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作者深入研究了中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需求。同时,又对大学和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本《劳动教育及其创新进路研究》。本书在分析劳动教育的基本问题基础上,按照努力创新、拓展劳动空间的思路,系统阐述了劳动教育与德育、创新教育(智育)、体育、美育结合的思路;同时分析了非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关注的劳动者生涯规划与伦理心理素养、劳动法律、社会保障与安全教育等问题。 作者简介 张子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理事,北京创造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创造学理论(创造、创新理论)研究、长期关注青少年素质教育及创业研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2005年出版的《创造性解决问题》一书于2008年4月获得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劳动及其基本问题 第二章 劳动教育主客体关系与工作思路 第一节 劳动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第二节 上下贯通推动劳动教育的工作思路 第三章 在劳动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 第一节 理解劳动教育内涵,发挥“立德树人”引领作用 第二节 全面提高劳动教育课教师的思政工作素质 第四章 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 第一节 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创新理念 第二节 理解生产实践系统演化实现创新与劳动教育结合 第五章 劳动教育教师需要掌握的典型方法 第一节 劳动教育教师需要掌握的逻辑方法 第二节 劳动教育教师需要掌握的创新方法 第六章 产业文化美育体育融入劳动教育 第一节 依靠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与工匠精神服务劳动教育 第二节 劳动教育与美育、体育有机结合 第七章 劳动者生涯规划与伦理心理素养 第一节 劳动者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 第二节 劳动伦理、心理与劳动者素质养成 第八章 劳动法律、社会保障与安全教育 第一节 劳动法律规定概述 第二节 劳动社会保障与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导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高校进一步开展了劳动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很多高校往往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实践育人,只是简单强调劳动实践锻炼,诚然,劳动实践锻炼十分重要,但不应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全部,特别是针对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高校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应重视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懂劳动、善劳动,能够明劳动之理、善于从事创造性劳动。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还需加强劳动科学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规定、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理念。 本书可以作为针对参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教材和自学读本,也可以供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