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衰亡史(十六个古典帝国的崛起霸业和衰亡)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科马克·奥·勃里恩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到埃及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老帝国仍旧吸引着我们,古代壮丽的历史遗址不仅提醒着我们建立者的巨大,同时还让我们惊讶于推翻这种文明的力量的伟大。科马克·奥·勃里恩编著的《帝国衰亡史》介绍了古代16个伟大的帝国,讲述它们的崛起、胜利、成就以及他们的领导者,并从多个角度这些强大的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未能避开灭亡的事实。

内容推荐

追溯历史的滚滚长河,遥远的古代帝国令人神往。从雅典的帕特侬神庙到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宏丽纪念碑不仅提醒我们其建造者的伟大,更让我们感叹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摧毁这样天才的巨制!《帝国衰亡史》一书再现了十六个古代最伟大的帝国的崛起、征服和霸业。在作者(科马克·奥·勃里恩)笔下,帝国的衰颓和毁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可以看到成百万人的命运如何掌控在诡计多端的祭司手中,而觊觎王权、善于倾轧的贵族阶层又是如何给人民带来了灾难。通过《帝国衰亡史》所提供的多重视角,透过古代强国缤纷灿烂的群像,读者可以领悟这样一个道理:衰亡是它们不可避免的共同命运。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埃及法老

第二章 米诺斯文明

第三章 赫梯人

第四章 亚述

第五章 新巴比伦

第六章 库什

第七章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第八章 雅典

第九章 马其顿

第十章 迦太基

第十一章 塞琉古王朝

第十二章 汉朝

第十三章 帕提亚

第十四章 罗马

第十五章 萨珊帝国

第十六章 玛雅

试读章节

埃及的吉萨高原矗立着地球上最雄丽的建筑物之一,让人叹为观止,那就是三座巨大的石质金字塔,以浑然一体的庞然巨物的姿态与身旁开罗的芜杂现代建筑相映成趣。这三座金字塔曾经覆盖着石灰质的装饰外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在这表层虽然已经剥落,但是这三座金字塔以及其周边的众星捧月般的小金字塔依然让人油然而生敬畏。这些金字塔建于四千多年前,是国王遗体的寓所,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国王将在亡灵的世界继续统治。这些金字塔是地球古代工程学中的一枝独秀是最显而易见的代表作品,堪称奇葩。

这三座金字塔中最大的那座由法老胡夫所建,被称为埃及大金字塔,直到中世纪后期,一直保留着世界第一高建筑物的称号。几乎无论以什么标准来看,历经45个世纪,大金字塔依然是一个建筑奇迹。大约230万块巨石构成了法老胡夫的巨大陵墓,这些巨石的重量从14吨到数吨不等。大金字塔的四个斜面呈51°50’,延伸到147米的高度形成一个尖顶。也许最让人震撼的是,大金字塔以及其他的金字塔的基座几乎呈完美的正北方向,只有无法觉察的一点偏差。

更多的奇迹还在大金字塔的内部。古埃及人的这项工程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是天才和智慧的结晶。这座金字塔被其建造者称为“阿克特胡夫”(Akhet Khafu),意为“胡夫的地平线”。大金字塔内部有成套的内室,其精确度之高、容差之微让现代人都不由肃然起敬。经过一条向上倾斜的通道,可以来到大走廊(Grand Gallery),这个大走廊有一个壮观的拱顶,从地面算起高达8米,其顶部以巨大的石板砌成。这个大走廊与一座前厅相通,最终通往国王密室,胡夫的木乃伊就存放在里面的花岗岩石棺中。这座密室通过一系列的减压室而分散金字塔的重量,不致被压塌。这些减压室的上方是悬挑屋盖,这是整个金字塔中最伟大的建筑成就。

公元前3000年,胡夫金字塔正处于鼎盛时期,它是优雅而经过细心布局的陵区建筑群中最核心的建筑。在大金字塔周围,分布着一些陵庙,这些陵庙是通往陵区唯一的漫长甬道的终点。在附近,四座小金字塔陪侍在其体量巨大的主人之侧:其中三座自成一体,为胡夫时代的王后们而建,在这三座金字塔后面,是一座体积更小的“卫星金字塔”,其建造目的依然只能猜测。比较低矮的马斯塔巴(mastaba,古埃及墓葬建筑的类型之一,是平顶、长方形和外部呈斜坡面的建筑,平民和贵族死后都葬在这种墓室内。——译者注)则分散在王后金字塔的旁边。

吉萨金字塔群,在周围的沙漠中,其石灰质饰面熠熠生辉,仿佛一座座灯塔。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以及谜一般的狮身人面像组成巍巍墓葬,在沙漠中显示出一股非凡间所有的气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吉萨金字塔建造的时候,埃及国力还未达到鼎盛,孕育了如此巍峨建筑的文明还有一个大的发展期。在吉萨金字塔传达的信息中,这是最让人心醉神迷的。但是最触动吉萨金字塔的仰望者们神经的是这么一个不祥的主题:为什么这么伟大的文明会走向衰落?

答案远比问题本身复杂,埃及荟萃了各种信仰和传统,其本身如同建造金字塔的石块一样坚不可摧。作为古代最灿烂的文明之一,埃及的衰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埃及的璀璨文明反过来征服了埃及的征服者。

埃及的智慧造就了埃及文明,但是埃及用这种智慧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渐渐衰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者们对此过程可谓见仁见智。我们可以说,这个过程就是埃及法老王国的衰亡史。

天际行舟

颇具讽刺的是,能证明法老是这一古代最伟大纪念碑的建造者的唯一证据只是一座小型塑像,高度仅为8厘米。胡夫的遗产同胡夫的唯一塑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胡夫的身后,留下的不仅仅是大金字塔。

古埃及人加工石料的技艺举世闻名,在现代人的眼中,金字塔是古代天才最显而易见的并且备受尊崇的象征。造就了吉萨高原奇观的古埃及王国文明在造船方面也是翘楚,这点已经由在最出人意料的地点发现的文物得到。了证明。

1952年,在对大金字塔脚下一巨大考古坑的清理中,意外地发现了胡夫御用三桅船的各种构件。(在旁边另外一个考古坑里,发现了其他的构件,1985年得到证明,这些构件属于另外一艘船。)以后,考古学家想方设法地把这些构件组装在一起,渐渐还原了古史中这一著名的人工制品。

这艘船以巧妙精细定型的香柏木厚木板制成,全部用木楔和草纤维制成的绳索连接,从头到尾长达43米。

这艘船看起来可能是为了把死后的胡夫载往太阳神“拉”那里,然后他将和太阳神一起乘坐这条船每天从黎明到黄昏从天穹驶过。我们确定的是。古埃及人知道如何建造坚固、精巧的舰船,这使得他们能够探索尼罗河流域各处,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伟大的基石

浩浩荡荡的尼罗河如同一条闪烁晶莹绿光的带子穿过埃及的沙漠,在地中海之滨形成一块巨大的三角地带,古人将其比作莲花。自史前时期以来,这里就是生活的乐园、贸易的要道,周围其他地方全是干旱的荒野。埃及的“黑土地”,是一片环绕尼罗河的肥沃农业区,和沙漠的“红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黑红之间形成一道分界线,一边是陡然出现的郁郁葱葱、物产丰富,而另外一边是死气沉沉的暗褐色沙漠。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分别叫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一路往北,在靠近如今的喀士穆的地方汇流,然后又孤独地走上流往地中海的漫漫路途。尼罗河的绝大部分流域降水量都很小,在经过沙漠时还有一部分蒸发,但是尼罗河几千年来肥厚的淤泥对于埃及的农夫来说是珍贵的财富。P7-9

序言

追溯历史的滚滚长河,遥远的古代帝国令人神往。因为这些帝国天才的成就、摧枯拉朽的军事力量、残暴血腥的杀戮,我们容易对其浮想联翩。历经沧桑岁月,时间阻隔反而使得其丰功伟绩愈发光耀鲜明。我们不禁要问,在现代人看来板荡蒙昧的古代世界,这些帝国为什么能有如此伟大的作为?

此类问题让人着迷,此外我们通常还会问,这些帝国是如何崩溃的?为什么会走向终结?从雅典的帕特侬神庙到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宏丽纪念碑不仅提醒我们其建造者的伟大,让我们感叹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摧毁这样天才的巨制,还警示了比我们的生活更加可怖的那种现实。

在那样的古代世界中,强权即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言,“历史不过是罪行和不幸的活剧”。古代诸帝国的历史便是明证,一望即知。那些残忍、贪婪和专横的帝国统治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成堆的征服和苦难的事例。

但是,同任何人类的壮举一样,要揭示完整的真相也远非易事。帝国控制并支配巨大的资源和人力,在艺术、工程、科技、法律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遗产,这些遗产便是帝国强盛国力和高度中央集权的明证。罗马将在军事行动中俘获的大量人口当做奴隶役使,并以血腥的角斗表演来纵情狂欢,但是罗马也建造了堪称奇迹的建筑物,并为今日的政治、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权力可以体现为众多的事物,从金字塔的奇观到披枷戴锁被关在畜栏内的妇孺,莫不是帝国兴衰的原因所在。

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的萨尔贡大帝征服了位于波斯湾和地中海之间的广袤疆域,有学者认为,他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虽然,我们对阿卡德帝国的版图知之甚少(甚至连帝国的都城阿卡德的位置尚存争议),萨尔贡大帝的扩张也基于我们所熟悉的模式:先是对周边地区实施军事征服,建立稳定的朝贡制度并且扩大威望,然后对臣服的大量人口实施松散的控制,以确保未来的资源和人力之需。在帝国统治扩张的过程中,对王权的尊崇美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这并不亚于战利品的价值。凶恶的名声可以震慑不安分的邻国,压制桀骜的臣民,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亦可带来更多的贡品,换取更多的军队,诸如此类。

对于所有的古代帝国而言,利用武力攫取财富和土地、扩大威望、消除地区性的威胁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就管理日益增长的人口而言,地球上数千年中产生过众多的策略。亚述人靠的是恐怖高压和宣传,而阿契美尼德的波斯人依赖地区自治来笼络人心。亚历山大大帝和其希腊化时期的继承者则寄希望于一统东西方风俗制度,以其作为军事力量的革命性辅助手段来铸造一个稳定的新社会。其他一些国家,和埃及人一样,以神化王权的手段为中央集权的基础。帕提亚帝国的统治基本建立在大家族之间的封建关系上,但是罗马帝国则利用复杂的“胡萝卜加大棒”的一套法治手段来维持帝国的统治,作为后盾的则是世所未见的强大军事机器。

虽然统治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所有这些帝国都要面对一个重大的悖论:那就是要在凭借武力建立的帝国内维持和平。中国西汉的贾谊说过:“征服者崇尚权谋和武力,而给一国带来和平与稳定的方法莫过于提倡尊重权威。”这位公元2世纪的学者还说:“取天下和守天下不能使用同样的谋略。”在这里,他谈论的是中国第一个结束了战国状态而达大一统的国家,这就是非常短命的秦朝。但是,他的看法适用于所有的古代帝国,这些超级国家能否顺利统治常常取决于它们能否维系暴力征伐与清和治理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下面的章节中,难以维持平衡的情况将反复出现,帝国的统治因为诸多因素而变得形势严峻,这些因素包括宗教冲突、阶级矛盾、环境灾难、商业竞争,以及咄咄逼人的邻国逐渐强大直至最后难以抵御这个最常见的原因。大国面临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从包藏祸心的祭司、心怀嫉妒的贵族,到使百万人前途叵测的军事失利,原因不一而足。在深重的历史画面中,强大帝国的历史异彩斑斓,但主调唯有一种,即所有的帝国都难以逃脱覆灭的命运。  最后,有必要说明一点,囿于本书的篇幅,不能对古代帝国的衰亡采用一种真正全面的、权威性的叙述方式,只能在最强盛、最富传奇色彩的帝国和那些不太有名的帝国之间取一个平衡,这种做法有点另辟蹊径的意味——首先这是因为帝国的定义在学界争议不断,虽然有些帝国可能会出现在一些重量级的著作中,却不符合本书的录入标准,而本书列入的一些帝国却不被某些权威当做帝国。既然如此,我只有要求读者对此持宽容态度,并期望本书对诸多国家和民族的论述能够引人入胜并有所助益,这也是我所自信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