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作家杜博宁最新重磅力作,军事探险小说《一号密令》,再现高科技时代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还原尘封档案,相信会更震撼你的心灵!
在大沙海中,一支精悍的中国救援队频频遭遇幽灵图像;古梵文记载的香巴拉洞穴神秘出现!地下军事监测站居然被敌特偷袭;梵蒂冈密咒师被残忍害死;地心深处不明科考潜艇竟与传说中的纳粹地下长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号密令》由杜博宁编著。
《一号密令》简介:
在大沙海中,一支精悍的中国救援队频频遭遇幽灵图像;古梵文记载的香巴拉洞穴神秘出现!地下军事监测站居然被敌特偷袭;梵蒂冈密咒师被残忍害死;地心深处不明科考潜艇竟与传说中的纳粹地下长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外特工巅峰较量;一部中国铁血军人的史诗传奇;一段穿越泪水的高科技大战。
硝烟纷飞的血肉战场!暗流涌动的悬念!飓风海啸的气魄!极致张扬的想像力!神秘地心,浩瀚时空,到底沙海下隐藏了什么?所有与香巴拉洞穴有关的玄秘事件,暗潮横生,波澜起伏,到底真相是什么?
第一章 迷雾
深秋。
S省。
一队军卡颠簸行进,目标是火速增援H区593号“布测点”。
残阳如血,风乍起。
第二辆车,我斜靠03式“狙击步”合金支架,听三刀扯淡。
兰科院特制的三层保暖风雪车篷外,阴霾还在对抗飓风。
沙石和劲风狰狞咆哮,突掠过H区的原始大漠。
惨黄色的沙丘被刷锅似的大风一冲,更显得浮躁放逸,稍不注意,数不清的流沙颗粒就会钻进车篷里,我本来一点感觉没有,但脱掉“风纪扣”却会看到满胸的血疹子。
“嘿!三刀,再说说‘沙尸美人儿’!”
“我这,还有一根烟!”
大家都是军区精挑细选的特种兵,所以听得津津有昧,不断递着歪歪扭扭的劣质烟卷。
“操孙子!等你到了593,我保证你会见到美人儿!”
三刀叼着烟,歪斜着眼很得意,他既能细致地向你描绘出H区靶场导弹爆炸瞬间的颜色和气味,也能把各种灵异现象在不经意中渲染一番。
三刀又说被流沙袭击的兵大多溃疡烂脚,还有万一负伤,止血时,千万不要把伤肢扎得太紧,因为伤员向后方运送周期长,弄不好会被白白锯掉胳膊腿,三刀说了个“坏疽”医学名词,我估计大家都明白。
在三刀的扯淡中,“运气”这两个字是常常挂在他嘴上的。
风更劲!
第一辆头车发出五长一短的喇叭警报,又是班长在骂街,话机里说天一擦黑要宿营,后面有辆科考车需要定时维护仪器。
“全体都有!晚上就在帐篷里,别乱鸡巴溜达!”班长大骂一句关机。
三刀忽而沉默起来。
车里也闷闷的。
我闻着车外的沙土味儿,心里一阵恶心。不过我们全班战士脚上蹬着封闭式皮靴,腿上绑了迷彩棉,腹部军服也做过专门的拉锁线处理,再加上外边的防寒装,倒不必太担心野外宿营,能有什么危险?
但即便这样,我仍然不敢大意。
军车队只能顶风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荒大漠里摸索前进。
此时此刻,我心里只有一个问题。
593布测点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参与这次紧急任务的队员一共33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只有真在大沙漠待过的军人,才能了解沙之夜色。
孤寂,荒凉。
头车戛然而停,卷起一股旋风。
大家陆续跳下,外号金大牙的班长小跑而来,命令放散兵线。
东西500米撒出两观察哨,南侧200米三个游动狙击暗哨。
我和三刀负责为科考队专家们钉桩,固定帐篷。
十几个男女科学家们聚在头车里开小会,动静很轻,鬼头鬼脑似乎有什么大事。
这时我有点郁闷。
一周前,我从A军区山地快反旅紧急开拔,随着这支队伍到达大漠,奔丧一样在这片鸟不拉屎的沙丘里急行军三天两夜,没有一刻倒气儿歇脚,连和身边女博士们沟通进步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受这点罪并不算啥,可秋风黑脸给金大牙顺风接屁折腾这些天,一枪也没放,并且从接到秘密任务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人对我说要去593干什么,换谁能不闹心?
科考车是辆简装东风1041底盘上硬加个防弹依维柯的“碉堡”,这让我心里一直觉得有些玄机。
“碉堡”里,摇曳的GPS低轨道天线接收器噼里啪啦乱响,除了维度平光LED和我护目镜上的仪器反光,什么都没有,黑黢黢的没有尽头。
我抹把脸,吐掉嘴里沙子,斜背枪,低着头抓紧身前金属拉杆,三刀把桩槽子砸进土里。
突然,三刀跟头老猫般凑近,敏捷挑开车门,一掀GPS左侧防雨布,小声说句:“自己看!”
我支楞着脖子一瞧。
雨布下露出以色列造FWl型袖珍监视器镜头,九个分码屏幕赫然正是几辆军车内部轮廓。
三刀小心卷上布,确认恢复原状,朝桩子啐口痰:“彪子,看!杂种监视老子!”
人生真的很失败!
我胡彪是红旗下宣誓人党的“老步”,政审过硬,这是唱哪出戏?嗯~!?可仔细琢磨,三刀这老兵油子也有事,他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对谁都防了一手。
我心情沮丧到后槽牙。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