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南编著的《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近现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解读日本人所创造的中国形象,与日本学者研究日本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有所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研究日本文化作为“异”文化如何想象和创造中国,是通过对相异性的观照来回望自身的尝试。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自我理解总是通过对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理解而发生,并包含在与他者的统一与整合之中”。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言说作为创造主体的日本的同时,也在言说作为被创造物的中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近现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学论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李雁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雁南编著的《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近现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解读日本人所创造的中国形象,与日本学者研究日本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有所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研究日本文化作为“异”文化如何想象和创造中国,是通过对相异性的观照来回望自身的尝试。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自我理解总是通过对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理解而发生,并包含在与他者的统一与整合之中”。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言说作为创造主体的日本的同时,也在言说作为被创造物的中国。 内容推荐 李雁南编著的《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近现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内容简介:日本作家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中国。日本作家对中国的经验的差异造成了他们看待中国的视角的差异。《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近现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由于叙事策略的频繁转换,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与它在现实中的对应物之间的联系变幻不定,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这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由叙事建构的中国形象有时会取代真实的中国而成为中国认识的主体,它是一个不可避免地包含丁,意识形态特征的叙事的产物,但是它的文学特征并不因它的意识形态特征而减弱。“中国”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形象的同时更是一个文学的形象。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史综述 一、日本学者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文学”和“形象”的定义 一、两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二、本著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治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明治年代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明治日本文人的中国情结 第三节 甲午战争时期二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 第四节 日俄战争时期二森鸥外《歌日记》 一、《歌日记》中的“义” 二、《歌日记》中的讳书 第五节 满铁时代:夏目漱石《满韩处处》 一、旅途中的自我形象塑造 二、对文本中国的怀恋 第二章 大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大正年代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支那趣味”和“东方主义” 一、“支那趣味” 二、“东方主艾” 第三节 芥川龙之介 一、文本中国的幻想 二、现实中国的失落 三、确认自我 四、幻觉重构 第三节 谷崎润一郎 一、美食 二、美景 三、美女。 四、理想国的挽歌 第三章 昭和前期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昭和前期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昭和初年代——从文本到现实 一、《上海》对文本中国的解构 二、横光利一《上海》中的魔幻世界 三、“魔都”形象的坍塌 第三节 日本无产阶级作家笔下的中国阶级兄弟 一、日本无产阶级作家的中国流亡 二、里村欣三《苦力头儿的表情》《旅顺》 二、平林泰子《在诊疗室》《敷设列车》 四、黑岛传治《武装的城市》 第四节 战时日本文学中被扭曲的中国形象 一、所谓“战争文学” 二、“战争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三、火野苇平和他的“士兵三部曲” 第四章 昭和后期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昭和后期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败战体验文学”中的中国 一、关于“败战体验文学” 二、安部公房的“逃亡” 三、武田泰淳的“结局” 四、木山捷平的“满洲” 五、清冈卓行的“故9” 第三节 日本作家访中代表团 一、日本作家的访中热潮 二、野间宏《新中国访问》 三、司马辽太郎《从长安到北京》 第四节 重归古典 一、现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 二、井上靖的西域 三、司马辽太郎的粮食史观 第五章 当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当代的中日关系 第二节 华裔作家杨逸作品中的“中国特色” 一、杨选获得日本芥川文学奖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三、不可理喻的行为 四、迷信与无知 五、对杨逸获奖的思考 第三节 村上春树与中国 一、村上春树文学中的“中国” 二、村上春树是“民主斗士”吗?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