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忆旧与琐记(鼎山回忆录)(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鼎山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喜爱写作.不过我不是一个所谓“职业作家”,一生七十余年来的写作,我从未靠笔杆收入为生,有时稿费最多不过足够我回国旅游一次。少年时期我就告父母我情愿一生过“亭子间生活”。今日国内的青年作家似比我们幸运得多了。

我对写作的爱好起于我对阅读的爱好。我不是出身于书香之家,我的父亲是商贾。我于幼年识字开始即狼吞虎咽地看小说:《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平江不肖生的《火烧红莲寺》、《江湖奇侠传》,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终于,好像是一九三四年,我在初中图书馆发现了巴金的《电》与《冢》,这样的启蒙大大地影响了我的生涯与思想。

《电》是这位无政府主义作家第一部成名作品,今日回顾,文笔似并不老练,但是故事(叙述城市知识青年与腐败政府相抗争的暗杀、作乱活动)非常动人,把我迷住.也开始使我的童年思想激烈化(今日这类小说描写的激烈活动可以被称呼为“恐怖主义”)。

一霎时,我放弃了各种武侠、神怪、言情小说,而专在图书馆发掘其他巴金著作,以及现代文学(鲁迅、茅盾)、极左派小说(蒋光赤、穆木天)之类。不久,弟弟乐山也开始跟随了我的兴趣与思想倾向。我们在读了《家》、《春》、《秋》三部曲后把自己指认为那个旧礼教大家庭的三兄弟:我们的大哥南山是思想虽新但服从家教的觉新,我是思想激烈但行止温和的觉民,乐山是言行都激烈的觉慧。我们三兄弟(四弟名山与五妹木兰尚幼小)的后来生活途径似已在那个时期确定。

P1-2

目录

从《火烧红莲寺》到巴金

“铃声”打开了柯灵的门

受艾思奇、邹韬奋影响

赴美前的报界轻松生活

忆旧带来的遗憾

印度巡捕·人猿泰山·红发女郎

从祖父建观音阁谈起

初当记者·初尝歧视

莎士比亚教授与大使

乘越洋邮船·忆两位校友

朱蒂与丹娜

一件不愉快经验的教训

“既是外国人,又是中国人”

《海外论坛》、《自由中国》及其他

终身伴侣的选择

告别新闻业·赴瑞典探亲

总统遇刺·妻子手术

卅一年后祖国初度印象

从《读书》谈到靳羽西、谢晋

受恶毒诬枉的兄弟深情

“来自另一星球的客人”

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革命

何其芳著作英译本引起的回忆

永念柯灵老师

追思沈毓刚

从英若诚想起……

我的朋友唐德刚

忆小丁

忆曹又方

悼小洛

安子介劈文切字

梅氏家族的气势

忆念登过月球的朋友

异国异姓.亲若姊妹

琴妮、丁娜和邬家阿姆

我与《大公报》

人到老年的遗憾

自忖·自怜

父亲的“背影”

“现代女性”的母亲

悼兄

混血的女儿

中美青年思想比较观

思乡病及其他

孩子们的文化遗产

屋顶小楼

假如我的女儿走上文艺学习之途

多年旅行的杂感

积书·赠书·借书

读书人的烦恼

“脱秀”

五架打字机

与Frevor告别

猫儿跳。猫儿好

《留美三十年》开场白

《天下真小》代序

《天下真小》后记

《温馨上海·悲情纽约》自序

《最后的罗曼史》前言

第二个写作生涯

序言

十余年前,我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纽约客书林漫步》序言中,以“第二个写作生涯”为题写出了我到美国居留三十年以后再度执笔作文的感慨,想不到今日竟要为一生最后出书的文集写序,我名之为“写作生涯的终结”,不能算是夸张吧?

自从一九八。年代初期以来,我已出书二十余种,与许多编辑交过朋友,从未遇到像本书编辑一样的知己。他们喜爱我的作品,并主动建议为我出版两本新书,以此作为我九十岁生日的纪念,令我极为感动。多年来他们不断催促我写回忆录。我一直以懒惰为由推却,结果在他们逼促之下,我终于同意片段性写出回忆,先在《散文》月刊连载。不料写到中途,正在我热心供稿之际,突然中风,出院以后,我发现已再不能写回忆。患病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我的记忆力,而且也阻断了我的写字能力:写英文不能拼字,写中文错字、白字连篇,常觉得不能随心所欲地写出要写的字,脑科医生谓这是中风伤害脑力所致,要不断操练,终会恢复原状,但我还有多少日子可等?

我当然仍不断操练我的脑力,因此我还在不断写作,以防脑力迟钝,结果是我在纽约《侨报》所发表的每周一次的专栏,短短一千字的文章,亦可借此抒发当作家的灵感冲动。我的大脑仍在努力思考,一有感触就要写出来,这样既能不断锻炼我的脑力,也可鼓起我对余生的兴趣,至于所谓“写作生涯”,已告段落。

不过我凭什么来自号“写作生涯”呢?在写作方面,我一生从事了七十余年(从十四岁开始发表作品),说不上什么“生涯”,因我从未有一个时期是靠写作收入维生,从未靠稿酬购屋、养家、旅游,乃至坐飞机访问祖国。正如我在少年向叔父表明我的前途意想时被叔父所斥的那样:“你要靠写作维生?一生注定要过亭子问生活?”(“亭子间生活”是当时上海人形容生活困苦的俚语。)我结果听从他的忠告,最终在新闻界与学术界之间找到了足以维生的“生涯”。

内容推荐

《忆旧与琐记(鼎山回忆录)(精)》收录了董鼎山几十年来陆续写就的个人回忆题材随笔作品,作家特殊而又极具历史特征的个人经历,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进程中的重要身份与作用,在《忆旧与琐记(鼎山回忆录)(精)》中透过作家饱含深情、真情,浸染时光感慨的笔墨,历历向读者错落呈现。

编辑推荐

董鼎山编著的《忆旧与琐记(鼎山回忆录)(精)》收录了董鼎山几十年来陆续写就的个人回忆题材随笔作品,书中透过作家饱含深情、真情,浸染时光感慨的笔墨,历历向读者错落呈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