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勒编写的长篇小说《十五岁的船长》讲述了:双桅捕鲸船流浪者号欲从新回兰返回旧金山。在太平洋洋面上,他们搭救了一艘半沉的船及船上五个黑人和一条狗。航行中五位船员坐上小艇去捕鲸,不幸罹难,船长的重任落到年仅十五岁的迪克·桑德身上。船上的厨师内格罗本是贩卖黑奴的坏人,他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耍弄阴谋,制造混乱,但在刚毅坚定、聪明绝伦的十五岁小船长领导下,都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地驾船返回美洲大陆。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而且全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格调,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年轻的小船长迪克·桑德是青少年的好榜样,相信他的故事对青少年朋友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十五岁的船长》是儒勒·凡尔纳的重要作品之一,很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十五岁的船长》讲述捕鲸船“流浪者”号在南极圈完成捕鲸作业后,开到新西兰,搭载了船长的妻子和其他几位亲友,准备返回美国。途中,船长和五名水手在与一条鲸鱼搏斗时不幸全部遇难。十五岁的见习水手迪克,桑德临危受命,答应老船长一定要把全船人员安全带回家乡。没想到的是,船上的厨师长内格罗本是一个逃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耍弄阴谋诡计,制造混乱,把船引向了贩卖奴隶的非湘。他打算把船上所有的人都作为奴隶卖掉,并设计陷害迪克,桑德,把他送进了为当地酋长陪葬的墓穴……然而,小船长迪克·桑德是一个刚毅、坚定、智慧和果敢的人,他带领全体船员团结拼搏,奋不顾身,虽然历尽千难万险,但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带领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1章 “流浪者”号
1873年2月2日,双桅船“流浪者”号正处在格林尼治南纬43°57'、西经165°19'的位置。
这条重四百吨的双桅船是在旧金山被装备起来的,用以南方海岸的大型捕鱼活动。船的主人叫詹姆斯,威尔顿,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富有的船东,这些年来,詹姆斯·威尔顿一直委托赫尔船长担任“流浪者”号的指挥者。
“流浪者”号是这些船舶中最小的也是最好的一条。每到捕鲸季节威尔顿都会派它从白令海峡出发,一直行到北冰洋,或者从塔斯马尼亚附近和合恩角行到南极洲。它在航行中向来非常出色,船的绳索装备便于操作,使得船只可以在人数很少的情况下,也能穿越南极洲的浮冰。水手们都说,赫尔船长是在大洋中穿行的高手。夏天的时候,他总能在新西兰或者好望角附近海域的浮冰中,游刃有余地驾着船,要知道那里的海域纬度要比北部低得多。
的确,这个季节只剩下面积不大的冰山,因为它们大部分已经在冰山与冰山的撞击中,或者是经过了温暖的海水的侵蚀,融化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了。
赫尔船长不但是个好海员,还是个捕鲸高手。在他的领导下,由五名水手和一个实习水手组成了一支捕鲸团队。这样人数的团队对于捕鲸来说实在是少了点,捕鲸需要足够多的人,不光是在攻击小艇上要有人,在分割捕获的鲸鱼时也要有人。但是对于有些船东来说,比如詹姆斯·威尔顿,他觉得让船从旧金山起航,只雇几个驾船航行必需的水手,能省下不少钱。新西兰可一点都不缺捕鲸的人,那里有各个国籍的水手、逃兵和鱼叉者,这些熟知捕鲸技巧的人,一旦到了季节,便想方设法地让船主们雇佣他们。季节一过,他们就领钱,下船,然后等来年再被雇佣。用这种方法,既能雇佣到最好的水手,又能从与他们的合作中获取最大的利润。
“流浪者”号就是这么做的。
这条双桅船刚在南极圈渡过了捕鲸期。但是他们并没有收获成桶成桶的鲸油,也没有很多的鲸须。从那个时候起,捕鲸已经不再是件容易的事了。
由于过度捕杀,鲸科动物越来越少。生活在北冰洋中、有“北欧舰艇”之称的须鲸和南部海域的鲸鱼都濒临灭绝。捕鱼者们只能去捕捉那些硬嘴鲸,就是体积巨大的哺乳动物,捕杀的过程也一样具有危险。
赫尔船长在这次行动中捕获的也是硬嘴鲸。但是下一次航行,他计划往纬度更高的地方航行。有必要的话,就到视野范围能够看到克拉利和安德里的地方去。这两个地方被认为属于法国人杜蒙,德·于维尔的发现,他是“阿斯托拉”号和“奇雷”号的船长。不过美国人威尔克并不同意。
总的来说,这个季节的收获对“流浪者”号来说并不理想。1月初,也就是南极洲正在夏天的时候,其他的船只还没有到返航的时间,但是赫尔船长却不得不放弃捕鱼而返回。原因是他雇的那些捕手们,总不时要向他“讨个说法”,令他不得不考虑把他们都解散了。
1月15日,“流浪者”号向新西兰的西北方向航行。不久,他们抵达位于舒拉齐海湾深处,奥克兰港的威特马特,船靠岸后将这一季在船上工作的捕鱼者送上了岸。
水手们对这个结果都不满意。“流浪者”号这次收获的鲸油比以往要差了将近两百桶,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坏成绩。作为一个有着如此多荣誉的捕手,赫尔船长回来的时候极度沮丧。这几乎是他第一次空手而归,他敏感的自尊心很受伤害。他实在不能原谅那些雇佣工,因为他们的不服从,而完全糟蹋了他的这次的捕鲸。
P3-4
1900年,《八十天环游地球》首次被译成中文。从此,儒勒·凡尔纳这位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逐渐被中国读者所认识,他的《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的奇异漫游》的系列科幻小说不断地被译成中文,有的小说还有多个译本。凡尔纳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大凡上过几年学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位大作家的。现如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已然普及,能吸引入的书籍越来越少,凡尔纳还有足够的魅力留住人们的读书热情吗?
当代法国科幻作家韦尔贝指出:“人人都在说青年人不读书了,可是应该问问他们有什么书可读。”能不能留住人们的读书热情,问题在于有没有熔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炉的好书,而凡尔纳的小说情节惊险、人物生动,正属于这一类既健康又有趣的好书。
读凡尔纳的小说,除了可以学到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外,还能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并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凡尔纳的想象力是非凡的,甚至是神奇的。他从小就想成为一个航海家,盼望去周游世界,但是他的理想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于是他只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小说创作中翱翔漫游。他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自然环境的描述等等,大部分都来自他令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能使他置身于小说故事发展需要的任何时间和地点。更令人称奇的是,小说中的一些描写,哪怕是细枝末节的事物,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而且形象啼羽栩如生,十分逼真。读凡尔纳的小说,就是跟随他的想象,与他一起“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奇异漫游”。在凡尔纳一生创作的上百部小说中,每一个岛屿都非常神秘,一个火山口可以让你深入到地球的中心,而一艘潜水艇可以把我们带到海底进行两万里的探险漫游……借助他的想象力,我们看到了燃烧起来的群岛,阿尔卑斯山上出现的一座城堡,藏在马尾藻海深水里的一条海蛇……跟着他,我们乘气球五个星期穿越非洲大陆(《气球上的五星期》),到“地心”(《地心游记》)、到“海底”(《海底两万里》)、到“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再“从地球到月球”,去认识“十五岁的船长”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去见识精彩纷呈的奇异世界。
去见识这个精彩纷呈的奇异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尤其重要。凡尔纳是激发读者想象力的能手,他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藏于少年儿童身上的想象能量。他小说中所展示的一切都令读者感到十分新奇,有他的那些千奇百怪的事物相伴,孩子们的童年会变得特别温馨,因为孩子们有了一种想象未来的自由;基于这种自由,一个人带着他的梦想从儿童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成年。读着凡尔纳的小说,借助小说中假想的力量,读者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会很快摆脱懵懂无知的状态,让智慧的火花自然绽放。《醉舟》的作者阿尔蒂尔·兰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被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从凡尔纳那里获得创作灵感的诗人;《醉舟》中表现的海上奇观与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兰波到当代作家索莱尔斯,凡尔纳在法国文学史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想象力不仅对文学创作意义重大,它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很多人读着他的小说长大,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并走向事业的成功。记者、科学家、旅行家、航天员、导演、画家、作家,无数人的成功都应该归功于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假如没有凡尔纳,有些人甚至不可能有自己的事业。希望随着这套“儒勒·凡尔纳科幻探险系列”的出版,凡尔纳能再一次走近中国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读者,让他们与凡尔纳一道在一次次奇异的旅行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和理想一起放飞。
李建英
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