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生产、组织控制与中国外贸发展》试图提供一个简明有力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来解释相关问题,揭示什么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全书的基本理路是:首先依据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的本质和权力来源,提出一个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并与贸易、FDI的组织方式联结起来,从整体上构建全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机制一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和论证企业权力行为影响南方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的内在机理。本书由洪联英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全球化生产组织控制与中国外贸发展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洪联英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球化生产、组织控制与中国外贸发展》试图提供一个简明有力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来解释相关问题,揭示什么是影响中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的国际生产组织根源。全书的基本理路是:首先依据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的本质和权力来源,提出一个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并与贸易、FDI的组织方式联结起来,从整体上构建全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机制一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和论证企业权力行为影响南方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的内在机理。本书由洪联英著。 内容推荐 《全球化生产、组织控制与中国外贸发展》从国际生产组织控制新视角,研究中国外贸发展困境问题的根源、传导机理与战略对策。全文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构建了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分析范式,填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企业权力行为缺失的遗憾。主题紧跟学术前沿、视角独到,是国内第一本从微观生产组织行为视角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学术专著。《全球化生产、组织控制与中国外贸发展》对构建中国国际生产组织理论、推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和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书由洪联英著。 目录 第1章 导论:为什么中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 1.1 全球生产分散化与贸易一体化 1.2 中国外贸发展增而不强的典型化事实 1.3 一个新的视角:国际生产组织安排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内部权力理论 2.2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理论 2.3 贸易、FDI与企业组织新理论体系 2.4 结论 第3章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分析:理论拓展与框架构建 3.1 引言:企业权力视角下的国际生产与贸易 3.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内涵及权力关系 3.2.1 权力含义及质的规定性 3.2.2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内涵 3.2.3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企业权力关系 3.3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一个新拓展 3.2.1 来源于物质资产的企业权力——企业所有权 3.2.2 来源于组织机制的企业权力——企业进入权 3.2.3 采源于无形资产的企业权力——企业链接权 3.2.4 企业权力体系与贸易、fdi组织方式 3.4 权力机制协调全球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必然性 3.5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分析:内容框架与分析范式 3.5.1 内容框架:双重解读 3.5.2 分析范式:企业权力约束与市场机制的整合 第4章 企业所有权安排、贸易组织结构与中国外贸失衡:以美中贸易逆差为例 4.1 引言 4.2 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4.2.1 企业所有权与贸易组织结构的内涵 4.2.2 一体化的均衡分析方法 4.2.3 ghm产权理论与贸易、fdi理论的融合 4.3 基本模型 4.3.1 禀赋与偏好 4.3.2 生产、技术与贸易 4.3.3 不完全契约与企业所有权控制决策 4.4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贸易组织结构的均衡选择 4.4.1 企业行为与所有权安排 4.4.2 贸易组织结构的均衡选择 4.5 中美贸易失衡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4.6 美中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的经验分析 4.6.1 分析方法 4.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6.3 计算结果与经验分析 4.7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企业进入权控制、专用性投资与中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被动效应 5.1 引言 5.2 基本模型 5.2.1 假定条件 5.2.2 企业组织行为与进入权控制 5.3 进入权的组织控制与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激励 5.3.1 进入机会控制、市场结构与事前定制投资 5.3.2 进入权机会控制、转移支付与事前分摊投资 5.3.3 进入权数量控制与供应商的事后专用性投资 5.3.4 均衡 5.4 企业进入权控制与南北贸易比较优势的被动效应 5.5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验例证 5.5.1 方法与数据 5.5.2 对进入权控制机制分析 5.6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企业链接权控制、层级租金与中国外贸贫困化增长 6.1 引言 6.2 链接权约束下的国际生产与贸易模型 6.2.1 偏好与需求 6.2.2 国际生产、不完全契约与企业链节分解权 6.2.3 贸易、销售与支付 6.3 链接权的能力控制与层级租金分配 6.3.1 链接权控制下的企业行为 6.3.2 讨价还价与层级租金分配 6.3.3 均衡 6.4 企业链接权控制机制与贸易增长模式的分化效应 6.5 经验分析:以中、韩、美三国为例 6.5.1 分析方法 6.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5.3 计算结果与经验分析 6.6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7章 垂直专业化、层次结构与中国外贸发展模式依赖 7.1 引言 7.2 全球生产网络下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特征 7.2.1 企业权力的空间结构特点 7.2.2 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 7.3 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层发展假说 7.4 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层发展的经验分析 7.4.1 变量设置与模型 7.4.2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7.4.3 计算结果分析 7.4.4 其他经验支持 7.5 结论与启示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总结 8.1.1 国际生产与贸易中的企业权力理论 8.1.2 跨国企业权力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的影响 8.1.3 跨国企业权力的层次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的影响 8.2 政策主张 8.2.1 对策与调整战略 8.2.2 配套政策思路 结语:构建中国国际生产组织理论的几点思考 1.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 2.跨国并购与中国的经济安全 3.本研究领域的改进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