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是南宋时代与朱熹、张栻齐名鼎立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也是浙东学派的领袖。改革开放以来,吕祖谦成为宋代思想史研究的热点,学界对吕祖谦的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但也留下不少“疑难”问题未能解决。有一种观点认为,吕祖谦注重文史的研究,但他很少谈哲学(理学)。吕学在哲学上主要受朱熹的影响,未能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事情果真如此吗?现在,蒋伟胜博士的《合内外之道--吕祖谦哲学研究》,终于给出了圆满的答案。
《合内外之道--吕祖谦哲学研究》由蒋伟胜所著,《合内外之道--吕祖谦哲学研究》从考察吕祖谦“得中原文献之传”所指何事入手,认为学宗关洛,以口传议论的方式传承、绍述张载、二程之学是吕氏“中原文献之传”的含义,并从关洛之学的视角对吕祖谦所体认的儒家之道中的为学之方、理学、心学、历史哲学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吕祖谦对儒家之道的理解既区别于对儒家之道作形上学建构的朱熹、陆九渊,也不同于把天道向外拓展至历史领域的陈亮、叶适,体现了他在南宋道学运动中的思想价值。
绪言
第一节 家学与师承
第二节 中原文献之传
第一章 为学之方
第一节 读书方法
第二节 近思为学
第三节 反己察识
第四节 作圣工夫
第二章 “天下唯有一理”——吕祖谦的理学
第一节 理一分殊
第二节 理气偏全
第三节 理事关系
第四节 理与礼
第五节 以理抚气
第三章 “工夫须从心上做”——吕祖谦的心学
第一节 主宰之心
第二节 心与性
第三节 传道即传心
第四节 心与理一
第五节 以心制物
第六节 养心
第四章 “史,心史也;记,心记也”——吕祖谦的历史哲学
第一节 历史展示天道
第二节 史学以道名分
第三节 王霸义理之辨
余论:吕祖谦哲学的定位
第一节 从融洽到争端
第二节 博洽无偏之学
附录
年谱
圹记
《宋史》本传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