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学术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张各兴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各兴所著的《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采用2003~2009年全国30个省级火力发电行业的面板数据,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SFA)对我国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重点考察了所有权结构、电价与煤炭价格以及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因素。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以及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5~2009年24个省级电力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估计了我国输配电网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分别对提高发电行业和输配电网的效率与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内容推荐

电力工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分析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技术效率测算,分析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以及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测算和分解。在效率和生产率分析的方法方面,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最为流行的两种方法;对于影响效率的因素分析,绝大多数的文献都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价格规制、环境规制等相关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尽管有学者(Tsutsui and Goto,2009)认为,评估电力工业的总体效率比估计某一个环节的效率问题更为有效,但从已有文献来看,以发电行业和输配电网为对象进行效率和生产率分析的研究所占比重还是更大。张各兴所著的《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根据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分别以SFA方法以及DEA方法研究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发电行业以及输配电一体化的电力公司的效率和生产率问题。

《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采用2003~2009年全国30个省级火力发电行业的面板数据,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SFA)对我国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重点考察了所有权结构、电价与煤炭价格以及环境规制等因素对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在目前关于我国发电行业效率与生产率的分析中,大多使用了DEA方法(Lam and Shiu,2004;陶锋等,2008;白雪洁、宋莹,2009),也有学者直接采用方向距离函数进行了测算(王兵,2010),尚没有发现采用SFA方法对我国发电行业效率与生产率问题进行研究。国外的文献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了SFA方法对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极少采用DEA方法。这是因为DEA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具有多投入一多产出特征的行业进行效率分析,而发电行业是典型的多投入一单产出结构。此外,SFA方法相较于DEA方法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考虑了统计噪音(来源于忽略投入变量及函数形式选择等所导致的近似误差)对于技术效率水平的影响,以此方法得到的技术效率值则更为精准。关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1)我国发电行业总体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3~2009年的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47。(2)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随时间变化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态,2003~2005年,技术效率逐步提升,而从2006年开始,技术效率又逐步回落,这一点与以往研究所发现的技术效率呈逐年提高态势的单调形态有所区别。已有文献要么采用了截面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反映变动趋势,要么就是采用了较短时间跨度的面板数据,技术效率呈现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提升的单调趋势。(3)各省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差别较大,经济发达地区或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有可能获得比经济欠发达以及煤炭资源缺乏地区更高的技术效率。

本书也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发电行业技术效率的因素:(1)所有权结构对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国资比重越大,技术效率越低。(2)分别发现了电价和煤炭价格与发电行业效率的正向和负向关系,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一发现对于电价规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电价规制主要可分为电价水平规制和电价结构规制,目前各方特别是发电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对电价水平的调整,希望通过“煤电联动”以及电价的上涨来缓解经营压力。但根据研究结果,电价的提高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发电企业的经营绩效,但却并不一定会刺激电力企业提高效率水平。更具体讲,上网电价的提高可以改善发电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其利润水平,但发电企业的技术效率却并不一定会因此而提升,甚至有可能会降低,这是因为技术效率还受到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对电价水平规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形成基于绩效的激励性电价规制机制,才能既有效地收回电力供应过程中的所有供电成本,又有效地刺激电力企业提高效率。“煤电联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电企业由于发电成本过快上涨带来的压力,却并不一定能使发电企业产生足够的提高效率的内在激励,从而对发电企业效率的提高产生实质性影响。(3)环境规制与发电行业技术效率呈现“U型”关系。本书以二氧化硫排放量代表环境规制强弱,结果发现短期内环境规制程度越弱,二氧化硫排放量越高,发电行业效率越高;而长期来看,环境规制程度越强,二氧化硫排放量越低,发电行业效率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在环境规制的初期阶段,发电企业装配脱硫设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短期内企业很难消化这一突然的成本增量,从而对发电企业的效率产生了影响。而从长期的总体趋势来看,在面临环境规制的压力之下,大部分地区的火电行业可以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调整资源配置、规范科学的管理等达到提升技术效率的目的,不断加强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火电行业的技术效率是可以产生促进作用的。(4)本书还发现企业规模与生产无效率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大多数的观察值都处于临界点的左方,并大多集中于抛物线顶端,这表明在当前的平均企业规模下,我国发电厂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性,即随着企业规模向临界点增长,生产无效率越高。(5)长期来看,标准煤耗的减少对于发电行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在短期内标准煤耗的降低尽管减少了燃料投入,但却需要进行更多的设备更新和资本投入,从而形成了对发电行业效率的负向影响。(6)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对于发电行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1 重要的理论意义

1.2.2 重大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对我国发电行业效率与生产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4.2 对我国输配电网效率与生产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发电效率与生产率的研究

2.1.1 国外理论界对于发电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1.2 国外理论界对于发电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2.1.3 我国学者对发电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

 2.2 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输配电网效率与生产率的研究

2.2.1 国外理论界对于输配电效率与生产率的研究

2.2.2 我国学者对输配电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

 2.3 文献综合评价

第3章 效率与生产率研究:理论与方法

 3.1 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

3.1.1 生产率的含义

3.1.2 全要素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3.1.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

3.1.4 生产前沿面与技术效率

 3.2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3.2.1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

3.2.2 配置效率与生产率

3.2.3 规模效率与生产率

 3.3 效率与生产率测算方法及变量

3.3.1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

3.3.2 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

3.3.3 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工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从规制政策的角度

 4.1 电力工业的规制与放松规制

4.1.1 政府规制

4.1.2 电力工业的规制与放松规制

 4.2 电力工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4.2.1 进入规制

4.2.2市场结构规制

4.2.3 价格规制

4.2.4 环境规制

 4.3 电力工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4.3.1 电力规制的绩效评估

4.3.2 电力行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发电行业技术效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发电行业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5.2 方法与模型

5.2.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5.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设定

5.2.3 技术效率驱动因子设定

 5.3 数据、变量与估计结果

5.3.1 数据与变量

5.3.2描述性统计

5.3.3 估计结果

 5.4 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分析

5.4.1 所有权结构对发电行业效率的影响

5.4.2 电价与煤炭价格对发电企业效率的影响

5.4.3 环境规制对发电行业效率的影响

5.4.4 其他因素对发电行业效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发电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算与分解

 6.1 电力行业传统的效率分析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

 6.2 基于SFA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

6.2.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

6.2.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解

 6.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结果

6.3.1 技术进步及变化率

6.3.2 技术效率及变化率

6.3.3 规模经济性

6.3.4 配置效率

6.3.5 TFP变化率及其分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输配电网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基于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7.1 我国输配电网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7.2 研究方法

7.2.1 DEA方法

7.2.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7.3 效率与生产率度量

7.3.1 投入产出分析

7.3.2 技术效率估计结果

7.3.3 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结果

 7.4 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4.1 变量和计量模型

7.4.2 实证结果与评价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我国发电行业效率与生产率的主要研究结论

8.1.2 我国输配电网效率与生产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提高我国发电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8.2.1 加大发电行业产权改革力度,提高发电行业所有权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8.2.2 理顺电价形成机制,采用激励性电价规制模式

8.2.3 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发挥电价对节能减排的调节作用

8.2.4 采取措施减小设备利用率波动幅度,提高总体的设备利用率

 8.3 对提高我国输配电网效率和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8.3.1 优化电网投资结构,将输电纳入综合能源运输体系,提高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8.3.2 强化电网投融资主体建设,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激励与约束机制

8.3.3 改革现行输配电价管制模式,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引入激励性规制方法

8.3.4 开展输配分离试点,扩大大用户直购电试点规模,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8.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8.4.1 研究局限

8.4.2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第5~6章相关数据

 第7章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