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宝贝你在想什么(2-12岁孩子内心世界独家透析)/心理育儿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英)莎拉·布鲁尔//亚历克斯·卡汀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今天,随便步入一家大众书店,几乎都会有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映入眼帘——从沉甸甸的儿童教科书到轻便的育儿口袋书,从个人儿时趣事到儿童发育特定领域的专著,应有尽有。这些书固然重要,然而莎拉·布鲁尔、亚历克斯·卡汀所著的《宝贝你在想什么(2-12岁孩子内心世界独家透析)》却独具特色。本书集中研究了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2~12岁,它将带你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其所感,见其所见。不仅如此,本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集中研究了儿童发展的六个领域,这些也正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荟萃儿童发展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观察描述,本书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莎拉·布鲁尔、亚历克斯·卡汀所著的《宝贝你在想什么(2-12岁孩子内心世界独家透析)》是一本让父母与孩子感同身受的书!

《宝贝你在想什么(2-12岁孩子内心世界独家透析)》带你重温童年时代,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其所感,见其所见。

这是一本让你对童年时代有全新认知的书。

本书关注人生旅途的最初10年:2~12岁的心路历程。

集中研究儿童发展的6个领域:

·读心能力、撒谎能力、思考能力、

·性别认知、生命认知、独立能力。

这是一本颇为理性又读来轻松的书。

书中记载了从幼童到成人这一心路历程中的每个重要里程碑,生动展现了孩子获取步入成人世界闯荡生活必备能力的方式方法。

目录

第一章 小小读心者

 01 浑然一体的我

 02 自我情感萌发

 03 知己尚不知彼

 04 只有自我角度

 05 自说自话,平行游戏

 06 假装能力,换位思考

 07 初具读心能力

 08 开启全新世界

 09 也有消极一面

第二章 撒谎游戏

 01 人之初,性习得

 02 引注意,避麻烦

 03 学规则,明事理

 04 爱幻想,非谎言

 05 学骗人,试对错

 06 懂道德,守规矩

 07 撒小谎,巧变通

 08 善撒谎,渐成熟

第三章 男女之别

 01 性别意识,先天还是后天

 02 男孩女孩,性别仅是标签

 03 男女有别,性别界限分明

 04 模仿成人,性别角色学习

 05 装扮可改,性别恒常不变

 05 性别隔离,喜欢同性玩伴

 06 角色互换,性别规则变通

第四章 思考能力

 01 积极探索

 02 开始思考

 03 符号世界

 04 未雨绸缪

 05 探寻未知

 06 推理萌芽

 07 数学概念

 08 运用理论

 09 抽象思维

 10 灵活思考

第五章 生命周期

 01 最初直觉

 02 活在当前

 03 时间概念

 04 马上满足

 05 理解生物

 06 生生不息

 07 认知死亡

 08 生命周期

 09 认知生命

 10 纵观人生

第六章 独立自主

 01 独立第一步

 02 我要自己做

 03 可怕的两岁

 04 独立性增强

 05 挑战新极限

 06 掌握读心力

 07 隐私的需求

 08 守游戏规则

 09 个人责任感

 10 追求理想我

 11 独立的人生

试读章节

01 浑然一体的我

新生儿与人交流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这也正是我们人生旅途的起点——全然不知道自己有思想,更不知道周围还有无数的人。新生儿似乎还没有个体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哪些是他人。在刚出生的孩子看来,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也是其他人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

孩子发展为社会性个体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是相互分离的个体。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孩子就开始知道我们都是人,是相互影响但又完全独立的个体。孩子出生时,并不是白纸一张,不过要想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还必须不断学习和培养思维能力。孩子天生就具备一些了解外界和环境的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就处在了读心能力阶梯的第一二级。婴儿能够认出自己的同类,例如:听到动物幼崽叫如鸡鸣犬吠时,宝宝并没有反应;但如果听到另一个婴儿哭时,宝宝就会有所反应,好像自己也不高兴一样,此时,如果不加以抚慰或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他(她)也会哭,至少看起来有点闷闷不乐。这种先天的共哭反射,有时被称为“传染性哭”,这正是医院产房的育婴区哭声不止的原因之一。

孩子在很小时,即出生几个月内,就能辨别成人的脸和小孩的脸。有趣的是,他们还能认出其他婴儿,对其他婴儿的关注要比对大孩子和成人更多。目前,心理学家尚不确切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同类相识吧!即孩子在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之前,天生就能认出与自己最相似的人。

不过,孩子很快就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6个月大时,自我意识的火花进发了,孩子这时候具备了与周围的人、玩具和环境交流的丰富经验。这种现象在双胞胎的父母眼里尤为明显,看看下面的例子。

罗曼和萨凡尔刚出生时,如果一个孩子哭了,我们必须赶在另一个孩子哭之前把他抱起来。他俩太容易相互感染了。他们6个月大时,情况稍微有些好转。除非他俩都饿了,该喂奶了,否则如果一个哭,另一个只是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不再跟着哭。

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可以用镜子来开发。在3个月大之前,婴儿对自己和他人的模样不太感兴趣。大约4个月大之后,婴儿就开始>中着镜子里的玩具或人笑,还伸手去抓,因为他(她)还不清楚自己看到的仅仅是影像而已。到了10个月时,如果从镜子里看到藏在身后的玩具,婴儿就知道转身去拿。不过这时候他(她)好像还不认识自己,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鼻子或额头上有污点时,还不知道摸鼻子或额头。

大约18个月时,孩子好像才能认识自己的模样。这一点从孩子脸上偶然沾了油漆点后照镜子时的表现就能证明:假定孩子不认识自己,就会伸手去摸镜子,根本不知道油漆点就在自己脸上。然而,到18个月大时,孩子就会摸自己的脸,找到在镜子里看到的油漆点。这说明他(她)的确已经认识自己的模样。到2岁时,自我认识能力已经发育成熟。当2岁大的小孩在照镜子时,如果有人问镜子里是谁,他(她)马上就能答出自己的名字。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也能准确地从照片中找到自己,开始喊“我”“我”。此时,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这点毋庸置疑。

02 自我情感萌发

自我意识在孩子的社交生活和情感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满1岁时,孩子对直接接触的世界至少表现出六种重要的人类情感,即:喜(如玩捉迷藏时)、惊(如受到惊吓时)、哀(如独自一人时)、怒(如心爱的玩具掉了,捡不起来时)、惧(如见到陌生人或听到吵闹声时)、厌(如尝试一种不喜欢的新口味时)。这些情感,虽然只是孩子对周围事物的直接反应,但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提高。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逐渐能够体验和表达一些更为复杂的新情感,比如尴尬、骄傲、羞愧、内疚和嫉妒。这些复杂的情感都以自我意识和自主感的发展为基础,分别反映了自我意识的增强或受伤害。一旦孩子开始体验到嫉妒或骄傲等比较复杂的情感时,他(她)就能在考虑自己时顾及他人。

P4-7

序言

今天,随便步入一家大众书店,几乎都会有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映入眼帘——从沉甸甸的儿童教科书到轻便的育儿口袋书,从个人儿时趣事到儿童发育特定领域的专著,应有尽有。这些书固然重要,然而《宝贝,你在想什么》却独具特色。本书集中研究了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2~12岁,它将带你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感其所感,见其所见。不仅如此,本书的独到之处还在于集中研究了儿童发展的六个领域,这些也正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荟萃儿童发展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观察描述,本书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参与《宝贝,你在想什么》的创作,始终让人激情澎湃。这一项目的创意最早源于Wall to Wall电视台。继以孩子的视角表现婴儿成长的系列节目《宝贝,是你》获艾美奖之后,电视台希望深入挖掘这一题材。孩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和人的认识是如何发展的?婴儿期和成年期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孩子的认知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12岁之间会发生惊人的变化。蹒跚学步小孩的思考能力十分惊人,当然与成人相比还非常有限;但到了12岁左右时,孩子的思考能力就足以和成人相媲美了。这10年中。孩子的认知能力提高幅度非常之大,超过了人生中的任何其他阶段。同样,这10年中,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会发生极大变化。短短10年间,孩子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不懂交朋友的“花蕾”,成长为独立思考、八面玲珑的“万事通”少年。重申一次——人生中再没有哪个阶段,社交能力会变化得如此之大!

继《宝贝,是你》之后,世界著名的认知发展专家——安妮特·卡米洛夫-史密斯再次同意担任《宝贝,你在想什么》系列节目的顾问。Wall to Wall电视台《宝贝,你在想什么》系列节目创作团队,特别是制片人路易丝·罗塔、助理制片人罗斯·黛和研究员安迪·布朗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节目。他们认为,节目应该对社交发展和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兼收并蓄——这两个领域正是我的专长。同时,我对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也颇感兴趣,这点就更重要了。孩子并不是在真空中思考的,而是从一出生就受到他人的影响。当然,如果没有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也无法发展。所以,虽然许多教科书把社交发展和认知发展讲成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但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于是,我遵从安妮特·卡米洛夫一史密斯的建议,参与了这个项目。现在回想起来,那天下午电视台制片团队的几名成员来到我办公室,向我咨询一些难题时,这个项目就算展开了。到底什么是读心能力?为什么孩子不会说善意的谎言?如何才能知道孩子是否对道德有所了解?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结交真正的朋友?我原来设想的一次简短会晤,却开启了一项长久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随着系列节目的进展,我们把初期的一连串建议凝练成六个课题。每个课题各制作成一集节目,即本书的一章。为了避免性别、种族、宗教或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路易丝及其团队把重点放在了儿童发展的关键10年中的关键问题。例如,理解他人及其行为;学会撒谎;知道性别及其重要性;以错综复杂的方式思考;了解人的生命周期: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成人。当然,儿童发展的其他方面也很重要,但本书研究的这六个领域人皆有之,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这些方面的发展规律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我认为还是应该强调一下因人而异这一点的重要性。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人类的固有属性,也是我们得以生存、繁衍和进化的基础。在《宝贝,你在想什么》中,各个发展阶段的年龄只是大致取平均值。一部分孩子可能略早达到某个阶段,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可能稍晚些,这两种情况均属正常。与此类似,每个孩子的各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年龄也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的发展顺序则是一致的。例如,一些孩子在会走路之前要爬几个月,而有些孩子则几乎跳过爬这个阶段,直接就学会了走,但没有哪个孩子先学走后学爬。

在我看来,选这六个课题实属大胆的开创之举。这些课题相当复杂,即便是一些儿童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未必能完全吃透。然而,Wall to Wall电视台竟然下决心要通过电视媒体和配套书籍,清晰展现和解释这些概念——他们成功了!

《宝贝,你在想什么》系列节目和本书背后付出了大量心血。制片人路易丝精力充沛,罗斯和安迪的激情和果断同样感人,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全心投入,不胜枚举。他们曾经多次致电、致信于我,要么为了澄清一个观点,要么为了了解更多资料,要么为了提出更难的问题!在此,特别应当提一提罗斯,她提出了像“记忆力到底在哪里”“你能告诉我人们一分钟有多少个想法”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学术界至今也无入真正知晓——点滴细节体现了《宝贝,你在想什么》创作团队付出了几多艰辛、几多耕耘!

为了打造真正一流的系列节目,项目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地自学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课程,远远超过了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一年内所学的内容。六集30分钟的系列节目也是长期跟踪、长期拍摄的结果。在抓拍一个孩子自然表现的镜头时,摄制组竟然为了短短10秒的片断,耐心试拍多达25次!

电视节目的时间有限、内容有限,相形之下,这本书的内容则更为翔实。本书还从广大家长、孩子的问卷调查中收到了大量有益的反馈信息,这点极其重要。在安妮特的协助下,Wall to Wall电视台向200多位家长发出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询问孩子的发育状况,收集孩子的趣闻轶事,用于举例说明书中所涉课题。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和孩子有在伦敦、迈阿密、佛罗里达招募的志愿者;有从学校、托儿所、诊所甚至童装店内发布广告招募的志愿者;还有一些是《宝贝,是你》的影迷。伦敦市的三所学校——肯特镇的里尔学校、海格特的圣迈克尔学校和伦敦美式学校也参与了问卷调查。

最后,作者莎拉.布鲁尔精心筛选了家长的发言,悉心整理电视台多名调研人员堆积如山的笔记,不断删改剧本,最终形成了这本令人爱不释手的书。莎拉具有丰富的健康和儿童类书籍创作经验,但写作本书所花的时间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则当属首屈一指。作为本书的顾问,为了向读者呈现最清晰的视野,我对本书进行了编辑和完善,并为此倍感荣幸。本书不仅面向广大家长,而且面向相关专业的师生,及所有对儿童发展研究感兴趣的人。曾经少年,尽享此书!

亚历克斯·卡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