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希望有福报,例如:中国人过年时喜欢把“春”、“福”二字倒过来贴,象征春到、福到,春天到了,希望也来了;希望来了,福报也跟着来了。但是,真正的福,应该是先知道“有福”,才可能会珍惜福报,因为福报得来不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种瓜不一定得到瓜,种豆也不一定得到豆,有瓜一定是种了才能得,有豆也一定是种了才能得,即所谓种善因才能结善果,一定要珍惜得来不易的福报。
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生活在今日的宝岛台湾,我们的福报实在太大了。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生活在福报之中,不要浪费、挥霍福报。这就等于我们存在银行的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不是不劳而获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必须珍惜它才能保有它,不但珍惜它还得增长它,使福更多,福一多,生存的保障也愈多。否则有多少福报就用多少福,生活便没有安全的保障了。为了更安全、更幸福,我们必须培福、种福,才能有福。
可是自然资源似乎是来得太容易,我们往往浪费了还不自知,不管吃的、用的,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许多。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对惜福的观念还不能接受和了解。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有一次看到一对父子在吃饭,儿子吃饱后拿了一块甜点和一个苹果,都各咬了一口就丢掉了,他的父亲便说:“儿子啊!爸爸小的时候想吃块甜点都很不容易,也不可能一个人吃掉一整个苹果,你怎么把这些都浪费、糟蹋掉了呢?”儿子回答道:“爸爸,你太古板了,你小时候可怜没东西吃,现在冰箱里随便拿,都有许多东西可以吃,我已经吃饱了,这些东西又不好吃,为什么不可以丢掉呢?”
这是我在日本亲眼经历的一则故事,在座很多人或许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甚至多少也有这种观念。因为资源丰裕的缘故,我们工作一天可以买到许多苹果,如果不好吃或吃不完便觉得可以丢掉,但是没有想到丢掉这些东西,等于是浪费资源,同时也制造了环境的污染。
一天之中,如果制造的垃圾愈少,我们的生活便可以保持得愈清净,若任意浪费资源,对环境的破坏便愈多,这是相互循环的道理。许多人把自己家里的垃圾往外丢,却在走过街头闻到这些垃圾臭味时,都不约而同地掩鼻而过,就是没想到这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恶果。
台北县、台北市为了垃圾问题,产生许多争执,台北市希望把垃圾倒到台北县,台北县说:“我们不需要垃圾。”同样的问题在美国也发生过。有一次在纽约港口停泊两大船的垃圾准备出海,但不知要运到哪一个岛,被发现后,便处处被严密地监视着,这两条船在海上漂流几个月后又回到纽约。这足以说明本来虽未想要害人,最后却害了自己。我们制造垃圾时好像与己无关,其实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佛教徒的另一个生活观念是宁静、清净、整洁、简朴,这便是修行。
有一个统计显示,在美国食物被吃掉的只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被丢掉的也是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也就是说,一半被吃掉,一半被糟蹋掉了。其实我们吃东西时,只要拿够吃饱的分量就可以了。
现在不论在台湾或西方的餐厅用餐,大家都有一种习惯,如果不剩下一些,就表示这个人不懂礼貌,是贪吃。请问这种习惯好吗?显而易见的,这样不但增加清洗碗盘人的麻烦,流出去的菜渣也会污染大地、水沟及海洋,既浪费资源也破坏环境。
P223-224
在本书之前,我曾出版过类似的三册书:《禅的生活》、《拈花微笑》、《禅号晤》,都跟禅修的方法及禅修的观念有关,十年以来,颇受许多读者的喜爱。这也反映出禅修的风气,已在海内外的华人社会,渐渐地推展开来,深感欣慰。
以美国为例,禅修曾经成为一时的风尚,知识分子学禅坐,大学生学禅坐,许多的中学也以正式的课程,教授青少年学生打坐。那是因为美国的社会情况稳定,经济成长正常,故在物质生活之外,便将追求精神领域的发展,作为他们的生活目标。
有关禅修的书籍,今天能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重视,相信也跟国内的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有关,所以我能连连出书,也为我们的国家备感高兴。
本书共收文稿二十九篇,长的约一万余字,短的两三千字,多是从我在国内外东西两半球的演讲录音整理出来,也多曾在《人生》及《法鼓》等刊物发表。我很感谢那些为我整理录音带的僧俗弟子,如果不是他们已把稿件写出,我是不可能将之撰写成书的。
不过,我的演讲用语及其组织,距离文章的要求,是相当远的,弟子们费心整理出来的讲稿,多半虽曾经我过目,却也多半未能多花时间亲自予以润色补充。这趟我于1993年10月14日来美之时,由东初出版社的丛书执行编辑刘德如博士,将她搜集到的一大包稿件交给我随身带到了纽约,一直置于案头,总是无暇伸手去碰它们。
到了12月12日,我才下了决心,将这包稿件细心阅读一遍,然后逐篇、逐句、逐字,给予删修增订。往往一篇四五千字的稿子,也要花我四五个小时的修改,几乎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文句,都是重新写过。仅有少数几篇,文字颇为通顺,虽然不太像是我的文章,也让它们保留了原样。
本书各篇之间,只有思想与目标的统一性,并没有篇与篇之间的连贯性;可以连续逐篇地读完,也可以单篇前后地抽读。正因为本书所收各篇,是在各地不同的场合讲出,每篇各有其特色,但是也有若干资料内容,在全书的各篇之中,重复出现了一至两次,以保持各自成篇的完整性。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禅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禅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着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从三分钟的放松身心,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顾身心,更见简便实用的禅修方便。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禅法的功能,来推动心灵环保、生活环保、自然环保,以期实现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
圣严法师编著的《禅的世界》介绍了禅的本质和禅修的方法,以及如何看待财富、人生。现代人大多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通过禅进行心理、生理的调节,可以缓解精神的紧张,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活乐趣。看淡金钱,面对生活,保持平常心,就会多一分快乐。《禅的世界》从圣严法师在国内外演讲录音整理出来,内容晓畅明白,很值得一读。
圣严法师编著的《禅的世界》是著名佛教大师圣严法师亲自指引禅修的方法,《禅的世界》介绍了禅的本质和禅修的方法,以及如何看待财富、人生。深入禅修,增长智慧,减少烦恼,提高生活的品质,看淡金钱,面对生活,保持平常心,多一分快乐。本书从圣严法师在国内外演讲录音整理出来,内容晓畅明白。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