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文现象全解析/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体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姜廷午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面对浩渺宇宙,每个人都会心驰神往,思绪万千,自然萌生出许多疑问:引力如何通过虚空发生作用?宇宙射线来自何方?银河系中的弯曲和旋臂现象是怎么回事?太阳会有自燃殆尽的那一天吗?地磁逆转是怎么回事?瑰丽的土星环是怎么形成的?冷热“共生星”是怎样一种奇怪的星呢?2039年“阿波菲斯”会撞击地球吗?外星人是否存在呢?层出不穷的飞碟究竟是什么?时间隧道真的存在吗……

姜廷午编著的这本《天文现象全解析》向读者介绍了天文界的各种谜团。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增强人类的创造力。

内容推荐

姜廷午编著的这本《天文现象全解析》向读者介绍了天文界的各种谜团,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天文世界。内容丰富,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

目录

宇宙之谜的遐想

 宇宙的起源

 “奇点”中存在的疑点

 暗物质和反物质的秘密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引力是怎样通过虚空的

 宇宙中的第五种力

 宇宙射线的来源

 神秘的黑洞

 黑洞蒸发之谜

 “白洞”存在吗

 虫洞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吗

 银河系的弯曲和旋臂

太阳系行星揭秘

 太阳系起源的假说

 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

 日冕“空洞”的秘密

 太阳表面活动的谜团

 太阳会自燃吗

 太阳的伴星存在吗

 神奇的太阳震荡

 假想中的太阳城

 地球的身世

 地球磁场的逆转

 月球的身世

 月球的心是空的吗

 登月之后的迷惑

星际的谜团

 木星的巨大红斑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

 土星环和六角云

 金星上存在生命吗

 水星上的疑团

 天王星身上的疑团

 被计算出来的海王星

 神奇的冷热“共生星”

 “阿波菲斯”会与地球撞击吗

天文现象中的谜团

 “黑色骑士”

 寻访地外生命

 发给外星人的“名片”

 外星人猜猜看

 神秘的飞碟

 圈像与符号

 UFO大猜想

 世界10大飞碟事件

 时空隧道真的存在吗

 神奇无比的彗星蛋

 麦田怪圈是怎么回事

试读章节

关于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直到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

若干世纪以来,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除去一些细微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宇宙不需要一个开端或结束。即使是在发现宇宙正在膨胀之后,这种想法也没有被放弃。托马斯·戈尔德、赫尔曼·邦迪和弗雷德·霍伊尔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物质正以恰当的速度不断创生着,这一创生速度刚好与因膨胀而使物质变稀的效果相平衡,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这种状态从无限久远的过去一直存在至今,并将永远地继续下去。宇宙在任何时候,平均来说始终保持相同的状态。稳态理论所要求的创生速率很小,每100亿年中,在1立方米的体积内,大约创生1个原子。稳态理论的优点之一是它的明确性。它非常肯定地预言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正因如此,它很容易遭受观测事实的质疑或反驳。当宇宙背景辐射被发现后,这一理论基本上已被否定。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物质和能量最初装在一个“宇宙蛋”内,今天的宇宙是这个不稳定的宇宙蛋灾难性的爆炸后膨胀的后果。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测量星系的谱线之后,发现谱线与星系距离的定量关系。由此可知,现在星系都在彼此退行着。

20世纪40年代,美籍俄裔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对勒梅特的理论十分赞赏,并把它称作“大爆炸理论”。伽莫夫对这一理论深入研究,描述宇宙混沌之初的情景,并断言对大爆炸遗迹观测应该对应着一个温度为5K(一267~C)的宇宙背景辐射。

大爆炸宇宙论把宇宙200亿年的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那时爆炸刚刚开始不久,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温度高达100亿℃以上。在这种条件下,不要说没有生命存在,就连地球、月亮、太阳以及所有天体也都不存在,甚至没有任何化学元素存在。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

随着整个宇宙体系不断膨胀,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左右时,宇宙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化学元素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在这一阶段,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这时,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就结束了。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光辐射依然很强,也依然没有星体存在。第二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

当温度降到几千摄氏度时,进入第三个阶段。200亿年来的宇宙史以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生活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温度的降低,辐射也逐步减弱。宇宙间充满了气态物质,这些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系统,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星空世界。

大爆炸理论刚提出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人们广泛的赏识。但是,在它诞生以后的80余年中,不断得到了大量天文观测事实的支持。

例如,人们观测到银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这种现象,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这完全符合大爆炸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中两名科学家在进行通信研究时,意外地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经反复测量,这个温度约为5K左右。这对大爆炸理论当然是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支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古特又对大爆炸理论进行修改,他引入粒子物理学的一些新理论,建立了膨胀理论。

尽管大爆炸理论是一个很好的理论,但是,能否在实验室内演示一下大爆炸的演变过程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在巨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这个尝试。这台对撞机有一条长长的管道穿越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150亿年前发生的大爆炸过程中,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且寿命极短的粒子曾经诞生,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恒星和星系物质。

现在,大爆炸学说已得到三方面的支持:宇宙在膨胀着、氦元素丰度为30%和3K背景辐射。但这还不能说明该理论完全正确。美国国家科学院天文学调研委员会对大爆炸学说曾这样评价:“现在已掌握的资料尚不精确;对它们的解释或许尚有问题;这个理论也许是错误的。”并指出进一步检验的必要。特别是宇宙起点前的样子、膨胀宇宙的结局和能否收缩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P1-3

序言

仰望天际,浮想联翩,是人类的最常见的行为。2000多年前,我国的大诗人屈原仰望天际提出了发人深思的173个问题;500多年前,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仰望天际提出了惊天动地的“日心说”;200多年前,德国大哲学家康德低头凝思构建哲学体系,仰望天际提出了影响巨大的星云学说。

天文学就在人类的一次次仰望天际中慢慢形成的。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指导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千百年来,经过无数天文学家的观测与探索,现在我们可以把宇宙中的天体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行星的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河外星系,是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面对浩渺宇宙,每个人都会心驰神往,思绪万千,自然萌生出许多疑问:引力如何通过虚空发生作用?宇宙射线来自何方?银河系中的弯曲和旋臂现象是怎么回事?太阳会有自燃殆尽的那一天吗?地磁逆转是怎么回事?瑰丽的土星环是怎么形成的?冷热“共生星”是怎样一种奇怪的星呢?2039年“阿波菲斯”会撞击地球吗?外星人是否存在呢?层出不穷的飞碟究竟是什么?时间隧道真的存在吗……

正是这样一个个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从而在求解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提出新的理论学说,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增强人类的创造力。

天文世界光怪陆离,奇事怪象层出不穷,激起人类的无尽猜想,因此天文学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天文学在很多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不仅为人类打开宇宙之窗、开辟星外生存空间提供知识保障,还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