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蔡平//吴永佩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济学?一听就是一门高深专业的学问。其实不然,从找工作到要加薪,从股票被套到银行加息,从物价上涨到通货膨胀,从房奴到卡奴,从基金到期货,件件都不离我们的生活。如果你之前曾经接触过一些经济学,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观念:世界上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经济学的目的即是为了寻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对于经济学来说,这的确是它的目的所在。但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出发,这种看法又显得有点过于学究气了。

蔡平和吴永佩编著的《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一本贴近大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从读者的身边小事入手,帮助读者掌握经济学的常识,从而增加自己对财富的认识。

内容推荐

《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是一本贴近大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从读者的身边小事入手,帮助读者掌握经济学的常识,从而增加自己对财富的认识。

可能你没有关注过,生活中处处皆有经济学,大家的很多行为也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蔡平和吴永佩编著的《财富的真相:你应该知道的98个经济学关键词》不但让你学习到经济学基本知识,还能帮助你在生活中不断地修正自己,让自己理性起来。通过经济学原理来改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和生活的满足。

目录

第1章 外行暑热闹 什么是经济学

第1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第2节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第3节 狗牙也可以买东西——货币

第4节 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商品

第5节 两个桃子也杀人——稀缺性

第6节 天价理发费——价值和价格

第7节 多收了三五斗——需求和供给

第8节 惊险的一跳——市场交易

第9节 哥伦布的契约——经济激励

第2章 告诉你财富的真柑 经济学是可以计算的

第1节 鱼和熊掌的权衡取舍——选择

第2节 养猪还是养鸡——机会成本

第3节 罗斯福的三块三明治——边际效用递减

第4节 5美元日工资——激励机制

第5节 厨师不做家务——比较优势

第6节 物价波动的真相——看不见的手

第7节 市场的另一只手——政府干预

第8节 经济水平的衡量标准——生产率

第9节 瘦了身的菜篮子——通货膨胀

第10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

第3章 14个热点词语 新闻联播中的经济学

第1节 度量国民财富的尺子——GDP

第2节 关系民生的代名词——物价水平

第3节 牛市和熊市的博弈——股票指数

第4节 影响世界经济的一哥——石油价格

第5节 为什么我国外汇储备这么高——外贸出口

第6节 是喜还是忧——人民币升值

第7节 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次贷危机

第8节 租房还是买房——房价

第9节 节俭不如消费——扩大内需

第10节 人类文明的自我救赎——低碳经济

第11节 低效率和不公平——市场失灵

第12节 经济的四季循环——经济周期

第13节 央行的指挥棒——货币政策

第14节 会挣不如会花——赤字与黑字

第4章 俗语是有道理的 神奇的经济学效应

第1节 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棘轮效应

第2节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凡勃伦效应

第3节 剔除从众心理,独赢——羊群效应

第4节 另类的激励——鲶鱼效应

第5节 破罐子越摔越穷—破窗效应

第6节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马太效应

第7节 差之毫厘,谬以于里—蝴蝶效应

第8节 短板决定最终结果—木桶效应

第9节 和优秀的人合作—泡菜效应

第10节 不可缺失的危机感—青蛙效应

第11节 最后的倒霉者—庞氏骗局

第5章 怎么选择才是对的有趣的经济学现象

第1节 高于生命的商业法则—信用

第2节 甘地丢鞋的故事—沉没成本

第3节 生意场上的门当冉对—帕累托

第4节 多数服从少数—二八定律

第5节 大象的舞蹈—规模经济

第6节 科斯的灯塔—公共产品

第7节 三十六计走为上—用脚投票

第8节 经济学家最头痛的事—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第9节 最隐蔽的税收—通货膨胀税

第10节 为什么收入高的入多交税—效率与公平

第6章 和商家过过招揭穿经济学的诡计

第1节 占便宜还是吃亏—优惠券

第2节 我们为何要交漫游费—商业垄断

第3节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试用

第4节 好事临头要谨慎—以旧换新

第5节 买的没有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第6节 最迷惑人心的促销手段—广告

第7节 商家的障眼法—捆绑销售

第8节 商家的无形资产—名牌效应

第9节 别让商家掏空了你的钱包—消费者剩余

第10节 我们并不比猴子聪明多少—“经济人一悖论

第7章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投资理财不可不知的经济学

第1节 算算自己有多少钱—资产负债表

第2节 资金最优配置—巧用信用卡

第3节 纳税那点事儿—合理避税

第4节 人生的定心丸—保险投资

第5节 在最低风险中获利—国债

第6节 投资时机比投资对象更重要—波浪理论

第7节 鸡蛋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组合投资

第8节 最牛定投达人,十万变一百万一复利

第9节 把钱交给专业投资者一基金

第10节 最简单的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

第8章 你对自己感到满意吗工作创业要知道的经济学

第1节 如何走出职业生涯中的菜鸟期—蘑菇定律

第2节 地球离了谁会不转—不可替代性

第3节 别让自己晋升到无法胜任的位置—彼得原理

第4节 同工不同酬—男女职员的工资差异

第5节 民工为何比大学生高薪—供不应求

第6节 你为什么不能升职—内卷化效应

第7节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路径依赖

第9章 华山论剑博弈的艺术

第1节 算算自己有多少钱—资产负债表

第2节 资金最优配置—巧用信用卡

第3节 纳税那点事儿—合理避税

第4节 人生的定心丸一保险投资

第5节 在最低风险中获利—国债

第6节 投资时机比投资对象更重要—波浪理论

第7节 鸡蛋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组合投资

第8节 最牛定投达人,寸万变一百万—复利

第9节 把钱交给专业投资者—基金

第10节 最简单的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

第8节 他为什么拿高薪一效率工资

第9节 剔除成本,省下的都是利润—成本控制

第10章 幸福指数用经济学的眼光探索幸福的奥秘

第1节 合则利,不合则败—非零和博弈

第2节 大鱼小鱼共一缸—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第3节 囚徒困境—静态博弈

第4节 海盗分金—动态博弈

第5节 大猪和小猪的故事—智猪博弈

第6节 究竟是谁更聪明—旅行者困境

第7节 多人博弈的均衡点—纳什均衡

第8节 强者未必是胜利者—枪手的存活率

第9节 狭路相逢勇者胜—懦夫博弈

第10节 田忌赛马的启示—占优策略

试读章节

1958年,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出版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曲线,名叫菲利普斯曲线,用来反映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权衡取舍的交替关系。

从上一节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一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实际需要量,就会出现货币贬值,进而引起通货膨胀。但是,根据菲利普斯的说法,还将产生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

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通货膨胀是降低生活质量、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坏事”,而降低失业率却可以视为一件“好事”,它俩怎么会发生联系呢?

要想弄清楚其中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再了解几个概念。

首先,我们从公司、企业里领到的工资称为“名义工资”,或者“货币工资”,这种通过工资单令我们或喜或忧的数字是我们出卖劳动力所获得的货币数量,是不考虑价格变化的。

其次,我们能够用货币工资购买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或价值,被称为“实际工资”,它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工资,可以视为实际购买力或劳动力价值。

在其他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是成正比的。我们涨工资了,那么能买到的东西就多了。但事情往往就是天不遂人愿,通货膨胀一旦袭来,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此时即使我们涨了工资,也被飞涨的物价抵消掉了,实际购买能力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货币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仍然没有变化。因此,实际工资不仅仅取决于货币工资,还取决于物价水平。如果你还傻乎乎地以为自己增收了,出去腐败了一回,那可就要欲哭无泪喽!

了解了工资的真相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通货膨胀的一些概念。在上一节中我们了解到,通货膨胀的类型中有一类叫作“成本推动型”,它主要是认为在总需求没有超过总供给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的成本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持续显著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在这些供给方面的成本中,就包括了工资成本。假设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提高工资水平,却忽视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产品生产的增长速度低于工资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每件产品的成本增加,为了弥补损失,只好提高价格,结果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货币工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了。当失业率低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就高,也就是通货膨胀率高,反之则低。

弄明白这些理论之后,再回头看看文章开始时提出的观点,当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而在短期内货币工资的上涨总是要滞后于物价的上涨,因此实际工资下降,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致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进而刺激生产,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反之,则造成失业率上升——你看,果然如此吧?

总结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断降低失业率的代价是必须不断提高通货膨胀率,不断抑制通货膨胀率的代价必然是不断提高失业率。每一个政府都希望自家的经济增长没有通货膨胀,也不希望有太高的失业率,T0 BE OR NOTTO BE——怎样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这是每一个决策者都必须面对的博弈挑战。

此时我们便可以看出菲利普斯的高明之处了,他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总结了出这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用以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它的大致模型如下所示。

纵轴G表示通货膨胀率,横轴u表示失业率,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PC就是菲利普斯曲线。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的口点时,失业率则处于较低的C点。当通货膨胀率处于较低的6点时,失业率则上升到了较高的d点。

如果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就表明情况开始恶化。此时在移动后的曲线上,如果要降低与之前相同的失业率,就必须将通胀率提得更高。如果曲线不断恶化,将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方向变化。这种二者同时上升的情况,就被称为“滞胀”,那将是另一场可怕的战役了。

……

P57-59

序言

经济学?一听就是一门高深专业的学问。其实不然,从找工作到要加薪,从股票被套到银行加息,从物价上涨到通货膨胀,从房奴到卡奴,从基金到期货,件件都不离我们的生活。如果你之前曾经接触过一些经济学,那么你一定会有这样的观念:世界上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经济学的目的即是为了寻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不错,对于经济学来说,这的确是它的目的所在。但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出发,这种看法又显得有点过于学究气了。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19世纪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就曾经说过:经济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学问。而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加里·贝克尔也声称,目前经济学几乎可以分析人类社会90%的行为。你看,无论古今,真正领悟了经济学精髓的大师们,都是这般英雄所见略同。  

因此,经济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提供给我们一种改善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世界的武器,依靠它的帮助我们能生活得更幸福、更安稳、更有保障。

学些经济学,还可以改进你的思考方式。在经济学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模型、定律、假设,很多外行人都嘲笑经济学看问题过于简单,但是别忘了,科学的意义本来就是透过千变万化的现象去总结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枚精巧的指南针,让你绕开迷人眼目的现象,直达预定的彼岸。

不管怎么说,从我学习经济学的体会来看,经济学虽然非常有趣,但是它往往比较抽象,这就让很多人失去了坚持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学习它,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

(1)真正理解经济学是做什么用的,你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只有目标明确,你才有动力继续走下去。

(2)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找一些经济学大师的传记、故事来看,把他们从神坛上请下来,原来他们也有种种怪癖,也懵懂过,也经历了困惑和挫折,也有他们各自风格的幽默感。这样一来,你和这些大师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从需要仰视的圣像变成了促膝谈心的忘年交老头,他们都能弄得明白,你为什么不能?  (3)最后才是学习方法,先理解概念,再掌握原理,最后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加深理解。也许我们不会成为经济学家,然而作为一个懂得经济学原理的达人,必然比别人生活得从容和幸福。

书评(媒体评论)

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观念,无论对错,都远较一般人所了解的更为有力。这个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统治,负实际责任的人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的经济学家的奴隶。

——J·M·凯恩斯

我们绝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如果在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来衡量)与人类发展(以人的寿命、文化或者成功比如自尊来反映,但不易度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统一是有益的。但这两种表达方式并不十分相关。

——P.斯特里顿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J·K·加尔布雷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9: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