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父亲左权(一个抗日英雄的成长史)/红色年轮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左太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左太北编著的《我的父亲左权(一个抗日英雄的成长史)》一书。着重书写了父亲的青少年时代,生存、学习发展,逐步走向革命的经历。父亲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残酷的阶级压迫、深重的民族灾难、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在他们一旦面对中国共产党掀起的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求生存、为国家求富强的革命大潮时,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内容推荐

左太北编著的《我的父亲左权(一个抗日英雄的成长史)》是革命元勋左权将军用坚定的革命理想在风云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谱写出的历史诗篇。《我的父亲左权(一个抗日英雄的成长史)》用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带领我们重温红色经典,用历史的年轮来给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后人以启迪和洗礼。

目录

第一章 英雄少年

 出身佃农

 清贫励志

 读书识理

 莫忘国耻

 练就文武

 逆境攻读

 如饥似渴

 走向光明

第二章 投身革命

 广州陆军讲武学校

 投奔黄埔军校

 党旗下的誓言

 战斗在东征的战场上

 平叛“杨、刘”受嘉奖

 二次东征忠于职守

第三章 留学苏联的岁月

 肩负使命出国深造

 体验全新的学习生活

 与国民党右派学生的斗争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生

第四章 进入中央苏区

 奉命回国

 醴陵老乡的推荐

 人生第一职

 “我的湖南小老乡”

 “托派嫌疑”抹不去的黑尾巴

第五章 长征之路

 被迫远征

 长征中的先锋

第六章 长征路上的特殊贡献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由来

 特殊的贡献《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

第七章 迟开的爱情之花

 朱老总的心事

 爱,来得突然,来得疼痛

 永别后的记忆

第八章 战斗在抗日最前线

 指挥长乐之战

 百团大战中的副总参谋长

 黄崖洞保卫战

 热血铸太行

 日军下达:“C号作战”命令

 向外转移

 陷入重围

 分路突围

 十字岭将军殉国

 “舍生取义,尽忠职守”

 毛泽东和朱德默然良久

 朱德《吊左权同志在太行山与日寇作战战死于清漳河畔》

 彭德怀《左权同志碑志》

 悼左权同志(凌霄)

 称职的辅佐者

第九章 最后一个贡献

 《开展反对敌人“蚕食”政策的斗争》

第十章 百年只是一瞬间

 文韬武略功勋著 赤胆忠心英名长——纪念左权同志诞辰周年(军事科学院)

附左权同志碑志(彭德怀敬撰)

试读章节

清贫励志

左权的家乡黄猫岭地处醴陵北乡,是境内千山万岭中的一座土岭。深秋时节,这高高的山岭层林尽染,万木飘金,远远望去,其形酷似一只欲腾、欲扑的巨大黄猫,巍然横卧在湖南省醴陵县的崇山峻岭中,岭脚下小小的村庄因此得名黄猫岭。

黄猫岭村周围有小溪、泥塘、溢田和梯田。村左边的桃子坡,相传古时候仙桃老人住在坡上,栽了满坡桃树。桃花开的时候,满坡艳红芬芳,招惹得蜂飞蝶舞来采花蜜,嗡嗡嘤嘤地绕着仙桃老人唱得十分欢快好听;桃子熟了,粉白的大桃有拳头大,密密层层压弯了桃枝,散放着甜蜜的桃香。仙桃老人便叫来许多顽童和苦伢子,让他们喜欢哪个,摘哪个吃,吃饱了还要给家里的老人带上些。那桃子啊,一咬一兜甜香的汁水,香如花,甜如蜜,吃了还想吃,永远也忘不了它。

后来,来了个妖精,砍光了桃树,气死了仙桃老人。仙桃老人变成了一颗枫树,挺拔地站在桃子坡顶上。妖精变成一颗猪婆藤,缠在枫树身上。枫树长成六七尺粗,枝叶繁茂,雾气萦绕,迷信的人们说是妖精显灵作怪哩!很少有人到那里去。

191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却有一个胆大的伢子,拿着镰刀和草绳,来到老枫树附近,割起青草来。他,又黑又瘦又小,紧闭的嘴唇厚厚的,聪慧的大眼睛黑亮黑亮的,爬山、割草的举动敏捷利索,显出一副淳朴、忠厚、明慧、顽强的神情。他,瘦得皮包骨头,细胳膊像麻秆儿,小手又黑又瘦,吃力地攥紧镰刀柄,奋力地割草,沙沙沙,割了一把又一把,腰累疼了,胳膊快累折了,汗水顺脑门儿流下来,蜇疼了双眼,用手背揉一揉,又继续割起来。肚子瘪瘪的,一个劲儿地咕咕叫,一阵头晕眼黑,打了个趔趄,忙扶山石坐下来,顺手捋了几把竹花草,塞嘴里嚼嚼咽下肚去,强打起精神,向黄猫岭肚子底下的左家屋场望去,只见一间泥墙草顶、破旧欲倾的小屋和一片打谷场,烟囱还没冒烟,母亲给财主做针线活还没回来,心里不平地想:穷人累死累活地干活儿,吃糠咽菜;财主什么活也不干,反倒吃香的喝辣的,穿戴绸缎,这是怎么回事呢?妈妈说,从1875年春天起,左家就租种了匡家地主的十亩田,年租四十石稻谷,还得左家祖祖辈辈以野菜树叶糠皮充饥。叔叔说,种谷的吃糠皮,种棉的没衣穿,世道不公平啊!必须改造改造。可是,怎么改造呢?叔叔可没往下说。“对,等叔叔来了,好好问问他!”想着,有了心劲儿,又割起草来……

天黑了,左家屋场的茅屋里,用碗改装的油灯被拨亮了,映照着一张中年妇女清秀的面庞。她那聪慧的双眼,不时地隔窗向外张望。绣花针一次次扎到手指肚上,冒出小米粒大的血珠儿,险些把洁白的枕头套染上血点儿。这又使她心惊后怕:弄脏了刺绣的枕套,一升白米的工钱就没有了。她把手指放嘴里吮去血,再也无心为财主家刺绣,心全被小儿子自林占据了:天黑了,他怎么还不回来?派三儿应林去找,也不见回转。往事一股脑儿向心头用来:

小儿子左自林是1905年农历二月初十生,那时节,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向腐败的反动政府勒索巨赔款,是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苦难的四万万同胞,过着水深火热而极端困苦的生活。醴陵一带流传这样的民谣:

租种二亩田,

要交十道捐;

衣服不遮体,

烟囱不冒烟;

清鬼和洋鬼,

要命又要钱,

逼得穷人路三条:

逃荒上吊坐监牢。

真是祸不单行啊!偏偏在1906年,醴陵一带闹灾荒,野菜、草根、树叶、树皮全被吃光了,饿死的叫花子躺在路旁,常常被饥饿的人抢着分吃了。地主逼租,官府抢粮要捐,左自林家已经三天不冒炊烟,把锅吊起来了。她,左家张氏,被逼迫的抱起自林沿街乞讨去了。

有一天,讨到学馆门口,清贫的匡宜民先生送给她一碗米饭。她千恩万谢,让自林给匡先生鞠躬。谢过恩人,她高兴地想:自林他爸爸吃了这碗米饭,病会好些的。她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端着米饭赶回家去。没料想,她刚刚迈进家门槛儿,历尽贫病折磨的丈夫左兆新,已经断了气,那年才34岁。

真如晴天响霹雳,天塌地陷一般,她晕倒在丈夫身边。四儿一女围着父母哭得死去活来;公爹左凤裘捶胸顿足哭诉:“自林他妈,心量要宽些,伢子们不能没有你呀!你要有个好歹,这一家子就散架了!”悲伤过度的老人,禁不住丧子的沉重打击,当场病倒,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从此母亲张氏独自承担了全家的生活重担,携带着儿女们,起五更,睡半夜,披星戴月,在租田里劳作。当黄猫岭所有的人都已进入梦乡时,她仍坐在油灯前,纺织、绩麻、刺绣、缝衣。不久,只有三十来岁的她,已累得挺不起腰来了,背驼了,两鬓头发也花白了。就是这样累死累活地干,一年到头,缴完重租税,只剩下糠皮和谷草了。左权从6岁那年开始,他就在黄猫岭、大王山、桃子坡一带拾柴、放牛、打猪草、干农活。过着清贫劳累和时常挨饿受冻的苦难生活。因此,靠吃野菜、树叶、橡实生长的小自林又瘦又小,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掉下泪来。P3-6

序言

“来信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仿佛总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上,一时爬到妈妈的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别着不在一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信中充满了对妻子和女儿的思念之情,饱含着深厚的爱和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捧读父亲的家书,就如同用心灵去感受父爱。

10年前我给父亲写了第一封信……桌前灯下,追思往事,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满肚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

爸爸,1940年8月,您为我们娘俩赴延安送行,特地抱着我合影留念。那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看,在爸爸怀里的我笑得有多开心、多快活。

出生不满一百天的小孩,哪里知道这竟是和您的生离死别呢11942年5月25曰,十字岭上日军一发罪恶的炮弹,夺走了您的生命。您的壮烈牺牲,震动了整个华北大地。太行山为您低头致哀,漳水河为您呜咽哭泣。而对我们娘儿俩来说,失去您,则是无法弥补的最大不幸。妈妈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当时我这个年幼无知的小丫头,又怎能体会这种折柱塌天般的痛心呢!后来我长大成人,才渐渐懂得,这是给我一生留下的巨大空白和缺憾。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结婚成家并生儿育女后,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初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您和妈妈为我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伴随我终身的,是对您和妈妈永远的怀念。

爸爸,您走了以后,党组织和妈妈对我非常关心。我在延安保育院长大。新中国成立后被送进北京八一小学、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1960年被保送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52年6月1日,我曾和八一小学的同学代表少先队员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敬献鲜花,并和毛主席一起照了相。周恩来伯伯在北京初次见我时勉励说:“你是左权将军的女儿北北吗?长得挺像你爸爸,一定要向你爸爸学习!”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彭德怀伯伯家里,他和浦安修阿姨待我可好呢!政府发给每月20元抚养费,他们都替我存着,直到1962年才亲手交给了我。有一次,彭伯伯回忆起您,深情地对我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的。可你爸爸为什么没有躲避呢?要知道,当时的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这些年来,每当我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一想起您在那频繁战斗的环境里,仍然刻苦顽强地学习、不知疲倦地工作和英勇沉着地指挥作战的情形,我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1965年我从哈军工毕业,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从事国防工业建设工作。如今我已退休。您的外孙和外孙女都已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美满。我们深深懂得,今天的幸福日子,都是您和那个时代的先驱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1

1982年5月,妈妈把3份历史珍宝慎重地传交给了我,其中有您写给妈妈的11封信。多少次我泪流满面地看着这些信,多少回我在睡梦中高兴地见到了您。从信中我真切地体味到您对我们娘儿俩的挚爱,真是催人泪下!……您在敌后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最大努力地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在您牺牲前3天的最后一封信中,放心不下的还是我们娘儿俩:“我担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地恢复身体,有暇时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极须人照顾的。”真是河深海深,比不过父母亲的恩情深!爸爸,您的这1l封信,是我今生今世最最珍贵的宝物。您的这些信穿过历史的风雨烟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军罪行的揭露和控诉。爸爸,您一定记得您写的这些话:“敌人的政策是企图变我根据地为一片焦土,见人便杀,见屋便烧,见粮食便毁,见牲畜便打,虽僻野山沟都遭受了损失,整个太北除冀西一角较好外,统均烧毁,其状极惨。”“敌人新的花样就是放毒,在军队指挥机关驻地,在某些政权机关及某些群众家里布满糜烂性毒质。”“因为毒伤老百姓死了一些人,伤的很多。”大章同志的孩子寄养在群众家中,亦不幸遭万恶的鬼子连同奶妈一齐枪杀了。听说该小孩被鬼子打了一枪后,痛苦了好几个钟头才死,真是可怜。……一封封信,一桩桩事,都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空前浩劫的铮铮铁证。然而,近些年来,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势下,日本国内右翼社会思潮却逐步蔓延,企图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等行径,掩盖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历史。历史不容歪曲,警钟必须长鸣!

爸爸作为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周恩来伯伯称您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伯伯赞誉您“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事建设、参谋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有极其丰富与辉煌的建树,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您忠于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管如何困难复杂的任务,也不管如何艰苦险恶的环境,对于工作夜以继日,兢兢业业,从不推辞,勇往直前。您在生活上艰苦朴实,同士兵一样吃穿,抗战时期每月领5块钱的津贴,没有一点私积,没有任何财产,从不为私人作任何打算,直到34岁才结婚。这些家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您的高贵品质。正如您信中所写,“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您对理想如此坚定,对家庭这样负责,又常以不能更多地帮助妈妈而难过不安。您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足以成为后人之楷模。正如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爸爸,您为之奋斗并献身的事业,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21世纪之初的中国,正迈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科学发展,铸就辉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的家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教育后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永远的思念,为了缅怀敬爱的父亲母亲,为了激励子孙后代,我在《红色年轮》系列丛书编辑部的支持下,写了《我的父亲左权——一个抗日英雄的成长史》一书。着重书写了父亲的青少年时代,生存、学习发展,逐步走向革命的经历。父亲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残酷的阶级压迫、深重的民族灾难、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在他们一旦面对中国共产党掀起的为人民求解放、为民族求生存、为国家求富强的革命大潮时,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愿以此寄托我对你们深深的思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