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王擎天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针对目前社会上的敏感话题——父母离婚时孩子的心理疗愈,讲述如何陪孩子做好心理调适,走过这段伤心路。当父母的爱有了缺口,请记得紧握孩子的双手,用爱抚慰孩子内心的伤口,为他撑起一片蓝天!采用“伤心案例”+“贴心补给站”+“离婚法律一点通”的结构,进行贴心指导,告诉父母在离婚的各个阶段,应该如何作出适当且对孩子有益的选择,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低。

王擎天希望所有的离异家庭都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调适好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离婚了,仍然是一家人,孩子依旧拥有父母完整的爱。

内容推荐

王擎天编著的《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希望能够给予正在讨论分居或离婚的父母一些实质性的帮助。《陪孩子走过父母离婚的伤心路》前两部分会讨论到居住地,或是父母离婚后仍然同住的问题,以及父母一方搬走后,该如何保持联系。

第3部分将探讨父母双方该如何共同克服困难,例如面对孩子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态度等问题。而第4部分将带领父母进入“家事”法庭,认识与子女利益息息相关的监护权与抚养问题。

通过阅读第5至7部分,父母可以得知,分居或离婚后该如何安排时间,或是当父母其中一方有了新的归宿后,如何处理孩子变更姓氏的问题,以及收养孩子的意愿与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这三部分中进行讨论。

第8部分则会对1至7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综合阐述分居与离婚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供读者参考。

目录

Part 1 为什么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吵架

 我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14

 是不是因为我不乖 20

 离婚法律一点通 26

Part 2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了

 爸爸、妈妈不要分居,好不好 32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搬出去 39

 爸爸/妈妈以后都不在家了吗 45

 离婚法律一点通 52

Part 3 当爸爸/妈妈离开后,家里好混乱

 对于爸妈之间的问题,我无能为力 56

 爸爸/妈妈来接我,叫我不要说 64

 我不想再见到爸爸/妈妈 75

 去探望爸爸/妈妈时,我觉得很焦躁 79

 爸爸/妈妈的肢体动作让我不舒服 84

 离婚法律一点通 94

Part 4 为什么我不能决定要和爸爸/妈妈住

 我和爸爸/妈妈的感情比较好 110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强调对方的不是 119

 我期待找回内心的平静 125

 离婚法律一点通 128

Part 5 爸爸/妈妈还会回来看我吗

 爸爸、妈妈都在固定时间来看我 142

 我希望爸爸/妈妈住的地方不要太远 145

 我不喜欢被爸爸/妈妈当作物品 151

 老师可以陪我去见爸爸/妈妈吗 161

 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破坏我的新家 164

 离婚法律一点通 169

Part 6 爸妈分居或离婚,我还是我吗

 爸妈离婚后,兄弟姐妹会去哪 178

 我有了新的爸爸/妈妈 185

 爸爸、妈妈的最后战役 194

 离婚法律一点通 198

Part 7 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要上法庭

 爸爸/妈妈可以陪我出庭吗 212

 离婚法律一点通 215

Part 8 当彼此的爱出现裂痕,父母该怎么做

 爸爸、妈妈该如何寻求协助 224

 父母及孩子的机会与风险 228

 基本注意事项 233

试读章节

离婚阵线联盟

根据前面的伤心案例可知,父亲的绝望与迷茫,一方面是来自于自己的暴力倾向,另一方面是因为妻子在孩子面前对他言语上的羞辱。而孩子们与母亲已经形成一股凝聚力,因此,他们越来越不希望与父亲有任何往来。于是,孩子就这样卷入一场父母之间的纷争。父亲一直以来的暴力倾向也让孩子认为,他们必须站在居于弱势的母亲这边,来保护她、认同她;再加上爷爷、奶奶曾对他们施加压力,试图赢回孩子的心,然而,这种做法无疑是让孩子更加远离父亲,投向母亲的怀抱。

处于分居阶段的父母与社会环境间的互动关系,是依据双方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以及寻求协助的差异而定的。假如分居的夫妻,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当初那些令他们趋于不知所措的惊愕逐渐消失后,他们会为了了解事情原委,分别去寻求“盟友”。然而,当他们对其他人说出自身的感受时,会因为持续不断地回想,加深因分居所造成的愤恨及悲痛之情。

那些尚未解决的生活课题导致父母分居或离异,是不幸、意外,也是给予双方一次新的机会。这些历程在克服离婚的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别一味地指责对方的“错误”,也要承认自己有过错,双方才有复合的机会,而这些过错,显然是将那些共同编织的美梦化为泡影的元凶。

分居的过程通常必须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短期的分居,牵涉到的不外乎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分居后的日常生活新流程以及熟悉担任子女监护人或“周末父母”的角色。在结束或重新开始一段关系的过程中,家人分开后真正的任务是:分居后,父母在破裂的夫妻关系与共同存在的任务中,依然能继续扮演称职的角色。

若事情涉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出现两极化,或者必须进入“离婚官司”的情况,或是遭逢变故的孩子之利益问题,这时支持者与法律顾问等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此外,一个完整的家庭解体后,所出现的财务问题必须公平公正地获得解决,不应让任何一方在社会上陷入绝境,或被视为“散财童子”。

住处距离与探视问题

倘若搬走的父母一方在原住处附近,或是在同一栋公寓里找到栖身处,对孩子而言最为有利。虽然能够经常与孩子碰面,却也可能带来不便之处,例如:父母亲必须每天见面,两人又相当敏感,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受到父母之间持续存在的火药味。因此,父母分居后,应该停止在孩子面前批评对方,才不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困境。

假如父母一方受到诋毁,该如何让孩子毫无成见,并积极地再与爸爸(妈妈)亲近呢?

一般来说,孩子们不会要求父母在见面时要拥抱彼此,他们通常会希望父母双方至少能再看对方一眼,并且给予对方最基本的问候。由此可知,父母亲绝不该让孩子去看爸爸(妈妈)时,产生自己犯错的错觉。

假如父母双方住得很近,孩子年龄越大,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就越有弹性;倘若父母分居后两人住得很远,则必须注意一些太过分的要求,例如:要求一个十到十二岁的孩子,每两个礼拜从台北坐火车到高雄,或从高雄到台北去。甚至由父母一方带孩子到火车站后,让孩子独自一人坐火车离开,再由父母另一方去目的地接他。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因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训练他们生活上的规矩是必要的,也很重要。例如,要养成睡前刷牙、固定时间吃饭及上床睡觉等习惯。

所以,把孩子“交出去”给另一半时,彼此必须交流一些关于孩子的重要信息,这是有意义且不可或缺的,比如孩子身心仍旧存在的病症,或者对孩子造成极度沉重的事件等,都应该一并知会对方。

假如在婚变时,与对方的近亲家属(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叔伯舅、姑姨等)早已闹翻,父母一方通常会禁止另一方探望孩子;或是孩子从父母一方的住处回到家后,就命令孩子马上换掉衣服,原因是孩子之前处于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所以不希望孩子弄脏住处。前述这些举动都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笔者经常听到下列的例子:父母一方没有遵守约定的会面时间,不把信用二字当一回事,或者时常在最后一刻取消约会。这些都是令对方与孩子相当困扰的问题,孩子甚至会觉得自己好像颗皮球,被父母踢来踢去。有鉴于此,假如家长在约定好的会面时间,临时出现突发状况而无法赴约,应在事后尽力弥补,这表示失约的父母一方其实相当重视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会具有正面的帮助。

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而言,同伴之间的感情维系通常比家人之间来得重要,所以他们宁愿花更多的心思在个人需求与社交活动上。笔者曾经听过许多在社团里相当活跃的中学生,时常为了每两个周末得去探望爸爸或妈妈,以及星期六是否可以参加社团训练等问题而苦恼。

一般而言,父母关系不和,孩子不可能完全不知情,所以家长必须向孩子解释事情的原委,但不需将所有的细节都告诉孩子,只要让孩子了解大致的状况即可。例如:父母要尽量避免将律师寄来的信念给孩子听或给孩子看。因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应该试着将父母与夫妻的关系区分开来,不应把夫妻间的问题延伸到与孩子间的互动关系上。

P46-49

序言

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昔日大家庭的景象己不复存在。现在许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离婚率逐年攀升,未来单亲家庭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以上种种,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孩子心理发育不健全。

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其实很多,包括父母未婚、父母分居、离婚或父母其中一方死亡等,而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父母离婚以及分居的案例。

研究显示,在父母分居或离婚的过程中,即使双方达成协议和平分手,对孩子的心理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离婚的父母对于自身的心理建设尚未调适完全,甚至对子女的去处毫无规划,那么父母双方与子女势必都需要经历一段疗伤期,来平复受伤的心灵。

首先,婚姻褪色后的父母,必须正视孩子可能出现的任何反应,因为父母离婚的冲击将超出孩子的心灵能够负荷的范围,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人格发展失调以及行为偏差等现象。但是许多父母只顾着与配偶的冲突,没有顾及孩子内心的痛苦,导致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带着这些错误的想法及疑惑长大,对未来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本书希望能够给予正在讨论分居或离婚的父母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前两部分会讨论到居住地,或是父母离婚后仍然同住的问题,以及父母一方搬走后,该如何保持联系。

第3部分将探讨父母双方该如何共同克服困难,例如面对孩子各种不同的反应及态度等问题。而第4部分将带领父母进入“家事”法庭,认识与子女利益息息相关的监护权与抚养问题。

通过阅读第5至7部分,父母可以得知,分居或离婚后该如何安排时间,或是当父母其中一方有了新的归宿后,如何处理孩子变更姓氏的问题,以及收养孩子的意愿与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这三部分中进行讨论。

第8部分则会对1至7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综合阐述分居与离婚时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供读者参考。

笔者希望所有的离异家庭都能正视孩子的心灵健康,调适亲子关系,让彼此知道,即使父母离婚了,仍然是不会中断的血缘至亲,孩子依旧拥有父母完整的爱,在新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素质教养权威

王擎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