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和高鄂编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在现存的诸多版本中,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以活字排印行世的“程甲本”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原著风格的印本。本书是以程甲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抄本和刻本整理而成的,以最大限度地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书中还配有一百多幅清刻版画,画面清晰,古风古韵,让读者能够全身心体验到“红楼人”的爱恨情仇与命运沉浮,亲身领略到“红楼”的经久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中华经典必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曹雪芹//高鹗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雪芹和高鄂编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在现存的诸多版本中,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以活字排印行世的“程甲本”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原著风格的印本。本书是以程甲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抄本和刻本整理而成的,以最大限度地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书中还配有一百多幅清刻版画,画面清晰,古风古韵,让读者能够全身心体验到“红楼人”的爱恨情仇与命运沉浮,亲身领略到“红楼”的经久魅力。 内容推荐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沉浮为背景,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由曹雪芹和高鄂编写。 目录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第九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天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答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老老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亭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毛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叱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避嫌隙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天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娩姬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吼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一百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第一百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衩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第一百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第一百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第一百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一百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第一百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第一百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一百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一百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一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一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第一百十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第一百十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一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试读章节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张如圭。他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知雨村,雨村欢喜,忙忙叙了两句,各自别去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求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雨村领其意而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尚未行,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筹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弟于内兄信中注明,不劳吾兄多虑。”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叉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进渴。”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一家,乃荣公之孙:大内冗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故弟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叉谢了林如海。如海叉说;“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吾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领了。 那女学生原不忍弃父而去,无奈他外祖母必欲其往,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叉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一日到了京都,雨村先整了衣冠,带着小童,拿了。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上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像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况叉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极力帮助,题奏之目,谋了—个复职,不上两月,便选了金陵应天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不在话下。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府打发轿子并拉行李车辆伺候。这黛玉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穿吃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自上了轿,进了城,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叉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是外祖的长房了。”叉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却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轿子抬着走了一箭之远,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又退了出去,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了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超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兰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说道:。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玉也哭个不休。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黛玉一一拜见了。贾母叉叫:“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初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归了坐位,丫鬟送上茶来。不过叙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瘸,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叉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女孩儿,所疼者独有你母,今一旦先我而逝,不得见一面,教我怎不伤心!”说着携了黛玉的手又哭起来,家人忙相劝慰,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个癞头和尚,说耍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叉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一语未休,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撺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姊妹都忙告诉黛玉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叫做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刻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叉弱,也才劝住了,快休再题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喜欢,叉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叉忙挎着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兰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叉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完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也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叉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翻免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舅舅去。维时贾赦之妻邢氏忙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到底便宜些。”贾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那邢夫人答应了,遂带了黛玉和王夫人作辞,大家送至穿堂。垂花门前早有众小厮拉过一辆翠幄清油车来,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婆娘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劂门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入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车来。邢夫人挽了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处必是荣府中之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那边的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好。及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令人到外书房中请贾赦。一时来回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怀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是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昕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借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迟去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邢夫人道:“这也罢了。”遂命两个嬷嬷用方才坐来的车子送过去。于是黛玉告辞。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叉嘱咐了众人几旬,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 一时黛玉进入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錾金彝,—边是玻璃盒,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椅子,又有一副对联,乃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银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翻靛焕蝈霞。下面—行小字,道是:“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P7-8 序言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清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的两句诗,一语道尽了乾嘉时期世人争读《红楼梦》的盛况。乾隆中期,一部未完小说《石头记》的抄本在北京悄然问世,很快就风靡全国,到乾隆后期,“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以至于梦痴学人在《梦痴说梦》中发出感叹“遍于海内,家家喜闻,处处争购”。梦痴学人的说法虽然稍显夸张,但《红楼梦》对当时清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它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天才精心构撰的巨作,是曹雪芹在穷苦困顿中呕心沥血编著而成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之一,不仅他的生卒年一直存在争议,就连他的“字”、“号”也不能完全确定。现在研究普遍认为,曹雪芹名霜,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 曹雪芹祖籍辽宁辽阳,祖上是汉人,清朝建立后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在康熙一朝,康熙对曹家多有照顾,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祖孙四人相继出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曹家因此成为江南显赫一时的望族,堪称“钟鸣鼎食”之家。但是,雍正登上皇位后,皇室内部斗争激烈,曹家不幸牵扯到其中,连受打击,最后被查没家产。鼎盛的曹家自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曹雪芹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少年时代过的是“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十几岁时,家产被抄,举家搬迁到北京,开始了“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苦生活;到了晚年,迁居到北京西郊,更见落魄,甚至陷入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地。乾隆二十七年,曹雪芹染病在身,却又无钱医治,最终在凄凉中去世。 曹雪芹由豪门贵族子弟跌入社会底层,饱经世态炎凉,遍尝辛酸痛苦,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一生的心血,可以说都倾注在了《红楼梦》中,据说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成就了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 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沉浮为背景,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人物描绘、细节描写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堪称一绝。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有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改变了以往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而完整的艺术结构,情节左右生支,人物有隐有现,但层次井然,浑然天成,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形象;书中对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如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等,也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令人如入篇中,亲历其境…… 《红楼梦》全本为一百二十回。据考证,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八十回以后虽有不少片断甚至整回的手稿,可惜都佚失了。《红楼梦》如今的后四十回,据说是高鹗搜集残稿续补而成的,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以活字排印行世,此本通称“程甲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程、高二人在对甲本进行了“补遗订讹”等工作后,再次排印,此本通称“程乙本”。程乙本与原著风格偏离较多,程甲本便因此成为《红楼梦》的祖本,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原著风格的印本。 本书是以程甲本为底本,参考其他抄本和刻本整理而成的,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读者领略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本书还配有一百多幅清刻版画,画面清晰,古风古韵,让读者能够全身心体验到“红楼人”的爱恨情仇与命运沉浮,亲身领略到“红楼”的经久魅力。 编者 2012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