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世家教第一书(特级教师兰瑞平妙解颜氏家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兰瑞平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兰瑞平编著的《传世家教第一书(特级教师兰瑞平妙解颜氏家训)》共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各篇内容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中国家训重视品德教育、重视细节教育,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其中的大部分思想,即使现在来看,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有颇多的启发与建议。

内容推荐

《传世家教第一书(特级教师兰瑞平妙解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家庭教育专著,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兰瑞平编著的《传世家教第一书(特级教师兰瑞平妙解颜氏家训)》是对《颜氏家训》的通俗解读,附有《颜氏家训》全文及译文。《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告诫子孙,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其中对家族子弟严格而细致的要求,值得现代家长借鉴。

目录

【家庭是优质教育的摇篮】——序致第一

 经典新读:父母是一项专业的工作

1.养而不教是渎职

2.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的教育

【何谓“教子有方”】——教子第二

 经典新读:教育是一门大学问

1.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

2.教子要从严,不能只爱不教

【手足情、一家亲】——兄弟第三

 经典新读:多交益友不孤独

1.对孩子要一视同仁

2.孩子需要友谊的滋养

3.帮助孩子维持友谊

【重组家庭的相处之道】——后娶第四

 经典新读:再婚家庭的幸福良方

1.摆正心态,接纳孩子

2.不要试图和孩子去争夺伴侣的爱

3.将心比心,真诚相处

4.做好家里的“润滑剂”

【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治家第五

 经典新读:爱孩子更要会教孩子

1.言传身教,因势利导

2.宽严有度,勤俭节约

【懂礼貌的孩子更受欢迎】——风操第六

 经典新读:讲文明、懂礼仪

1.孩子的文明教育,从孝敬父母开始

2.让孩子知道:待人接物当诚于心

【多交益友,从善如流】——慕贤第七

 经典新读:优选朋友就是优选人生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益友

【学习要讲究方法】——勉学第八

 经典新读:事半功倍地学习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孩子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作文需言之有物】——文章第九

 经典新读:文如其人,学文先做人

1.训练孩子内敛的人品和文风

2.教孩子写文章要重实事和真情

【好名声是如何建立的】——名实第十

 经典新读:名副其实行天下

1.引导孩子做独立的自己

2.让孩子正确对待名声

3.巧伪不如拙诚,忘名才能致远

【脚踏实地才能走上坦途】——涉务第十一

 经典新读:做事要务实,实践出真知

1.让孩子拥有自知之明

2.舍得让孩子吃苦,以拥有一技之长

3.教孩子务实,切勿夸夸其谈

【做事的中庸之道】——省事第十二

 经典新读:做事要专心,有一颗平常心

1.做事要有所取舍,不可贪多

2.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

3.帮人要适可而止,不妄自揽事上身

【知足常乐的人更幸福】——止足第十三

 经典新读:划定欲望的边界

1.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2.让孩子学会善待自己

3.欲不可纵,适可而止

【人贵有自知之明】——诫兵第十四

 经典新读:认清自己,学以致用

1.教育孩子做成熟的“稻穗”

2.不能让孩子学习“猴子搬玉米”

【讲究生命的品质】——养生第十五

 经典新读:古人的养生之道

1.健康习惯从小处着手

2.快乐是最好的健康秘诀

【种善因、得善果】——归心第十六

 经典新读:心存善念,人在天堂

1.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

2.教孩子学会感恩

3.让孩子学会分享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证第十七

 经典新读:读书要多方考证

1.读书要敢于质疑,不可盲从

2.教孩子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阅读

【从细节中看教养】——音辞第十八

 经典新读:教孩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1.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2.教孩子运用好语言艺术

【艺多不压身】——杂艺第十九

 经典新读:培养多才多艺的孩子

1.引导孩子去享受艺术

2.兴趣是成才的润滑荆

3.学才艺与学文化课两不误

【以正确的方式尽孝】——终制第二十

 经典新读: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慈子孝

1.让孩子理解对父母的孝

2.用行动拉近亲子关系

3.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附录:

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2.《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

3.《颜氏家训》中的教育思想

试读章节

名副其实行天下

求名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如果孩子很希望得到别人好的看法,家长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颜之推认为:“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是让人们获得向善的果实。”

可是,在帮助孩子追求盛名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却不自觉地把“名”和“实”剥开来看,而且明显给“名”加上了更重的砝码。“名”是面子,“实”是里子,里面的东西不是谁都能看见,可是面子工程做不到位,“丢人的”可不仅仅是孩子。这是现如今很多家长最常见的一种名实观。

但世人容易被盛名所累,无论是已经功成名就的还是渴求跻身此列的人,所以才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说法。正如颜之推说的:“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试想一下,当你因为某种原因被置于一个高度,被戴上了某种光环或头衔时,你就很难再按照自己本身的意愿为人处世了。于是,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看似走的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其实脚底下踩得一点也不踏实,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埋怨和争议,甚至声名尽失。这样的生活自然让人感觉无能为力、身不由己又心力憔悴。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大人身上,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所以,我们应当让孩子明白:名声对于每个人固然重要,就像衣着一样,不仅可以御寒蔽体,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名副其实才应该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所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训诫。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求名,名实相副呢?对此,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名实观。也就是说,在对待名与实的问题时,正视自身,自己要做到名副其实。然后以身作则,带着孩子踏踏实实地学习。不要因为一时的虚荣而把孩子架在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不舒服的高度。等到孩子达到一定高度,得到一定的名声之后,再引导他忘名,也就是让孩子一切归零,从新开始。

1引导孩子做独立的自己

孩子经常为了功课而熬到深夜。这一方面可能是作业确实很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孩子放学后因为贪玩而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这时,很多家长不着眼于弄清原因,只觉得孩子如果没休息好会耽误第二天的学习,于是就选择自己代劳。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有恃无恐了:“反正作业到最后总会有父母帮忙的,大不了就一直耗着呗。”这样下去一来孩子很容易养成拖沓懒散的毛病,不仅仅在完成家庭作业上,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都会如此,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同时孩子会以为,这种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家长默许的,并无大碍。“其实我的作业是谁完成的,怎么完成的没关系,重点是最后交了就成”。

其实,就是家长自己一点点地教会了孩子如何名不副实。

因此,如果家长希望教育出一个实事求是的孩子,首先应该正视自身,自己做到名副其实。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自己的孩子;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大人尤其不能随便说出一些没有根据的大话。因为孩子接触的事物有限而且具体,他们会模仿看见和听到的一切。所以,如果父母先做了言行不一的表率,就不能怪孩子喜欢偷奸耍滑。做父母的言行合一,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会明白什么是说到做到。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自己的事情就让他自己来做,比如家庭作业,坚决不能代写。就算是在帮助他人或者在为集体做事时,也尽量让孩子积极参与进来。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经验和感受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深刻的体会。这是家长无论费多少口舌也无法为孩子描述出来的。

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但成人毕竟有足够的担当和自制力,可以保证自己的处世原则。但是我们别忘了,孩子的各种认知还在发展中,他们需要有一片名副其实的土壤和一个诚实于心的环境来成长。

2让孩子正确对待名声

我们经常看到,为了让孩子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老师或家长总是用一些小红花或者小荣誉来鼓励他们。的确,这种方法对于这个阶段儿童的学习非常有帮助——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愿意努力做到听写100分,努力做好事并助人为乐。但名誉在起到积极鼓励作用的同时,却也成了一些孩子的负担。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智多星”,在家长的眼中也一直非常懂事。但是,这种盛名往往把他架得很高,高到连他自己也驾驭不了。他不敢朝下看,甚至不敢去想如果一朝跌下去后果会怎么样。

但是人无完人,谁没有跌倒的时候呢?这时候,这些“好孩子”很难将一次的失败归因于外界的因素,比如没发挥好,状态不佳等等,他们更多的是把错误全部归因于自己。这种内归因的方式在孩子面对挫折,承受压力的时候对心理的发展特别不利。因为把错误全归因于自己就很容易钻牛角尖,觉得别人失败都是正常的,唯独自己不行,自己只能成功,一次也不能失败;不然就无法面对老师和同学一直以来的赞誉,更无法面对家长对自己的期许。如果这时候老师和家长没有及时进行疏导,而是指责孩子,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别说是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也可能会因此出现一些行为和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妄想、强迫、狂躁和抑郁的倾向。所以说,“名”是一把双刃剑,练得好的可以扬名于世,可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火入魔。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把握自己不被过高的“名”迷失心性,那么老师和家长就应该适时做好引导工作。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观念中的“必须”“绝不”这些词是必须剔除的。根据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信念认知。这种不好的信念和认知往往有三个特点: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和过度概括化。孩子不能面对自己的一次失误就是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在作祟。

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多问自己几遍:

为什么别人可以犯错误,我就必须每次都成功呢?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啊。

为什么我绝不能落后于谁谁呢?落后一次就代表我能力真的比他差很多吗?

为什么别人就不能超过我呢?他这一段时间学习确实挺刻苦的,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每次我拿到名次的时候,还有大多数的人没有获得,不也是继续加油、再接再厉吗?他们能面对失败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当这些问题真的在心里环绕一遍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得出结论:是的,失败每个人都会有,既然我也是一个凡人,当然不会例外;是的,别人也可以成功,只要付出努力、达到成功的标准就都可以获得荣誉。名誉只属于成功而不是我的专有。

求名是一种鞭策进步的方式,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求名忘我的行为无疑是舍本逐末。正如哲学家弗洛姆说的那样:“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P132-136

序言

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我就读过《颜氏家训》,印象极深。当时的感觉就如周作人先生说的那般:“《颜氏家训》本不是文学书≯其中的文章却写得很好,尤其是颜之推的思想,其明达不但为两汉人所不及即使他生在现代,也绝不算落伍的人物,对各方面他都具有很真切的了解,没有一点固执之处。”

后来几乎每隔两年我就会翻出来读一遍,算来,如今已读过不下十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历练的增多,特别是教学工作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希望能向我们的很多家长推荐《颜氏家训》一书'尤其是里面的家教思想—一这就是本书诞生的初衷。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_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告诫子孙,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颜之推(531~约595),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活于南北朝至隋朝期间。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19岁时得梁湘东王赏识被任目左常侍。后投奔齐,官至黄侍郎。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他成为北周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代北周,他又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故,他自叹“三为亡国之人”。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一生关于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颜之推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出来,传给后世子孙,希望可以整顿门风,并对子孙后人有所帮助。《颜氏家训》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赞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全书共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各篇内容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中国家训重视品德教育、重视细节教育,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其中的大部分思想,即使现在来看,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有颇多的启发与建议。

比如,他重视早期教育,认为有条件的人家应当从胎教开始。没有条件的普通人家,待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也应当加意“教诲”。如此,自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他认为家庭教育应当“威严而有慈”,不能对孩子一味溺爱和放任,否则“有爱无教”只会使孩子放纵任性,丧失美好人生。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以及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我们的很多家长以为家教中只要有“爱”就可以。很明显,这样的理解是浅薄的,西方教育理念没这么简单,中国传统家教也并非不要求对孩子“严苛”。我们的家长应正确地爱孩子,有爱更要有教。

他重视孩子的人格养成,要求孩子要立大志,认为“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要求孩子养成“厚重”之德,应谦恭、礼让、知足、慎言。我们的许多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以为成绩的“一好”就能实现孩子人生的“百好”,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小问题,都是小毛病。这样的认识相当片面。学校学习阶段只是孩子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学习的目的用颜之推的话来说“为己,以补不足”,“为人,行道以利世”,考多少分排多少名次并不能为一个人的人生定性。

他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要求孩子不“高谈虚论”,应从事实际的事务,“能有益于物”,要名副其实;他重视教育环境的净化,要求“交游必慎”;他注重孩子的气节,不依附权贵、屈节求官……

总之,《颜氏家训》内容明达训见、人情世态皆现,不仅对家庭教育是一种必要的启发,对我们为人处世也多有助益。行文则多用散体,偶缀以骈句,活泼质朴,“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更是古文精品。所以,我在解读之外,特意辑录原文并翻译成白话文,希望读者朋友能领略其风采。

解读这样的一本传世家教经典,我常心怀惴惴感。只希望以我三十多年的一线教育经验,促使家长们对《颜氏家训》,更对中国传统家教产生新的兴趣,从而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收获美满人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能成为自己孩子最优秀的人生导师和最贴心的人生伙伴。

如此,我愿足矣!

书评(媒体评论)

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家教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中国传统家教的缺失,深感今天有重读《颜氏家训》的必要。《颜氏家训》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深思熟虑的产物,包含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道尽了天下父母的心声,说到了为人父母的心坎上。其中的家教思想奇珍遍地,很多方法仍适用于今人,现代家庭教育的很多困惑。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或得到启迪。——兰瑞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