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姊妹篇《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讲述了一位美国检察总长对刑事司法制度的系统反思,出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和司法职业人士的深刻反响。
特蕾莎·马丁内斯-莫尔韦恩所著的《你好真相(蒙冤者的告白和他们的故事)》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让那些无辜入狱的蒙冤者们一个一个走到台前,让他们在聚光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向公众讲述他们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展现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刑事冤案带给他们和他们家庭的煎熬与苦难。48位蒙冤者,共计203年的冤狱,每个人都有一段沉痛的过往,这比任何宏大的理论更加直抵人心,它赤裸地告诉我们,错误从哪里开始长了脚,而正义又将缺席到何时!
特蕾莎·马丁内斯-莫尔韦恩所著的《你好真相(蒙冤者的告白和他们的故事)》是由美国俄亥俄州洗冤工程主任马克·戈德森(Mark Godsey)组织编写,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院刊《自由中心杂志》以特刊形式推出的一本讲述刑事冤案的图书。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永忠教授赴美参加“刑事冤案国际研讨会”时,发现了东道主专为会议组织出版的本书及其姊妹篇《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于是引进和组织翻译了这两本书。
马克·戈德森教授于美国西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以最优异成绩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律博士学位,现为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教授,丹尼尔·P和朱迪斯·L.卡尔迈克尔法学讲席教授。他联合创立和领导的辛辛那提大学法学院罗森塔尔司法研究所暨俄亥俄州洗冤工程被认为是全美最活跃和成功的洗冤组织,截至目前已经为14名无辜者成功洗冤。《你好真相(蒙冤者的告白和他们的故事)》主要收录了遍布全美的洗冤组织参与援助的48例冤案,以及蒙冤者们的艺术创作。
我曾是一名职业的美术教师,在市中心的匹兹堡公立学校任职多年,确切地说是34年,这是一项让我引以为荣的成绩。在这期间,我曾与许多被法律错误惩罚的青少年共同工作,其中有些人被执行了死刑,还有一些人受到法律的追究并被指控从事了他们并未实施的轻罪。下课之后,他们常会问:“为什么是我?”我尽力向他们解释刑事司法体制并非总是公正,它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故障,而且最好应该避免。我也会告诉他们有时那些受到非难的无辜者会被指控从事了自己并未实施的。
这些青少年总是反复陷入麻烦之中,进入了恶性循环,他们被指控的罪名随着他们对现实境况的愤怒而不断升级。在我从事教育的最后几年中,我注意到带有气愤情绪的学生越来越多。当愤怒情绪不断增加时,学校将变成一个不利于人身安全的工作场所。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对全体教员的暴力手段不断升级。愤怒与恐惧的氛围笼罩着日常生活。终于有一天我也受到这些愤怒情绪的影响。我挚爱的美术教学工作难以继续开展下去,仅仅维持课堂秩序就需要我付出110%的精力。我想,是从课堂教学的工作岗位退休的时候了。
后来,我成为一名全职画家。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图画努力再现我教学生涯最后几年切身体会到的那些愤怒情绪。最终我创作了一系列的肖像画,我将其命名为《年轻的城市战士写真》。绘制这些肖像画对我来说是一次净化和宣泄的过程。最后,凭借这些肖像画,我获得了在宾夕法尼亚州格林斯堡的威斯特摩兰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展的机会。
还能创作什么呢?由于已经离开了课堂,加之已经绘制了那些愤怒的肖像,我已经完全感觉不到当初那种紧张情绪。我希望绘制一些能够帮助别人的作品。我想创作一些带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品。
回想起我的某些学生,我决定聚焦于那些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我希望能够唤起普通民众对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视。有时艺术家的作用就是唤醒民众的道德良知。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取悦观众,而是创作一些带有冲击力和对抗性的作品。大多数人都看不见那些惨痛的现实状况。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社会看见错误定罪这一问题。希望我的艺术作品可以刺激观众,进而为那些遭遇如此不幸的人带来某些改变。
我首先尝试接触宾夕法尼亚西部地区的几位无辜者,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但我并未就此打算放弃这项计划。一个月后,我开始着手研究隶属于耶西华大学本杰明·卡多佐法学院的洗冤工程及全国各地的类似机构,并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一部名为《无辜者的诉求》的戏剧,该剧由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四位曾被判处死刑的无辜者创作。
我发现如果他们已经尝试过将自身的可怕经历融于艺术,他们将会更愿意接受我这项计划。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他们同意我前往新奥尔良与他们会面。
2008年5月,第一次前往新奥尔良,我见到了约翰·汤普森。作为这部戏剧的作者之一,约翰因自己并未实施的谋杀罪而被监禁18年之久,其中14年被监禁在死囚牢房。他是“释放后再生”这一组织的创立人,旨在为那些被释放的无辜者提供帮助。这一组织聚集了许多令人鼓舞而且愿意配合的无辜者。
我向约翰展示了我创作的某些肖像画的照片,并向他介绍了我的计划。他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开始积极联系那些愿意让我绘制肖像的无辜者。如果没有约翰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这一计划。一本名为《时间杀手》的新书讲述了约翰被错误判处死刑和在死刑牢房中被监禁的经历。
尽可能想象:当国家剥夺你的生命时,你会有什么感受?现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无辜的,根本没有实施国家所指控的犯罪,你又会有何感想?对我来说,这是无法想象也是无法理解的,但对于在《重生》作品展中肖像图画所再现的那些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现实命运。当一个无辜者长期被监禁后获得释放时,试想一个不愿意敞开怀抱的社会会欢迎他们的回归吗?如果你根本得不到官方承认错误的道歉,那又会怎样?对我所绘制肖像的那些无辜者中的大多数,有些州非常不愿意承认他们所犯下的错误。试想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没有资格享受那些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的服务(例如心理咨询、工作培训、教育和住房援助等),这会导致一个怎样的处境?当你失去生命中的数十年而无法获得任何补偿的时候,将会怎样?
最终我绘制了13位遭遇极端不公的无辜者的肖像。绘画作品中这13位令人鼓舞的无辜者经历了人类从未面对过的极端痛苦。他们因莫须有的罪名共在狱中服刑203年,其中71年被监禁在死刑牢房中!
我将这次作品展命名为《重生》。自2009年6月以来,先后在宾州格林斯堡的威斯特摩兰美国艺术博物馆、宾州州立大学、宾州匹兹堡的博恩特帕克大学、宾州扬伍德的威斯特摩兰社区学院和德州麦卡伦的南德克萨斯州学院进行展览。在通向自由秘密之路国家纪念馆展览完以后,威斯特摩兰博物馆准备安排巡展,以便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该展览。
我希望通过《重生》作品展可以让人们意识到刑事司法体制的不足之处。艺术可以在无形之中不自觉地感染别人。人们通常不希望想起社会的不足之处,每个人都知道它们客观存在着,但“那是其他人的问题”。当观众走进通向自由秘密之路国家纪念馆的时候,我希望观众不要错过和逃避这些肖像图画中的无辜者所透露出的目光。我希望观众从中可以看到气愤、怨恨、希望、忍受、求助和最后获救。这些不幸的人们所经历的遭遇是无法容忍的。每天都会发生刑事冤案,这不应当被无视甚至是接受。
P12-13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有超过1000名的蒙冤入狱者被释放。但对致力于为无辜者争取自由的“洗冤工程”(Inriocence Project)工作者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过去的五年中,我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建立为无辜者争取自由的工作规程和组织机构;我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交流,探讨他们的司法制度和存在其中的刑事错判问题。在交流中我发现,几乎每个国家的人都相信他们的司法制度能够很好地杜绝刑事错判。在此之前,我以为只有美国民众会傲慢地笃信,自己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司法程序和体制。现在我明白,这种想法就像人的自然反应一样,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的司法体系中。
我不敢说其他国家的司法制度比美国更优秀或者更准确,但我确信,我国的司法制度既有很多优点,也存在诸多缺陷。就我所知,我们曾经相信这个制度不会冤枉好人。我们一直都很相信这一点,直到司法体制做出改变,开始允许“洗冤工程”运转,准许已被判决的囚犯进行DNA检测以证明自己的无辜。直到这个改变发生时,我们才突然发现,美国的监狱中竟然关押着如此之多的无辜者。
因此,直到其他国家也开放渠道让囚犯进行查证,他们才会真正知道自己的司法制度到底比美国更好还是有更多缺陷。如果定罪后不能允许DNA检测,或者不能开放其他渠道让囚犯可以自证清白,那么“在我们国家,几乎从来不会冤枉好人”这句话毫无意义。如果没有这些变革,一个国家将永远无法测试其刑事司法体系精确到什么程度:只有这些变革真正发生时,这个假设才会得到检验。
事实上,对无辜者的错误判决存在于每个国家,这是因为所有的刑事判决体系都是由不完美的人在操作。人为的错误存在于各个环节:目击证人的错误证言;讯问过程中的虚假供述;错误的刑事鉴定:等等。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有不做自己的法官,才有可能使刑事司法体系运行得更为准确,并减少错误的判决。
在制作本书的过程中,成功洗冤的无辜者们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唤起人们对刑事错判的关注,让人们意识到错误判决给当事人带来的伤痛。
我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在中国翻译和出版。我期待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继续改革和发展,这需要正视错误判决,需要将来有一天也拥有自己的“洗冤工程”,服务其中的法学院学生能够磨砺为无辜者辩护的技巧。我同样期待中国的改革措施能有效减少刑事错判,我期待中国成为与刑事错判做斗争的领头羊,而其他国家也能从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中学习与受益。
马克·戈德森
法学教授
俄亥俄州“洗冤工程”主任
俄亥俄州,美国
2013年1月25日
(陆淑慧译)
我相信一个谎言最终会像我的案件中那样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但是真相需要耐心,真相就像数学一样,它是精确的!因为它这样所以它是这样。当我在等待DNA检查结果出来时,我写下了《你好,真相!》这首诗。我相信只要你为真相战斗得足够坚决并且足够长久,真相总有一天会回来祝福你。你好,真相!
——罗伯特·麦克伦登,被判终身监禁,实际服刑17年
被错判的感觉就像被活埋,我撕心裂肺地呼救,却没人听得见。我的孩子和家庭同样因我的错案而备受煎熬。我不认为我还会有再次相信司法系统的一天。
——卡尔文·迈克尔·史密斯,被判28年监禁,实际服刑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