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谋攻/国学百家讲坛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一夫编著的《国学百家讲坛》兵家分卷十二册,以中国国学的重要内容——兵家学说为核心,从中选出12个核心命题,即“形势、用间、地形、庙算、谋攻、战备、虚实、变化、奇正、争战、水火、军旅”,每一命题为一分册。

《谋攻》为其中一册,梳理了传统兵家学说的脉络,采取文白对照的方式,以清晰而系统的方式,讲解中华民族千年积累的兵家的优秀智慧。同时以历史战例对学说进行横向阐释。并拓展相关历史背景及历史知识。

内容推荐

《谋攻》是“国学百家讲坛”系列之一,由宋一夫编著。

《谋攻》简介:谋攻,意指进攻的计谋和策略。战争不单是财力、物力、兵力的较量,也是敌我双方施谋用体的较量。因而高明的军事家总是用奇谋妙计进攻敌人,从而达到一举获胜的目的。“谋攻”说的核心在于一个“谋”字。“攻”是具体的军事行动,而善于用“谋”,则可使进攻千变万化,无往不胜。

目录

国学漫谈

谋攻

孙武·说谋攻

 历史战例 世民不战屈突厥

 子仪单骑走敌营

司马穰苴·说谋攻

 历史战例 赵充国镇边安民

 冯异巧用变服计

吴起·说谋攻

 历史战例 拓跋焘兵占夏都

 李世勣步战破马阵

孙膑·说谋攻

 历史战例 刘邦机变救危难

 李光弼保卫太原

尉缭·说谋攻

 历史战例 虞诩增灶破羌兵

 军中火牌显神威

《六韬》·说谋攻

 历史战例 耿弇一战下两城

 朱棣挥鞭退南师

《黄石公三略》·说谋攻

 历史战例 李想雪夜出奇兵

 吴磷叠阵败金将

曹操·说谋攻

 历史战例 曹操智斗吕飞将

 荀攸饵敌败袁绍

李靖·说谋攻

 历史战例 王世充诡诈李密

 刘□草人诓晋王

何去非·说谋攻

 历史战例 张巡削蒿射叛贼

 寇准劝驾征辽兵

《百战奇略》·说谋攻

 历史战例 檀道济量沙退敌

 张巡草人借箭

试读章节

世民不战屈突厥

突厥是隋朝和唐初北方的一个强大民族,它分为东西两部,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的广大地区,并经常骚扰内地。突厥骑兵来去迅速,能胜就战,战败就跑。

唐朝初年,立国基础不牢,又要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割据势力,无力对付突厥,李渊甚至打算将都城迁出长安(今陕西西安),以避开突厥势力,但由于李世民等人的反对而作罢。

不久,唐朝宫廷发生了一次政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李渊手中接过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突厥以为唐朝发生内乱,政局不稳,便趁机再次发动了进攻。

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大军一直打到渭河便桥之北,这里离长安只有四十里。颉利派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到长安了解唐朝方面的动静。执失思力拜见唐太宗李世民时,傲气十足。他威胁说:“颉利和突利二位可汗率领精兵百万,已经到了长安城外,你们怎么办?”

李世民义正词严地对执失思力说:“大唐给突厥的财物,多得数不清,我又和你们可汗当面订了和好的盟约。现在你们可汗竟然背弃盟约,率军深入到我都城附近,责任全在你们,我们是问心无愧的。你们虽然不是中原民族,也总该有人心,怎么能忘掉我们的大恩,在我面前夸口国强兵盛呢?你实在是大胆放肆,我今天先把你斩了!”执失思力一听说要杀他,吓得赶快磕头请求饶命。

李世民做好了军事部署后,就亲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飞骑直奔渭水岸边,隔河严词谴责颉利背弃盟约,侵扰唐朝。突厥将领敬畏地下马向李世民施礼。随后,唐朝大军整队开来,鼓号齐鸣,士气高昂。颉利见执失思力被囚,唐军的军容又如此威武雄壮,心里畏惧,知道靠武力讹诈是不行了。

李世民命令大军后退布阵,准备单独留下和颉利继续对话。大臣萧瑀认为李世民轻敌,苦苦劝说他不要冒险。  李世民自信地对大臣们说:“突厥以为大唐朝内有难,朕又刚刚继位,政局不稳,一定不会抵抗,所以才敢举国出动,杀到长安郊外。若关闭城门防守,突厥就会认为我们软弱可欺,必然大肆抢掠。朕偏偏故意只带几个将领出来,表示并不在乎他们:随后又出动大军,使他们知道,朕已经做好准备。这样的做法出乎他们的意料,使他们威逼我们屈服的阴谋不能实现。突厥深入我都城之下,也有艮惧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打,我们必胜;要和,也可以稳定一个时期。制服突厥,在此一举。如果诸位不信,请等着看吧!”

当天,突厥果然前来请求讲和,李世民在渭水便桥上和突厥再次订立了双方和好的盟约,突厥引军退去。

事后,萧踽问李世民:“颉利求和之前,各位将领争着请战,陛下不允许,叫他们引军后退,后来突厥自己退了,臣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在哪里?”

李世民答道:“朕看到突厥兵士虽多,但不严整,估计他们只是想多讹诈我们的财物而已。当他们前来讲和的时候,可汗独自在渭水的西边,他的将领都来拜见我。如果在他们的退路上埋伏军队,前后夹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可是,国家还不安定,百姓也不富足,还是不打仗为好。战事一开,一定有很多损失。突厥失败了,和我们结下了仇,必然寻机报复,这样,朕就不能专心治国了。所以朕采取议和的办法,等他们以后骄傲懈怠,我们的力量更强大时,再一举征服它。”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军队彻底打败突厥,俘虏了颉利。西北各族纷纷归附,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孙子兵法》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文中李世民轻骑退敌就收到了这样的效果。李世民可谓洞悉兵法,深谋远虑。

予仪单骑走敌营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唐将仆固怀恩因受宦官迫害,招诱吐蕃(b6)、回纥(h6)等数十万大军进攻唐朝。名将郭子仪受命镇守泾阳(今属陕西)。十月,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令部将坚守阵地,不准同叛军交锋。这时,仆固怀恩在途中病死,吐蕃、回纥听说,开始产生了矛盾。郭子仪获悉这一情况,十分高兴。他知道,敌军骁勇善战,硬拼难以取胜,必须采取谋攻。

郭子仪派部将李光瓒(z6n)到回纥营中,分化瓦解敌人,劝说回纥共击吐蕃。

仆固怀恩曾欺骗回纥说郭子仪已死,现在回纥人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十分惊讶,半信半疑地说:“郭令公真在人间,你不是欺骗我们吧?如果他还活着,能让我们看看他吗?”

李光瓒把这番话告诉郭子仪。郭子仪决定一个人到回纥军营,他对将士们说:“回纥兵多,我们兵少,实力相差悬殊,很难用武力取胜。过去唐朝和回纥关系密切,曾订过互不侵扰的盟约。为今之计,不如我亲自去说服他们,不用动刀枪,退走回纥兵。”将士们担心他的安全,准备派五百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他说:“这样做一点好处没有,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郭子仪只带了几个骑兵,就要动身,他的儿子跑来拦住马,劝阻说:“回纥兵像虎狼一样凶暴,父亲是元帅,怎能轻易冒着生命的危险,单枪匹马去回纥军营昵?”郭子仪果断地说:“如果唐军和回纥兵打起来,不但咱们父子性命难保,就连大唐也很危险。国家保不住,个人还有存身的地方吗?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谈判,用道理说服他们。万一不成功,我就捐躯报国,来实现我生平的大志。”说着,扬起鞭子,打开他儿子的手,喝令他:“走开!”然后飞骑而去。

郭子仪出了军营,叫人连声高叫:“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听了,极为惊恐,连忙拉满弓准备战斗。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前,不慌不忙地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从容地进入回纥营中。

回纥的各位酋长都很吃惊,你瞧瞧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都连忙下马施礼。郭子仪也下了马,上前握着回纥军首领药葛罗的手,义正词严地责问:“回纥曾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回报你们的也不薄,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抛弃了以前的功劳,背弃朝廷的恩德,去助叛臣,多么愚蠢啊!今天,我只身而来,如果你杀了我,我的部下一定会和你死战到底!”

药葛罗连忙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您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乱成一团,因此我们才敢跟着他来进犯。现在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见到您,我们哪敢同唐军作战呢!,,

郭子仪接着说:“吐蕃忘恩负义,攻打唐朝,还抢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唐军打退吐蕃,继续同唐朝友好,唐朝就把缴回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啊!”

药葛罗说:“我被仆固怀恩所误,有负于您,现在我愿意为您尽力,帮您击退吐蕃。”

回纥一方有人向前靠近郭子仪,郭子仪所带士兵也警惕地向前靠近。郭子仪挥手让自己的士兵退下,让人拿酒和各位回纥酋长共饮。郭子仪以酒洒地发誓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则战死沙场,家族灭绝!”药葛罗也同样洒酒起誓。

郭子仪不用一兵一卒,不费一刀一枪,就瓦解了回纥与吐蕃的联盟。唐军与回纥军联手,大败吐蕃。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郭子仪不愧为善于“伐谋”、“伐交”的将领,他的单骑结盟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P8-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