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中,少女的启程,是从舞会开始。
离开学校,穿上华服,踏上马车,落座歌剧院,进入舞池……
法国时尚文化教主、《巴黎文学散步》作者鹿岛茂力作。
《明天是舞会》带您重抵巴黎,还原19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生活原貌。
收录天才绘画大师保罗?加瓦尔尼时尚画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天是舞会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日)鹿岛茂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中,少女的启程,是从舞会开始。 离开学校,穿上华服,踏上马车,落座歌剧院,进入舞池…… 法国时尚文化教主、《巴黎文学散步》作者鹿岛茂力作。 《明天是舞会》带您重抵巴黎,还原19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生活原貌。 收录天才绘画大师保罗?加瓦尔尼时尚画卡。 内容推荐 法国时尚文化教主、《巴黎文学散步》作者鹿岛茂力作。 舞会是解读十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最大密码,也是少女一生梦想的起点和终点。《明天是舞会》以丰富的资料,用巴尔扎克的小说《两个新嫁娘》的情节为主线,参考了《包法利夫人》、《高老头》、《悲惨世界》、《红与黑》等描写法国十九世纪社会风俗习惯的小说,还原了十九世纪的巴黎上流社会生活。 《明天是舞会》还介绍了十九世纪巴黎贵族的生活方式及背景情况,包括抚育女孩的修道院寄宿学校制度、社交界的基本情况与规则、贵族的婚恋嫁娶风俗与婚姻制度、生活设施的发展状况等,重点介绍了贵族夫人的日常生活安排,比如公园敞步、参加舞会及化装舞会、观赏戏剧等。 目录 推荐序 欲望与时尚的十九世纪 辜振丰 前言 01 少女的启程 02 修道院的寄宿学校 03 她买了巴黎的地图 04 从修道院到社交界 05 贵族的婚姻 06 公爵夫人的日常生活(之一) 07 公爵夫人的日常生活(之二) 08 公爵夫人的日常生活(之三) 09 参加舞会(之一) 10 参加舞会(之二) 11 憧憬的舞会 12 歌剧院的包厢座 13 化装舞会 14 米萨尔的歌剧院化装舞会 15 没有嫁妆的结婚方法 16 恋爱和结婚 17 尾声 日本文库版后记 试读章节 令人怀念的小鹿,我终于也离开修道院了! 如果是十九世纪时在巴黎度过青春岁月的法国女性,光是读着在《两个新嫁娘》文章开头由路易斯·修律所讲出的这句话,心中必定会再次浮现面对人生的决定性瞬间时,某种充满感动的情愫——这也就是对“从只有女性的修道院附属寄宿学校步入俗世人间,从少女变身成为女人”那一瞬间的记忆。这段记忆所蕴含的意义,远比从战前的日本女校或是战后的女子高中和女子大学毕业都要来得深远,因为,对在接近封闭状态中度过青春期的她们而言,或许只有这个瞬间是人生中惟一可以窥视到“自由”的幻想时刻。 莫泊桑的《她的一生》便像是在暗示这件事一般地,将“十七岁的珍娜从寄宿学校出发”安排在了文章的开头。 将行李整理好之后,珍娜走到窗边看了一下,但雨水似乎完全没有停歇的迹象。……昨天刚从尼先生所经营的寄宿学校毕业的珍娜从此终于可以得到人生的自由了。她已经准备好要一滴不剩地紧紧抓住从以前就一直梦想着的人生幸福。但,如果是这样的天气,父亲应该会犹豫着要不要出发吧,她只担心这一点。从今天早上开始,她已经像这样眺望远方的天空好几百回了。…… 现在,珍娜一边怀抱着充满年轻活力的对幸福的渴望,一边意气风发地告别寄宿生活。白天的无所事事、夜晚的漫长和满怀希望的孤独中都充满了她丰富的想像力,她正等待着各种欢愉和幸运,不管它们什么时候降临都无所谓。 如果想到婚后珍娜所遭遇到的各种不幸,“一边怀抱着充满年轻活力的对幸福的渴望,一边意气风发地告别寄宿生活”这个瞬间,便成了珍娜一生中惟一最精彩的时刻。真是残酷啊,只能说它是一个绝妙的对比,而这也正是小说家莫泊桑在写作技巧上的精湛之处。 《两个新嫁娘》中的勒内·莫康芙也和《她的一生》中的珍娜一样,为了准备结婚而离开修道院的寄宿学校,回到普罗旺斯的双亲身边。她为了帮助身为贫穷贵族的双亲和弟弟,和隔壁家的有钱贵族莱斯托拉德家的长男相亲,进而结婚。 隔壁的老人在没有嫁妆的状况下接受了勒内·莫康芙,当他提出“在继承遗产的时候,该分配给勒内的金额,会根据契约书来重新拟定”这个想法时,爸爸和妈妈为了我,应允了这个提案。 离开修道院宿舍的这两名少女相互通信,逐一向对方报告自己所怀抱的梦想是否已经实现。 另一方面,勒内·莫康芙的好朋友路易丝·修律却眼看着就要陷入在修道院度过一生的困境,因为在双亲希望由哥哥一个人来继承财产的计划之下,被寄放在伯母所待的布卢瓦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宿舍中的她,面临着要在那里以修女的身份度过一生的命运。 当修道院里惟一的朋友勒内·莫康芙为了准备结婚而离开修道院时,路易丝·修律因为太过寂寞而伤了身体,然而,却也因此很幸运地脱离了修道院。 因为伯母不希望我因为心情不好而死去,所以才说服妈妈。虽然妈妈嘴里总是说着,只要当了修女病就会好。在你离开之后,我就患上严重的忧郁,所以反而让事情比想像中更快得到解决。我现在在巴黎,而我之所以可以待在这里,完全是因为你的缘故,勒内,如果你看到了和你分开之后形单影只的我,我想你一定会因为可以在一个女孩子的心中埋下如此深厚的情感而感到骄傲。 在修道院,这两个人始终相处在一起,一起编织梦想。离开修道院之后,是什么样的人生在等待着自己呢?会出现一个怎么样的优秀王子呢?两个人聊的尽是这些事情。 我们追求梦想的心意永远没有止境,借着想像力,我们得到了这个王国的钥匙,我们轮流扮演对方的可爱鹰马,醒着的人把睡着的人叫醒,将我们的心所不该见到的世界抢先弄到手,并为彼此高兴。对我们来说,就连《使徒行传》都成了让我们了解最大秘密的入门阶! 马上就要离开修道院宿舍的路易丝·修律和勒内·莫康芙将修道院时代所相互倾吐的少女梦想究竟能否实现,借着书信一一向对方报告。然后,她们对彼此的人生所抱持的兴趣,也就是读者对分道扬镳的这两个人人生的好奇心,便成了《两个新嫁娘》这本小说向前进展的动力。 不久,随着故事的开展,路易丝·修律进入了比想像中还要光彩灿烂的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勒内·莫康芙则被强迫过着和想像完全相反的单调乏味的乡村生活,甘于扮演着路易丝·修律的“社交界报告”收信人这个角色。 但是,在最后…… 不,在这里,我暂且不说出结局,还是针对孕育两个人浪漫梦想的温床——修道院寄宿学校多做一些说明吧。P15-19 序言 鹿岛先生是一位颇具创意的学者。他虽然身为共立女子大学教授,但并不是成天窝在大学围墙内的学究。他的早期名作《想要买马车!》,以马车(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但却是当时男性重要地位的象征)来切入十九世纪,因为当时法国男子就是搭着马车到巴黎打天下。至于《明天是舞会》则以舞会为焦点,叙述法国女子如何经由舞会而成为社交宠儿,进而为自己找到归宿的方法。今年则又推出了《巴黎的秘密》,内容是介绍巴黎名胜古迹的来龙去脉。 两年前,我到审保町淘书时,赫然看到书店内部有一片书架摆设鹿岛教授推荐的好书,其地位可见一斑。他的书写每每结合文学、时尚、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尤其以深入浅出的笔法,为读者介绍十九世纪的风土人情。在《明天是舞会》一书中,他剖析这个时代的参考数据,不但以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为主要文本,甚至旁及《高老头》、《贝姨》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固然我们跟这个时代相距一百多年,但当时巴黎的文化发展其实影响了全世界,尤其是爱情游戏、流行时尚、文字媒体。 《明天是舞会》叙述上流社会少女的“出世仪式”。首先,她们出身于贵族,小时候奶妈陪伴在身边,长大后则到修道院寄宿学校读书,因此跟母亲间产生某种程度的隔阂。她们在学校开始充满浪漫的幻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谈恋爱,甚至跟心目中的伴侣结婚。而建构这种梦想的媒介就是“爱情小说”。他以《包法利夫人》为例,叙述艾玛曾在寄宿学校求学,因为读浪漫故事而激起其内心的欲望。她想像男人“就像雄狮一样,虽然心肠如羔羊般温柔,但才德却出类拔萃,总是打扮得相当华丽,一哭起来无法停止”。但艾玛在现实的婚姻中,却嫁了一个平凡的丈夫夏尔,缺乏小说中男子所具有的魅力。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描写了贵族少女的心态。《两个新嫁娘》其中一位女主角路易丝从修道院回家后突然发现,久未谋面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人,而她与母亲相处几天之后,便羡慕起母亲的社交生活,更因此期盼将来能在舞会里一展身手。为了获取男人的青睐,路易丝也有意无意地跟她母亲互别苗头,不惜与母亲一较高下。 当然,要参加舞会,就必须有“变身”的过程,而时尚杂志和报纸就是关键的媒介,因为它教导女子如何打扮、消费。比如说,艾玛就是通过《花篮》、《沙龙的精灵》而得知流行信息。此外,上流社会贵妇也扮演引领时尚的要角,自己设计衣服以引导流行。当时的女子身上除了洒上香水之外,还重视束腹内衣,以便让身材看起来窈窕纤细。不过,有趣的是,对于十九世纪男性来说,鞋子很明显地是欲望的对象之一,因为在完全被遮蔽住的下半身,鞋子是惟一显露于外的,想像鞋子以上的部分,变成是极具诱惑力及挑战的事情。 贵族的婚姻往往涉及金钱和嫁妆这两种要件,嫁妆不够的女性往往乏人问津,但只要成为社交界的明星,从而抓住男人的心,嫁妆的金额少也就不是问题,因此路易丝的母亲极力训练女儿,以吸引男人上钩。但这种婚姻也并非一成不变,毕竟这种缺乏感情的男女关系,也会导致夫妻婚后各自玩起爱情游戏。例如,在《高老头》中,对巴黎充满野心的主角拉斯蒂涅进入社交圈后所追求的贵妇雷斯多伯爵夫人就是这样,她是高老头的女儿,婚前父亲花了六十万法郎的陪嫁费,以充当门面。 《明天是舞会》深入介绍十九世纪前叶的文化背景,一旦有基本的认识之后,可以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巴尔扎克、福楼拜、欧仁·苏等人的传世作品。 鹿岛先生写作范围十分广阔,去年,他在神保町成立事务所,这显示他有意发展个人的写作产业,毕竟这一区的书店和出版社举目可见。果然,今年他便推出了第一本小说《一个巴黎男儿》。看来他并不甘于只是当个学者而已,也许埋首于创作更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辜振丰(文学与文化评论家) 后记 虽然男女之间的权力关系千变万化,但是,近几年,在日本成为话题的应该就是年龄颇有差距的男女婚姻,而且,逐渐增加的并不是年长的男性与年轻女性这样的搭配,而是由累积了不少经验的女性和未经世事的年轻男性所组成的婚姻。这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因为适婚年龄往上提升,结婚这件事也从传宗接代的“为了性欲和生殖的婚姻”转变为“为了文化和教育的婚姻”。也就是说,如果是为了性欲和生殖,只要年龄相近的年轻男女以“bov meets girl”这样的形式相识、结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希望在婚姻里得到文化和教育,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担任老师,也因此,就一定要有年龄的差距。而且,近来想成为老师的女性和想成为学生的男性数量正压倒性地增长,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感到难为情的趋势,但这其实也是文化的必然性之一,因为年长妻子的多寡正是文明进化的指标。 这件事情的绝佳力证应该也就是本书的女主角,《两个新嫁娘》中的路易丝·修律。路易丝在年轻的时候,虽然和拥有年长的包容力的埃纳雷斯结婚,但在埃纳雷斯去世之后,她又突然转念,和年轻的加斯东再婚,试着成为一个同时是“恋人、母亲和老师”的“妻子”,结果她失败了。乍看之下,这个故事虽然像是在描述一个女人的一生,但事实上,却显示了“结婚”这件事的形态演化。而这件事在路易丝这个个体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反映着从“被追求的婚姻”往“追求的婚姻”前进的女性本身的系统性进化。 或许,今后日本也将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身为文化教育者的年长妻子的角色也将变得更加重要。但在法国,就像本书所举证的一般,在将近两个世纪以前,这种由女性主导的男女关系就以“社交界”这样的形式存在着,而那也就是所谓被制度化的“感情教育”的场合。 从这层意义来说,描写法国贵族社会的婚姻以及社交界生态的这本书,对以新形态婚姻为目标的女性而言,或许相当具有参考价值。至少,身为作者的我希望可以有这样的转变。 文库版的出版,就一如出版《巴黎时间旅行》的时候一样,承蒙中央公论新社的深田浩之先生鼎力相助,在此特别表达感谢之意。 书评(媒体评论) 亲爱的小鹿: 明天,是的,就是明天晚上,我就要被介绍给社交界了! ——路易斯·修律 亲爱的路易斯: 请告诉我舞会和庆典的情形,你穿什么样的衣服、在美丽的金发上插了什么花,然后,还有男人们的话语和言行举止,也请都让我知道。当你倾听、跳舞、被握住的指尖有任何感觉时,我都与你同在。 ——小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