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昙花一现的金融衍生品种,许多曾经参与过权证投资的投资者对它怀有复杂的感情;对于新的投资者,对权证更多的则是陌生。本书正是在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走向深入、权证重出江湖的背景下编写的,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本书由国内权威权证研究专家群体倾力奉献,是全面解析权证理论及投资策略第一书。本书结合海内外权证市场的发展历程,旨在全面介绍权证作为一种衍生产品的基本特性和投资策略。该书既可以作为对权证产品感兴趣的普通投资者的入门读物,又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从理论到操作层面的参考价值,可谓雅俗共赏。
作为国内首部由权威证券研究机构撰写的专注于权证知识介绍与极证投资策略的出版物,本书突出体现了联合证券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和国内外权证市场的实践经验。联合证券是国内最早研究权证的专业机构,参与此书编写工作的既包括对国内资本市场有深刻领悟的本土专业研究人员,又包括接受过金融工程系统训练和衍生产品市场洗礼的海外归国人士。
序
引子:感受权证魅力
第一章 权证其实很简单
1.1 权证:没有义务的权利
1.2 如何区分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
1.3 权证行权时的损益
1.4 投资权证与投资股票的区别
第二章 精彩纷呈的海外权证市场
2.1 中国香港——世界最大的权证市场
2.2 中国台湾——只有备兑权证的市场
2.3 德国——发行数量最大的权证市场
2.4 澳大利亚——集中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权证市场
2.5 新加坡——做市商制度助力权证发展
2.6 美国——被期权夺去光芒的权证市场
第三章 似曾相识的权证:中国权证市场发展历史
3.1 20世纪90年代权证市场形成的背景
3.2 高度投机的90年代权证市场
3.3 90年代权证市场为什么偃旗息鼓?
3.4 前车之鉴
3.5 权证管理办法为权证的复出奠定法律基础
3.6 股权分置改革令权证重出江湖
3.7 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权证值多少钱
4.1 权证的理论定价——Black—Scholes模型
4.2 美式权证的定价——二叉树模型
4.3 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
4.4 权证价格与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4.5 两种波动率
第五章 如何评估权证的投资价值
5.1 正股价值很重要
5.2 权证什么时候才能赚钱?——溢价
5.3 权证的以小搏大性——杠杆比率
5.4 更准确的衡量标准——实际杠杆比率
5.5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5.6 权证价格的上下限
第六章 如何投资权证
6.1 知己知彼——零和游戏
6.2 如何选择权证?
6.3 权证投资实战案例
6.4 投资权证要注意风险
6.5 如何确定权证的投资规模
第七章 如何运用权证
7.1 寻找套利机会
7.2 运用权证构建保本+额外收益组合
7.3 运用权证构建投资组合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深圳证券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
常用符号一览表
2.权证:火箭金融时代的来客
火箭金融时代的主打投资产品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管制的放松,华尔街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大大冲击了原有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一大批“火箭科学家”,包括理论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进入华尔街,向金融工程转移。金融衍生产品的崛起使得金融业进入了“火箭金融时代”。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其杠杆性以及定价复杂的特点,往往蕴涵了极大的风险,由于衍生产品交易承担风险过度而最终导致企业瞬间崩溃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一时之间,金融衍生工具成为了世界经济领域争论的焦点。但在一片争论声中,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仍出现了持续的巨幅增长。无论你是否喜欢,金融衍生产品已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整个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众多金融衍生产品中的主打产品之一,权证历来在衍生产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球证券市场上,权证已经是位列股票、债券后的第三大交易品种,在国外的运作已经非常成熟。特别在台湾、香港等地,权证更是统治整个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绝对主力。2004年,香港市场新上市衍生权证共1259只,发行总额1394亿港元,成交金额高达5245亿港元。2005年前8个月,日均成交额约32亿港元,新上市数目已超1100只。
竟然与诺奖获得者如此接近
在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时(这当然也包括对权证的定阶),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标准,那就是Black—Scholes定阶模型。这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模型。在经济理论的宝塔上,获诺贝尔奖的理论就像这座宝塔之上的珍珠,对一般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B—S模型却被金融市场上的普通投资者耳熟能详,不能不说是金融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香港的投资者,包括许多个人投资者,已经不把权证看成是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而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一种投资工具。
我们离火箭金融时代还有多远呢?
火箭金融时代听起来是如此高深,看似遥遥无期,但其实离我们已经不远。可转换债券这个投资者已经非常熟悉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一种比权证更为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所以说火箭金融时代的特征不是复杂更复杂,而是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如果说金融体系就是一座大厦,特性各异的各类金融工具就像砖瓦,是构建金融这座大厦的基础材料。建造精巧的建筑,需要精巧的材料。正如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所言,“证券市场的问题是简单的,但解决的办法却是复杂的,其根源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过于单一。”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带来的汇率波动,各类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ETF、权证、指数期货、资产证券化等等,各类金融创新产品已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我们走来。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价格发现、风险对冲等多种功能,也将会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火箭金融时代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如果说可转换债券是悄悄地溜进人们视野的话,那么权证则为我们正式打开了通往火箭金融时代的大门。
P3-5
2005年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年”。
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正式复出,资产证券化从理论走向实践,《证券法》、《公司法》完成修订工作……在经历了四年低迷后,中国证券市场又一次迎来了曙光。
今年以来,管理层积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落实“国九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丰富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大力促进国內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与体制创新。权证正是近期管理层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投资者需求,重点推进的主要创新品种,而已经渐次展开的股权分置改革更是为权证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提供了广阔而肥沃的土壤。从宝钢权证惊人的涨幅和活跃的交易就可看出投资者对权证产品的渴望,这也刺激了管理层、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参与权证产品的热情。
然而,作为曾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昙花一现的金融衍生品种,许多曾经参与过权证投资的投资者对它怀有复杂的感情;对于新的投资者,对权证更多的则是陌生。本书正是在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走向深入、权证重出江湖的背景下编写的,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而作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合作伙伴,联合证券正积极参与国內首批指数类备兑权证产品及其他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这使得本书在可操作性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联合证券是国內最早从事权证研究的专业机构,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并受到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本书正是基于联合证券前期大量的研究积累编写的,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既有专注于国內资本市场多年、对市场有深刻领悟的本土专业人士,又有一批接受过规范的金融工程学科系统训练和衍生产品市场洗礼的海外学成归国人士,突出体现了联合证券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和国內外权证市场的实践经验。
本书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权证的基础知识以及权证的特点,目的是让读者对权证概貌有初步的了解,是本书的必读章节。第二章用全球化视野看待权证,详细介绍了海外权证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监管制度。第三章则回顾了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历史,特别就20世纪90年代初权证市场的表现和失败的原因作了详细描述与分析,并展望了我国权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第三章的信息量较大,第二章对于有意投资海外(特别是中国香港)权证市场的投资者非常有参考价值,而对于有兴趣了解我国权证发展历史的读者、相关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而言,第三章则为他们提供了借鉴。第四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我们结合大量实例,从如何确定权证的理论价值、如何评估权证的市场价格是否有投资价值,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权证进行投资、如何运用权证来实现套期保值功能等多个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权证投资实战策略。
本爷在內容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国內读者的阅读习惯,运用国人所习惯的思维阐述权证及其不同表现形式所共同具有的內在的、细微的理论与思想精髓,并使用国人所熟悉的标的、情景模拟来分析国內权证产品的特性及其未来发展轨迹。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对权证产品感兴趣的普通投资者的入门读物,又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从理论到操作层面的参考价值,可谓雅俗共赏。
谨以此书献给登瀛发轫的中国衍生产品市场!
盛希泰
2005年10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