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您的孩子幸福了吗--儿童幸福成长理论研究
分类
作者 李来和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生理健康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生理健康将是孩子一生的事情,需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健康一直是父母最关注的。父母关注孩子是否吃饱了,但可能忽视孩子是否吃好了;父母关注孩子是否长高了,但可能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父母关注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否养成了,但可能忽视了自己是否有好的习惯去影响孩子;父母关注孩子是否幸福了,但可能忽视了自己是否需要以与孩子共同幸福促进孩子幸福……

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变督促成长主义者为共同成长主义者

父母不是孩子的督促着,而是共同成长者。孩子首先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成长的,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在成长。只有在亲子共同成长、相互交往中,才能生发出幸福。父母不是靠牺牲自己换来孩子的幸福,而是在与孩子共同幸福中开启孩子幸福之路。

相信自己可以当好父母

我们缺乏做父母的经验,我们拥有的是一些书本知识,或者我们拥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到的一些育儿经验。通过照料孩子,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很好地做一些照料孩子的事情了,诸如为孩子做一餐饭,帮孩子洗澡,或者当孩子生病时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正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使我们和孩子之间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和亲昵的感情,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产生了依赖。

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我们在一个新的领域的成长过程。我们要坚信我们有能力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实践。

做终身学习的父母

中国1992年批准加入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表明,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父母亲应该按照孩子的能力发展提供不断的养育,以便能够保障每个孩子都健康发展,按他们最大的能力得以成长。

作为父母一定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只为事业,不只为升官发财,还要为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幸福。

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常让我们感到迷茫,不知还有什么东西是让我们觉得安全的。因为做了父母,我们需要关注新闻,甚至要学一些化学知识,我们不但要了解食品安全事件,还要学会如何鉴别纷繁复杂的真假难辨的安全食品。

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儿童的体育锻炼,帮助儿童进行适宜的锻炼活动。当然,我们还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特点,孩子身体发展了,我们也在与孩子一同成长。

二、把握孩子生理健康的主干线

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阶段,一般是指从出生到15周岁,这一时期奠定了孩子成长的基础。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儿童时期营养摄取是否得到满足,身体素质是否强健,我们的孩子在生理健康上是否符合标准,成为每一位父母更关心的问题。

根据儿童各年龄时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及其不同的发展规律,儿童时期可划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

从出生到一周岁的幼儿期。这一时期由于孩子对母体外的生活环境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容易出现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的问题,父母特别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照顾、清洁卫生、疾病预防等。

1~3岁的幼儿期。这一时期孩子的生理发育非常迅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此时,儿童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明显,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  3~6岁的学龄前期。这一时期体格生长稳步增长,能做一些较复杂的动作,逐渐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6~12岁为学龄初期。这一时期,孩子的骨骼进一步发展,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理解力增强。这个时期孩子的发病率比学龄前低了,但容易发生近视和龋齿。

12~15岁为学龄后期。这一时期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

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必太过忧虑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您会因为孩子的一声啼哭、一个喷嚏、一个斑点而焦虑紧张;孩子上学时,您可能会因为孩子摔了一跤而心神不定;孩子一顿饭没吃好,您可能会强迫孩子多吃些其他的食物。

其实,我们的孩子有着人类的本能,即使在婴儿时期,能够对强烈的光线表示烦躁,能够有疼痛感,能在吃饱时自然地睡去;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来说,您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吃或者不吃什么,孩子自己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还要吃东西。

看到医院中,父母要求医生为感冒的孩子打点滴,希望孩子快点好起来。迫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您要尽可能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比如,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发烧会增强孩子的抵抗力等。

孩子是很皮实的,您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没有必要忧虑,要科学地养育。

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要有信心

美国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提示您,“孩子本身无论怎样,即使其其貌不扬,笨手笨脚或反应迟钝,只要他得到了疼爱,就会在长大成人后,对自己充满信心。”

孩子成长发育中,会遇到让您一时困惑的事情。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翻身了,咱家的孩子还在张望;别人家的孩子一年中长了10厘米,咱家的孩子只长了5厘米;别人家的孩子胖乎乎的可爱,咱家的孩子依然是那么干瘦。您可能有些对自己孩子发育的沮丧,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生长是千差万别的,不要埋怨,不要有任何的遗憾,要坚信您的孩子是最棒的。您可以咨询专家,多读育儿书籍,为了孩子的成长,继续付出您的努力。

三、生理健康:父母与孩子同在

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您是否注意到了孩子骨骼的变化,他们迅速长高了,或许遭遇了成长的疼痛。男孩声音会变粗,肌肉变得有力,女孩声音变得细高,骨盆增大,他们开始有了第二性征。男孩在10~12岁生殖器官外表变大,12岁喉头开始突出,13岁左右长出胡须、阴毛、腋毛,出现遗精现象,14岁开始声音变粗而低沉。女孩10~11岁开始乳房隆起,13~14岁开始长出阴毛、腋毛,月经出现初潮。

每个孩子的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发展速度以及发育的程度不是完全相同的。面对身体的变化,您的孩子会充满疑惑,他们渴望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些变化。作为家长的您,一定要留心这些变化的信号,及时地帮助孩子们解除迷惑,让他们在青春岁月里充满欢乐。关心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每一个生理的变化,父母应是孩子性教育的最好的老师。

为孩子精心安排早餐

营养专家提示您,不吃早餐容易导致结石、肥胖症、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疾病。不吃早餐会使学生的血糖水平比较低,会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学习效率低等现象。  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长没有为孩子准备早餐的习惯,孩子或是在街边的小摊上吃早餐,或是吃些零食,或者不吃早餐。

有心的父母,会精心设计每天的膳食,让孩子获取充足的营养供给,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2010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蓝皮书给了我们一些关于营养早餐的忠告,并非越贵的东西越有营养,也并非有钱才能讲究营养,合理膳食是关键。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每天吃早餐、少吃零食。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您一定要坚持为孩子做营养早餐,而且您自己也要带头认真吃早餐。

父母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指出:“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孩子的生理健康不光靠营养,靠您精心的照顾,同时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家庭中习得了您的生活习惯,比如晚睡晚起。在婴儿时期这种习得就已经开始了,您照顾孩子很累,选择了每天晚起,孩子自然受到了您的影响。而不知不觉中这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于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其身体健康,而且这些习惯将会陪伴孩子终身。

及时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

孩子的偏食、挑食会影响其生理健康,父母必须与孩子一起积极应对。或许因为父母的缘故,孩子形成了偏食或挑食的毛病,父母要努力去检视自身是否存在相应的习惯,是否为孩子提供的餐饭过于单调。如果父母自身偏食或挑食,那首先要从我做起改掉不良习惯。如果父母能让每一餐饭都是那样变化多样,色香味俱全,孩子可能会有一定的食欲。可是年轻的父母,经常会以工作忙为借口,减少了亲自下厨的机会,叫外卖凑合一下得了。长久以往,父母的厨艺没有长进,孩子的胃口也越来越糟。

儿童成长的过程,应该是愉悦体验过程,幸福过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享受成长,并与孩子一起享受成长,为身体成长的每一变化而欣喜,为身体疾病疗治的每一成功而喜悦,与孩子一起,成长着并幸福着。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其中凝聚了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更有学校教育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成长性的生理健康教育;面向家长,开展生理健康教育,影响和促进孩子的生理健康成长。在孩子的生理健康成长进程中,我们必须以成长的观点来对待儿童,适应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成长为出发点,关心孩子的点滴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由此我们能够了解到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密切联系的,生理健康无时无刻不受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从儿童的成长来看,生理健康是其主干线,从儿童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将是主旋律。P1-7

目录

导论 孩子幸福:“共同成长主义”超越“督促成长主义”

第一章 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您在行吗

第一节 父母与孩子共同保持孩子的生理健康

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把握孩子生理健康的主干线

三、生理健康:父母与孩子同在

第二节 父母与孩子共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父母与孩子共同发展

二、奏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旋律

三、父母与孩子同行

第三节 父母与孩子共同保障孩子生活安全

一、父母与孩子共学安全

二、孩子放心成长的保险阀

三、父母与孩子同铸“安全阀”

第二章 预防孩子走偏路,您用心了吗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带给父母与孩子的警示

一、童年可能失落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警示

三、父母不可麻痹

第二节 让孩子快乐起来

一、用心呵护

二、培育快乐之花

三、两代人的协同

第三节 编织好保护孩子的法网

一、做合格家长

二、了解和承担法定义务

三、共织法网

第三章 弱势儿童救助,您伸援手了吗

第一节 父母和孩子:放眼关注弱势儿童

一、开阔孩子的世界

二、了解弱势儿童的困境

三、父母和孩子一起关注弱势儿童

第二节 父母和孩子:伸手援助弱势儿童

一、以社会救助保障弱势儿童权益

二、我们需要伸援手

第三节 幸福同享中安顿孩子的心灵

一、幸福:弱势儿童同样有权利

二、让自己的孩子心灵安顿

第四章 孩子的保护,您在场吗

第一节 熟悉和善用保护孩子的法律武器

一、法律——儿童保护的坚盾

二、父母该做什么

第二节 引导孩子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享受关爱

一、社会关爱——儿童保护的暖春

二、打造平安校园

三、父母同孩子放眼社会

第三节 在社会网络体系中保护孩子

一、社会网络体系——儿童保护的屏障

二、父母与孩子偕同

第五章 孩子的教育,您得法吗

第一节 两代同行成功与幸福逐梦路

一、共同梦想:成功与幸福

二、引导孩子高位起步:让孩子自主、自然地发展

三、两代同行逐梦路

第二节 交流切磋中扶助孩子行路

一、常交流切磋:传递一份父母的关爱

二、关爱孩子走对路径

三、扶助孩子自己行路

第三节 代际沟通中共同成长

一、建立学习型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消除代沟心灵相通

三、发育代际知心朋友

第六章 孩子成长环境改善,您在位吗

第一节 家长与孩子同步:改善家庭环境

一、家长与孩子同步——比肩改善家庭环境

二、家长与孩子同步——共同享受成长过程

第二节 家长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养成终生好习惯

一、支撑孩子幸福的重要因子

二、家长与老师配合,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三、家长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四、家长与老师配合,让好习惯相伴孩子一生

第三节 家长与社会携手:培养孩子大气善良

一、家长与社会携手:营造“切身环境”

二、家长与孩子同开放:调理“利亲子关系”环境

三、优化社会交往结构:培养孩子大气开阔善良

参考文献

序言

《您的孩子幸福了吗》一书,目的在协助您及孩子与老师和其他专业工作者共同合作,去增进您孩子的幸福感。本书代替不了老师及其他专业工作者的工作,而老师与其他工作者也取代不了本书对您的帮助。

本书对六大类常见的影响孩子幸福的问题,提供认识和处理的基本指引。本指引内容采自作者和未显名的人士具有相当科学基础的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您的孩子幸福了吗》不同于常用手册,它不局限于“短、平、快”的行动建议,而注重以新兴的理念来“照亮”行动指引和问题处理策略。我们建议您首先参阅导论所陈述的理念和思路,以便您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够“纲举目张”。

本书也有别于一般学术书籍,它看重学术见解的“行动力”,突出新兴理念到新兴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再到行动改进的依次递进。而且第一章到第六章健康、安全、救助、保护、教育、环境等六大问题处理,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像查阅词典那样随意查阅某章。

孩子的幸福是“私家”的事,又是社会的事。我们建议您不要忽略本书的“社会”部分,因为您孩子的幸福也许在开放的社会“海洋”中才可能真正增进。

我们尽力将本书做到最好,但我们无法保证它可以帮助您有效处理孩子幸福的每一个问题。本书会对您增进孩子的幸福有所帮助,它会帮助您以新兴思维开拓增进孩子幸福的新路径,但其中需要您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判断配合。

我们祝您的孩子幸福!

内容推荐

在马克思“人的发展”视域下,在接触了大量的儿童、父母和职场人士后,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孩子幸福是以自己做出相当的牺牲为代价的——而这正是大多数孩子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您的孩子幸福了吗——儿童幸福成长理论研究》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牺牲主义”和“共同成长主义”,帮助我们以“共同成长主义”超越“牺牲主义”,在与孩子交往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幸福。

《您的孩子幸福了吗》一书,目的在协助您及孩子与老师和其他专业工作者共同合作,去增进您孩子的幸福感。本书代替不了老师及其他专业工作者的工作,而老师与其他工作者也取代不了本书对您的帮助。本书李来和主编。

编辑推荐

您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您真正了解自己吗?您真的会管孩子吗?您知道怎么和孩子共同成长吗?……

《您的孩子幸福了吗》一书,目的在协助您及孩子与老师和其他专业工作者共同合作,去增进您孩子的幸福感。本书代替不了老师及其他专业工作者的工作,而老师与其他工作者也取代不了本书对您的帮助。

本书对六大类常见的影响孩子幸福的问题,提供认识和处理的基本指引。本指引内容采自作者和未显名的人士具有相当科学基础的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李来和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