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二结束就被清华录取,纯正的学霸。他简朴、低调,身为富家子却被同学推选为贫困生代表。他能拉着患老年痴呆的奶奶的手坚持几个小时微笑着回答相同的问题。他为了抵御电子游戏、社交网站的诱惑改用老式按键手机。这一切源于妈妈从小点点滴滴充满智慧的教育、充满爱的引导。一样的母爱不一样的教育;一样的教育体制下,不一样的适应方式。杨萍编著的《一样不一样--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中平淡、真实的小故事一定能给你带来启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样不一样--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 |
分类 | |
作者 | 杨萍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高二结束就被清华录取,纯正的学霸。他简朴、低调,身为富家子却被同学推选为贫困生代表。他能拉着患老年痴呆的奶奶的手坚持几个小时微笑着回答相同的问题。他为了抵御电子游戏、社交网站的诱惑改用老式按键手机。这一切源于妈妈从小点点滴滴充满智慧的教育、充满爱的引导。一样的母爱不一样的教育;一样的教育体制下,不一样的适应方式。杨萍编著的《一样不一样--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中平淡、真实的小故事一定能给你带来启迪。 内容推荐 杨萍编著的《一样不一样--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里所发生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它们或许琐碎无序,也许相比于其他许多事情显得并不多么重要,但是,它们却关乎你的孩子及你家庭的未来。 面对被一家人宠坏了的“小皇帝”,面对普遍存在的任性、自私、享乐的“独生子女病”,面对形形色色的“小电视迷”、“手机控”、泛滥的网瘾,面对弃学、早恋、叛逆等等诸如此类让父母百般头痛、束手无策的行为,打开《一样不一样--智慧妈妈育儿上清华》,书中自会教你如何应对,且充满智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每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就像天使来到人间,他们像璞玉一样纯洁无瑕,等待成人和岁月的雕琢。作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你希望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杨萍与高令宇这对母子,以他们的成长经历,为无数正处在迷茫之中,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提供了一个现实版的成功范例。 目录 编辑推荐 开篇的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 爱是雨露阳光 妈妈,我们回你家吗? 父母吵架,儿子偷偷哭了一晚上 两个小时的机会成本 不同时期都需要理智的爱 2 好习惯从小养成 父母的示范作用 小闹钟与红领巾 电脑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 手机流量费爆机事件 利用孩子的兴趣改掉坏习惯 爸爸在左妈妈在右 附:高令宇有话说狗尾巴草的畅想 3 俭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名牌之累 新鞋子旧鞋子 咸鸭蛋与“包子哥” 阴差阳错的贫困生 王阿姨一家 附:话说高令宇包子大王 4 倾听孩子的心声 智退钢琴课 捉蚂蚱的对抗 儿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坚持了,成功了 附:高令宇有话说关于竞赛方法 5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在给被子打针呢 遍尝百草探究竟 好故事只讲一次 该不该报辅导班 腹有诗书气自华 附:高令宇有话说最重要的是开心 6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剑客 附:话说高令宇那些一起读欧·亨利的时光 好朋友。坏朋友 附:高令宇有话说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7 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哭泣的小孩 夸出来的自信 香港捧回状元杯 失而复得的推荐生 从虫到龙的蜕变 附:高令宇有话说没什么大不了 8 爱,责任与担当 家务活与责任心 买菜做饭小儿郎 奶奶的唠叨 妈妈的洗脚水和感冒药 给爸爸打工之后 爸爸的生日大餐 爱心小礼物 没有送出的中秋月饼 捐款这件事 伯伯,我敬你一杯酒! 早恋没那么简单 小事件大担当 9 青春不叛逆 妙医“中二病” 妈妈“姐姐” 讲道理是最好的说服 一场关于手机的对话 人气超旺小先生 慎用红脸白脸 说出眼中的爸爸妈妈 附:高令宇有话说太阳每天都要升起 后记 自言自语 试读章节 两个小时的机会成本 坦白地讲,我在其他人眼里算是个“狠心”的妈妈。 记得儿子才一岁时,刚会说话,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把头磕到桌子上,哇哇大哭。孩子奶奶赶紧抱起孙子用手打桌子,不停地说:“让你碰痛我,打你打你!”然后哄孙子:“别哭了,我都打它了,来,你也打它,谁让它碰我们了。” 这一幕估计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但是,看似经常发生的事情未必就是合理的。 所以,孩子摔倒了,我会让他自己站起来,告诉他:“你是个男子汉,不哭。”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不像以前家里一大家子人,潜移默化地就能培养出孩子敢于担当、尊老爱幼这些美德。现在的孩子缺乏能够自然滋生出这些品德的环境。父母大多都属于上班族,孩子的教育时间相对少一些,对于“责任”和“独立”,如果不注意培养,孩子很难自己意识到。 对于儿子这方面的教育,我是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这样一来,外人看起来难免会以为我是个“狠”妈妈。 孩子四岁的时候,我和他逛街,他看上了一把玩具枪,缠着我非要买。这些玩具他买回去一般新鲜一会儿就扔一边了,于是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家里有很多枪了,不买好不?”结果他一屁股坐在大街上,又哭又闹,不肯起来。 一把枪很便宜,估计很多大人为了息事宁人,一般都会买下来了事。但是,我发现孩子已经学会用这种耍无赖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如果开了这个头,以后满足不了他的欲望时,他还会采取这种方式。等再大一些,他可能还会用其他更极端的方式。 我意识到,对于他的这种方式,我应该给他个明确的答案。 于是,我连拖带拽地把他拉回家。到了家门口,他就躺在楼梯上,说什么也不起来。济南的冬天特别地冷,寒冬腊月,他就一直横躺在那里。我心疼地偷偷看过他几次,他一直没有起来的意思。我告诉自己:必须狠下心,现在的管教可能也就几个小时的成本,值得。就这样,我们母子对峙了两个多小时,他终于冷得忍不住了,又看我这么坚决,就自己爬起来无趣地回到了家里。 后来,我对儿子讲:“以后想要什么东西,可以好好跟妈妈讲明理由,比如你为什么要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对你有什么用,是不是必需的?想好理由再和妈妈说。如果理由充分,妈妈肯定会给你买。但如果采取赖皮的方式对付家长,永远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因为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耍无赖,也慢慢养成了买一个东西前先思考一下的习惯。 可能有的家长也意识到,不能纵容孩子耍无赖的习惯,但是往往狠不下心来。比如在上面那样的情况里,可能坚持了一个半小时,就开始去哄孩子了,这样一来前功尽弃,不但教育没有成功,孩子还白挨了一个半小时的冻。而且这次纵容了孩子,以后想改正孩子的习惯,可不是两个多小时就能拿下的,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孩子小的时候,他耍无赖也就在楼梯上坐一会儿不回家,再大一些,他可能就会想出离家出走类的威胁方式,那样父母们可能更不敢采取狠心的措施了。 爱孩子,但不是溺爱。爱孩子的同时要保持理性,坚持原则。哪些是孩子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家长首先要有一个是非标准,且要一以贯之。对于那些不利于孩子优秀品质养成的“小事”,家长一定要修正。该“狠”的时候,一定要“狠”下心来,坚持到底。 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个品德可能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机会成本。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个机会成本也会上升。如果用成本管理的办法来算一算,该怎么办就很清楚了。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理性,理智地去做对孩子有利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放纵孩子。 序言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所有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者读的书,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妈妈。它会教给你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妈妈,如何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你所希望的样子。 书里所发生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它们或许琐碎无序,也许相比于其他许多事情显得并不多么重要,但是,它们却关乎你的孩子及你家庭的未来。 面对被一家人宠坏了的“小皇帝”,面对普遍存在的任性、自私、享乐的“独生子女病”,面对形形色色的“小电视迷”、 “手机控”、泛滥的网瘾,面对弃学、早恋、叛逆等等诸如此类让父母百般头痛、束手无策的行为,打开此书,书中自会教你如何应对,且充满智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每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就像天使来到人间,他们像璞玉一样纯洁无瑕,等待成人和岁月的雕琢。作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你希望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杨萍与高令宇这对母子,以他们的成长经历,为无数正处在迷茫之中,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提供了一个现实版的成功范例。 我们先看看高令宇的简历: 2001—2007年,就读济南市文东小学; 2007—2010年,就读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10-一2013年,保送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3年,保送清华大学。 再看一下他18年来主要的获奖情况: 初一,山师二附中第一届学生综合素质大赛个人“一等奖”。 初二,第十三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一等奖。 初二,第九届亚洲杯“奥数之星”夏令营创新思维总决赛初一年级个人状元。 初三,全国“奥数之星”青少年数学创新大赛八年级特等奖。 高二,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山东赛区总分第一名,理论第一名,实验第一名。 高三,参加清华大学2012年全国优秀中学生物理营活动,经笔试面试,直接与清华签约。 很显然,学习好是高令宇的突出优点,但我们所欣赏并推崇的并不仅仅是这一方面。 后记 家庭、事业,要把侧重点放在哪一个上面? 之所以在最后说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前面的是枝是叶,这个问题才是根。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前面的那些技巧和想法根本不会顺畅,夫妻俩争执不断,哪能步调一致地教育孩子?根长歪了,遑论枝叶? 而且这是摆在每一对夫妻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给家长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混乱。 现在的年轻夫妻,大部分都是高学历出身,都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有的家庭,双方都比较强势,俩人拼命挣钱,拼命做事,事业很成功,但是孩子没有教育好——我觉得这样的家庭,后继无人,不算成功;或者事业并不成功,但是孩子也没有教育好,更是不值。当然也有事业和家庭都很成功的,但这毕竟是少数,这少数的榜样力量背后是庞大的不为人知的失败基数人群。 我们家的情况是,我们夫妻俩都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成年后个人应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我们又是大学同学,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受教育情况也是一样的。 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加上我是女性,比较注意观察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得失,我也喜欢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对孩子教育有一定的想法。而我丈夫是被他们家捧着长大的,他又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十分爱孩子,可以说是溺爱,对孩子好的时候什么都想给他,发火的时候就会非常严厉——这是极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会让孩子错乱。 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那时候儿子很小,和我只有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非常规矩,给他一个小碗,老老实实乖乖地自己吃。只要他爸爸一回家,就“现原形”,抓爸爸耳朵,揪鼻子。我说不能这样,要规矩,他爸爸还不愿意,那意思是孩子和他亲,我还得管。但是当我们俩带着孩子出去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做爸爸的就成了另外一个态度了。儿子和他淘,他说两遍儿子不听就大发雷霆。我看到,儿子直接傻了,无所适从的样子。 他对儿子的教育有很多时候是很随意的,完全只遵从于他的内心,不作计划,也不循规矩。把孩子交给他是肯定不行的,而且他的事业心太重。想到这些,我就知道,我不能事业和家庭兼顾,不能太贪心,更不能冒风险,必要时必须暂时牺牲一下自己的事业。 想明白这些,我就决定,在孩子教育上,我要多下功夫。同时为了不至于落后于时代,我要给自己留个底线。 第一,我得继续从事我的专业工作,在技术上不能落后,但是在职位上可以“不求上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