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月(中国现代名作家爱情小说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柔石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柔石是鲁迅先生在世时欣赏的年轻作家,他在上世纪20年代写了一篇《二月》的小说。《二月》表面上写的似乎是与漂泊者爱情相关的故事,其深层却是提出了人的出路问题。小说以幻灭的主人公萧涧秋的回归与离去,反映了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与自我放逐。

内容推荐

《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主人公萧涧秋的爱情归宿,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三姊妹》讲述了章先生与藐姑、惠姑、莲姑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爱情故事。《别》和《疯人》描写了爱情的坚贞和凄婉。《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主人公萧涧秋的爱情归宿,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彷徨。《三姊妹》讲述了章先生与藐姑、惠姑、莲姑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爱情故事。《别》和《疯人》描写了爱情的坚贞和凄婉。

《二月》是一本中篇小说。

目录

《二月》小引

柔石和他的作品

二月

三姊妹

疯人

柔石著作年表

试读章节

二月

是阴历二月初,立春刚过了不久,而天气却奇异地热,几乎热得和初夏一样。在芙蓉镇的一所中学校底会客室内,坐着三位青年教师,静寂地各人看着各人自己手内底报纸。他们有时用手拭一拭额上的汗珠,有时眼睛向门外瞟一眼,好像等待什么人似的,可是他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样过去半点钟,其中脸色和衣着最漂亮的一位,名叫钱正兴,却放下报纸,站起,走向窗边将向东的几扇百叶窗一齐都打开。一边,他稍稍有些恼怒的样子,说道:“天也忘记做天的职司了!为什么将五月的天气现在就送到人间来呢?今天我已经换过两次的衣服了:上午由羔皮换了一件灰鼠,下午由灰鼠换了这件青缎袍子,莫非还叫我脱掉赤膊不成么?陶慕侃,你想,今年又要有变卦的灾异了——战争,荒歉,时疫,总有一件要发生呢?”

陶慕侃是坐在书架的旁边,一位年约三十岁,脸孔圆黑微胖的人;就是这所中学的创办人,现在的校长。他没有向钱正兴回话,只向他微笑地看一眼。而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身躯结实而稍矮的人,却响应着粗的喉咙,说道:“哎,灾害是年年不免的,在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内!近三年来,有多少事:江浙大战,甘肃地震,河南盗匪,山东水灾,你们想?不过像我们这芙蓉镇呢,总还算是世外桃源,过的太平日子。”

“要来的,要来的,”钱正兴接着恼怒地说,“像这样的天气!”前一位就站了起来,没趣地向陶慕侃问:

“陶校长,你以为天时的不正,是社会不安的预兆么?”这位校长先生,又向门外望了一望,于是放下报纸,运用他老是稳健的心,笑眯眯地诚恳似的答道:“哪里有这种的话呢!天气的变化是自然底现象,而人间底灾害,大半都是人类自己底多事造出来的;譬如战争……”

他没有说完,又抬头看一看天色,却转了低沉的语气说道:“恐怕要响雷了,天气有要下雷雨的样子。”

这时挂在壁上的钟,正当当当地敲了三下。房内静寂片刻,陶慕侃又说:“已经三点钟了,萧先生为什么还不到呢?方谋,照时候计算应当到了。假如下雨,他是要淋的湿的。”

就在他对面的那位方谋,应道:“应当来了,轮船到埠已经有两点钟的样子。从埠到这里总只有十余里路。”

钱正兴也向窗外望一望,余怒未泄地说:“谁保险他今天一定来的吗?哪里此刻还不会到呢?他又不是小脚啊。”

“来的,”陶慕侃那么微笑地随口答,“他从来不失信。前天的挂号信,说是的的确确今天会到这里。而且嘱我叫一位校役去接行李,我已叫阿荣去了。”

“那末,再等一下罢。”

钱正兴有些不耐烦的小姐般的态度,回到他的原位子上坐着。

正这时,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学生,快乐地气喘地跑进会客室里来,通报的样子,叫道:“萧先生来了,萧先生来了,穿着学生装的。”

于是他们就都站起来,表示异常的快乐,向门口一边望着。随后一两分钟,就见一位青年从校外走进来。他中等身材,脸面方正,稍稍憔悴青白的,两眼莹莹有光,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看他底头发就可知道他是跑了很远的旅路来的,既长,又有灰尘。身穿着一套厚哔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势挺直。足下一双黑色长统的皮鞋,跟着挑行李的阿荣,一步步向校门踏进。陶慕侃等立刻迎上门口,校长伸出手,两人紧紧地握着。陶校长说:“辛苦,辛苦,老友,难得你到敝地来,我们底孩子真是幸福不浅。”

新到的青年谦和的稍轻地答:

“我呼吸着美丽而自然底新清空气了!乡村真是可爱哟,我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甜蜜的初春底天气哩!”

陶校长又介绍了他们,个个点头微笑一微笑,重又回到会客室内。陶慕侃一边指挥挑行李的阿荣,一边高声说:“我们足足有六年没有见面,足足有六年了。老友,你却苍老了不少呢!”

新来的青年坐在书架前面的一把椅子上,同时环视了会客室——也就是这校的图书并阅报室。一边他回答那位忠诚的老友:“是的,我恐怕和在师范学校时大不相同,你是还和当年一样青春。”

方谋坐在旁边插进说:“此刻看来,萧先生底年龄要比陶先生大了。萧先生今年的贵庚呢?”

“二十七岁。”P13-17

序言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县人。原名赵平复,笔名“柔石”、“金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筹备者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二月》、中篇小说《三姊妹》、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等。1931年2月7日深夜,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为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的硬气。鲁迅为了寄托对烈士的怀念,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鲁迅说:“我从他的作品中学

到了青春的活力。”

柔石1918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遂兴高采烈地走出大山,从宁波乘船至上海,再坐火车到杭州,跨入了这所梦寐以求的校园。他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多才多艺,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求学期间,他与长他5岁、比他早3年入校的同乡潘天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0年,19Y的柔石遵父母之命,回家与长他两岁的同乡吴素瑛完婚。婚后他们育有两子一女。1921年10月,柔石参加了著名新文学作家叶圣陶、朱自清任顾问,浙一师同学潘漠华、冯雪峰负责的“晨光文学社”,开始从事新文学运动。

1923年夏,柔石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应聘到杭州当家庭教师。因与自己“教育救国”的抱负相去甚远,不到半年,他就辞教回乡。1924年春,他到慈溪普迪小学任教,教学之余坚持文学创作。1925年元,在宁波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

1925年2月,柔石怀着求知的渴望北上,到北京大学当了一名旁听生。在此期间,听过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学理论课。“五卅”惨案爆发后,柔石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开始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用小说、独幕剧、诗和散文等各种文体,写下了大量作品,或诅咒现实的黑暗,或歌颂爱情的坚贞,或倾吐个人心头的郁闷。同时,他在作品里发出了改造世界的呼声。

1926年春,柔石离京南下,为生计奔波于沪、杭之间。次年春,到镇海中学任教,不久担任校校务主任。他在参加国民党县党部召集的一次会议上,获悉当局要逮捕镇海中学学生党员、青年运动负责人周浩然等人,便不顾个人安危,立即通知他们转移。

1927年秋,柔石应邀到宁海中学担任国语教师,兼教音乐和小学部的英语。宁海中学是中共宁海临时县委开展革命活动的秘密基地。在此执教期间,柔石也参加了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宁海地下党组织为有利于开展秘密工作,经过努力,使柔石出任县教育局局长。1928年5月,中共宁海县委组织了著名的“亭旁暴动”,后被国民党重兵镇压,宁海中学也因此被勒令解散。柔石掩护县委特派员杨毅卿脱离了险境,自己也辗转到了上海。

到上海后,柔石埋头读书作文,历时两个月修改并写完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9月,柔石经友人介绍,拜会了他敬仰已久的鲁迅先生,获得了这位导师的信赖。鲁迅热情地为他校阅《旧时代之死》的书稿,并推荐给北新书局出版;还选了一些外国作品让他翻译,帮助他摆脱经济困难;此外,为了使柔石节约开支,鲁迅还把自己原景云里23号的房子让给柔石等青年居住,并请柔石与自己一起搭伙用膳。柔石视鲁迅如严师和慈父,而鲁迅也确像父亲般地关爱着柔石。在经常接触鲁迅和他周围众多文化界知名人士过程中,柔石的文学创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1928年深秋,在鲁迅的帮助下,柔石和崔真吾等人一起组织了旨在介绍东欧、北欧文学,输入外国版画,提倡刚健质朴文艺的“朝花社”。 “朝花社”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鲁迅又推荐他担任《语丝》的编辑。

柔石在为“朝花社”操劳的同时仍勤耕不辍,这一年多时间,堪称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和《二月》,中篇小说《三姊妹》,短篇小说、散文集《希望》,还有两部独幕剧、诗歌,以及被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一、之二中的译作,收获甚丰。柔石留下了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和译著,这些作品已列入世界文学的宝库,先后被译成日、英、俄、法、德、泰、印等多种文字,赢得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1929年秋,党中央决定组建一个以鲁迅为首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文艺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柔石成为筹备“左联”的12名基本构成人员之一。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在中华艺术大学秘密召开,柔石被选为执行委员,不久又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柔石经冯雪峰、黄理文介绍,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党的一些主张,有时就通过柔石转达给鲁迅先生,柔石成为党组织和鲁迅联系的一个桥梁。不久,柔石和胡也频、冯铿一起,以“左联”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柔石被国民党杀害后,鲁迅深感震惊和悲痛,沉重地感到自己“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在“左联”机关刊物《前哨》创刊号“纪念战死者专号”上亲撰《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先驱的血》等文。至辞世前作《写于黑夜里》止,鲁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沉痛地缅怀战友,无时无刻不在鞭挞那些“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至于《为了忘却的记念》及其中的“悼柔石诗”,更是感人至深,影响深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