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莫言学写作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管遵华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莫言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吗?是,又不是。莫言的写作有技巧可循吗?有,又没有。莫言天马行空构筑文学世界的本领是可以学习的吗?可以,又不可以。用眼睛聆听,用耳朵思考,用鼻子写作,这样的能力除了莫言,你也能学到。管遵华编著的《跟莫言学写作》另辟蹊径,寻找一些通往写作之道的门径,为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们以启发和借鉴。莫言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吗?是,又不是。莫言的写作有技巧可循吗?有,又没有。莫言天马行空构筑文学世界的本领是可以学习的吗?可以,又不可以。用眼睛聆听,用耳朵思考,用鼻子写作,这样的能力除了莫言,你也能学到。本书另辟蹊径,揭密莫言的14个写作秘籍,给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们以启发和借鉴。

内容推荐

莫言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吗?是,又不是。莫言的写作有技巧可循吗?有,又没有。莫言天马行空构筑文学世界的本领是可以学习的吗?可以,又不可以。《跟莫言学写作》独辟蹊径,试图另眼看莫言,以莫言的经典作品为例,寻找通往写作之道的门径,给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们以启发和借鉴,积累技巧,登堂人室。

《跟莫言学写作》由管遵华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用勤奋筑起云梯

第二章

经历是写作的富矿

第三章

用眼睛思考

第四章

用耳朵阅读

第五章

用鼻子写作

第六章

用想象力构思

第七章

把好人当坏人写

第八章

把坏人当好人写

第九章

化虚为实

第十章

化实为虚

第十一章

多元化的叙述视角

第十二章

表达要直白浅显

第十三章

方言土语的腔调

第十四章

用个性写出风格

第十五章

七嘴八舌话莫言

附录

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

试读章节

读罢《三家巷》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锅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实在是让我梦绕魂牵,跟得了相思病差不多。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保尔在水边钓鱼,冬妮娅坐在水边树杈上读书……哎,哎,咬钩了,咬钩了……鱼并没咬钩。冬妮娅为什么要逗这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浑身煤灰的穷小子呢?冬妮娅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保尔发了怒,冬妮娅向保尔道歉……从冬妮娅向保尔真诚道歉那一刻起,童年的小门关闭,青春的大门猛然敞开了,一个美丽的、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开始了。

我想,如果冬妮娅不向保尔道歉呢?如果冬妮娅摆出贵族小姐的架子痛骂穷小子呢?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没有了……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这是莫言叙述自己童年读书经历时的一个小小的片段,类似这样读书的片段还有很多。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全世界都在瞩目。很多人只看到了莫言的天赋,比如说他汹涌澎湃的想象力、他讲述故事的能力等。诚然,莫言在写小说方面的确有常人不能比的天赋,但天赋并不是成就莫言的唯一原因。追寻莫言的成长经历,你会深深地感觉到,在莫言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他用执着和坚韧,用多少年如一日的勤奋筑起了一道通往世界文学殿堂的云梯。

童年的莫言几乎看遍了村子里流传的所有经典

小时候的莫言,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物质最贫乏的年代,童年的莫言感受最深的除了饥饿,就是孤独,而书籍成了慰藉他精神的最好伙伴。

在他生活过的那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书籍是罕见的奢侈品,方圆几十里谁家有什么书,莫言基本上了如指掌,为了得到阅读这些书的权利,莫言经常到有书的人家去干活。他们邻村一个石匠家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为了阅读这套书,他给石匠家拉磨磨面,磨一上午,可以阅读这套书两个小时,而且必须在他家的磨道里读。不仅如此,小时候的莫言还会在帮母亲推磨的时候,把借来的书放在磨盘上,一边推磨一边歪着头看书。

莫言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那时我的记忆力真好,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地背诵。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说吧.莫言》,海天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当享受完读书快乐的莫言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时,已是红日西沉。这时羊因为饥饿在圈里狂叫,小小的莫言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他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也没打,只是让他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莫言飞快地跑出院门,心情好得要命,那时的他可真是感受到了幸福。  后来,实在找不到书读后,莫言就读大哥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等把该读的书都读完之后,一本《新华词典》就成了他抚慰精神苦闷的最好伙伴。就是凭着这样快乐和勤奋的阅读,小时候的莫言把《封神演义》《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保卫延安》《三家巷》等方圆十几个村子里能借到的书全借来看了。

酷爱读书,奠定了莫言走上文学道路的最初的宽广基石。而当莫言真正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之后,摆在他面前的这条路却并不是一马平川、坦荡如砥,而是充斥着写作的艰辛与不易,当然,还有遭遇到的一些坎坷和曲折。P3-5

序言

拿到《跟莫言学写作》一书的打印稿,花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就读完了,因为它好读。

该书的作者管遵华女士,莫言和我都认识。我们都姓管,我们是高密东北乡人,她是南乡人;我们是高密管氏第24世,她是第22世,比我们大两辈。按老礼,她是长辈,我们应以“姑奶奶”呼之。每次见到她,说到这一点,她都不好意思,都要红了脸,因为她还很年轻,比我起码要小30岁。

管遵华自称是莫言的铁杆粉丝,她收藏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莫言的全部著作。看了她写的书,可以看出,她不但收藏莫言的作品,而且认真地阅读了莫言的作品,读懂了莫言。

莫言荣获2叭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一时间,研究莫言、写莫言的文章和书籍铺天盖地。这些文章和著作中,专家们多从文学理论上进行阐释和探讨,朋友们多是讲交往、谈友情者居多,还有的人在政治上做文章。而管遵华却摆脱了世俗的纠结,独辟蹊径,从教学生写作的角度谈莫言、写莫言,令人耳目一新。管遵华当过语文教师,虽然后来读了哲学,成了硕士,又从事过电视记者的工作,但仍不忘旧业,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这说明她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师德,也显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博大的爱。这令教了30多年语文的我自愧弗如。

管遵华是高密莫言研究会的理事,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研究会的活动,不断地撰写研究莫言的文章。本书是她多年来读莫言、研究莫言的心得,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过研究会会长孙惠斌同志的指导,所以说,这本书也是莫言研究会的研究成果之一。

管遵华的这本书不但会对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们有所帮助,对众多喜爱莫言、研究莫言而又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同志们也是一个启示,那就是:按下浮躁之心,多读一点书。

鉴于此,本人乐为之序。

书评(媒体评论)

在众多研究莫言、写莫言的书中,本书独辟蹊径,从教学生写作文的角度谈莫言、写莫言,令人耳目一新。不仅会对青少年学生及家长们有所帮助,而且对众多喜爱莫言、研究莫言却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同志们也是一个启示。

——莫言的大哥、高密一中原副校长管谟贤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阅读和写作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现实中的人和事、书中的人和事,都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写作更是促进了我的成长,我写我知、我写我思、我写我愿,写作清晰了我的思维,凝练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人生。

《跟莫言学写作》让我们在阅读中读懂莫言的写作之路,通过阅读莫言的作品,学习如何写作。我深知,学校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远远不够,阅读和写作应该成为每一名学生自觉的追求。莫言的写作之路,也是他的人生之路,向莫言学写作,更要丰富自我、体验人生、感悟美好、追求真知。

我希望学生们不仅为了得高分而写作,更要为了心灵成长而写作,为了追求人生理想而进行创造性表述。

所以我认真地向大家推荐《跟莫言学写作》。

——北京育才学校校长刘继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