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祭司打断了襄垣,话中充满讽刺意味:“再强也是血肉之躯,安邑人只是人。”
襄垣道:“安邑人不是人,在安邑人眼中只有强者和死者,从来没有弱者。他们的首领,你应该知道有多强,看在这段日子里受你们合水部照顾的分上,听我一言,走吧。”
襄垣侧身而过,少祭司横行一步,拦住他的去路。
“没有弱者?”少祭司貌似同情地嘲弄道,“你就是弱者。”
襄垣低声道:“所以我离开了安邑。”
他伸手推开少祭司的肩膀,潜入寂静的黑夜,沿山路离开。
女孩追了上来,与襄垣并肩而行:“从你来合水部的那一天起,我就问过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了,为什么离开安邑?”
襄垣的步伐沉滞却坚定,夜空群星闪烁,旱季的一丝风吹起他的衣襟。
“安邑不是个好地方,但如果这场大旱不结束,世上就只剩下安邑人能活到下雨的那一天。”
安邑缺粮少水,酷寒时下的灰雪带着腐血的气味,上天赋予他们的资源只有零星几个盐湖以及山里的矿石。
安邑人擅铸冶的消息渐渐在各个部落间传开,起初他们狩兽,渐渐连飞禽走兽也避开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自大早起,他们开始狩人,一路南下,扫荡所有资源或丰富或贫瘠的部落,把食物运回部落中。
弱肉强食的不成文规矩不知何时开始流传,体弱多病、哭声不响的幼儿会在出生后由母亲抱着上山,放到断生崖边,死在风雪里,以免长大后占去族人的生存机会。
也有侥幸逃过这一劫的弱小者,但长大后必定会遭受族人的白眼与排斥,譬如襄垣。
襄垣不像安邑的其他族人,他自小身体孱弱,十二岁前甚至抡不动锻冶的石锤。若不是因为亲生兄长把他从断生崖的风雪中抱下来,襄垣或许根本不会存在于这个世上。勉强成为一名工匠后,又因奇异的想法与沉默寡言的性格,遭受了不少族人怜悯的眼光,最终他忍无可忍,离开了安邑。
少祭司同情地说:“所以你出生时身体孱弱,本来也会死在断生崖。” 襄垣停下脚步:“对,最后是哥哥把我抱了回来,成为唯一一个天生体弱,却没有死在襁褓中的小孩……”
少祭司忽然道:“你的兄长也离开了安邑?”
襄垣摇了摇头:“没有,他……很强大。”
少祭司追问道:“他在族中担任什么职位?也跟随蚩尤出征?”
襄垣从这句话里嗅出一丝危险的意味,望向少祭司的眼神中多了一分怜悯,对自己的,以及对合水部的怜悯。
“他出现了又如何?想把我当做人质?”襄垣低声威胁,“别动这个念头,否则你们会死得很惨!”
他话音方落,一枝哨箭发出尖锐的呼啸,带着火光从河畔飞来,钉在合水部的哨楼上。
宁静的夜,方圆十里沉睡的森林被惊醒,陷入嘈杂与动乱中,大火蔓延开去,安邑的入侵开始了。
“你应该回去,与你的族人同生共死。”襄垣说,“炉旁有一把刀,是我亲手冶炼的。”
少祭司迟疑片刻,最终打消了把襄垣强行带回去当人质的念头,转身下山迎战。
“蚩尤来了——”
“蚩尤来了!”
当!当!钟声催命般一声急过一声。
冶坊外有人碰翻了浆炉,铜水蔓延开,遇草即燃,登时熊熊烧成一片。
惊恐的声音被切断,风里带着刺鼻的血腥气,一道旋转的银光映着血色掠过,将逃跑不及的合水部众拦腰斩断!高大的身影如鬼魅般掠过人群,冲向部族中央的塔楼。
“在那里!是蚩尤——”
“他落单了!”
骤雨般的箭矢化做一道洪流追着那身影而去。
疾速扑来的房屋、恐惧的人脸、飞旋的火星、倒下的树木、天顶的繁星与陷入烈火的大地高速旋转于深邃的瞳孔,重重一收。
最后映入双眸中的面孔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他的脖颈在刀光下断裂,正在念诵的水神咒文戛然而止,头颅喷洒着鲜血飞向半空。
蚩尤一击得手后在空中翻身,甩开手中利刃,一蓬血洒向大地。他犹如一只伸展双翅的夜枭,身影落向塔楼后的树林,再度没入夜色。 老祭司无头的身躯在塔楼上轻摇,继而带着血栽倒下来。祭司一死,合水部众犹如一盘散沙,弃了战场开始逃亡。
P7-8
时光飞逝,距离上一次接触《古剑奇谭》已有两年时间,那时《古剑奇谭》刚上市。便受到玩家们的热烈追捧,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我还曾向《三联生活周刊》推荐,特别做了一篇报导,深入介绍并分析了这款备受关注和欢迎的游戏产品。如今两年过去,这股热潮依旧不减,让人不禁好奇:《古剑奇谭》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吸引大批玩家喜爱并痴迷其中?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应是人言言殊,就我个人看来,《古剑奇谭》最吸引人的,还是作品本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古剑奇谭》问世之时,就听闻这部作品拥有自己的奇妙构思。并且会编写成小说,当时确实是有些欣喜的;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这部小说终于问世,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我认为,一部好的小说,一定要让读者感受到“情”和“悟”,否则只会很快被遗忘。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所谓的“快餐文化”正侵袭着人们的生活,比较典型的,是一批以穿越、玄幻、仙侠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的出现,它们产量巨大且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其中也不乏以游戏为素材改编的小说作品。架空的情节和支离破碎的描写,虽然能够给读者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但也容易使人沉浸在幻想的世界而无法自拔,一旦回归现实又觉得精神空虚、一无所获。所谓“根基不稳,地动山摇”,没有完整又合理的世界观作支撑的作品,在知识与信息爆炸的今天,终将被大浪淘卷而去。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崛起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样的热潮中,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学会去芜存菁。我们需要的不是披着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舶来品”,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哗众取宠之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以百分之百的诚意,通过刻苦的钻研和亲身体验,来完成一部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不失自身个性的作品。
在这一意义上,《古剑奇谭》和那些快餐式的作品不同,它的部分内容取材自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山海经》,并将道家的部分思想理念渗透进去,尽管采用了架空的历史设定,但给人的感觉并不突兀,对中围文化有着一定了解的人很容易对这样的情节产生共鸣。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反复推敲品味,每一次你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两年前,GAMEBAR副总裁、上海烛龙总经理、《古剑奇谭》总监制工长君先生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拥有完整独特的世界观和剧情,才会对玩家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而这部《古剑奇谭》世界观小说《神渊古纪》,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极好阐述。一部好的小说,应是能够经受岁月的洗礼、在历史的车轮反复碾压下也不会扭曲、破碎、消逝的作品,应是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会在一大批读者、玩家中产生共鸣的作品。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因为它们拥有这样超越时代的特性。我希望并相信这部小说也会成为这样优秀的、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作品,就算没有玩过游戏,读者也可从中感受创作者的创意与心血。
我不是小说家,也不是书评家,作为在行业中浸润多年的出版人,我能够在《神渊古纪》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研究热忱。我很感动,同时也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因此在这部小说出版之际写下以上的话,权为序。
2012年6月
《神渊古纪(烽烟绘卷)》由某树、逐风所著,《神渊古纪(烽烟绘卷)》的内容简介:
上元太初历六百九十九年,天下大旱。神州北部荒芜之地的安邑部族,为求饮水与食物,如饿狼般辗转难下,一路掠劫。在神迹长流河畔,安邑的族人们偶遇出走五年、音讯全无的族长胞弟襄垣。襄垣为打造出世上独一无二、足以劈山斩海的兵刃,于神州大地上四处流浪,执著追寻着死亡与鲜血的足迹。他和兄长蚩尤约定,剑成之日,会亲手将之交付给未来的神州霸主蚩尤!
而旅途漫漫,乌海、不周山、洪涯境、鏖鳌山……创世的隐秘与末世的预言正在前方无声等待……
《神渊古纪(烽烟绘卷)》由某树、逐风所著,本书是国产大型3D仙侠类单机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的世界观衍生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神渊古纪烽烟绘卷》是一部真正的史诗,剑与血的史诗——他们向天地与万物的支配者,挥出了第一剑;是世间的第一把剑——“始祖剑”横空出世,斩天地,裂河山;该剑是龙渊的大铸剑师襄垣亲手燃起洪荒的烈焰熔炉,三千年太古战争血色序幕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