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慧之星--赵南星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明法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南星(1550~1627),明代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散曲作家,明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万历二年(1574)进士,任历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等职。他机敏睿智,刚直不阿,著述颇丰,深受人民爱戴。由安明法编著的这本《智慧之星--赵南星传奇》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传奇人物形象,故事生动,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赵南星(1550—1627),明代河北高邑县人,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官至朝廷太常侍卿、吏部尚书等职。机敏睿智,刚直不阿,著述颇丰,深受人民爱戴,其传说典故在冀中地区流传甚广。

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广大百姓心目中的赵南星形象,探究其根植人心的奥秘,笔者安明法在母亲唠叨了几十年的流传于井陉、平山、获鹿一带关于赵南星传说基础上,参考《高邑县志》、贾梦元、单纪兰、籍书城等先生有关著述,亲赴河北省高邑县、山西省代县、河南省汝南县等地考察采访,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创作加工,终成这部《智慧之星--赵南星传奇》,供有兴趣的朋友欣赏,助研究的智者参考,并以此表达对这位先人的纪念,对母亲的怀念,对智者的崇敬。

《智慧之星--赵南星传奇》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目录

1.坐胎旱码头

2.出世惊天地

3.柳荫遮太阳

4.逼官绕“城”过

5.智惩恶财主

6.破格入学堂

7.一语破天机

8.打赌赚学费

9.纸枷锁城隍

10.疾书一万字

11.背书羞恶师

12.拔橛戏师傅

13.驱赶花和尚

14.巧训懒姐夫

15.斗胆骗县官

16.对诗羞南儒

17.激将助书生

18.空手解众馋

19.巧对成神童

20.“落水”号梦白

21.联对结挚友

22.特试中进士

23.挺肚晒文章

24.住店惩恶主

25.代民写诉状

26.汝宁父母官

27.妙联震九州

28.斗胆放囚犯

29.智断奸杀案

30.慧眼识假契

31.小计释村仇

32.退银倡新风

33.状元一字师

34.巧计成美眷

35.愤然辞高官

36.忧愤著《笑赞》

37.抿笑救清官

38.智解字约迷

39.计赚刁老财

40.才压十八州

41.改状除民害

42.柴蝎审强盗

43.巧教刁衙役

44.说案教百姓

45.审蛛破奇案

46.特使云桂边

47.真假美女头

48.一针成神医

49.激将保海瑞

50.反唇黄翰林

51.智改皇家道

52.京察惩贪腐

53.为民巧奏本

54.妙计治奸商

55.一钩救两命

56.奇招助寡妇

57.仗义救烟花

58.挺身平冤狱

59.巧改“投柜法”

60.为民伸冤屈

61.潜心著医书

62.奇术治顽疾

63.平地生风波

64.被迫登险途

65.锐意澄吏治

66.怒制“铁如意”

67.罢宴倡廉风

68.泾渭两分明

69.东方未明砚

70.无奈辞朝纲

71.蒙冤戍代州

72.旷世奇姻缘

73.智暖发配路

74.医术震边关

75.兵民贴心人

76.怪梦惊忠魂

77.千里送英灵

78.奇宿土门关

79.功德传千古

后记

试读章节

6.破格入学堂

看了赵南星“逼官绕城过”的故事后,读者朋友难免会生出一连串的疑问或讥讽:“赵南星才四五岁的年纪,还不到上学年龄,怎会吟诗作对,还与知府大人比高低?编也编得有点离奇了吧!”“赵南星再聪明也是人吧,尚未入学怎能妙语连珠,诗文皆通?”……其实笔者也有同感,总觉着这个传说过于牵强,故而进行了重点探研,得到了下面一些信息。

高邑县的赵氏家族自打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的老鸹窝下迁入后,一直是书香门第,才子辈出,到了赵汝弼这一代,虽说大势不顺,屡遭变故,几近破产,但对文儒的追求仍延续不断。自小念书习文的赵汝弼见赵南星不仅天资聪慧,过目不忘,而且天天追着大人说故事问根由,心里分外高兴,等赵南星能说会走后就有意抽时间教他念《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教材,讲名人志士故事,并手把手地教他写字绘画。赵南星学得非常上心,爹爹不在家时常常自个儿念背写画,还老埋怨爹爹教他时间少,刚满三岁就嚷着去社学读书。赵汝弼说,你的个头还没有书桌高,怎么能去上学?等长大一点再送你去。赵南星不依不饶,打滚撒泼,执意要去,大人不同意就独自往学校跑。赵汝弼没有办法,只好抱着他去见先生。先生见赵汝弼抱着个二尺高的小娃娃要来上学,就嬉笑着说:“汝弼啊汝弼,咱哄小孩也不能这么个哄法啊。小孩子执意干什么,只要找个吗事儿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过会儿就没事了,还能当真?”赵汝弼满脸通红地说:“先生您不知道,这孩子上学可不是闹着玩的,您就收下他吧!”

先生戴上老花镜,仔细瞅了一下赵南星,一本正经地说:“你这小娃娃,人小志向大,想上学是好事,先生欢迎你。可你还没书桌高,连黑板也看不见,咋个上法?这样吧,你回去多吃好的多跑跳,等长过书桌了我去接你好吗?”赵南星会心地笑了。

回到家里,赵南星按先生说的,天天多吃饭,多跑跳,拼足劲儿快长个儿,日夜期盼着长过书桌后去上学。可他很快发现,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连年的干旱蝗灾使地里的庄稼打蔫耷头,收获无几,爹爹的杂货铺日益萧条,家里有时连买柴打油的钱也拿不出。懂事极早的赵南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脑瓜一转,背上小筐就不声不响地跑到城边的树林里,捡些枯树枝背回来供母亲生火做饭,喜得父母拍手叫好。

有一次去捡柴,往树林里走远了一些,忽听见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循声过去一看,哇!学堂就在林边上,他趴在窗台外,用指头蘸上唾液,在窗纸上捅个小孔,不眨眼地瞅着先生教大家念书写字,并用小手在窗台上写画。从此,每天早饭后,赵南星就背上小筐跑到树林,抓紧拾些树枝,然后跑到学堂窗外,悄悄地听先生讲课,默默地心记背诵。先生让学生们自习写字,他就把地上的面土抹平,找根树枝在地上写画。学堂放学了,就赶紧用脚把地上的字一划拉,背起小筐往家走去。

有一天,赵南星写着写着入了迷,也没看天色近午,只听先生说了声下学,学生们一阵吵嚷扑腾,生怕被人发现的他赶紧背起小筐逃走了,连地上写的字也没顾上划拉。先生早已发现窗纸上出现了个小孔,待放学后走出来察看,见地上画了一大片字,正是他刚才给学生们留下的作业,字写得虽很稚嫩,却工整有势,感到非常惊奇,料知有人在偷偷听他讲课。

第二天上午,先生讲完课后,故意留下作业,让学生们习写,然后悄悄走出来,朝窗台下望去,见有一个梳发辫穿绿袄的小娃娃,一边吞吃着酸枣,一边聚精会神地在地上写着什么,他走到近前也没被发现。再看地上的字,正如前天看到的一样,比自己的学生们写得都要好。于是,他虎起脸来,假装生气地说:“谁家的臭小子,敢偷听我讲课!”赵南星猛然一愣,抬头见是先生,骨碌一下爬起来,抓过小筐就想逃跑,却被先生挡在前面,无奈地低头站在那里。先生佯装生气地问他是谁家娃娃,为什么在窗外偷听上课?赵南星见逃脱不过,就瞪着小眼调皮地说:“您嫌人家个小,不让上学,不偷听咋办?”先生听了恍然大悟地说:“噢,你是赵汝弼家的小南星?我讲的课你能记住?”

“先生说得正是,我就是赵南星,赵汝弼是我爹爹,你讲的大致记住了。”赵南星不卑不亢地回答说。

先生听了很惊奇,但他不敢相信,这些之乎者也的晦涩玩意儿,坐在学堂里的学生们还很难学会,你个小小的顽童,在窗外偷听一会儿就能记住?为了验证一下,他就让赵南星背诵一下三天来讲的课文。哪承想,赵南星竟一口气背下来,只字不差,惊得先生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大声赞叹道:“神了,简直神了!快来上学吧,先生这就收你!”

“谢谢先生厚爱,我太想上学了!可我家里太穷,连饭也吃不饱,拿什么向您交学费啊?”赵南星向先生深深鞠了一躬说。

“那个不要紧,快来上吧,我不要你的学费,连笔墨纸砚我也给你备上。”

“那也不沾呢,家里没钱买柴,一天两顿饭还指望我拾柴火烧火呢。”

赵南星这么一说可把先生难住了,心想,让你来上学,一不要学费,二给你备上书本和笔墨纸砚,还想咋着?但爱才心切的先生转念想了一想,乐呵呵地说:“你个小南星,还真是有点刁劲儿!要不这样吧,我给同学们说一下,大家下课休息时帮你拾一些柴火,你来上学就行了。”就这样,赵南星也没给爹娘说一声,每天早早背筐出来,先拾一会儿柴火,然后按时进学堂上课,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再帮忙拾一些,做到了拾柴上学两不误。

先生和同学们热情帮着赵南星上了学,都觉得帮他够大了,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要上学,赵南星还有更大难处呢!

中午放学了,离家近的同学回家吃饭去了,离家远的同学拿出带来的干粮就上杂役师傅烧的开水开始填补肚皮了。可是赵南星没有干粮可带,家里一日两顿饭,这时回去也没饭可吃。他感到给先生和同学们找麻烦够多了,不能再让大家费心了,放学后就和回家吃饭的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佯装抄近路回家,实则跑到树林里捡些野菜野果垫补一下,吃得最多的是城墙边上长的酸枣。尽管生活是这样的清苦,但赵南星有了学上,心里非常高兴,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大,长进特别得快。

一日先生检查卫生,到学生厕所里转了一圈,发现茅坑里有许多夹在粪便里的酸枣核,感到很纳闷:是哪个学生天天吃酸枣度日上学呢?小小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怎么能行!他打定主意要弄清楚,然后找家长理论。第二天便找来值日学生,让其帮着查看,很快就得知是赵南星所为,惊叹不已。

先生了解赵汝弼的家境状况,没有找去理论,而是让厨房每天稍微多给自己做些饭食,自己吃时故意剩下一些,让师傅叫赵南星去帮忙,顺便让他吃了。

就这样,小小的赵南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废寝忘食地开始了自己的学业。

P18-20

序言

明法同志邀我为他的《智慧之星》一书作序,颇有诚惶诚恐之感,思虑再三,可能是出于我在高邑县任县委书记几年,对高邑籍的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略知一二,且十分崇敬,再之我与明法都长期在基层工作,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和共同语言的缘故吧。因此,我便不揣浅陋地允诺了。

接过安明法同志的作品,一股勤奋之气扑面而来。他出生于距我的原籍——平山县城不远的一个山村,曾在河北鹿泉市、正定县、栾城县等地历任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县长、组织部长、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长期致力于农村工作研究,热爱文化事业,工作之余积极组织推动县域历史文化挖掘,尤其是村志编撰及历史文化研究。曾出版《农村工作研究》、《乡音》(诗集)、长篇小说《乡村接访奇遇记》、中篇小说集《朦胧悲喜》等文学作品或专著,多篇文章被国家和省市刊物采用,先后被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经贸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当选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其作品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鲜活生动地反映农村现实问题,反映新时期昂扬向上主旋律。难能可贵的是,明法同志多年来辗转三四个县(市)区,且担负党政要职,工作繁忙,尚能抽暇挖掘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刻苦学习,笔耕不辍,实属难得,是我学习的榜样。

《智慧之星》一书主人公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明万历三年(1574)进士,明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散曲作家,是东林党的首领之一,与顾宪成、邹元标被誉为“东林三君”。他经历了明神宗、光宗、熹宗三朝,官至左都御史、吏部尚书。面对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利用掌管监察和组织人事大权,革故鼎新。他主张“振纪纲自皇帝始”,不怕触犯权贵,罢黜贪官污吏,使得自己的人生三起三落。被贬回乡后,他并未消沉,一方面继续改革吏治的研究,著书立说,有《赵忠毅集》、《味檗斋文集》、《芳茹园乐府》、《学庸正说》、《史韵》、《笑赞》等传世。据考证,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名联就脱胎于赵南星的“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一联。赵南星在乡里长期接触民间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在散曲、诗词、民歌和寓言、笑话等的创作上颇多建树,尤以散曲、小曲最为著名。

赵南星最终含恨而卒,含冤不白、赍志而殁。崇祯帝即位后,下旨肃清阉奸,降旨为赵南星平反昭雪,并追赠他“荣禄大夫、太子太保”,谥号“忠毅”。明史学家誉其为“一代正人”。他一生嫉恶如仇,扶正抑邪,面对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对皇帝进行劝谏,呼吁进行政治改革,由皇帝带头遵守封建纲纪,祛邪用正,改革官场之弊,健全管制,完善制度。他的政治改革思想及实践,在当时曾起到积极作用,对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虽然为挽救明末朝政的颓势不遗余力,却葬送了自己的仕途甚至生命;但是,历史是公正的,后人没有忘记赵南星,除修葺赵南星的祠堂外,高邑还将一条路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历史名人。《智慧之星》的撰写和出版,也雄辩地记录,说明了这一点。

安明法同志撰著的《智慧之星》,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民间文学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作者在《后记》中指出:“赵南星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历史人物。求知欲偏强的笔者自打懂事起,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寒酸的炕头上以及简陋的饭桌旁,听母亲一遍遍唠叨赵南星拔橛的故事;就在田野的地头上、晌午的槐树下以及夜间乡亲的草屋里听老者讲述‘赵南星赶考’的趣事。那时候虽然不知晓赵南星是何地人士,也不知他生卒朝代,更不知他的坎坷人生,但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向往和崇敬,总想有朝一日探个究竟。赵南星又是一个妇孺皆知、深入民心的传奇人物。洋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英雄辈出,大家无数,然而像赵南星这样有口皆碑、无人不晓的人物,除了三国时的刘、关、张及诸葛孔明(借助《三国演义》的传播)外,实难找出其二。其原因何在,根源又是什么呢?笔者一直想弄个明白”。这便足以反映《智慧之星》民间文学特征是何等的鲜明而昭著,影响是何等的深远而巨大,魅力是何等的强烈而神奇。然而我们丝毫不能小觑民间文学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和文人墨客所进行的传播、修改、加工、润饰,特别是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具有独创意义和价值的署名作者、集体及至个人,是功不可没的。

中国民间文学特别是传说故事,往往都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由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民间文学亦即民间传说的口耳相传的传播者、创作者,所以必然打上鲜明的人民性特征。这便是民间文学或日民间传说,几乎都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爱憎分明的情感,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习惯,去赞美歌颂真、善、美,揭露鞭挞假、恶、丑。在《智慧之星》中,赵南星俨然成了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诗词歌联赋等和诙谐幽默的轻喜剧风格为“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马克思语)的代表,他爱憎分明地惩治贪官污吏,歌颂清官廉吏,鞭笞土豪劣绅,体恤百姓疾苦,昭雪无辜冤狱、追求纯洁爱情……强烈的人民性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所喜爱,并使作品具有乐听可读性和感染力。这也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

足智多谋、惩恶扬善是《智慧之星》的主人公赵南星鲜明而独特的性格。我认为赵南星是作者运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赵南星作为明代封建社会的朝廷命官,具有清正廉明、励精图治、体恤民瘼、惩治贪腐、昭雪冤狱、怜悯鳏寡等清官能吏的一般性特征,而这些一般性即共性特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在他足智多谋的鲜明独特性即个性、特性之中。更确切地说,他的上述一般性即共性特征,恰恰都是通过他的独特性即个性去实现的。如“智断奸杀案”、“智改皇家道”、“审蛛破奇案”和“妙计治奸商”等等都是生动、形象的例证。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赵南星足智多谋的睿智个性的成功塑造,氤氲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诗情画意、笔韵墨趣,别具一种文气沛然的雅逸之美。“逼官绕‘城’过”情节中府台大人冒出一句:“尔红裤绿袄谁家子。”韶龄的赵南星抬头反问:“你乌纱蓝衫哪家官?”府台大人听了惊喜地将他抱将起来,瞅了又瞅,笑道:“童子拦路要问罪。”赵南星瞪眼说:“府台绕‘城’理当然。”府台听了喜上眉梢,高声赞道:“不得了,不得了,都胜过本府了!”于是,吩咐手下衙役,绕“城”而过,留下了一段佳话。这所谓的“城”,实际是赵南星与他的那些小伙伴过“家家”,用秫秸梗垒门插楼造起,横亘在路当中的一座“土城”。此外,“对联羞南儒”、“巧对成神童”、“联对结挚友”、“妙联震九州”、“状元一字师”、“智解字约迷”、“反唇黄翰林”、“才压十八州”等篇章,都是这样充满睿智、雅趣盎然的篇章,令人读后忍俊不住,解颐一笑。

明末民间风俗画卷的自然呈现,是《智慧之星》在着墨塑造“典型形象”或日“典型性格”赵南星的同时,所营造的“典型环境”。恩格斯曾指出:作家应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实际上是围绕“典型人物”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当然也有自然环境。质言之,这所谓典型环境,实质上便是有着自然地域背景、政治社会背景和历史人文背景的生活在赵南星周围的,并与他产生着这样或那样关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的总和。正是这样有着时代特色和历史审美风尚的人物关系网所形成的种种有趣故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明末民间风俗画卷。“智惩恶财主”、“特试中进士”、“代民写诉状”、“慧眼识假契”、“忧愤著《笑赞》”、“紫蝎审强盗”、“仗义救烟花”、“锐意澄吏治”、“被迫辞朝纲”和“智暖发配路”等等,则是“典型环境”或曰“风俗画卷”中色彩靓丽的风景。读来樱人灵府,真实感人。

《智慧之星》在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的布局谋篇上,采用了独具中国线性叙事结构的“一字立骨法”。这一字便是“智慧之星”的“智”字。我们可以从篇中清楚醒目地看到:“智惩恶财主”、“智断奸杀案”、“智解字约迷”、“智改皇家道”、“智暖发配路”等便直接冠于篇目之首。此外,与“智”互文的“慧”字,抑或闪烁“睿智”之光的诸多字眼,如“奇”、“妙”、“巧”等诸篇目,亦屡见不鲜:如“巧训懒姐夫”、“巧对成神童”、“妙联震九州”、“巧计成美眷”、“巧教刁衙役”、“妙计治奸商”、“奇招助寡妇”、“巧改‘投柜法’”、“奇术治顽疾”、“奇宿土门关”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一字立骨法”使得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的构成的诸多情节,均被当作一颗颗熠熠闪光的珠子,用一条“睿智”的红线贯穿起来,使得结构更加紧密严谨,逻辑更加严密,人物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更加突出,所表达的主题也更加鲜明了。

最后,我要指出的是《智慧之星》在文墨雅趣中表现出来的轻喜剧诙谐风格,则是一个值得称道、难能可贵的审美特点,也是增加此书艺术感染力的一个亮点。  《智慧之星》是一部人物个性鲜明、带有传奇色彩,雅趣盎然、妙趣横生的作品,很值得一读。这里我十分高兴地把它推荐给读者朋友们。是为序。

2014年1月1日草成

(作者系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后记

赵南星(1550—1627),明代河北高邑县人,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官至朝廷太常侍卿、吏部尚书等职。机敏睿智,刚直不阿,著述颇丰,深受人民爱戴,其传说典故在冀中地区流传甚广。

赵南星自幼聪明智慧,九岁即有“神童”之称,明隆庆庚午年中举人,明万历二年中进士,初任河南汝宁推官,后升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因不与时风同流合污,引疾辞官回故里隐居。甲中年(1584)应诏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因直言上疏社会弊端并抨击奸佞之臣,受到皇帝严厉批评,再次称病辞官回乡。壬辰年(1592),再次应诏复出,被任命为吏部考功郎中,秉公考察京官,罢免权贵,遭诬陷,被削官为民,隐居故里,著书立说,与顾宪成、邹元标被誉称“东林三君”。天启元年(1621)被任命为太常少卿,后升任吏部尚书,天启五年遭诬陷,被发配代州充军。崇祯皇帝即位后即诏赵南星回朝,但其政敌——山西巡抚牟志夔扣诏不发,终使赵南星未能见到诏书,含冤死于戍所,时年七十八岁。后朝廷专门为他平反昭雪,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赵南星既是一位雄才大略、刚直不阿、功名显赫的高官,又是一位著述颇丰的大家。所著散曲淋漓酣畅,小曲成就不凡,《笑赞》开中国笑话集之先,另有《赵忠毅公诗文集》、《史韵》、《学庸正说》、《味檗斋文集》、《芳茹园乐府》等。

赵南星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历史人物。求知欲偏强的笔者自打懂事起,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寒酸的炕头上以及简陋的饭桌旁,听母亲一遍遍唠叨《赵南星拔橛》的故事;就在田野的地头上、晌午的槐树下以及夜间乡亲的草屋里听老者讲述《赵南星赶考》的趣事。那时候虽然不知晓赵南星是何地人士,也不知他生卒朝代,更不知他的坎坷人生,但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向往和崇敬,总想有朝一日探个究竟。

赵南星又是一个妇孺皆知深入民心的传奇人物。洋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英雄辈出,大家无数,然而像赵南星这样有口皆碑,无人不晓的人物,除了三国时的刘、关、张及诸葛孔明(借助《三国演义》的传播)外,实难找出其二,其原因何在,根源又是什么呢?’笔者一直想弄个明白。

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广大百姓心目中的赵南星形象,探究其根植人心的奥秘,笔者在母亲唠叨了几十年的流传于井陉、平山、获鹿一带关于赵南星传说基础上,参考《高邑县志》、贾梦元、单纪兰、籍书城等先生有关著述,亲赴河北省高邑县、山西省代县、河南省汝南县等地考察采访,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创作加工,终成这部《智慧之星》,供有趣的朋友欣赏,助研究的智者参考,并以此表达对这位先人的纪念,对母亲的怀念,对智者的崇敬。

《智慧之星》初稿完成后,高邑县赵南星研究会的单纪兰、王成学、赵云林、纪三辰等主席及赵南星第12代孙赵华生先生精心帮助审核指导,高邑县政协主席陈金锁先生逐字逐句帮助推敲修改,鹿泉市文联主席康志良、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刘会军等同志帮助审阅修改,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高邑县委书记)李锡海同志百忙中给予指导,并亲自作序,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智慧之星》素材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虽据史料进行了一些修正,并根据赵南星研究会领导意见进行了一些修改,仍很难做到与史实完全相符,张冠李戴成分也会存在,加上笔者的水平所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万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安明法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7: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