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楚是某名牌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又很自信,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到了一家省级报社工作。马楚一直想当一名针砭时弊、实事求是的记者,可一开始,领导只分配他做校对文稿的工作。
校对文稿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整天需要待在办公室,又非常需要认真和耐心,这让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马楚感到非常不爽,他终日提不起精神,对工作毫不认真,敷衍了事,结果经他校对的文稿错误百出。
领导原本很认可马楚的才学,之所以让他先做校对文稿的工作,是有意锻炼他的耐心与毅力。现在,他见马楚连文稿都校对不好很是失望,心想连最筒单的工作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重要的工作呢?于是就将其辞退了。
大凡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渴望得到重视和重用,甚至一步登天、青云直上,但事实上那是一种罕有的运气。这时,不少人会觉得自己被轻视或蔑视了,不能坦然自若地面对,开始感叹命运坎坷、大材小用,于是便不思进取,沉沦、懦弱甚至畏缩,结果即使真是个杰出的人才也难得到大的发展舞台。
正所谓“积弱图强,守弱保刚”,没有一条路平整到毫无坑洼,但我们却不能因为坑洼而拒绝前行;没有一片土地平坦到没有低谷,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低谷而放弃大河山川,否则迟早会栽跟头的,更是难以“高就”。
事实上,在“高不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低就”,踏踏实实地从低处做起。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或许渺小,或许会遭到众人的嘲笑,但若好高骛远,仅想高成,妄想一步抵达千里之行而不放平心态,迈出那不起眼的第一步的话,又何来千里之程呢?
“低就”不是不思进取和沉沦,更非懦弱和畏缩,而是在客观上给我们创造一种机遇,在“低就”中积蓄力量、调整心态、磨炼意志、锻炼能力,如此我们才会有不一样的改变。“趁雷欲上九霄,蓄势而待发”,低就是为了更好地高成。
生活中,那些取得较大成就和成功的人,并不是因为一开始他们便居于高位,也不是他们有一步登天的本领,而是他们足够大气:在不被重视和重用时不甘沉沦,没有退缩,坦然自若地低就、不断地完善自我,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提升,年年有改变,如此“高成”便指日可待。
李嘉诚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家庭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了养家糊口,李嘉诚被迫停学,为了担起照顾母亲、抚养弟妹的重担,他开始在茫茫的人海中挣扎奋斗。
起初李嘉诚在舅父的钟表公司里当学徒,后来又做起了推销员,在生活的磨砺下,李嘉诚的心灵逐渐地成熟起来。开始时。李嘉诚没有知识更没有钱。为了挣钱他只得从做工厂推销员做开始,他是一个工作狂,每天都超时工作,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在忙碌了一天后,李嘉诚晚上还要到夜校进修英语。每天的时间都是满满的,没有一点富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嘉诚20岁那年,他跃升为工厂业务经理。可是要强的李嘉诚并不满足与取得的成就。几年后,他积蓄了一笔钱,便时刻不忘有朝一日自己单独地闻一闻天下的豪言壮语。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