆子道:。便迟几日,也不妨事。只是价钱上相让多了,银水要足纹的。”三巧儿道:“这也小事。”便把心爱的几件首饰及珠子收起,唤晴云取杯见成酒来,与老人家坐坐。婆子道: “造次如何好搅扰?”三巧儿道:“时常清闲,难得你老人家到此,作伴扳话。你老人家若不嫌怠慢,时常过来走走。”婆子道:“多谢大娘错爱,老身家里当不过嘈杂,像宅上又忒清闲了。”三巧儿道:“你家儿子做甚生意?”婆子道:“也只是接些珠宝客人,每日的讨酒讨浆,刮的人不耐烦。老身亏杀客宅们走动,在家时少,还好。若只在六尺地上转,怕不燥死了人。”三巧儿道:“我家与你相近,不耐烦时,就过来闲话。”婆子道:“只不敢频频打搅。”三巧儿道:“老人家说那里话。” 只见两个丫鬟轮番的走动,摆了两副杯箸,两碗腊鸡,两碗腊肉,两碗鲜鱼,连果碟素菜,共一十六个碗。婆子道:“如何盛设!”三巧儿道:“见成的,休怪怠慢。”说罢,斟酒递与婆子,婆子将杯回敬,两下对坐而饮。原来三巧儿酒量尽去得,那婆子又是酒壶酒瓮,吃起酒来,一发相投了,只恨会面之晚。那日直吃到傍晚,刚刚雨止,婆子作谢要回。三巧儿又取出大银钟来,劝了几钟,又陪他吃了晚饭,说道:“你老人家再宽坐一时,我将这一半价钱付你去。”婆子道:“天晚了,大娘请自在,不争这一夜儿,明日却来领罢。连这篾丝箱儿,老身也不拿去了,省得路上泥滑滑的不好走。”三巧儿道:“明日专专望你。”婆子作别下楼,取了破伞,出门去了。正是: 世间只有虔婆嘴,哄动多多少少人。 却说陈大郎在下处呆等了几日,并无音信。见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带水的进城来问个消息,又不相值。自家在酒肆中吃了三杯,用了些点心,又到薛婆门首打听,只是未回。看看天晚,却待转身,只见婆子一脸春色,脚略斜的走入巷来。陈大郎迎着他,作了揖,问道:“所言如何?”婆子摇手道:“尚早。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你莫在此探头探脑,老娘不是管闲事的。”陈大郎见他醉了,只得转去。 次日,婆子买了些时新果子、鲜鸡、鱼、肉之类,唤个厨子安排停当,装做两个盒子,又买一瓮上好的酽酒,央间壁小二挑了,来到蒋家门首。三巧儿这日,不见婆子到来,正教晴云开门出来探望,恰好相遇。婆子教小二挑在楼下,先打发他去了。晴云已自报知主母。三巧儿把婆子当个贵客一般,直到楼梯口边迎他上去。婆子千恩万谢的福了一回,便道:“今日老身偶有一杯水酒,将来与大娘消遣。”三巧儿道:“到要你老人家赔钞,不当受了。”婆子央两个丫鬟搬将上来,摆做一卓子。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忒迂阔了,恁般大弄起来。”婆子笑道:“小户人家,备不出甚么好东西,只当一茶奉献。”晴云便去取杯箸,暖雪便吹起水火炉来。霎时酒暖,婆子道:“今日是老身薄意,还请大娘转坐客位。”三巧儿道:“虽然相扰,在寒舍岂有此理?”两下谦让多时,薛婆只得坐了客席。这是第三次相聚,更觉熟分了。饮酒中间,婆子问道:“官人出外好多时了,还不回,亏他撇得大娘下。”三巧儿道:“便是,说过一年就转,不知怎地担阁了?”婆子道:“依老身说,放下了恁般如花似玉的娘子,便博个堆金积玉也不为罕。”婆子又道:“大凡走江湖的人,把客当家,把家当客。比如我第四个女婿朱八朝奉,有了小女,朝欢暮乐,那里想家?或三年四年,才回一遍,住不上一两个月,又来了。家中大娘子替他担孤受寡,那晓得他外边之事?”三巧儿道:“我家官人到不是这样人。”婆子道:“老身只当闲话讲,怎敢将天比地?”当日两个猜谜掷色,吃得酩酊而别。第三日同小二来取家火,就领这一半价钱。三巧儿又留他吃点心。从此以后,把那一半赊钱为由,只做问兴哥的消息,不时行走。 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癫的惯与丫鬟们打浑,所以上下都欢喜他。三巧儿一日不见他来,便觉寂寞,叫老家人认了薛婆家里,早晚常去请他,所以一发来得勤了。世间有四种人惹他不得,引起了头,再不好绝他。是那四种?游方僧道,乞丐,闲汉,牙婆。上三种人犹可,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户的,女眷们怕冷静时,十个九个到要扳他来往。今日薛婆本是个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软语,三巧儿遂与他成了至交,时刻少他不得。正是: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陈大郎几遍讨个消息,薛婆只回言尚早。其时五月中旬,天渐炎热。婆子在三巧儿面前,偶说起家中蜗窄,又是朝西房子,夏月最不相宜,不比这楼上高厂风凉。三巧儿道:“你老人家若撇得家下,到此过夜也好。”婆子道:“好是好,只怕官人回来。”三巧儿道:“他就回,料道不是半夜三更。”婆子道:“大娘不嫌蒿恼,老身惯是拉相知的,只今晚就取铺陈过来,与大娘做伴,何如?”三巧儿道:“铺陈尽有,也不须拿得。你老人家回覆家里一声,索性在此过了一夏家去不好?”婆子真个对家里儿子媳妇说了,只带个梳匣儿过来。三巧儿道:“你老人家多事,难道我家油梳子也缺了,你又带来怎地?”婆子道:“老身一生怕的是同汤洗脸,合具梳头。大娘怕没有精致的梳具,老身如何敢用?其他姐儿们的,老身也怕用得,还是自家带了便当。只是大娘分付在那一门房安歇?”三巧儿指着床前一个小小藤榻儿,道:“我预先排下你的卧处了,我两个亲近些,夜间睡不着好讲些闲话。”说罢,检出一顶青纱帐来,教婆子自家挂了,又同吃了一会酒,方才歇息。两个丫鬟原在床前打铺相伴,因有了婆子,打发他在间壁房里去睡。 从此为始,婆子日间出去串街傲买卖,黑夜便到蒋家歇宿。时常携壶挈植的殷勤热闹,不一而足。床榻是丁字样铺下的,虽隔着帐子,却像是一头同睡。夜间絮絮叨叨,你问我答,凡街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这婆子或时装醉诈风起来,到说起自家少年时偷汉的许多情事,去勾动那妇人的春心。害得那妇人娇滴滴一副嫩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婆子已知妇人心活,只是那话儿不好启齿。 P6-7 序言 “三言二拍”,是明代刊行的五部话本和拟话本选集的合称,即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漾初主要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这五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话本,是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多为民间艺人创作,仅是故事的梗概。有些文人仿效摹拟话本的形式编写小说,供人案头阅读,就形成了“拟话本”。明代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开始萌芽,市民阶层空前壮大,对文学作品形成了强大的阅读需求,话本和拟话本小说集就此应运而生。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漾初的“二拍”,而“三言”犹胜于“二拍”。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明苏州府长洲县(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他“才情跌宕,诗文藻丽”,但科举屡试不中,转而著书教学。明崇祯三年(1630年),五十七岁的他才补为贡生,任丹徒县训导;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1638年)任满归隐。清兵南下后,他奔走各地,宣传抗清。清顺冶三年(1646年)春,他忧愤而死,一说他被清兵所杀,终年七十三岁。冯梦龙一生纂辑、整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新列国志》、民歌《挂枝儿》、戏曲《双雄记》和传奇、评纂等诸多门类及内容,而其中“三言”最富盛名。 “三言”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部四十篇,至明天启七年(1627年)全部完成刊行。“三言”所辑录的宋元明三代话本和明代文人及冯梦龙创作的拟话本,都不同程度地经过冯梦龙的增删和润饰。“三言”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动人的爱情描写,并对负心行为大力谴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有对朋友之间情谊的歌颂,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有通过爱情悲剧表现封建社会妇女不顾礼教束缚,对幸福大胆追求的精神,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有历史传奇故事,如《晏平仲二桃杀三士》,等等。“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刻画典型、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可谓“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三言”充分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强调人的感情和价值,对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大加嘲讽,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意义,深受时人喜爱。 “三言”的最后一部《醒世恒言》问世的第二年,《拍案惊奇》就刊行了。“三言”对凌漾初影响极大,他在《拍案传奇))的序中说道:“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他作“二拍”,也是“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 凌漾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明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他十二岁入学,但一直科场不顺,最后转向著述。明崇祯七年(1634年),五十五岁的他才以副贡选任上海县丞;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升徐州判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李自成起义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呕血而死,终年六十五岁。 凌漾初的“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是他个人独立创作的,《二刻拍案惊奇小引》语,“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拍”每集四十篇,共八十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七十八篇。“二拍”的小说主题与“三言”十分相近,涵盖了爱情、婚姻、朋友情义等诸多内容,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上均不及“三言”。不过,“二拍”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作为我国文学史上首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二拍”是古代白话小说史上一个必须记录的里程碑。其次,“二拍”较之“三言”所撷取的社会内容更贴近普通百姓,深刻地折射出十七世纪的中国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普遍要求与思想情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活色生香的明代市井生活画卷。 为使读者全面领略“三言二拍”的风貌,我们精选五部作品中的名篇合为一册,取名《三言二拍选粹》。在整理辑录的过程中,我们以通行刊本(《喻世明言》天许斋、《警世通言》兼善堂、《醒世恒言》叶敬池、《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尚友堂)为底本,并参考了其他古本及有关书籍。本书还配有明代版画,古风古韵,旨在让读者真正体会到明代的市井风情。 编者 2012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