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一生是诗的一生、学者的一生、斗士的一生。他在茫茫死水边,点亮一支红烛,照亮了整个中国!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响彻云霄的民族正气之歌!红烛跳跃,精神长青!闻一多作品永存!而《闻一多大全集》便是他各种经典作品的汇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闻一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
分类 | |
作者 | 闻一多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闻一多的一生是诗的一生、学者的一生、斗士的一生。他在茫茫死水边,点亮一支红烛,照亮了整个中国!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响彻云霄的民族正气之歌!红烛跳跃,精神长青!闻一多作品永存!而《闻一多大全集》便是他各种经典作品的汇编。 内容推荐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 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目录 前言 一个天生的诗人,一个民主的战士 《闻一多全集》序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朱自清) 闻一多先生的大才未尽,实在是一件千古的恨事(郭沫若) 诗歌卷 红烛 红烛 李白之死 剑匣 西岸 青春 宇宙 国手 香篆 春寒 爱之神 春之首章 春之末章 谢罪以后 忏悔 黄鸟 艺术的忠臣 钟声 初夏一夜的印象 红荷之魂(有序) 诗债 别后 孤雁 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 玄思 火柴 我是一个流囚 太阳吟 寄怀实秋 晴朝 忆菊 秋色 秋深了 秋之末日 废园 小溪 稚松 记忆 烂果 色彩 梦者 二月庐 雨夜 睡者 雪 黄昏 诗人 印象 风波 回顾 志愿 失败 时间的教训 快乐 美与爱 幻中之邂逅 贡臣 游戏之祸 死 深夜的泪 十一年一月二日作 花儿开过了 红豆 死水 死水 末日 春光 黄昏 夜歌 天安门 飞毛腿 洗衣歌 荒村 狼狈 你莫怨我 你看 罪过 泪雨 心跳 一句话 大鼓师 祈祷 我要回来 一个观念 忘掉她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口供 收回 “你指着太阳起誓” 什么梦? 也许 发现 真我集 读沈尹默《小妹》!想起我的妹来了 也作一首 率真 志愿 伤心 所见 雪片 南山诗(古诗今译) 朝日 忠告 一个小囚犯 晚霁见月 雨夜 黄昏 集外诗 笑 七子之歌 我是中国人 回来了 叫卖歌 纳履歌 渔阳曲 醒呀 爱国的心 南海之神 秦始皇帝 大暑 故乡 唁词 比较 鸟语 长城下之哀歌 园内 抱怨 欺负着了 答辩 奇迹 八教授颂 相遇已成过去 日体诗 拟李陵与苏武诗三首 读项羽本纪 春柳 月夜遣兴 七夕闺词 昆山午发 维摩寺 自言子文学书院射圃谒言子墓 辛峰亭远眺 寻桃源石屋二涧皆涸,溯石屋上 游乃得水,因濯足焉 北郭即景 蜜月著《律诗的研究》稿脱赋感 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椠,纪以 绝句 释疑 天涯 实秋饰蔡中郎演《琵琶记》,戏作柬之 译诗 渡飞矶 沙漠里的星光 樱花 像拜风的麦浪 幽舍的麋鹿 情愿 从十二方的风穴里 山花 白朗宁夫人的情诗 演讲卷 最后一次的讲演 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艾青和田间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文艺评论卷 建筑的美术 黄纸条告 电影是不是艺术? 敬告落伍的诗家 悼玮德 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 诗歌节奏的研究 《冬夜》评论 《女神》之时代精神 《女神》之地方色彩 泰果尔批评 文艺与爱国 邓以蛰《诗与历史》附识 诗的格律 诗人的蛮横 戏剧的歧途 先拉飞主义 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 论《悔与回》 谈商籁体 说舞 字与画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 诗与批评 战后文艺的道路 论形体 匡斋谈艺 昆明的文艺青年与民主运动 散文·杂文卷 闻多 画展 青岛 论振兴国学 旅客式的学生 家族主义与民族主义 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复古的空气 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可怕的冷静 愈战愈强 一个白日梦 什么是儒家 关于儒·道·土匪 “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 “百四”断想 五四历史座谈 人民的世纪 八年的回忆与感想 妇女解放问题 谨防汉奸合法化 兽·人·鬼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真的屈原 古典文学研究卷 唐诗篇 类书与诗 四杰 宫体诗的自赎 孟浩然 贾岛 杜甫 英译李太白诗 神话篇 姜螈履大人迹考 龙凤 楚辞篇 读骚杂记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人民的诗人 什么是九歌 怎样读九歌 《九歌》的结构 庄子篇 庄子 道教的精神 文学史篇 文学的历史动向 律诗的研究
序跋卷 《现代英国诗人》序 《烙印》序 《西南采风录》序 《三盘鼓》序 《晨夜诗庋》跋 书信卷 家 书 致父母亲 致闻家驷 致闻家骢 致闻家骥 致闻家騄、闻家驷 致闻家骥、闻家骢 致闻亦有 致家人 致高孝贞 致闻立鹤、闻立雕 致友人 致吴景超、顾毓馐、翟毅夫、 梁实秋 致梁实秋、熊佛西 致梁实秋 致吴景超 致饶梦侃 致左明 致孙作云 致张秉新 试读章节 奇迹 我要的本不是火齐的红, 或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 也不是琵琶的幽怨, 蔷薇的香, 我不曾真心爱过文豹的矜严, 我要的婉娈也不是任何白鸽所有的。 我要的本不是这些, 而是这些的结晶, 比这一切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可是, 这灵魂是真饿得慌, 我又不能让他缺着供养, 那么, 即便是糟糠, 你也得募化不是? 天知道, 我不是甘心如此, 我并非倔强, 亦不是愚蠢。 我是等你不及, 等不及奇迹的来临! 我不敢让灵魂缺着供养, 谁不知道一树蝉鸣, 一壶浊酒, 算得了什么, 纵提到烟峦, 曙壑, 或更璀璨的星空, 也只是平凡, 最无所谓的平凡, 犯得着惊喜得没主意, 喊着最动人的名儿, 恨不得黄金铸字, 给装在一支歌里? 我也说但为一阙莺歌便噙不住眼泪, 那未免太支离, 太玄了, 简直不值当。 谁晓得, 我可不能不那样: 这心是真饿得慌, 我不得不节省点, 把藜藿权当作膏粱。 可也不妨明说,只要你—— 只要奇迹露一面, 我马上就放弃平凡 我再不瞅着一张霜叶梦想春花的艳 再不浪费这灵魂的膂力, 剥开顽石 来诛求白玉的温润, 给我一个奇迹, 我也不再去鞭挞着“丑”, 逼他要…… P87 序言 一个天生的诗人,一个民主的战士 闻一多是在近现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是一个诗人却走出了书斋,走出了象牙塔,走到前沿阵地,最后为民主英勇献身,倒在了白色恐怖的血泊当中。他是一个敢于出门不带钥匙,出了门就没想再回家来的英勇斗士,他是一个直面黑暗的真正猛士,他是一个有血性的、无愧今生的男人。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的一个书香门第。13岁时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此期间,他的诗词才华逐渐展现,相继发表了诗、赋,并担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投身于校园运动的洪流当中,他积极书写诗词、发表演说,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前往上海参加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的同时,怀着极大兴趣专研诗歌、发表诗评,并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红烛》。1925年,闻一多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担任《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此后,他相继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1月,闻一多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32年秋,闻一多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往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他又到临大任教。1938年2月,闻一多参加临大学生“湘黔滇旅行团”,历时两个多月,徒步3500华里,期间采集民谣、民歌,创造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风景的作品。临大迁到昆明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任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后,闻一多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争取民主自由。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于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开创了诗的新格律之先河,并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诗和散文的语言。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要进行新诗格律的人,提出诗人要敢于和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并认为应该对新诗的语言、形式、音韵、节奏进行研究,相对于“自由”必须给以必要的“限制”。除了新诗,闻一多还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并开创了国学研究的新境界。 此外,闻一多对“美”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说,“抒情之作,宜整齐也”,“中国艺术中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明显。中国的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的美——即中国式的美”。他提出著名的“三美说”,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曾说:“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其爱国之心,可昭日月!面对黑暗和暴政,闻一多敢于拍案而起,他是站起来就不再倒下的人,不惜牺牲性命来追求真理,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的冲刷后存留下来的精品,它不一定是最优美的语言,却一定是人性最恰当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不论时间如何的流逝,它依然是那个能在读后给读书人以感悟的书架上的“知音”。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闻一多及其作品的需求,本书精心收录了闻一多不同时期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为诗歌卷、演讲卷、文艺评论卷、散文·杂文卷以及古典文学研究卷、序跋卷、书信卷,以求更完整、更丰富地反映和表现闻一多一生的思想艺术全貌。此外,为了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作品,部分文章中还附有注释、按语,希望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做到无障碍阅读,见解未必准确,仅供参考而已。 后记 《闻一多大全集》的编纂工作临近尾声,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你用世间如何伟大、高洁的字眼去描画他,仍觉得远远不够,他是那样的多面、鲜活与高不可攀,他思想的深邃、文字的冲击,以及人格的魅力,深深地撞击读者的内心,企图与读者的灵魂共舞。 闻一多是一个诗人,他在无边的黑水之滨,擎起一支红烛照亮了整个人生,也照亮了整个中国;闻一多是个学者,孜孜以求,北平、昆明、贵州等和美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思想纵深《诗经》《周易》《庄子》《唐诗》等,横跨诗歌、散文、杂文、文艺评论、演讲、序跋、书信等,在绘画上也有成就,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闻一多是一个爱国斗士,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站在文化的前沿阵地高声疾呼,催人奋进,满腔热血献给国家,爱国之心可昭日月!同时,闻一多也是一个平凡的文人,其书信展现了别样的闻一多,有情有义、有寂寞有喜悦、有无奈有执著,至情至性。 合上书籍,这样一个多面的、至情至性的、伟大的、爱国的形象在脑海里逐渐清晰,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资料庞杂及资料引用版本不同,尽管编者已经竭尽全力辨别、筛选、核对,但文字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指出,我们一定会竭力做到最好。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悼念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大才未尽,实在是一件千古的恨事。他假如不遭暗害,对民主运动不用说还可以做更大的努力,就在学问研究上也必然会有更大的贡献的。 ——郭沫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