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互联网思维(工作生活商业的大革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钟殿舟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当然是很奇妙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看雷军关于小米如何对待消费者和对待产品的说法。雷军说,小米不把用户当上帝,而是把用户当朋友,产品上,推崇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做法。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古代一样。雷军这么做不是因为他觉悟高,而是事情逼迫他必须这么做,不这么做就违反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小米就不可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可以看到,从熟人社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当然,既然是否定之否定,就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了新的内涵。这个新的内涵,就是产品思维是“创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品牌思维是“诱发、引爆和吸纳用户的尖叫”。它源于互联网带来的消费者范围的极端扩大、信息传播的极度便捷以及竞争对手的全球化。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退后,产品品牌向前。消费者不会因为企业曾经做过很成功的产品,就无条件地相信企业后来推出的产品。企业必须不断地用成功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这就是马化腾要求腾讯的员工“要饥渴,不要做富二代”。的原因。

对于企业来说,这当然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对新进入者却是很好的机会。新进入者只要敢想,就有很大的可能挑战传统巨头,将行业闹一个天翻地覆,成功上位。苹果、小米、特斯拉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是可能自己以前的做法不管用了,自己可能被颠覆;机会是只要自己转变思维,在产品方面发力,要翻身也有很大可能。不管如何,都必须拥抱互联网思维。

明白了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也知道该从产品思维和口碑思维两个方面入手做出努力。在本书的下篇,我们将重点叙述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具体运作。

附:其他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很多人都对“互联网思维”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其中有雷军七字诀、免费、少即是多、微创新和快速迭代、大数据、粉丝经济、参与感,等等。现在用本文中提到的互联网思维逻辑,对它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审视,就当是做一个小小的思维训练。

1.雷军七字诀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雷军对互联网思维的总结。

这是几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观点中,相对比较完整的说法。

雷军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解释过“七字诀”的内涵,整合一下雷军的各种说法,主要的意思如下:

专注:专注核心就是讲少就是多。当你少做一点事情的时候,当你专注把事情做好的时候就是多。

极致: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做得最好,就是做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就是要做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做得非常好。

口碑:不仅是好的产品有口碑,最重要是超出用户预期,就是比用户想象得还要好,才能真正有口碑。

快:速度慢的话,在今天互联网领域基本没有机会。快就是一种力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风险是最小的,当你速度一慢下来,所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这个说法,明确包括了口碑思维。专注、极致和快,也涉及产品思维。不过,他所谈到的产品思维主要是有明确的产品时如何去做,但如何确定做某一种产品,什么条件可以判断开发这种产品是对路的,这是前提。而这,恰恰是最难和最关键的,因为如果起始就错了的话,后面就容易跑偏。

2.免费

免费是奇虎360周鸿神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词。

对于边际成本为零的行业,这种做法很容易操作。但是对于传统企业,这种操作就成为了问题,因为传统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多增加一个产品就多增加成本。面对传统企业的这种状况,周鸿神将免费的概念修正为以成本价销售。

P33-35

书评(媒体评论)

全面向互联网转型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目标。我们需要快速建立起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产品有更好的互联网应用体验,销售有更强的互联网通道,市场营销要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和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推广我们的产品,宣传我们的形象。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马云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四个词其实是没有先后顺序的,你仔细想想,不专注,速度就快不了,改得不快,就没用户口碑,不做到极致,也没口碑,不专注肯定就不极致,所以它们是这么一个关系。我们终极目标是要形成口碑,不做到极致就没口碑,改得不快也没口碑,不专注也没口碑,口碑是我们的核心。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

传统企业跟传统媒体一样,要改造成一个适应互联网的机制非常困难。互联网的冲击不止是电商、互联网营销等,它还将带来非常深层次的冲击。我觉得冲击到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变成自组织。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 杨元庆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不是一种技术,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把互联网当思想看,你自然而然会把你的组织、产品、文化都带进去,你要彻底重新思考你的公司。今天很多人都说网上营销好,但是营销好了,麻烦也就开始了,你整个组织、人才、思考、战略都要进行调整。

——当当网创始人、联合总裁 李国庆

后记

1.中介的未来不会来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就是取消各种中介,不管是销售中介还是信息中介。因此,中介的未来不会来。

信息的中介正在大量消亡,纸媒是最典型的代表。

电商平台的价值,将越来越低。

淘宝小卖家,如果不能在销售的产品上附加上自己的创意,只是做一个搬运工,最好是趁早别做了。

2.快递的业务还会加大

地面渠道被取消,产品要从企业到用户,就必须依靠快递来完成。

快递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看看马云与海尔的合资,核心就是针对物流。

而京东的物流建设也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

3.声音画面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因为是人与人之间接触,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多依靠声音和画面。因此,讲故事的能力,设计画面的能力,都可以帮助自己赢得地位。

可能说相声、讲评书、喜剧表演这样的工种,会又一次蓬勃发展。

4.让声音从各种声音中凸显出来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有各种声音,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听到,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

这是营销能力,谁具有这种能力,谁就有未来。

5.专家化生存

互联网时代,产品为王。专家,是生产产品的。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必须成为一个专家,才能有较好的发展。

6.极客生存

这是金山傅盛的观点。

目录

自序 我们正站在一个千载难逢时代的入口处

上篇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之前的商业世界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第四幅图

 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阶段

 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联”的阶段

 互联网发展的第二阶段,“互”的阶段

 互联网思维

 创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诱发、引爆和吸纳用户的尖叫

 互联网思维=熟人社会思维?

 附:其他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一种近似的想象

下篇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企业

 组织改变

 组织结构

 考核方式

 激励措施

 产品研发:找到你的社群,成为代言人

 乔布斯为什么不做市场调查

 小米崛起VS凡客衰落

 找到你的社群,成为代言人

 商业角度的三种不同层次的社群

 用户体验:使用情境与动作分解

 傅盛的赞叹

 使用情境,是寻找用户体验的路标

 对使用行为进行动作分解

 把自己变成傻瓜

 产品人格化

 褚橙、柳桃和潘苹果

 产品要有态度,要有腔调

 精神内涵从何而来

 拣选用户:不追求所有人都是你的用户

 味道很重要吗?

 拣选用户如何成为可能

 服务好你的铁杆同类

 尖叫:来自于出乎意料

 人类不能阻止的海底捞

 惊喜、惊讶、惊恐

 管理用户的期望值

 客服:品牌塑造抓手和销售持续手段

 “亲”

 从售后客服到售前客服

 快速响应与全员客服

 要是真人

 附录:李开复教你如何回应质疑

 归属感:用户为什么参与

 罗辑思维朋友圈与小米同城会

 用户为什么参与

 引爆用户情绪

 让用户自己讲故事

 任何事件都可以是一场秀

 小米米粉节

 秀什么

 什么事件都可以秀

 老板要会站台

 雷军的沮丧

 老板要会站台

 展现真实的自己

外篇 中介型企业如何转型

 以苏宁为例,看渠道的转型

 苏宁的变革应对

 变革结果不乐观

 可能的转型方向

 以《快乐老人报》为例,看媒体的转型

 《中国经营报》的惊雷

 《快乐老人报》的惊喜

 社区化,传统媒体转型的可能路径

后记 未来,谁的到来,谁的不来

附 乔布斯给产品经理的五大启示

注释

序言

当雷军带领小米在手机这个红海行业高歌猛进的时候,有的企业感觉到战栗,紧盯小米的动向,看看它是否要侵入自己所在的行业;也有的企业不屑一顾,认为小米不过是营销做得好,没什么好怕的。历史上,因营销而短暂爆发但长期衰落的例子比比皆是,脑黄金、红桃K、三株口服液,等等。在它们眼中,小米不过是最新的一个案例。

不管是战栗还是不屑一顾,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趋势:互联网思维将扫荡一切行业。

套用一句我们熟悉的话说:这个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90后”创业者泡否科技的马佳佳说,我不知道怎么说互联网思维,因为我不知道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是什么,我只知道这一种思维。

就像传统企业天生就活在工业社会一样,“90后”以及更年轻一代天生是互联网一代,他们天生具有互联网思维。在他们的视野里,互联网不再仅仅是多了一个渠道,多了一个工具而已,而是成为生活的底层建筑,互联网就是生活。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维,都是由互联网塑造的。他们做事的方式,一定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

而未来,毫无疑问是属于“90后”以及更年轻一代的,因此,未来也必然是属于互联网思维的。

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维,必然战胜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维,这是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从这个大趋势上看,雷军和董明珠之间以10亿元为赌注的打赌,恐怕雷军的赢面会更大一点。

我们正站在一个千载难逢时代的入口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最近几年,才开始真正显示出自己的威力。

这是因为,互联网发展到了第二阶段:“互”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交时代。这个时候,人开始成为互联网上的主体,人们开始在网上生活。

随着科技发展的深入,互联网就是生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可穿戴设备的出现预示着这个趋势。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延长的器官。

互联网不再是一种补充,而是主体,未来将是全部。

在互联网“互”的阶段,商业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可以不通过销售中介(渠道)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二是企业可以不通过信息中介(媒体)直接向用户传播信息,用户也可以直接向企业反馈信息;三是用户之间不再是相互隔绝的,他们之间可以直接传播信息。

如果从商业逻辑来说,工业社会,是对熟人社会的否定;互联网社会,则是对工业社会的否定。

因此,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交接点,现在的我们,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入口处。谁站对了位置,谁就会被这个时代所选择。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自然,谁要违背这个时代,谁也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内容推荐

钟殿舟编著的《互联网思维(工作生活商业的大革新)》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互联网思维专著。

首次逻辑论证、层层讲透互联网思维。

唯一明确传授传统企业和个人如何转型的互联网思维读本。

《互联网思维(工作生活商业的大革新)》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先河之作,与其他来自于感觉和案例的互联网思维著作不同,本书首次逻辑论证了互联网思维的存在,并定义了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内涵。

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雷军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有什么不足?周鸿祎的免费策略缺陷在哪里?流行的微创新、迭代和大数据等为什么不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不仅是一个概念,其背后正喷薄而出的是工作、生活、商业的大革新与大机遇。本书对于企业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运作,传统企业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升级转型,提供了系统可操作的全套打法。

编辑推荐

钟殿舟编著的《互联网思维(工作生活商业的大革新)》是国内首本系统论述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全面揭秘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结合当前的最热事件与高速成长企业背后的成功法门,深刻而系统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本书是企业成长的必备参考书,适合每一位致力于企业快速成长及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职场人士阅读,对初创企业、在互联网方面涉足不深,以及处在发展缓慢状态的公司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