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剧院情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苏)米·布尔加科夫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神经衰弱症发作

事情在于,我恨透了我在《河运报》社担任的阅览室管理员职务,所以往往在夜里,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我低矮的阁楼里写小说。

写小说起念于有天晚上,我做了个忧悒的梦,梦见了我出生的城市,白雪,严冬,内战……梦中刮着无声的暴风雪,之后出现了一架陈旧的钢琴,钢琴旁人影幢幢,而这些人早已谢世。在梦中我突然感到无限的孤独,开始可怜起自己来,醒来满目泪痕。我打开悬在桌上那盏蒙满尘埃的电灯。它照亮了房里的一副寒碜景象——廉价墨水瓶,几本书,一沓旧报纸。我左腰受弹簧的挤压又酸又疼,心里揣着恐惧,我觉得我就要在桌子跟前死去了。出于恐惧我甚至发出可怜巴巴的呻吟,目光向四下搜索,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将我拯救。果然,我找到了救星,我从大门口捡回的老猫轻轻喵了一声,第一个做出反应。一分钟后它已坐到报纸上,瞪起圆眼问道:出什么事了?

这只精瘦的烟黄色畜生当然希望我俩相安无事。说实话,我若有三长两短,谁来喂它呢?

“我神经衰弱症又发作了,”我对猫说,“这病跟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发作愈来愈频繁,最终非把我吞下不可,但暂时还能活得下去。”

整个楼房都沉入酣梦。我瞧了瞧窗外,对面五层楼扇扇窗子都没有亮光。我倏地想象,这不是楼房,而是行驶在暗空下的艨艟巨舰。想象使我转忧为喜,心也就慢慢平静下来,母猫也合上了眼睛。

就这样,我写起了小说,写那昏蒙蒙的大风雪,力图描绘台灯下钢琴的熠熠侧影。我虽没成功,却憋了股倔劲。

白天我尽可能在我那份不情愿的工作上少花气力,得过且过,一有机会便借故请假。当然他们不信,因而常闹不愉快。我等待夜晚的到来一如小伙子等情人幽会。我诅咒的卧室不再那么刺挠人了。我坐到桌边……好问事的瘦猫坐到报纸上。又因它对小说特感兴趣,企图从报纸改坐到我写好的底稿上,我不得不拎起它脖子放回原处。

有天晚上我一抬头,愣住了:艨艟巨舰不再飞驶,还是原来的楼房,天光已经透亮,灯光不再灿灿,而是使人讨厌。我灭了灯,让寒碜的房间落在晨曦之下。院中柏油地上各种毛色的公猫在无声地徘徊,纸上一个个字迹没有灯光也辨认得出了。

“上帝啊,已是四月了!”我喟叹一声,不由害怕起来,于是写了个斗大的字:完。

冬天已经结束,暴风雪已经了结,寒冷已经过去。经过一冬,我丧失了本就不多的熟友,衣服也已磨烂,常常闹起风湿痛,以至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至于说三分像人,因为我坚持每天刮脸。

想着这一切,我把母猫放进院子,自己倒头睡觉。一冬天来找唯一一次酣睡无梦。

小说需花许多时间修改,许多地方应予删除,许多词句应作更动,按理,是件费时费力却必须做的工作。

但我偏偏随心所欲,修改六页后我招来客人——两名《河运报》记者,几个和我一样的小职员和他们的妻子,外加两位文学家:一位是年轻作家,短篇小说写得非常机灵,另一位是见多识广的老滑头。

一晚上我读了所写长篇的四分之一左右。

夫人们听我朗读听得直打盹儿,乃至我心里很过意不去。不过记者和文学家倒还坚强,能挺得住。他们提出的意见真诚、严厉,现在想来,甚至非常公正。

“问题是您那语言!”老文学家(也就是我说的老滑头)说道,“语言太糟糕,不登大雅之堂!”

他喝下一杯伏特加,吞下一条沙丁鱼。我给他满上第二杯,又一饮而尽,随后咬了一口香肠。

“应多使用借喻!”他咬了口香肠后说。

“是啊,”年轻文学家彬彬有礼地赞和,“语言是贫乏了些。”

两名记者不出声,只同情地点了点头,喝下杯中酒。夫人们没有点头,没有说话,坚决拒绝我专门为她们准备的甜酒,也和男性一样喝了伏特加。

“怎能不贫乏呢!”老作家说,“借喻像衣衫,人没它,就成了光裸裸、赤条条的,务必记住,老弟!”

“老弟”一词,当然是冲我说的,我不由得身子凉了半截。

P8-10

目录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代序)

剧院情史

一个死者的笔记

前言

奇遇之初

神经衰弱症发作

自杀

命悬一线

非同小可

平地风波

无题

金骏马

开始了

脱衣室即景

认识剧院

西夫采夫胡同

洞察真情

神秘的奇迹创造者

无题二

美满婚姻

序言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

八十年代末,我曾去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参观。这是俄国和苏联著名文化人士如果戈里、契诃夫、法捷耶夫等,以及苏联政界、军界名流如斯大林夫人、莫洛托夫夫妇和赫鲁晓夫等的永眠之地,久以墓碑、墓碣、墓饰雕刻精美而闻名遐迩。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满目都是气派不凡的大理石、花岗石坟墓和死者的石像。可是在此墓葬群中却有一个土坟,唯一的一个土坟,显得分外触目,走近一看,黑油油的长方形土坟上,赫然放着三束红玫瑰。那天莫斯科彤云密布,寒风萧萧,还飘着稀疏的雪珠,这反使那三束玫瑰益发鲜艳欲滴。坟后简朴的墓碑上简朴地刻着“布尔加科夫之墓”数字。我伫立坟前良久,心想这座土坟岂不是布尔加科夫一生为人的写照,起于泥土,归于泥土,如泥土一样肥沃、朴实、恒久。所以在他谢世四十余年后,他的读者还来他坟前献上鲜花。我没有带花去。我奉上了一瓣心香。

驱车返旅舍途中,我沉浸在沉思之中。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作家在明明知道他的作品不可能演出、不可能出版的情况下,于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力疾撰文,直至生命的蜡炬成灰?现在我悟出来了,是信心,是对未来的信心支持着他。伟大的作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之上。他们是能穷尽千里之目的。

戴骢

内容推荐

米·布尔加科夫晚期力作!  作者戏剧生涯的艺术缩影,叙述大作家本人与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交锋史。

《剧院情史》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马克苏多夫实际上便是布尔加科夫本人,独立剧院即莫斯科艺术剧院,而剧院领导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分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化身。

编辑推荐

大作家本人与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交锋史!

  珍贵写实之作,大师挖苦大师,别开生面,令人忍俊不禁。

米·布尔加科夫编著的《剧院情史》包括马克苏多夫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经历,包括写作、朗诵会、评论家的反应等等情况,另外,在报社和剧院,主人公也有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的遭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